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神迹之永恒之塔 » 26章 徐州的问题很严重

26章 徐州的问题很严重

    正聊着,下人禀报,吴知令求见,四爷让下人请他先到客厅,转头问徐师爷:“这吴知令有何事,本官已经说了明早议事,此时来访,应该不是客套。”

    师爷回到:“这吴知令和我是同乡,都是徐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目前徐州的情况有很大的意见,这几年不断的向老县令提建议,但老县令并没采纳,反而搞得同僚之间关系不睦,若不是他无私心且没有过错,估计早就被罢免了。”

    四爷喔了一声。对这个吴知令倒是留了个心。

    又问徐师爷道:“那么你认为徐州这些年的治理上有问题吗?你如实回答,我要听你的真话。”不知怎么的,四爷就是觉得这徐师爷对自己戒心很重,不够坦诚。

    徐师爷想了想答道:“老大人无过错,但过于迂腐,只求政绩,对官员管理不力。”徐师爷聊聊几句,却反应了徐州问题的严重。

    四爷心中一笑,道:“那师爷觉得我应该如何做?”

    师爷想了想道:“静观其变,坐等调离。”

    这回答倒是让四爷意外,四爷问:“为什么这样说。”

    师爷正了正声音,道:“如果有幸我能够成为您的师爷,首先,我要做到忠心,大人年轻,受皇上器重,日后必定前程无量。

    于公,我希望大人能够明哲保身,徐州形势复杂,徐州官大多数背后有朝中大臣撑腰,代表了各方势力,我不希望大人出事儿。

    于私,小人希望大人一直做官,小人的饭碗就保住了,毕竟我上有老下有小,我是需要这份收入的。”

    四爷看着师爷,心中暗想,“难怪赵先生要我留住他,此人确实是对徐州了如指掌,且精于人情世故,能在徐州官场几十年也不是白干的。”

    四爷一行人来到客厅,吴知令已在此等候,见四爷进来,连忙上前行礼道:“还请大人替徐州百姓做主。”

    四爷道:“平身吧。你倒是说说,什么事要我做主。”

    吴知令掏出折子递上,然后徐徐到来。

    原来,徐州有百姓一百多万,良田两百多万亩,大部分的百姓务农,百姓虽不富裕,但温饱不愁。

    但苦就苦在种灵米上,这灵米正常来说一年一季,灵米种植需要选产量高的长势好的良田,一般预估亩产500斤以上的才会改种灵米,500斤以上可以收灵米百斤,百斤灵米可换灵石十块,一亩需灵石五块做原料,也就是说一亩可以赚五块灵石,这是种良米收益的两三倍。

    可如果亩产达不到500斤的良田改种灵米,收成就有可能打大折扣,有的不足一半,甚至还有的,最后灵石花了却还是几百斤普通米,这下就相当于亏损五块灵石,所以最好是选择亩产高的,越高产灵米几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徐州政绩考核里,灵米的收成是考核的重要项目,这关系到税收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关系到军工的发展,部队里用到的武器有灵石加持后威力大增,甚至可以击杀修仙者。

    可这些年,徐州为了冲政绩,大力鼓励农民种灵米,本来百姓是有多大能力种多少灵米,毕竟一块灵石相当于一两白银,不是谁都能随便拿出来的,种地的灵石本来也是官府提前预支。普通家庭一般有良田十亩,种个三五亩良田加上三五亩灵米,如果一切顺利,一年下来也增加十几两的收入,本是不错,可是这些年来官府提倡多种灵米,灵石不够,就有人放贷给百姓,官府还出面担保,美其名曰叫田园贷。

    有了大量灵石,很多不足产的不该种的良田都种了,结果是灵米产量上去了,百姓收入却缩水了,更有运气不好的一年白干,第二年贷款还不上就要付高息,于是百姓只能去赌第二年产量会好,继续借贷,全部种灵米,结果就是灵米产量又创新高,可百姓日子却越发难过,到后来就只能变卖田地家产还贷,自己还没有决定权,到期不还钱,官府出面没收田产帮你变卖还债,只会更惨,这些年下来,百姓的田产都在大面积减少,甚至不少家破人亡。”

    四爷听到这里,问师爷道:“吴知令说的可属实?”师爷点点头。

    四爷又道:“原来的大人不知道吗?”

    徐师爷道:“怎会不知,原来的大人已到晚年,不图有功,但求无过,每年产量还在增加,他在任的时候不出事了就行了,至于后人怎么办,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而且朝廷对增收的部分,会拿出比例对当地官员做奖励,这些年来,除了老百姓,所有人都是高兴的,自然而然,吴知令这种官就被孤立了。”

    四爷听到这里,才明白为什么师爷开始会说让他静观其变的那番话了,这是个死局,不种,朝廷不干,种,百姓不活。

    徐州虽只是一县之地,却是整个江汉郡1/4的财政收入,徐州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江汉郡的财政。

    无解呀,师爷开始的话说白了就是你受朝廷厚爱,来这待个一年两年,政绩也不会差,然后找关系调走就行了,至于泡沫什么时候破,那是后来人的事,不用想太多,四爷看向师爷,师爷不说话,看向别处。

    送走吴知令和师爷,四爷回到房间,苦思良久也无对策,心念一动,来到老头这里,四爷把情况跟老头如实细说,老头沉思说道:“世间万物都有相生相克,过分的获取必然会遭报应,路不会死的,这条堵上了一定会有另外一条在等着你,你刚到徐州需要的是了解,深层次的了解。

    第2天的会议火药十足。一上来就有多名官员告吴知令,说他耽误了灵米种植,也有说他贪赃枉法,要求彻查。吴统领提出军费不足需要增拨,否则担心军心有变。倒是这个屯粮官方知令什么都没说。

    吴知令因为昨天已经跟四爷沟通过,所以此时站在堂下什么也没有说,会议已经足足开了两个时辰。

    四爷突然道:“累了,今天就到此,大家各忙各的。”说罢,率先甩手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四爷带的宝山四处闲逛。官员们都在想,这大人有没有才华先不说,毕竟只是个孩子,他能管什么?

    四爷站在山顶,望着底下一望无际的田地,问宝山道:“有消息了吗?”

    其实,到徐州的第二天,四爷就安排宝山和赵先生联系,将他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让赵先生帮忙核实。今天已经过去第3天了

    宝山道:“应该快了,最迟不会到今晚。”

    四爷家也是种地的,深之地对老百姓的重要,但此事急不来。

    四爷转头对宝山说:“你去弄两匹快马,我们去流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