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 第一百四十八章邻居

第一百四十八章邻居

    春节前,柳晓楠和孟想想给她的爹娘哥嫂买了一些衣物食品,连同给她的爹娘的一千块钱,一并交给孟多多,让她带回家去。

    两个人回到柳子街过年,姜长玲得知孟想想怀着双胞胎,坚决不肯让她干一点活,尽管她总是闲不住。

    整个春节期间,柳晓楠没有走亲访友,没有迈出家门半步,全力以赴誊写他那篇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的稿子。

    距离跟岳雪莲学姐约定的交稿时间,已经延迟了将近两个月,他给自己规定了期限,春节期间必须完成。

    春节回来上班后,柳晓楠将誊写完的稿子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后决定投寄给学姐,把孟想想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不放心。

    孟想想说她又不是泥捏的,没那么娇气,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再说还有孟多多。亲自去一趟出版社,当面听取意见,当面修改,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柳晓楠给孟多多下了死命令:“除了上班时间,寸步不得离开你姐姐。”

    “我知道了。”孟多多敢怒不敢言,姐夫对她一直冷脸相对,只能嘟囔着:“我姐高贵,小姨子就是后娘养的,哪有你这样的姐夫。”

    柳晓楠穿着孟想想刚织好的毛衣,带着书稿奔赴省城,当面呈现给学姐。学姐和主编审阅后,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他在招待所里日夜修改,十几天后才最终定稿。

    心里牵挂着孟想想,他决定不做停留,不去二姑家看望,直接返回滨城。

    学姐送柳晓楠到公交车站,为他和岳雪莲的事情深表遗憾。他跟学姐相约,以后有作品还交给学姐。

    柳晓楠返回滨城,他知道学校已经开学,孟想想不会坐在家里,因此下了火车后直接进厂。

    他敲开谷雨的办公室,简单地汇报了一下省城之行,说完拿出两个精装的小盒子,递给谷雨说:“给孩子买了两件小礼物。”

    谷雨打开盒子一看,一个里面装着一个银质的长命锁,一个里面装着一支玉手镯。她在盒子上寻找价格标签,标签已经提前撕掉了,不用多问,价格肯定不菲。

    她问柳晓楠:“是讨好领导,还是还人情?”

    柳晓楠说:“实不相瞒,同样的东西我买了三对,这只是当舅舅的一点心意。如果是男孩子,一个护佑他童年安康,一个留着长大后娶媳妇;如果是女孩子,这两样东西都可以留作嫁妆。”

    “当舅舅的想的还挺长远。”谷雨把两样东西放进自己的包里,笑道:“我替孩子谢谢舅舅了。”

    柳晓楠说:“我这个舅舅当定了,孩子以后结婚我还有大礼。”

    “你为什么不想想眼前的事情?”谷雨敲敲桌子,言归正传:“过些日子我要回家休息了,安心养胎。我最后问你一遍,你真的对我这个位置不感兴趣?我希望你能理智地回答。”

    柳晓楠说:“我很理智地回答你,你这个位置对我而言是个累赘。写写小说炒炒股,自由自在。”

    “好吧,人各有志。”谷雨轻叹一声说:“我不再勉强你。你去一趟福利科,你的房子分下来了。”

    “真的吗?”柳晓楠高兴地问了一句废话,大事上谷雨从来不跟他开玩笑的。从谷雨的办公室里出来,他直接去了福利科。福利科长把一串钥匙交到他手里。

    福利科长说:“谷部长交代过,不让我告诉你实情,我觉得还是应该让你知道。你申请房子的时候我跟你说过,按照你的工龄和级别,要等到两三年以后,是谷部长把她的名额让给了你。”

    原来如此!柳晓楠回到谷雨的办公室,把一串钥匙往谷雨面前的桌子上一丢,一屁股坐下一言不发。

    “你也不怕吓着我的孩子。”谷雨拿起钥匙往柳晓楠的怀里一扔:“在你结婚前,我已经跟你说过,要给你一个大大的意外、大大的惊喜。”

    这辈子是纠缠不清了!柳晓楠无需去问这是领导关心下属,还是姐姐疼爱弟弟,说不清的。他收起钥匙说:“这些日子我正发愁,孩子生下来,我就得睡在桌子上。”

    谷雨说:“你不必感谢我。三间小瓦房我没看在眼里,对你而言确是燃眉之急。我想你已经注意到了,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将会由福利分房制度向集资建房或住房商品化全面推进,这一次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与其丢掉一次机会,不如买个人情。”

    柳晓楠说:“这个人情太大了。三间小瓦房不算什么,后面的增值空间无法估算。”

    谷雨说:“无法估算就不要去估算,我关心下属,主动为知识分子分忧解难,政治前途同样无法估算。我再跟你透露一个内部消息,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我市的第一批商品住宅,将会在夏末秋初面向社会出售,在黑石礁一带,依山傍海,地段好环境好。不过,在平均工资四五百块钱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一下子拿出十万八万的。能买起房子的,大都是挖到第一桶金的人。我想,你也应该属于这个阶层。”

    柳晓楠笑道:“谢谢你看得起我。还是有姐姐好啊,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关键信息。自从怀孕以后,身上焕发出慈母的光辉,不再像以前那样浑身是刺。”

    “我是上辈子欠你的。”谷雨嗔怪道:“行了,别在我面前酸我了。去看看你的房子,把家里好好安排一下,我就不给你燎锅底了。”

    吃过午饭后,小睡了片刻,柳晓楠才按照门牌号找到自己的房子,意外发现竟然跟王艾青做了邻居。以前经常来王艾青家做客,他只记着第几条街第几家,从没去记门牌号。

    他打开铁板做的院门,走进院子。院子一侧有两间放杂物的小下屋,三间房子中间开门,不用细看,格局和面积跟王艾青家一模一样。

    打开房门走进家。进门处改作一个小型客厅,地面上铺着木地板,那种厚厚的红松板材,耐潮不变形,刷着红色油漆,而不是王艾青家那样的水泥地面。

    两间卧室同样铺着红松地板,连一小块油漆都没有剥落。包括厨房卫生间的所有设施,都保存完好,这是经常有人上门维修的结果。

    由此推断,房子的原主人不是厂级老干部,便是他们的子女。

    柳晓楠就此得出一个结论,同样的房子,分给谁不分给谁,也是大有讲究的。他在屋里转了一圈察看了一遍,收拾一下卫生,添上家具和生活用品,便可以住进来。

    他锁上房门院门,去敲东院王艾青家的院门,没人应答,这才想起王艾青今天上白班。他买了拖布笤帚回来,将屋里院子里的卫生彻底打扫了一遍。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回到宿舍的小窝,拿着饭盒在楼下等着孟想想下班。

    孟想想蹒跚着下班回来后,两个人直接去食堂吃晚饭。吃过晚饭,柳晓楠把饭盒交给孟多多,让她带回去。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他要带着孟想想去散散步。

    走过纺织厂大门前的广场,穿过马路,柳晓楠带着孟想想向东山工人村走去。孟想想问他这是要去哪儿,他说带她去串门。孟想想也没多问,顺从地跟着他。

    来到自家的院门前,柳晓楠掏出一串钥匙,交给孟想想去开门。孟想想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打开钥匙推开院门。东张西望地走到屋门前,手中的钥匙依然能打开屋门,孟想想似乎明白了一些。走进屋里转了一圈,突然朝着柳晓楠张开双臂。

    “停!”柳晓楠及时制止孟想想下一步的动作,把她的双手放下来,面带笑容严厉地说:“不许蹦跳,一高兴就忘到脑后了?你猜的没错,这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家。”

    孟想想笑着:“你不用担心睡在桌子上了。你不是说,两三年后才能分到房子吗?”

    柳晓楠说:“我不能瞒你,这是谷雨把她的名额让给了我。我希望你能正确看待这件事情,不要有过多的想法,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孟想想说:“如果我有那样一段友情,那样一段恋情,我也会珍惜一生的。”

    柳晓楠轻轻抱抱孟想想,对她说:“你还记得我有一个短篇,叫《王艾青的爱情》吗?咱们家的邻居,正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原型。”

    孟想想高兴地说:“你带我见见呗。”

    柳晓楠带着孟想想来到王艾青家。听说做了邻居,农村大哥握着柳晓楠的手,连连说:“兄弟,缘分,真是缘分。”

    王艾青拉着孟想想坐下,热情地问长问短,几个月了?预产期在几月份?

    王艾青的男孩也在家里,已经读高一了,正在写作业,喊了柳晓楠一声叔叔。柳晓楠对他说:“过几天叔叔搬过来,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问你婶子。”

    男孩说现在就有不会的习题。孟想想现场辅导了一下,男孩挠着头,由衷地赞叹说:“讲得真好,我一下子就开窍了。”

    王艾青说:“那还用你说,你婶子是重点中学的老师,辅导你还不是绰绰有余?”

    说了一会儿闲话,王艾青把他俩撵回去了,孕妇需要好好休息,以后有的是时间说话。回到宿舍的小窝里,柳晓楠先拿出银锁和玉镯,交给孟想想。

    孟想想端量着那四件东西,感叹道:“孩子还没生下来,当爸的就把孩子结婚时的东西准备好了,跟咱们小时候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没有可比性。你说,咱们小时候有什么呀?”

    柳晓楠说:“咱们有过的东西,他们这一代也不会有。”

    “饭都吃不饱,你不要自我安慰了。”

    “咱们身上都生过虱子,他们这代人能生吗?恐怕都不会知道虱子为何物,更不要说养几只看看了。”

    孟想想捂着肚子笑:“没你这么比的。孩子长大后,你可不能这么跟他们说,他们会笑话咱俩的。”

    柳晓楠拿起一只手镯,戴在孟想想的右手腕上:“凭什么好东西都给他们留着?两只手镯你换着戴,玉养人,你戴够了再传给他们。”

    孟想想晃动着手腕上的玉镯说:“我在家里偷偷戴着,不能戴到学校去,太招摇了。”

    柳晓楠又拿出一张存折交给孟想想:“这是预付的稿费,除去花销,剩下的我都存起来。”

    孟想想接过存折看了一眼数额,惊讶道:“咱们家是十万元户了!两个孩子以后出国留学有指望了。”

    柳晓楠说:“你不要什么都想着孩子。咱们有言在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必须保持统一步调,你可不能溺爱孩子,娇生惯养的。”

    孟想想晃晃手中的银锁:“大言不惭。孩子还没出生,你已经溺爱上了。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我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到时候只怕你控制不了自己。”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咱俩互相监督。”

    “头几天我又去了一趟医院,做例行检查,一切正常。而且确定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阵子忙昏了头,咱俩该给孩子起名字了。你给儿子起名字,我给女儿起名字。”

    孟想想意味深长地笑,柳晓楠问她笑什么,她说:“你给女儿起名字,让我给儿子起名字,这有反常规。说起来还那么的自然,只能说明女儿在你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只怕你以后会对女儿百依百顺。而且,从你对待我的态度上,我也能找到充分的证据。”

    柳晓楠反驳说:“我是因为你的出色,才要给女儿起名字的。”一拍脑袋说:“灵光一现,就这么定了,女儿叫柳其梦。她应该有她自己的梦想,而且有你姓氏的谐音字。”

    孟想想说:“儿子叫柳其宇,他应该有他自己的天地。”

    柳晓楠指着孟想想隆起的肚子说:“你们两个小东西给我听着,别以为我和你妈从小吃苦受穷,等你们长大以后,就不会让你们吃点苦,就会无限度地满足你们所有的无理要求。”

    孟想想摩挲着自己的肚子,笑道:“孩子,别害怕。别看你爸现在吹胡子瞪眼睛的,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宠爱你们哪。”

    用了两天的时间,在于智勇的陪伴参谋下,柳晓楠买回所需的全部家具,家用电器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星期天正式搬家,从纺织厂宿舍的那间小阁楼里搬出两个人所有的家当,将几件家具里塞得满满当当,这才初步具有了家的模样。

    参与搬家的于智勇王萍两口子、董小军关小云两口子、王艾青农村大哥两口子都留下来,祝贺他们喜迁新居。

    柳致心姜长玲、柳致太柳二丫、关得玉两口子一大早也从柳子街赶来了,为小两口燎锅底。家里地方小,坐不下这么多的人,柳晓楠直接在饭店里摆了两桌。

    王艾青悄悄告诉柳晓楠,伍艳丽让她捎了钱来,人就不到场了。结婚的时候也是这样,邀请了伍艳丽参加他的婚礼,却是钱到人未到。

    柳晓楠对王艾青说:“其实不必这样避嫌的,大家还是工友朋友的。”

    王艾青说:“好像不是因为这个。我见她愁眉不展的,不像过去那么爱笑了,好像是家里面有什么事情。”

    柳晓楠只在心中轻叹一声,并没有细打听。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样?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家家都有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