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27章 迁都

第27章 迁都

    南夷国一时间很是兴旺,每个月都会有上千移民来到淡水,然后迅速进入到各地的厂矿农场。这些移民迅速充实着南夷的国力,让南夷的筋骨更加强壮彪悍。

    这些移民开始多数是来自东海府,后面慢慢有金沙万户和镇海万户,以及越省的人出现。慢慢的江北移民占据了多数,因为那边更加贫困,出来谋生的愿望更加强烈。还有一些福省人,听说这边政策更好,也来到了这边。还有些南夷岛中南部的人,混不下去也过来了这边。

    李四海自然是来者不拒,统统的都接纳了下来。人口是一个势力的基础,只要不是怀着推翻自己的想法,就都是顺民。即使你有想法不说,我感觉一切还在掌控,就放你一马。

    南夷国地广人稀,可以开发的地方很多,来个十几万几十万人,都能安置的下。李四海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淡水城附***原面积有限,这里在下游,两侧是山区,新开拓的小村庄很快就铺满了附近的山谷。当地的土著只能退入了大山,根本无法抵挡移民的开拓。

    开始的拓殖都是个人的行为,后面都是驻军伴随,不走就灭了你。多数的军人都是光棍,就等着你反抗,好抢了你的女人,占了你的田地。拓殖自然是血淋淋的,没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反抗的直接杀了,老实的去干活,跑了的就算了。

    那些比较早归顺的部族,已经融入了一些移民的血液,能算是自己人了。不过也被蚕食了很多地盘,丢失了很多利益。由于他们处于弱势,女人很多都嫁给了移民,只能慢慢衰弱下去。弱小就是原罪,谁让你没有实力,还占据了好地段。

    附庸的土著部族多数都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经过几十年的融合,跟移民已经区别不大。只要进入你的地盘可以开垦荒地,还能娶你那里的女人,并且按时缴纳赋税,双方就相安无事。

    如果你从事渔猎采集,还不肯定居农耕,就只能灭了你。因为你能提供的东西太少,跟你收不到租税,你还占据了好大地盘。你的女人跟着你吃不饱,占据的土地不能产生价值,你又不想去干活,只能让你去死了。

    对于这些人,自然是反抗了就杀,投降了去干活,跑了就把你撵走。移民只要奴隶,女人,土地,而你就是多余的那个。

    淡水河下游的地方有限,移民很快就碰到硬钉子。山里面还有很多吃人的生番,双方经常发生战斗,互有伤亡。后面开拓慢慢的停了下来,因为好占据的地方都已经占据了,剩下的地方不是贫瘠就是难啃。

    李四海现在一切求稳,不想太早就爆发大战。那样自己全部的精力被牵扯以后,想做别的就没有办法了。于是他把目光看向了黄金镇,那里在淡水河的中游,平原面积更大,可以开拓的地方更多。

    黄金镇和附近的三里一矿,比下游的一城三镇还要大上几倍。当初宋百万跟三镇发生矛盾,起因就是因为黄金镇这里。宋百万无法在三镇那边去开拓,最后选择了开拓黄金镇。由于他拒绝了三镇分一杯羹的想法,所以三镇一直在扯他的后腿。

    宋百万开拓这里十几年,才迁徙了五百户人口过来,陆续建起了一镇三里一矿。不过这边的土著太多了,他只是招抚了多数,还有很多部族经常反叛。他只能拉一部分打一部分,勉强维持着在这里的统治。

    宋百万建立黄金镇的目的,就是想迁都到这里。因为这里面积更大,潜力也更大。可惜他没来得及行动,大红毛就到了,然后就是连续失败。几年里面多数时候他都被封锁在港口,不要说想移民,出去都很困难。再然后就是内忧外患,让他的打算彻底落空。

    这两年大红毛也不再折腾了,因为后面吃了几次亏,他们人数少伤不起。不过宋百万也心力交瘁,不想再玩了。索性跑到江海县,做起了富家翁。他在海盗里面名声不错,也没有什么劣迹,本来的面目就是商人,因此上岸洗白的很成功。

    不过他没有邓公的实力,想做大官是不可能的。好在以前他捐了一个江海县尉的职务,江海县又是养人的地方,于是就留在了江海县。

    他自然也不敢说自己是杀人如麻的海盗,想要招安做个大官,要不老命都没有了。不是谁都能受到招安的,也不是谁受招安都能得善终的。

    现在李四海自然没有宋百万当时的那种窘境,在解决了淡水城的问题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黄金镇。

    南夷国的未来在黄金镇,那里还是附近面积最大的平原,四面都是山易守难攻。在淡水城南部虽然有面积更大的平原,不过那边临近大肚王国,双方间冲突不断。由于靠近海边,很容易受到攻击。

    第二天一早,刚好赶上十天一次的大朝会,李四海就提出了迁都的想法。多数官员以前就想过去分一杯羹,不过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一个个纷纷诉说迁都的好处。

    这些官员丧失了军权和封地,早就成为斗败的瘟鸡。一心只剩下捞好处,纵横天下的想法也淡了。以前乡里王的梦想破灭了,只能选择做一个富家翁。

    四海团有三千三百人,分为六个营驻扎在一城四镇十五里。淡水城驻扎了两个营一千三百人,其它四镇各驻扎了一个营五百人。

    李四海共抽调了近卫营的近卫连和陆战连,淡水,北镇,南镇,东镇四营各两个连,共计一千八百人,一起迁徙过去。各营留守人员,从当地招募民兵补充,改为守备营。近卫营一分为二,去黄金镇的仍叫近卫营,留守的改为了海军营。

    抽调的部队将作为野战部队使用,视情况扩编或者裁撤。守备营降一级,成为地方部队,相当于团练兵。每个村组建一支民兵队,建立民兵。从此以后南夷国建立起了三级的兵役体制,损耗补充方便了很多。

    野战部队负责对付的是生番,大肚王国,邓公,西夷人那种硬骨头。地方部队对付的只是熟番和大股匪盗,民兵对付的只是小股匪盗和小偷小摸。理清了职责,四海团终于可以轻装上阵。

    官员和他们的家眷,在军队的护送下上路了,王宫侍卫宫女随行。现在的南夷国仍然不太平,经常有生番出没,尤其是黄金镇那边。

    黄金镇当初是做为都城来建设的,设计的面积很大,长宽两里。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缩小了规模,只建成了方一里的小城。黄金镇跟淡水城的面积差不多,不过人口要少一点,只有三百来户。但是比两百户人口上下的北镇,南镇,东镇,还是强上很多。

    两千多人马排出了一条长龙,向着黄金镇而去。一路上也没有人敢来招惹这支大军,生番和大红毛都还没有得到消息,熟番自然是不敢闹事的。一路上无话,下午就到了黄金镇。

    黄金镇里也修建了王宫和衙署军营什么的,只是没有来得及使用,现在都白白的便宜了李四海。众人鱼贯进入了黄金城,军队住进了军营,官员也进入了衙署。城里面还有很多空置的房子,也都分配给了军官和官员。

    当天晚上,王宫和军营里面,摆开了宴席,来庆祝迁都之喜。军营的里面限制饮酒,每人只有一碗,只有立过功的人,才能喝两碗。官员们没有限制,很多人喝的酩酊大醉。

    黄金镇营同样拆分出来了两个连,进入了野战部队。野战部队总计有十二个连,两千两百人,整编成为四个营和一个近卫营。其中的一个营是支援营,下辖一个骑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近卫营下辖一个近卫连,一个陆战连,一个辎重连。

    近卫连和陆战连各抽调出一队人,五个炮队抽出来两个,改编为骑兵连和工兵连。五个营还有差额三百人,都是从各守备营抽调的,其中的一半组建了辎重连,剩下的人都补充进了骑兵连和工兵连以及护卫队等部队。

    护卫队专门负责保卫官员,正科的护卫从三个减为两个,副科从两个减为一个。以后警卫连专门负责保卫李四海一个人,不再保护官员。

    原来的五个炮兵队由于缺乏火炮,所以调出去两个炮队改为工兵。工兵是近代一个很重要的兵种,负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营建工程制作器械,还负责爆破布雷排雷拆弹等任务。

    陆战连是特种连,有特战队,狙击队,情报队等兵种,所负责的都是渗透潜伏,暗杀破坏,捕俘讯问,还会负责攻坚克难,情报收集等工作。

    自从迁都以后,李四海发现黄金城太小了,跟都城根本不匹配。通常一个县城都方两里,更不要说方二三十里的大城市了。黄金城起码要方两里,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大笔一挥,黄金城必须扩建,起码不能次于县城。

    黄金城早就请人设计了图纸,只要投入人力物力,就能够开工建设。银子李四海有,人力物力也有,建一座新城自然是没有问题。何况李四海只要修建城墙就行,里面的地皮卖出去,人家就自己建房了,根本不用自己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