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神迹之永恒之塔 » 29章 筑基

29章 筑基

    四爷又来到流芳谷,直接到了流芳宫这里。仙子见四爷到来大喜,道:“大人可是过来替我作画的。”

    四爷道:“正是”。

    接着又道:“作画是一方面,另外我有一事相求。”

    公主道:“但说无妨。”

    四爷道:“我想求一粒筑基丹。”

    仙子还没开口,旁边的蓝夫人道:“大人可知一枚筑基丹的价值,那需要5000下品灵石,也就是5000两银子,大人这画卖的也太贵了吧。”语气略有不快。

    公主忙冲蓝夫人温怒道:“蓝管家,不得无礼。”

    然后对四爷笑道:“没问题。筑基丹虽然珍贵,但对流芳谷而言,只要不一下找我要几十颗,上百颗,还是没有问题的。”

    四爷道:“我说的是求,不是白拿,准确说是借,还多谢仙子帮忙了。”

    公主疑问:“我看你也不是修士,你要此物无用,莫非是帮别人所求。”

    四爷道:“个中缘由我不便透露,还是劳烦仙子了。”

    仙子命人拿来筑基丹交于四爷,正准备安排做画,忽然一愣,有人千里传音。公主听完道:“大人,不好意思,我现在有重要事情要处理,我们改日再画。”

    说罢,飘然离去。

    四爷回到老头这里,从瓶中倒出丹药给老头检查,这些年的生死之战让四爷的警惕性很高,老头用神石扫了一下,“这是上品筑基丹,你突破没问题了。”

    丹药分品级,这种突破的丹药并不是100%能成功的,品级越高,突破的可能性越大。

    四爷服用丹药,盘座吸收,一切顺其自然,一个时辰,四爷突破了,修为直接到了筑基期中期的顶峰,四爷又用长生经将修为压制到练习期二层。

    老头道:“你要学习生生不息,首先要开启木系灵根,你先将此物服下。”

    老头递了一杯茶,茶中泡着一个根须。

    老头接着道:“此乃万年开明果树根须,是木系精华,正好可以助你开启灵根。”

    没想到开明果树有如此功效,四爷心里有疑问,这开明果树不是千年就死了吗?但没多问,知道老头不会回答,也没有多想,四爷服用开始按老头的方法修炼。

    不到三个时辰,四爷已经入门,按老头所说,不需要几日就可以施展生生不息。老头道:“武学一门讲究的是活学活用,五行之术乃大神通,此神通用好了有大用,用不好你就只能拿来种地,该怎么用你自己琢磨。另外,上次收集的白塔灰尘现在可以用了。”

    老头教秘法,让四爷炼化灰尘融入身体中,老头道:“现在你可以来回穿梭于你进来的位置、这里和白圈的位置,怎么用?你自己去琢磨,要多经过几次反复尝试,自己体会妙用。”

    四爷很快便掌握方法,四爷发现灰尘融入体内后,自己从房间离开只是原神的离开。身体还是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一动不动。但是灵魂已经进入了老头所在的世界,确实很神奇。而且当四爷来到白圈,时间确是流动的,来到白圈后房间那个身体也就会消失。

    老头道:“是该让你知道一些事情了。你所在的这个世界是我族的神器的空间。”

    一指远方的白塔,接着说:“那座塔名曰永恒之塔,你们祭拜的白圈就是塔的地基,这么一说,你应该能想通一些,你再努力修炼,达到筑基后期大圆满,就应该可以准备进塔了,永恒之塔内有无数的奥秘需要你自己去探索。我乃神族,你们这司空族与我神族一脉相承,但说是我族后裔却也不是,你们的族人如有人能觉醒才会成为我族之人,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人,六万年了,没有一人觉醒。”

    说罢,老头自顾自的喝茶。六万年还没一人,那么就说四爷也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

    四爷问道:“觉醒需要什么条件?神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种族?”

    老头没有搭理四爷。

    四爷无奈,一个心念,回到自己屋里。

    突然听到有人擂鼓,擂鼓就是有人要告状,这是四爷来徐州第一次升堂。

    四爷坐于大堂正中,宝山在左,师爷在右,两边各站8名衙役,中间下跪一老汉,边上站一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原来这中年人是城东赵员外的管家,这赵员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这个田园贷的金主之一,很多百姓都是通过官府担保找赵员外借的银子,银子的用途是固定的,只能用于灵米种植,借期四个月,四个月免息,也就是因为免息,所以很多百姓都会借,但四个月还不上就麻烦了,这时候就开始计息,头一年为三分息,也就是第一年要还1两三钱,第二年二分就是一两六钱,第三年1两九钱,咋一看,这利息也很高,但远不如高利贷,但就是这三年还不上的规定,三年还不上就要把田地按原初始价贱卖给赵员外。

    徐州百姓祖上曾为宋国建国付出很大牺牲,被朝廷封为功勋县。朝廷为表彰当地的贡献,免了当地百姓的赋税,徐州得以快速发展,为了让人迁入徐州,朝廷干脆把这一县200万亩良田按一两银子一亩的价格,把良田的永久种植权象征性的卖给落户的居民,才有了百万居民,这一来徐州变成了产粮大县,一个县粮食的产量,居然超过了一个郡,百姓的生活也过的好于其他地方。

    这个田园贷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冲着良田去的,良田一般的市场价都在十五两左右。这些年通过田园贷,赵员外已经抢占了上万亩良田,这种形势越演越烈,呈几何数增长,相信再有十数年,老百姓手上就没有地了。

    四爷看着状子不语,赵员外诉求很简单,就是要官府出面履行合同,他要地。

    四爷看着状子问管家道:“按时间,还有三个多月才到期,你此时跑来是何故?”

    管家公孙思礼答道:“这孙老头今年不种灵米,不再借贷,故要求履行合同。合同上确实有这样的规定,如果不种了就必须提前还款。”

    四爷又问孙老汉为何今年不种?老汉道:“老汉家四口人,种十亩地为生,本来还算能活,听他们忽悠,大面积改种灵米,种了三年,第一年比正常种灵米略赚,第二年亏本,去年更是大亏,今年庄稼涨的不好,今年再种,恐怕卖了我这把老骨头也赔不起,本来说看明年再说,赵员外本也答应了,可谁知今天突然反悔要我还钱。”

    四爷道:“他说答应可有文书。”老汉摇头。

    四爷看着堂下一切,知道其中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