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11章 买船厂

第11章 买船厂

    在确定好了建船厂和铁匠铺以后,李四海开始行动了起来。他首先把工头管事都找过来,然后开始统计手艺匠人的数量,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被统计了出来。总计有几十个人,不过多数都是半桶水。

    也是,古代有一技之长的都会有些傲气,不去请是不会来干活的。因为他们的工资高一些,让他们干苦力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的工匠也都是请来建房的木瓦匠,还带着一些徒弟,每个村庄都有。他们的工资也比别人都高出来了一截,并不是小工。

    这里面没有船匠和铁匠,不过木匠倒是有几个。这个时代的船匠多数都是木匠,不过木匠却不一定是船匠。因为船匠分很多工种,有漆匠,有铁匠。

    李四海见没有船匠和铁匠,不由的有些失望。不过这时候烂泥渡村的管事说道:东家,您是不是想弄一个船厂?小老儿村里以前就有一个,后来因为禁海没有订单,就倒闭了。船厂东家几年都没有折出去,还有很多阴干的大木。

    烂泥渡村在四海村南边,有上百户人口,相当于一个小镇,在附近仅次于陆家里。两地相距不远,相当于陆家里的外港。烂泥渡村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上百户人口,还是因为那里有一个船厂的缘故。那里工匠齐全,基本上什么工种都有,据说不仅可以建造三桅的大船,还能私造火绳枪,盏口铳和虎蹲炮。

    李四海眼珠错动了一下,这可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把别的管事都打发回去,开始跟烂泥渡的管事仔细询问船厂的事情。通过询问,李四海了解到,烂泥渡船厂只能算一个中等船厂,以造十几吨几十吨的两桅船为主。

    虽然天元帝国并不禁止造两桅船,不过禁海以后大量的两桅船不能出海,只能做为渔船使用。天元帝国南方两桅船的保有量很大,短期基本上没有人会再建造两桅船,船厂就支撑不下去了。随着老东家死了,少东家每天花天酒地不务正业,自然也维持不下去了。

    烂泥渡船厂占地几十亩,拥有三个大船坞。禁海以前最兴旺的时候,资本达到了几千两。禁海以后,由于一直没有订单,船厂只要一千多两就卖,不过一直没人愿意买。后来老东家病死了,少东家不是过日子的人,几百两银子就愿意出手船厂。

    不过船厂是一个赔钱货,还是一个吞金兽,每天维持那些工人工钱吃喝都需要一大笔钱,于是少东家就把人遣散回家了。目前船厂多数工匠都去了别的地方谋生,只剩下少数人接一些小单子糊口。

    前段时间四海村这边招人,不过由于只招无产的青壮,那些工匠多半有家有业。而且只招长工,工价也没有达到他们预期,所以一个大匠都没来。

    烂泥渡村过来的几十个青壮,大半都是无产的力工。少数几个不过是半桶水木匠,你让他们盖房子还凑合,造船是不行的。因为造船不是你会木匠就行的事情,必须要经验丰富的大匠。

    一个青壮一天挣十几文钱,一个普通工匠可以挣二三十文,一个大匠一天起码三五十文起步。如果是资深大匠,起码一天百文起步,一个月就可以挣几两甚至十几两银子。人家即使不干活,日子也相当舒服,谁会给你卖苦力。

    烂泥渡船厂最兴旺的时候,有上百工人,大匠也不过三个。禁海以后只剩下本地的几十个工人,大匠也只剩下了一个。现在工人被遣散,只有大匠带着几个徒弟接一些私活糊口。烂泥渡村的管事,以前只是人家的帮工,根本不懂造船。

    李四海带着烂泥渡的管事,来到了烂泥渡村。这个村庄很大,不过多数人家都很穷,只有几栋砖瓦房。烂泥渡最早只是一个船厂,是先有的船厂,后有的村庄。村庄建在了一个几百亩的高地上面,这么大的高地在这边很少见。

    船厂少东家姓蒋,祖上百年以前就搬到了这边,整个村庄多数的土地都是蒋家的,只有少数被卖给了外姓。他们在船厂四处转了转,这里收拾的还算是整齐。船坞没有损坏,里面还有两艘没完工的两桅船,据说人家建到一半就不要了,已经放了好几年。那些以前储存的木料,也都用东西遮盖,保存的还算不错。

    蒋全看到有人想要船厂,马上来了精神,于是乎狮子大开口,少了八百两不卖。李四海也就地还钱,四百两行就交易。因为这块地皮再加上船坞木材,也就值六百两。如果超过六百两,还不如自己建一个。

    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很多事情做起来并不方便,人家想要针对你你也没办法。这里即使买下来,以后也要迁到自己的地盘上。如果不是看上船坞里面两艘没完工的两桅船和那些木料,李四海都不准备要这里。自己只要把大匠请回去就行了,挖几个船坞只是小事。

    经过几轮讨价还价,李四海涨到五百两就不肯再涨了。而蒋全也咬死没六百不卖,双方互不相让。最后在烂泥渡管事的撮合下,蒋全把吴河边的几百亩河滩地一起打包卖给了李四海,加上船厂折价六百两。

    船厂跟烂泥渡村并不在一个高地,如果烂泥渡是陆家里的外港,船厂就是烂泥渡的外港,两地相距还不到一里。船厂所在的高地近三十亩,如果不把附近的河滩一起买下来,将来蒋家过来围垦或者卖给别人,自己出入都是问题。

    河滩地一般没人要,几百亩河滩地几十两都不值。不过对于李四海而言却很重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蒋全失去河滩地,以后只能通过烂泥河才能出入,相当于老虎被砍断了爪子。如果他控制着河滩地,李四海的船厂以后就没有发展空间,也没有秘密可言。

    这里可以建一个小村庄,如果把河滩围垦一下,土地也有了。将来即使把船厂迁走,这里转手就可以卖几千两。

    蒋全也很高兴,原本五百两就是他的底线。虽说船厂价值六百两,不过没人要有什么用。自己如果养着船厂开销很大,还没有收入,只能白白的看着木头腐烂。现在加上一片没人要的河滩,就又多出来一百两银子,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而李四海也很满意,船厂和河滩还不是他最在意的,他最在意的是那两艘还没有完工的大船和那些阴干的木料。两艘船一艘已经完工了七成,一艘已经完工了一半,那些木料把这两艘船建好以后,剩下的木料还能再做几艘小船。要知道大木本来就少,买来以后还要阴干很久才能用。一个船厂不是建好就可以马上造船的,这些才是船厂的底蕴。

    李四海和蒋全一起去了陆家里,把船厂和附近的土地过户在了自己的名下以后,心才放在了肚子里。古代的房契地契分两种,一种是私下交易的文书,一种是官府核发的文书。

    所谓的私凭文书官凭印,私下交易的文书写的很详细,包括不在官府文书里面的地皮。而官府文书只计算纳税的面积,如果把不纳税的也写上,岂不是傻瓜。

    这些做完了以后,李四海又回到了船厂,这里以后就算是自己的地盘了。船厂的人遣散以后,只剩下大匠和几个徒弟偶尔借用一下这里,所用的木料会给蒋全结算。

    今天大匠带着几个徒弟,正在打造一艘渔船,看起来快完工了。他们早就知道了船厂卖掉的事情,看到李四海回来以后,知道交易成功了,纷纷走过来见礼。毕竟以后可能成为自己的东家,关系着以后的工作和收入。

    李四海跟几个人见礼以后,互相聊的很是投机。李四海答应让他们回来,以前的工钱不变,干的好了还有额外的赏赐,大家都很高兴。

    大匠姓郝,名叫郝大树,他的爷爷跟邻居因地界发生争执,由于不如人家势力大,失去了二尺宽土地,因此在地界上种了一棵树。刚好那时候郝大树出生了,所以给他起名叫郝大树,寓意树大根深的意思。

    李四海给郝大匠留下了一百两银子周转,还让他把工人们都找回来。两艘没建完的大船肯定要继续建的,剩下的木料还可以做几条小船出来。两艘大船一艘载重有几十吨,另一艘有十几吨,如果建好了价值上百两银子。

    李四海既然想出海,没有船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有两艘快建成的,自然是要建好再说了。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再买几艘船回来。天元帝国禁海了以后,民间很多船不能再出海,折价一半都没有人要,只能看着朽烂。只有少数胆子大的人,出海走私做了海盗。

    就是船台上面的两艘大船,如果在禁海以前,没有两三百两银子,想都不要想。那时候造船每吨的成本三五两到五七两不等,民船价格低一些,战船价格高一些,因为船体的厚度不同。

    两艘船都是尖底的海船,适合近海航行,也可以去远海。禁海以后允许建造的船只有平底船,只能在内水行驶,最多沿着海边行驶。而且两艘船的船体是加厚的,估计是准备走私做海盗用。

    自从禁海以后,多数的三桅船都逃到了外海,剩下的不是被官府收缴拆毁就是藏起来不敢出来。就连两桅船都很少能见到,只有那些有背景的,才敢出去走私。

    事实上两桅船也有大的,可以达到几百吨。不过禁海令对船头,载重,载人,武器都有要求,那种大船也是被禁止的。通常两桅船指的是,最大几十吨的载重,载人不超过三十。火炮不超过两门,火绳枪不能超过八杆。刀枪不能超过十把,弓箭不能超过十副。羽箭不超过一百,火药不能超过三十斤,所有管控的货物不能上船。

    事实上一艘船几十人,只有几个人会有武器,通常没有火炮和火枪,只有一些冷兵器,也没有弓箭。如果这些武器带的多,直接就会把你当海盗处置。如果你不想走私做海盗,带那么多武器做什么?如果你带了管控的货物,也会以走私论处。

    事实上敢出去走私的,不是有背景就是胆子大。前者通常不会被抓,后者抓到就是死罪。所以遇到巡检,要么就是跑,要么就是战,要么就是死。头目基本上都是死罪,骨干基本都是发配,底层基本都是杖背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