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 第二十三章父亲的试验田

第二十三章父亲的试验田

    高考结束后,正好赶上家里出土豆,柳晓楠第一次体会到了种田的辛苦。

    姜长玲母子三人共分得两亩半河洼地,两亩水田,五亩山坡地。清明刚过,村里人正往地里送粪备耕,柳致心兄弟俩已经在大田里忙活开了。

    柳致心从书中学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薄膜覆盖技术。家里有六垄河洼地,他决定从中间拿出一垄地栽种土豆,用薄膜覆盖可以提前半个月到二十天上市,可以卖个好价钱。

    而且,栽种土豆并不影响玉米的生长。玉米起身时土豆刚好成熟,通风透气透阳光,无形中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人一说,姜长玲完全信任自己的男人。

    柳致太虽然不大相信,少种一垄地反而会提高玉米产量,可他从小到大都是在哥哥的影响庇护下,他宁愿相信哥哥的话。哥俩的河洼地并列在一起,他有七垄地,也从中间拿出一垄地让哥哥做实验。

    柳致心特地串班多休几天,回家指导家人用薄膜栽种土豆。

    柳致心的计划和实验,得到农村工友的广泛支持,他在宿舍里阅读农业书籍,谁都看出来是真心做研究。

    “23干”老严尤其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自己不看书,也看不懂,可他买了一本农业技术方面的书送给柳致心。

    大家都期待着柳秀才能够试验成功,等他们退休回到农村,也可以按照柳秀才的办法干。

    天气晴朗,土地湿润,柳致心哥俩在高产田里用薄膜栽种土豆,引起了村民的围观和议论。菜园子里栽土豆也够自家人吃的,这不是白白浪费一垄地吗?

    薄膜那东西,真的能提高产量提前成熟期?柳允奇和关得玉前来帮忙,听了柳致心讲述的技术原理和来处,都暗自觉得好笑:哪有捧着书本种大田的?

    关得玉不客气地对柳致心说:“大哥,你脱离土地快三十年了,老老实实等着退休不行吗?何苦变着新花样折腾一家人?”

    柳允奇在一旁帮腔:“实验要是失败了,以后别再冒充什么有经验的老农。”

    柳致心很自信:“实践出真知,咱们秋后见分晓。”

    栽下土豆,覆盖薄膜,直直的两条白带,在阳光下反射着明晃晃的光线,新鲜奇特。村民们都在等着看柳致心的笑话。

    两个多月后便有了结果。菜园里的土豆还在开着紫色粉色的花,快一人高的玉米地里的那两垄土豆秧子已经枯黄倒伏。

    柳致太赶着一头牛拉着犁,走进玉米地里,一路趟过去。只听见玉米叶子哗啦哗啦响,人和牛已没在玉米地深处。

    犁铧翻开的新鲜土壤上,摆着一溜浅黄色大大小小的土豆。顺着垄沟捡拾土豆,装进袋子里,装满了再一袋袋地扛出玉米地。

    天气炎热,柳晓楠扛着一袋五六十斤重的土豆走出玉米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老贾四哥牵着一骡一马路过,见柳晓楠一副力不从心的样子,便把手中的缰绳交给他,让他在地头替他放马,自己钻进了玉米地里。不一会儿钻出来,两只胳膊下各夹着一袋土豆,肩膀上还扛着一袋,效率是柳晓楠的三倍。

    随后走出玉米地的柳致心,也是胳膊下各夹着一袋土豆。他放下土豆,擦了一把汗对柳晓楠说:“你看看你四哥,再看看你,光念书也不行,不能缺乏锻炼。”

    柳晓楠想把缰绳还给四哥,四哥摆着手说:“我天生是出大力的料,晓楠天生是念书的料,不能比的。别听你爸的,有我这身力气没什么大用。”

    父亲和四哥一同钻进玉米地里,柳晓楠乐得放松一下。其实,他也羡慕四哥那一膀子的力气。

    四哥三十多岁了,光棍一条,敦敦实实粗壮有力,最拿手的是摔跤,绝招是兔子蹬鹰。四哥动作笨拙,腿脚不灵活,可别人休想靠近他,一旦被他抓住便会被横着摔出去。

    遇到强有力的对手,四哥会抓住对方,身子往下一倒,双腿蹬上对手的肚子,双臂向后一甩,四肢用力把对手从头顶摔出几米远,半天爬不起来。

    四哥有时也蔫坏。有一年四哥跟别的生产队看瓜老头要香瓜吃,看瓜老头说什么也不给,四哥想到了一个别人想不到的整治人的办法。

    他把毛辣子的毒毛刮在几张报纸上,塞到瓜园边用秸秆围成的简易茅房的墙壁缝隙里。看瓜老头蹲茅房,顺手扯下那几张报纸揩屁股,结果屁股被毛辣子的毒毛蜇肿了。

    看瓜老头穿不了裤子,光着身子披着破毯子,叉开两条腿走路,像只摇摇晃晃的大灰鹅。

    四哥离着大老远笑够了,假装不知情过去询问,又亲自跑腿给看瓜老头买来消毒水。

    四哥只相过一回亲,女方是个死了男人,拖着两个年幼孩子的年轻寡妇。

    小寡妇相中四哥没有心眼憨厚朴实,自己当家,男人有力气能干活,日子会过好的;四哥觉得对方很可怜,人长得也不赖,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家里又穷,还想找什么样的?

    四哥一潭死水似的粗放的心被煮沸了,他觉得自己一身的力气终于有了可用之处。

    他父母觉得好赖将就着吧,可他几个兄弟姊妹死活不同意,认为太丢人,结果生生把这件喜事给搅和黄了。

    柳晓楠心里很为四哥抱不平,四哥的幸福重要还是你们的面子重要?四哥救过他,他一直记着四哥,可他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四哥的命运。

    看着四哥进进出出忙碌帮忙的身影,柳晓楠觉得命运很是不公。四哥这样一个实诚能干的人,为什么得不到女人的垂青?是因为太憨厚太老实头脑不灵活,还是仅仅因为穷?

    土豆全部从玉米地里扛出来,柳致心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算得上大丰收,只看能不能卖出好价钱。

    土豆垄旁的玉米,由于透风透光长势良好,高大粗壮,应该说试验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几天,柳致太赶着牛车拉着土豆,带着柳晓楠进城去卖。由于市场上还没有新土豆,价钱好销量也快,一天一车不愁卖。

    村民们也看到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他们还会算另外一本账。就算土豆卖了几个现钱,到了秋后打不出相应的粮食,背着抱着还不是一般沉,反而白白搭进去薄膜和人工。

    最后一车土豆快卖完了,柳晓楠跟叔叔要二十块钱。叔叔问他干什么用,他说:“小云给我做过一套新衣服,我不能穿在身上跟没事人似的,我想给她买点东西,礼尚往来。”

    柳致太数出三十块钱交给柳晓楠,鼓励道:“要买就买像样的,别抠抠索索的。”

    “叔,别告诉我爸我妈,我不想让他们知道。”

    “行,这钱算是叔叔给你的。”

    柳晓楠在唯一的古城商场里转了一圈,对服装的样式和色彩实在外行,也不知道关小云喜欢什么,始终拿不定主意。

    转了几圈在卖书的柜台前停下脚步,柜台里摆着一套四本简装《红楼梦》定价五块五毛钱。

    他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激动兴奋地看着售货员在书的背面,依次盖上“某某商店购书纪念”的菱形红色印章。

    这是他所拥有的第一套,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书籍。

    欣喜地捧着书走了几步,趁着热乎劲儿,回身又买了一本滨城文联出版的文学月刊《海燕》

    柳晓楠心满意足地,低头翻看着手里的书往外走,迎面被人猛敲了一下脑门:“走路不看道,低头等着捡钱呀。”

    柳晓楠抬头一看,是关小云,马上高兴起来:“我想给你买点东西,又不知买什么好,你是不是有预感才跟过来的?”

    关小云睁大了眼睛:“我来城里看看有没有新上市的花布,我可从没指望过你能给我买什么东西,真的假的?”

    “我怎么就不能给你买东西?是真的。”

    “那你手里有多少钱?”

    “叔叔给我三十块钱,买书还剩下二十三块五毛钱。”

    “都花了不心疼?”

    “不心疼。”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关小云带着柳晓楠来到服装柜台前,看中了一条蓝色牛仔裤,标价三十元。在身上比量了一下,挺合身,便朝柳晓楠伸出一只手来。

    柳晓楠把口袋里的钱全掏出来交到她手上,心想这也不够啊。

    “零钱我不要。”关小云把三块五毛钱的零钱还给柳晓楠,认真而又逗趣般地说:“你看这样好不好?这条裤子算是你给我买的,那几本书算是我给你买的。”

    柳晓楠笑了:“你会不会算账?岂不是你赔了我赚了?”

    “我陪我乐意,就这么定了。”

    关小云付了钱,把牛仔裤和柳晓楠的那几本书,都装进自己的碎花布包里,挂在自行车的车把上,两个人高高兴兴地一同去找柳致太。

    柳致太已经卖完了土豆,牛车走得慢,他让他俩先回去。关小云骑上自行车,柳晓楠跳到自行车后车座上。

    关小云显得很兴奋,一边奋力蹬着自行车,一边扭头问柳晓楠:“今年考得怎么样?”

    柳晓楠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多大把握。”

    “今年考不上有什么打算?”

    “我想去当兵。”

    “你下车。你一个大男人让我驮着,好意思你。”

    柳晓楠和关小云调换了一下位置,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琢磨关小云那恼怒的表情。怎么风一阵雨一阵,像这七月的天气瞬息万变的?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用不着动不动给我扔脸子看,我又不欠你的。

    酷夏的季节,没有多少农活,柳晓楠先是阅读了那本文学月刊上的中短篇小说,心想挺简单的,自己稍加练习也可以写出那样的文章。

    等他把那套《红楼梦》读完一遍,高考成绩单下来了,只差三分再次落榜,依旧是物理化学拖了后腿。

    梦碎了,柳晓楠昏昏沉沉地度日如年,整天趴在炕上不动弹。一股无名火起,嗓子嘶哑说不出话来。

    姜长玲把儿子拖到村卫生所,打了针吃了药,仍不见好。

    柳致心从矿上回到家里,见儿子情绪低落,商量着说:“要不,再考一年?”

    柳晓楠声音暗哑地说:“不考了,我想去当兵。”

    复课了一年,物理化学的成绩并没有提高多少,再考一年恐怕也没有多大希望,不如另辟蹊径。

    姜长玲劝儿子:“咱不当兵,等着接你爸的班。”

    柳晓楠说:“我有两个同学,都在今年考上了军校,我也想走这条路。”

    要力气没力气,要智力没智力,怎么一点都不像我?难道是小时候溺水留下的后遗症?柳致心恨铁不成钢,无奈地说:“也好,到部队上好好锻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