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神迹之永恒之塔 » 40章 到了京城

40章 到了京城

    太师接着道:“此次你进京危机重重,所以我安排了苍鹰一路跟随,以震慑宵小之辈。进京以后,就要看你自己的应变能力,在朝堂上我也会帮你。”

    见到太师那一刻,四爷就已经猜到一路上是太师所为,四爷自己也清楚,此次进京,肯定又会遇到各种危险,心中也已经有过盘算,见太师这么说,忙施礼谢过。

    四爷问出了心里所想:“刚才太师称文爷爷为韩老鬼,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文爷爷不姓文而姓韩?”

    陈太师听四爷问这事,想了想道:“都是陈年往事,就说与你小子的听吧。我本名陈俊,与你的文爷爷韩信、潘凤师出同门,共列宋国三大国师。宋国兵马800万,我与潘凤分别掌管东西两路三百万大军,韩老儿掌管内部防务,统管120万禁军,还有80万府兵由各州县统领掌管。韩信为人正直,不喜与官场争斗,在一次运输花岗钱的路上,遇见蹊跷,一时不忿,辞官归隐,之后,这120万禁军就由皇帝亲自指挥。这一说,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花岗钱?”四爷疑问。

    太师接着说道:“我朝开国以来,居安思危,每年会将财政收入的一层存于一隐蔽之处,用于危难之时,这运送钱财就叫运送花岗钱,意指如花岗岩石,不可动摇。一年一层,宋国立国800多年,鼎盛时有上十亿人口,每年财政收入都以亿计,那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财富。此事极为机密,我也知道不多,你也不要打听,是忌讳。”

    徐州只是一县,常住就人口就过百万,宋国一京九郡八府,哪一个不是人口千万,下面县镇无数,一年财政收入惊人。

    陈太师又道:朝中结党营私各朝各代都有,这不算什么,但现在我隐隐感觉应该朝廷有外部势力的渗透,这种相互勾结,就不是贪赃枉法那么简单了,不太平呀,这些年边境时有冲突,朝中老人能堪大用的不多,你们这些后起之秀,一定要心怀社稷,百姓都是我们的子民,我们要爱护他们。”

    四爷点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陈太师道:“我们今日相见,肯定会被有些人察觉,这也是我故意而为之,让他们不敢乱动,一会儿你就先行赶路,我会派人暗中保护,到了京城自然会有人接应。”四爷称谢。

    第二日上午,四爷一行人到达京城-燕京。

    城门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城门口站了数十文人雅士,有人举着条幅:上清书院欢迎司空正先生入京诉职、文华书院欢迎洛水书院司空先生、北华书院欢迎江南郡大学士司空正先生。

    这三家书院是京城最好的书院,在全国也享有盛誉,书院中,走出了很多当代大家,不少朝中官员都是这几家书院的学生,他们一起来迎接司空大人,倒是让四爷意外。

    见众人停马,一中年文人上前搭话:“可是徐州来的司空大人。”

    宝山向着四爷道:“这位便是我家大人司空正。”

    众文人见确实是司空正,都上前行礼,原来是三大学院久仰司空正的学识,听说今日司空正入京面圣,便出城欢迎,周围有百姓也在议论,纷纷询问是什么人这么有面子。有知道的人就说了,这司空大人就是徐州知县,13岁高中,得皇帝器重,任徐州令,打击犯罪,惩治贪官,在徐州杀贪官100多人。

    老百姓自古就恨贪官,一听说司空正如此为民,纷纷高呼,欢迎司空大人,一时间,城门口人声鼎沸,人越聚越多,城门也被堵住,守城军士没有准备,被堵上城门,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文人这边搬出四伏桌案,这是规矩,文人见面会斗文采,三名各自的学院代表各自上前,书写起来,三人各做三副上联,第一人写:文人墨客为社稷国之栋梁。四爷不墨迹,接过笔来,对写:国事家事乃贤人心之祈盼。第二人写:科技立国安邦。四爷对:教育以人为本。第三人只写一字:文,四爷对:武,不得不说三人的字都是当代颠峰之作,想必三人必是当代成名大家。四爷的字体乃自创,狂如风,形如草,苍劲有力,独具一格。众人上前看来,都不住的点头称赞。

    因为时间的关系,后面还有很多事情,和众人一一见礼后,四爷和大家告别,约好再上门交流学习,便上马向驿站而去。

    驿站官员正常安排,气氛不太和谐,没有那么多应有的客套,马匹都需要自己喂,房间居然很一般,一般到窗户居然靠着马路。

    四爷倒没有太计较,来到京城,恨他之人再耍阴谋,已经没有意义了,耍点阳谋很正常,现在这就是阳谋。

    四爷开始就有过交代,进京之后一切低调,所以宝山他们也有思想准备。

    四爷对宝山说:“赵先生什么时候见我?”

    宝山答道:“我这就去安排。”

    四爷推窗,看楼下人来人往,确也热闹,四爷见不远处正好有人在卖苹果,便吩咐人去买。

    军士道:“大人需要买多少?”

    四爷道:“我看那苹果不错,全买了吧,正好送人。”

    军士诧异,送人送苹果?不都是送银票吗?这小大人也有点不懂人情世故了,老百姓那套和官场的规矩是一样的吗?但不敢说,下去买了回来。

    按四爷吩咐,卖苹果的把苹果按四斤一份包成果篮,一下全卖了,卖苹果的很高兴。

    不一会,宝山回来道:“四爷,赵先生请你明天过府。中午安排了宴席。”

    四爷答声:“好,明天先去报道,然后就过去。”

    回京城了,首先要向相关部门报道,然后坐等皇上召见。第二天四爷带着苹果去报道,无论官员大小,一律四斤苹果,部门的小吏就不用了,俗话说京官大三级,按道理,四爷这徐州令也就是小官,但部门的这些大官倒不敢在四爷面前摆官威,收到苹果也是纳闷,但听说是4斤,都老实收下,这些当官的都是精明之人,现在四爷是正在风口,是一跃变成皇帝的红人,还是被贬打落地狱,谁也说不准,不管是哪种结果都不需要去得罪他。

    细细品味,四斤苹果不就是四平八稳的意思吗?这小子想干什么?有心之人开始合计,这就是一条小疯狗,不然做不出那些事情,别惹他,被咬到了划不来。

    手续办完,四爷跟随宝山,来到赵先生府。府门匾额大书:逍遥王府。府里早有安排,听报四爷到来,王爷请进府里,四爷进府来到大厅,见赵先生端坐太师椅,向前行礼,口称:“徐州令司空正见过王爷。”

    王爷哈哈大笑:“小四爷这是见外了,你应该早就知道我是谁了吧。”

    四爷尴尬道:“确实早就猜到是朝中权贵,只是没想到是这么大的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