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四十五章 残酷的关隘争抢战

第四十五章 残酷的关隘争抢战

    耶律昊立即下令,进攻。

    他这次带了10万大军,就准备进关好好劫掳一番。

    上京那边运来的物资越来越少,根本撑不住这么大的兵力需要。

    之所以要留在这里,就是保持对大宋的威压。

    按照上京那边传来的消息,谈判应该差不多了。

    对于耶律昊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后的机会。

    趁着谈判还没结束,多抢点东西回去,才是最好的。

    这段时间,一直派兵到宋地抢劫,也是因为这一点。

    不过,原先那些小打小闹,只能勉强维持。

    快要回去,怎么都要搞一笔大的。

    耶律昊现在手里有20万人马,就算是面对大宋禁军,都有底气。

    何况一个小小的飞狐关,哪里会放在心上。

    2000多辽军开始了第一波攻击,非常凶猛。

    往常,辽军最多不过几百人,这次一上来就是全力。

    飞狐关前,宽不过一丈,2000多人,密密麻麻。

    而在2000人后面,5000多骑兵弓箭手也做好了准备,随时会向关内射箭。

    按说,像这样的打击,一般边军肯定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不过,他们遇到了禁军,只能说运气不好。

    随着第一批辽人的疯狂进攻,辽人的箭也密集的射了过来。

    对于辽人的箭,禁军还真没放在心上,他们的铠甲是特制的。

    禁军在第一线的300多士兵,已经做好了准备。

    没错,就是这么一点人,就算是辽军有10万人,又能怎么样。

    这就是底气,大无畏的一种精神。

    别看短短半年的训练,禁军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200多辽军刚刚冲到关下,山上突然迎头泼下来十几锅开水。

    从看到辽军,就开始烧水,已经全部烧开了。

    上百人冲上来,迎面就被开水从头到尾浇了一遍。

    太舒爽了,辽人虽然穿的是盔甲,但是热水,无孔不入。

    辽军被烫得鬼哭狼嚎,手舞足蹈,想把衣服解开。

    哪里来得及,水一进到衣服里,马上就起泡了。

    衣服稍微一摩擦,钻心的疼。

    关键是,从头到脚,想防都防不住。

    200多辽军哪里还有进攻的劲头,转身就跑。

    要是被射死,或者砍死,也就没事了。

    这样半死不活的特别难受,跑动都费劲,更别说打仗了。

    但是,他们后面还有后续的辽军呢,这一转身跑,一下子冲撞在一起,乱成了一团。

    谁都没有想到,第一次冲锋会这么儿戏。

    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案例,飞狐关这里更合适,道路很窄。

    热水下去,几乎不会浪费,辽军遮挡不住。

    这中间最危险的是倒热水的兵卒,随时可能被箭射中。

    不过禁军士兵们有自己的防护措施,完全不用担心。

    再有辽军的箭羽已经不行了,力度够,但是刃度差了很多。

    赵佣为什么说辽军现在已经不行了,也有这个原因。

    大宋的军队,其实不弱,弱的是朝堂,是皇上。

    要不然,金人打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连江淮都搞不定。

    仅仅在江淮,就有十几支义军,几十万人,这就是民族血性。

    所以打辽人,没二话,打就是了。

    针对辽军的这些特点,赵佣这段时间没少折腾。

    就说防护的软甲,禁军一人一身。

    最里面是丝绸,十几层,中间是细铁丝,特意做出来的那种。

    最外面是麻布,粗麻,缠绕几层下来,箭头很难透进来。

    这种防护背心,非常轻便,对士兵行动、作战几乎没有影响。

    别看辽人的弓箭很多,加上特制的头盔,对士兵的防护非常好。

    帽子,原先都是没檐的,赵佣稍微改了一下,加了一点边檐。

    这样的好处,弓箭射下来,有个缓冲,还有折射。

    这都是物理上的理论,赵佣算是好好利用了一把现代知识。

    要说遗憾,就是没有机床,说起来,现在不具备条件。

    但是,古代人也很有智慧,比如银丝、金丝,能拉得非常精细。

    想要做成,说起来,也容易,先炼成铁水,再变成铁丝。

    最后用那种水力拉丝装备,就可以把铁丝拉得更细致,大部分精致的东西都是这样拉出来的。

    要不是工艺太复杂,也不会只做了几千只出来。

    禁卫身上现在就是实验品,看看实战中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应该说,赵佣赌对了,辽军的弓箭确实有伤害,但是现在要减轻很多。

    首先是距离远了一点,从关外大军集结点到关口,差不多300多步。

    这样的距离,只有非常强的弓弩才有致命威胁。

    这还是辽军擅于弓箭,身强力壮才能达到的程度。

    一般的兵卒,弓箭射出来的时候,就散了。

    这么远的距离,落在禁军头上,很多失去了准头,只有一小半弓箭射中了士兵。

    但是,辽军惊奇的发现,很多弓箭虽然射中了,但是宋军竟然还是能行动。

    看着那些身上带着箭羽的宋军自由行动,辽人都惊呆了。

    在后队观望的耶律昊,鼻子差点气歪了。

    还有这么缺德的事情,直接用开水浇人。

    不用猜,耶律昊都知道,下一次,肯定不是开水,应该是热油。

    这样攻打关口,伤亡怕是不小。

    但是不打不行,还有5000多部下在关内呢。

    想要出来,也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是就怕宋军围追堵截。

    耶律昊可是一个狠人,认定的事情,哪里会这么就放弃。

    一炷香时间,500多人又集合完毕,开始往关下冲锋。

    耶律昊猜错了,关上没有用热油,宋军明显做了另外的准备。

    辽军200多盾牌挡在最前面,生怕关上再倒热水、热油。

    说起盾牌,大宋盾牌的材质也做了改变,赵佣费了不少心思。

    特别是军械司,那几个人还真是做了不少事。

    沈括的梦溪笔谈上就有很多军械图,那可是真正的技术。

    赵佣又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一些军械进行了完善。

    就像擂木,过往都是一次性,扔完了,就没了。

    可是禁军一来,很快就改了,两根锁链正常拴上后,再挂两个软绳。

    擂木猛的放出去后,砸出十丈后,再又收回来。

    最主要的一个构造,就是关口上竖立的那个高台。

    这是擂木放出和收回的关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