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觅归宁 » 第六十四章:密信

第六十四章:密信

    对于李重明的处罚,并没有随着紫涵公主出宫紧随其后开展。原因是因为皇帝接到了一封密信。

    这封信是在御书房正中间的宝座后面发现的,打扫的宫人看到用羽箭插着的信封,一刻也不敢耽搁赶紧上报给了陈公公。陈公公直到此事非同小可,急忙把那支羽箭、那封信连同发现的那个宫人统统带到了皇帝面前。

    拿到这封信的皇帝沉默了良久,锐利的眼睛仿佛要透过封皮直接将里面的内容看穿,灼热锋刃的目光快把手里的东西秒成灰烬。

    他阴狠如忍者的眼神吓得陈公公直接拜倒在地,收回目光后他慢慢地打开了这封信。

    一打开,对于仪表极为重视的皇帝都忍不住微微蹙起了眉头。

    这…………

    这字写的太差劲儿了。歪歪扭扭的像是几条泥鳅混在一起,又像是挤在一起的鸡爪子。

    不仅差,光是看了几眼,就发现了不少的错别字。

    这个写信的人的教书先生看到这样的一定得气的背过去。

    就是这样,皇帝还是耐着性子读完了。

    虽然错别字极多、字也奇丑无比倒也不影响阅读,只是导致读的速度很慢,皇帝本来就有些昏花的眼睛更加吃力。

    终于,皇帝忍住心中无穷的吐槽,甚至有一刻他都觉得是有人在故意恶作剧捉弄他,恨不得直接把那让他头疼的字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两脚,再把写信的人揪出来打上几巴掌。

    尽管如此,他还是看完了。

    因为他的疑心是不允许他当做没看见这封信的。

    只要落到他的手里,他就必得彻查到底。

    陈公公还维持着以头碰地的姿势,这个姿势让他跪在一起的双腿酸麻不已,忍不住偷偷拿眼看了一眼上面的皇帝。

    看到他看完信后严肃甚至于冷冽的眼神,吓得把头埋的更深了。

    伺候这位皇帝二十多年,他太了解这位握权者了。

    最可怕的,不是他暴怒嘶吼的时候,而是现在这样如同狼犬之类的在夜晚放出的绿光的眸子,阴森森的像是在你认为最安全最放松的时候你最信任的人突然抵在咽喉的一把刀。

    阴狠冷酷到令人胆颤。

    陈公公就这样一直等着上面的人下达命令,在双腿跪的即将失去知觉的时候上面低低的传来了一声,“这件事朕不想让多嘴的人知道。”

    陈公公心头一惊,声带虽然轻轻颤抖,却还维持着镇定,“是。”

    微微扬起头看了一眼命令下达者的表情,见他摆了摆手。

    赶紧叩头走了出去。

    出去的时候,里面的内衫已经湿了一大半。

    这位当了大辈子总管的老公公还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皇帝始终是皇帝,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伺候了他多久,有多懂他的心思。乖乖听话当木偶人才是生存之道,永远别妄想得到他的信任。

    复又摇了摇头,眯起了常年低垂的眼睛,眼神之中是许久不见得狠辣之色。

    “过来。”他冲门口几个小太监招了招手。

    “陈公公。”三个年轻力壮的小太监齐齐弯腰站在了陈公公的面前。

    “那两个人,”指了指在正门口跪着的两个人,似乎好像是犹豫了一下,眼中露出不忍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声音也随之放低了,眼睛转到了正对自己的这一面,“做干净些。”

    “是。”年轻人们看了一眼跪着的那两人,脸上覆上一层冷霜。

    这两个人还以为自己立了大功,胆怯却又热忱地跪着,以为可以借此得到皇帝的赏赐,一朝显贵。因而即使是跪着,被门口这几个小太监问东问西,还是倔强得抬着头轻蔑地瞥了他们一眼一句话不说。

    谁知道下一秒以为的天堂便地狱,阳关道便赴死路。

    刚刚受了轻视的小太监们当然不会手下留情,血气方刚的年纪最是耐不住被轻怠。

    陈公公垂着眼睛向皇帝报告结果,“禀皇上,已经处理干净了。”

    “嗯。”皇帝对这个并不在意,或者单就这方面来说,他是完全相信陈公公这个得力干将的。

    皇帝现在有新的烦心事,以至于没有注意到陈公公一直立在自己面前没有离开。

    继续捏着额头翻看着李重明的述罪书。那份当初被他狠狠扔在地上大声斥骂书写人的述罪书。

    陈公公又弯了弯腰,轻声道了一句,“皇上~晟王殿下和王大人来了。”

    平心而论,皇帝这个时候并不想要见人。

    他的心正因为信的事被搅得一团乱。

    信的内容其实大多他已经知道了,并没有什么值得疑心的地方。

    只是这件事的措辞过于严谨,描述的细节令人心惊。

    这封信是揭发李重明那些恶事的。

    信中不仅将杀人的时间精确到了那年那日那个时辰,甚至连那些替他杀人的杀手属于哪门哪派,用的什么武器、使得什么招式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其中最让皇帝震惊的莫过于冥真派三个字。

    这个曾经深的他信任的派别。

    只是十年前,随着原先掌门人的去世,这一门逐渐没落。皇帝李霄也就慢慢地放弃对这一门的任用。

    但是对于他的杀伤力,皇帝却是知道的。

    这一派,教育弟子极其严格,都是从牙牙学语时练起,经过数十年的训练才能出师,身法诡谲,出招阴辣,尤其是他的毒药和暗器更是令人防不胜防,有杀人与无形的称号。

    他们怎么会听命于李重明呢?

    是门下弟子为了赏金或是个人情感单方面归属,还是整个门派已经全部依附于李重明呢?

    若是前者当然问题不大,可若是后者,皇帝是容忍不了的。更何况,他已经从心底里认定了是后者。

    心里升腾起了一个更可怕的念头:难道,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在阳奉阴违?

    对于这个想法,皇帝立马摇头否定了。

    不会的,冥真前掌门的性格他还是了解的。

    那样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是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那……

    那就是玄野!

    这个本来以为阴冷独行的不屑于皇室之争的人,实际上早就投身与党争之中难以自拔。

    可恶!

    实在可恶!

    还有……

    这封信是谁写的,里面的内容到底是是真是假,或者说有多少真有多少假?写信人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大堆的问题都基在了皇帝心中,让他心中郁结。

    听到陈公公的话的时候,下意识的不想见,却在阻止的手即将抬起来的时候改了话,“请进来。”

    在陈公公领命准备退出去的时候,又传来了李霄的声音,“请王大人进来。”

    陈公公压下心底的惊讶之色,道了一声,“是。”

    本来静静在偏殿等待的人,见到陈公公来了,正准备起身觐见。

    陈公公有些歉疚地看了一眼李重晟道“只请了王大人一人。”

    这下轮到王霆讳和李重晟惊讶了。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诧异。

    李重晟道,“那我该日再来拜见父皇。”说罢,便起身离开了。

    王霆讳怀着忐忑疑惑的心情来到了御书房的正殿。

    规规矩矩地行了礼、扣了头。

    本来李重晟和李重晟二人是来汇报李重明一案的最终结果的,可是谁也没料到皇帝只见了一个,对另一个避而不见。

    他一直以来做事执拗,嫉恶如仇,对于李重明这件事他是恨得牙痒痒,只希望赶紧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

    因而他礼毕后,顾不上心中的困惑,就义正言辞地进言道,“皇上,明王所犯罪事皆证据确凿,桩桩件件已是铁案,况且……明王所作所为实在是罄竹难书、人神共愤,若不严惩难以服众,还望陛下早做决断,否则只会让百姓寒心,圣誉受毁。”

    上坐的人并没有动静,安安静静地等着王霆讳说完最后一个字。最后轻轻笑了一下,很浅很淡的笑。

    让王霆讳心登了一下,儿子获罪,父亲怎么的是这个表情。

    难道是皇帝存了心护短到底,自己直言进谏却不小心触了龙的逆鳞,气的皇帝怒极反笑?

    不等底下人继续胡思乱想,上面传来了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朕,收到了一封信。”

    “敢问陛下,信中所述内容为何?”

    皇帝摩挲了摩挲手中信封不太光滑的外表,“揭露罪臣李重明的。”

    罪臣?

    听到皇帝这么称呼李重明,王霆讳心里一热,感觉到正义感得到了满足。

    皇帝还是明事理,有大义的。

    “只是这信内容过于详细,交代的分毫不差,甚至连藏尸地点都一清二楚。”说着皇帝睨了一眼底下的人。

    果然,王霆讳接话道,“会是什么人连其中的细节都知道的这么详尽,难道是明王手底下的人?”

    为了能在自己登上的这艘船即将沉船时得到港口人的拯救。

    皇帝摇了摇头,他并不这样认为。

    第一,这么多年来,他们应该对他这个皇帝的行事风格是了解的,就算他来了这么投诚的一手,他可是会杀他。

    第二,这份信的分量并不是那么足。要是在他一点也不知情的时候递过来,他或许可以考虑留给全尸。现在,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功劳。

    第三,这封信连是谁写的都不能确定,字迹更是歪歪扭扭难以辨认,就算皇帝要赦免他都找不出来。

    王霆讳疑惑地蹙着眉头问道,“可是除了他手下的人,谁会写这封信呢?”

    皇帝听了这话又笑了一下,笑容里面有三分轻蔑三分不屑四分厌恶。

    王霆讳看着皇帝,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皇上怀疑是……晟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