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 第一百五十章初为人父

第一百五十章初为人父

    教师公寓离省师范附属中学不远,柳晓楠本想去接孟想想下班一同回家,看看时间还早,也不想给孟想想额外增加心理负担,便独自离开了。

    他买了一些水果和玩具,直接去于智勇家。

    两口子今晚上夜班,于智勇在哄儿子,王萍在做饭。柳晓楠逗了一会儿孩子,跟王萍的父母说了几句话,喊王萍进屋,他有事要说。

    王萍进来后,柳晓楠对于智勇说:“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朋友,是搞装潢设计的,刚来滨城创业,急需找到当地的施工队。你以前有过干装修的想法,所以我跟他提到你。你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如果想自己拉起一支队伍,我带你跟他们见个面。”

    于智勇问:“你那朋友什么来头?”

    柳晓楠说:“他们是南方人,原先是文化部门的职员,因为超生下海创业。中午我们一起喝酒,谈了很多也很投机。与你当初想法不同的是,他们负责承揽工程,负责设计,你只需照图施工,按时完成工期,不必自己去揽活。”

    于智勇说:“我早想这样干了,一个月倒班熬夜的,只挣到吃不饱饿不死的四百多块钱的死工资,真的没什么意思,这回倒是次机会。手艺好的瓦匠木匠我都能找到,市场行情技术我也懂。问题是想干就得大干,两头兼顾是不行的,工期质量不能保证,谁还会用你?”

    王萍说:“你还是想辞去稳定的工作,自己去闯荡?”

    于智勇不屑地说:“什么稳定的工作,不就是给农民轮换工续签了合同吗?”

    柳晓楠站起来说:“我得回去给我们家的那位大胃王做晚饭了。你们商量出结果,再通知我一声。”

    回到家中做好晚饭,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出门到公交车站点去接孟想想。自从搬进新家后,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亲自接送。

    等了一会儿,才看见孟想想手扶着车门,缓慢地走下公交车。柳晓楠赶紧迎上前去,搀了她一把,让她的双脚平稳地落地。

    回家的路上,孟想想问:“今天下班早啊?”

    柳晓楠摘下她肩上的挎包,自己背上说:“今天有事外出,一天没在厂子里。”

    孟想想说:“快下班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在我们学校的老师中间泛滥开来。说是有一个年纪不大的人,一天之内在教师公寓那里买下两处门市房,具体身份不清楚,都说那个人来头不小。”

    “不一定有什么来头,你想没想过会是我?”

    “不可能是你。买下一处门市房我还有可能想到是你,两处门市房你那笔稿费不够的。”

    话题告一段落。平静地吃过晚饭,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新闻。

    柳晓楠不经意地说:“我的小孟想,你的计算能力是超强的,你帮我算一道题。有一个人,花了二十三万买了一处房子,他把房子租了出去,三年租金十万。有人又预付了他十万租金,他用两份租金加上自己的三万元,又买了一处房子。问,他买了两处房子,实际共花了多少钱?”

    孟想想认真地听,听完了问题回答说:“我觉得这道题本身就有问题,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实际花了二十六万元,现实情况这又是不可能的。如果加上二十万的租金是正确的答案,可那租金又不是他实际拥有的钱,与题目的要求不符。这是谁家孩子遇到的题目?”

    “这是我家孩子遇到的新课题。用数学老师的思维是不能解开这道题的,得用社会思维。”

    孟想想愣住了:“难道传说中的那个人,是你?”

    柳晓楠不再打哑谜,他拿出两个房产证,两份房屋租赁合同,连同剩下的稿费,一并交给孟想想。

    孟想想翻看着两个房产证,像是检查学生的作业本,认真惊喜又平平常常。她说道:“大师兄还是大师兄,我是解不开这道社会难题的。有了这三间小瓦房,我已经很知足了,可你一下子又让一个山村走来的小母亲,看不清她自己的未来。这两套房产,将来两个孩子,一人一套?”

    柳晓楠说:“你掌管家庭财政大权,怎么安排你这个当妈妈的说了算。”

    孟想想摇摇头说:“不行的,房产不能留给女儿,为了家产两个孩子会闹矛盾的。”

    “时代在变化,儿子女儿同等待遇。孩子还没出生,以后的日子还长,你不要为此烦恼了。”

    “儿子女儿永远不可能享受同等待遇,除非是独生子女。拿我家来说,大哥结婚的时候,爹娘年轻能干给盖了一处房子;二哥结婚的时候,爹娘盖不起房子了,只好把家里的房子让给二哥。家里现在正盖的房子,是你出的钱,你说房子盖好后将来是属于谁的?”

    “爱谁谁,这不是咱们关心的事情。”

    “你看,你留下了矛盾的根源,你怎么能不管呢?到时大哥二哥和孟多多都争这几间房子,你该怎么办?”

    柳晓楠忽然意识到,孟想想是借着她家的事情来说他的事。他说:“我做房产投资是有目的的,并不是唯利是图。你想没想过提前退休?”

    孟想想越发地惊讶:“我才参加工作,为什么去想提前退休?不工作了?我还想考研读研哪。”

    “让房子替我们工作,我们去做我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游遍祖国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

    “教书育人就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啊!难道写作不是你最喜欢做的事情?”

    孟想想的本色天真坚守,击碎了李哥王哥刚刚在柳晓楠心里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他问道:“你真的要坚持到学校放暑假才肯休息?”

    孟想想对此很自信:“方医生说我身体素质很好,胎位也正,没有任何问题,多活动活动还有利于生产。再说了,让孩子天天跟我上学,天天听我讲课,这是多好的胎教。”

    柳晓楠说:“等我把相机拿回来,每个星期给你照张相。等孩子们长大了,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妈妈,挺着多大的肚子还要站到讲台上。”

    孟想想笑着:“不要了,那也太丑了。我的那些女学生也是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的,有些问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们。”

    看完电视新闻,孟想想把房产证、房屋租赁合同、存折收好,坐到书桌前备课。

    柳晓楠关了电视,在孟想想的书桌上放上一盘水果。从那天晚上开始,他开始构思他的下一篇小说——《股市风云录》

    星期天,柳晓楠带着于智勇去面见李哥王哥。经过一番攀谈,人家要考察一下于智勇的实力,让他把门市房上层改造成卧室,刮大白贴瓷砖做吊柜......要求两间门市房同时动工。

    于智勇暂时请了假,召集人手跑材料,亲自监督施工。改造完成后,李哥王哥对质量和进度都很满意,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

    于智勇正式辞职,不再干纺织厂的挡车工,拉起了一支装修施工队。他终于兑现了诺言,自己甩掉了农民轮换工的帽子。

    可算熬到了放暑假,带着孟想想去做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一切都还正常,柳晓楠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他推掉了出差笔会座谈会等需要外出的活动,一心一意守在家里,守在孟想想的身边。

    孟想想自己也在做着生产前的准备。家里盖新房,路途又远不方便,娘不能前来伺候她坐月子,有些东西得她自己预备着。

    她让孟多多买来纯棉花布,自己动手给两个未出生的孩子做小衣服小虎鞋。尽管柳晓楠说在妇婴用品商店能买得到,尽管王艾青送过来两套、关小云送过来两套,她还是觉得只有自己亲手缝制,才能体现出一个母亲的心意。

    没有教学任务了,每天依然不闲着。王艾青不好意思再把儿子领过来,孟想想自己找上门去,每天给那个孩子辅导一两个小时。

    空闲的时间里,手里捧着大学时的英语书,朗朗诵读。柳晓楠有时也说她几句,既有今日,当初学校保研为什么不继续读下去?他这个大师兄岂能坐视不管?

    孟想想笑道:“那是因为我没有想到,大师兄会真的成了我男人。我这是为孩子学的,也是为我自己学的,扔的时间长了,会全部忘光的。”

    这天晚上,谷雨打来电话,说她生下一个儿子,已经满月了。

    谷雨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儿子生下时,七斤二两,疼得她死去活来的,那一刻她才领悟到,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的深意。

    家里雇了保姆,不用自己洗尿布,可是得给儿子喂奶,儿子又特别能吃,白天晚上都休息不好。看到儿子睁开眼睛,看到儿子会笑了,看到儿子牙牙学语,她又感到特别地幸福。

    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谷雨一直在说,柳晓楠一直在笑。

    放下电话,柳晓楠对孟想想说:“在工作上,谷雨历来没有一句废话,雷厉风行的。这做了母亲可好,儿子一天吃几次奶,换几遍尿布,拉了几泡屎,都能跟别人说。”

    孟想想心说,你可不是什么别人,我才不相信一个刚做了母亲的女人,会对一个任意的别人什么话都说。她说:“咱也快做父母了,要不要给孩子们起个小名,叫起来也顺口方便。”

    柳晓楠说:“我没有小名,你也没有小名,如果想给孩子们起个小名,你来起好了。”

    孟想想说:“我有小名的,只是我爹娘当着你的面不好意思叫罢了。”

    “你小名叫什么?我叫不叫是一回事儿,可我得知道对不对。”

    “我小名叫丑丫。我爹一看生下的是个丫头,张口就叫了这么个名字。大名还是我娘给我起的。”

    “还是我们柳家的人讲究。丑丫这个小名是不能叫,带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跟我的小孟想极不相配。”

    柳晓楠听从了方娟的意见,离预产期还有十天,便带着孟想想住进了医院。姜长玲也从家里赶过来,带来小米和红皮鸡蛋,准备伺候儿媳妇坐月子。

    住院观察了两天,方娟跟两个人建议剖腹产,因为是双胞胎,孩子也比较大,估计都在六斤以上,自然生产会有一定的风险。

    剖腹产另有一个好处,父母可以自己选择孩子的出生日期。柳晓楠让孟想想自己决定。

    孟想想住了两天院,心里颇感厌烦,加上拖了几个月的重身子,急于摆脱重负,急于见到自己的孩子,决定剖腹产。也不必去算日子,就在明天吧。

    九月一日上午八时,孟想想被护士推进了手术室。柳晓楠、姜长玲、王艾青、关小云、孟多多几个人等在手术室外。

    几个女人坐在长椅上,神态轻松地轻声交谈。柳晓楠则靠在手术室门旁的墙上,明知道什么也听不见,也在凝神聆听着。

    柳晓楠忘不掉孟想想那一刻的眼神。当他亲自把她抱到手术车上时,她用从没有过的殷殷期盼的目光看着他,片刻不离开他的面庞,一直到被推进手术室。

    他用目光跟她交流。他读懂了她目光中的含义,那是一个即将做母亲的女人的隐忧,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进手术室前,她微微抬抬头,眨了眨眼睛,用浅淡的微笑告诉他,她也读懂了他目光中的含义,那是一种即将承担身为丈夫和父亲双重责任的承诺。

    不到半个小时,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一个小护士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儿走出来,宣布是个男孩,让当爸的看一眼。

    柳晓楠凑过去一看,婴儿小小的脑袋五官挤在一起,闭着眼睛张着嘴巴干嚎,看起来皱皱巴巴的,不禁有些失落,张口便说:“是我的儿子吗?这也太丑了。”

    姜长玲一巴掌打在儿子身上:“你出生时,还不如我孙子好看哪。”

    喜笑声中,小护士让跟去两个人,她给婴儿擦洗干净,再交给家属抱回病房。姜长玲关小云跟着去了。

    王艾青笑着跟柳晓楠说:“孩子刚出生时都这样,慢慢长开了就待人看了。”

    过了不大一会儿,又一个小护士抱着一个女婴儿走出来。

    柳晓楠这回有了心理准备,首先观察到女儿长着浅浅的双眼皮,头顶上细细密密的淡黄色的头发,像是覆盖着一层绒毛。他高兴地说:“还是女儿漂亮。”

    王艾青笑道:“晓楠啊,你这可是重女轻男。”

    孟多多说:“我姐夫早晚会让他的女儿牵着鼻子走。”

    王艾青孟多多跟着小护士去了,柳晓楠独自等待着孟想想出手术室。等待的时间稍长,他并不担心,他相信方娟的医术。

    手术室的门完全打开时,护士推着手术车走出来,孟想想平静地躺在上面。

    柳晓楠迎上前去,轻轻握住孟想想的一只手,抚摸着她的额头问:“疼不疼?”

    “不疼。”孟想想微笑着回答:“见到儿子女儿了。”

    “见到了。女儿长得像你,我一直担心她长得像我,那可就难看了。”

    “儿子呢?”

    “我没细看,但愿他长大了也像你。”

    孟想想被护士推回病房,柳晓楠仍在手术室门口等待着。方娟最后一个走出手术室,柳晓楠上前跟她握手说:“辛苦了,方医生,谢谢你。”

    方娟摘下口罩说:“儿女双全,恭喜你。希望我们以后还是朋友。”

    柳晓楠说:“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