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神迹之永恒之塔 » 24章 封官

24章 封官

    圣旨不日就到了玉泉镇,当传旨官读完圣旨。四爷倒是没什么,父亲却放声大泣。

    多少代了?多少代祖祖辈辈没有完成的心愿如今在儿子身上实现,这怎能不让他喜极而泣,而泣是不够的,必须放声大泣,文老也很高兴,整个书院弥漫在喜悦中。

    消息传播的很快,上门祝贺送礼的、顶礼膜拜的挤破来书院大门。当地的县太爷更是暗自庆幸,幸好当时没有对书院和司空家落井下石,也算是结了善缘,不然现在见面可就尴尬了。

    想想也是惭愧,自己为管十几年还只是一个从七品,这四爷13岁一上任就是正六品,足足高了自己一级半,唉,这就是命,认命吧。

    四爷心念一动,来到老头这里,把即将上任的事情说给老头,老头还是那样,抿着茶水一字一句的道:“前几日那人,恐怕不只是高官那么简单,你处理的很好。临行前你要做一件事,回到白塔村,去白塔祭台打扫,收集灰尘。”

    四爷答应一声,然后开始了一天的修行和战斗。修行很轻松,因为修为被压制在炼气期大圆满,所以现在的修行基本上是属于重温,可战斗就不是那样了,出现的巨兽实力越来越强,四爷曾一度怀疑,它们都不是练气期了,老头告诉四爷,“同等修为下有很多的奇兽,这些奇兽可以跨级挑战,跨级击杀,你以后也要做这种奇葩,而且要做奇葩中的极品,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说者容易做者难,这段时间的战斗中,轻伤,重伤无数,有两次还被击杀,被怪兽击杀。

    那种被击杀的痛苦刻骨铭心,不是疼痛,是那种深入骨髓的负面情绪。

    被击杀了的四爷会从梦中醒来,醒来的四爷依旧躺在生命池里。池水的浸泡,修复着四爷的身体和心灵,但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却需要很久才能平息。四爷也会利用这个时间,好好的去回复战斗中的一切,他的战斗实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

    四爷按照老头的要求,回了一趟白塔村,村里敲锣打鼓,欢迎庆祝就不必细说。

    四爷到白塔清扫收集了灰尘,四爷心疼父亲和大姐,本想带父亲和大姐一起去上任,可父亲说心愿一了,不愿在外继续奔波,正好村里的老秀才年龄大了,教不动了,于是想仿效文老,就在白塔村教书育人,为族里尽点绵薄之力,大姐也说在白塔村已生活习惯,家里还有田地要照顾,更想留下来孝敬父亲,也婉拒了四爷的好意,大姐拉着四爷,语重心长的说:“咱们的小四爷终于长大了,也不需要姐姐的照顾了,以后在外面要爱惜自己,记得常回来看看。”

    四爷听罢,一阵心酸,母亲走的早,大姐又当姐又当妈,从小对四爷爱护有加,可以说姐弟中,大姐和四爷的感情最深。

    长期的生死修炼让四爷的心境成熟,虽有不舍,但也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四爷安顿好家里的事,留下了大部分钱财,上了马车,向来时的方向离去。

    回到书院,来给文老辞行,见文老正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聊着天,见四爷到来,文老指着青年道:“这是赵先生派来保护你的祁宝山祁仙师,赵先生有心了。”

    四爷一看,居然是筑基后期修为。赵先生果然大手笔,要知道,官员俸禄很高,从七品月俸30两,七品35两,从六品50两,像四爷现在是正六品是60两。而修士跟随官员也有标准,练习期5层到大圆满是5-20两,筑基期到筑基大圆满是30-60两,这宝山修士是筑基后期,那么最少月俸也需要50两。在这里要多说两句,修士之所以来俗世打拼,为的就是资源和机缘,白银和修士所需的灵药灵石是可以互换的,大概的比例是一两白银兑换一颗下品灵石,修士的修炼需要大量的资源,没有了门派资源的供养,修士就只能靠抢或者拼,但修士杀凡人是死罪,各家对此都是严厉打击,毕竟俗世是修真界的基础,而修士抢修士,那要凭本事,也不是修士随便遇见另外一个修士就能抢得过来的,抢有门派的很麻烦,会被门派所有修士报复;抢散修,散修都是亡命之徒,而且有钱的也不多,那么最靠谱的就是跟着高官做随从,一个月几十个灵石的收入,比在门派领的还要多。

    四爷开玩笑道:“赵先生真是开玩笑,我哪里养得起仙师。”

    宝山修士尴尬一笑道:“我乃云罗宗弟子,在外游历,拜在赵先生门下,现在是筑基后期,我的职责就是供大人差遣,保护大人安全,至于俸禄,赵先生已有安排,大人就放宽了心。”

    四爷当然知道不需要他出这个钱,本是调侃之意,却看出了宝山心性淳朴,不觉也多了几分好感。

    四爷接着问:“我看祁仙师年龄不大,为何不在门派修炼,却来这俗世沾染俗气?”

    祁宝山尴尬道:“我资质愚笨,在21岁才筑基成功,门派有规定,20岁之内不能筑基成功,就会断了灵石的供给,迫于资源缺乏,经师父引荐,才在赵先生这里谋的差事。”

    四爷哦了一声,又道:“我观你面相也就在24,25左右,你刚才说你筑基后期,难道你几年时间就有这种突破?祁宝山道:可能是知耻而后勇,两年前筑基成功后,我越发努力修炼,在三个月就突破到筑基后期,离大圆满也不远了,我今年24岁,大人也不必称我为仙师,可以和赵先生一样喊我宝山。”

    四爷见宝山为人耿直,说话谈吐都很得体,十分满意,道:“那以后就辛苦宝山了,在官面上,你还是称呼我大人,私下里你可以跟大家一样称呼我为四爷、小四爷。”

    宝山心想,你倒是真不要脸,如此小的年龄居然让我喊你爷,纵你有天纵之才,也不该如此无礼,找个机会,我还是趁早离开的好。”

    嘴上却道:“宝山不敢。”

    文老在一旁看到,哈哈一笑,上前解释,宝山才知道四爷是这个小大人的小名,熟悉的人都是这么称呼,没有不敬之意,相反还是亲近之人,才让这么喊,心下欢喜。

    闲聊几句,文老问:“小四爷,你准备何时动身?”

    四爷道:“我想即刻启程,以免辜负赵先生的好意。”

    四爷说怕辜负赵先生并没有说怕辜负皇帝,因为四爷心里明白,这个官职肯定是赵先生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皇帝因为没有谋面,是否是皇帝本意他不得而知。

    文老欣慰道:“那就明天出发吧,徐州乃重地,过去了要好好努力,行事要谨慎,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

    四爷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