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九爷之睥晲四方 » 第二章 朝堂之上

第二章 朝堂之上

    “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身形合一行三叩九拜之礼。

    “众爱卿瓶身。”

    “谢圣人。”

    众大臣齐声惨败参拜的声音犹如虎啸龙吟一般在回荡在这辉煌巍峨的宣政殿呢。

    “众爱卿今日谁有本可揍”,隆庆皇帝浑厚有力的声音悠扬传来。

    吏部尚书崔景元站出队列之外:“启奏圣人,臣有本要奏。”

    “崔爱卿,请说”

    “回圣人,浙江衢州刺史王正道检举衢洲盐铁使柳宗奇盐铁贪污案大理寺现已查明,柳宗奇勾结山匪劫持转运使运盐车队,同时联合各亭户将每人每日多产出的盐统一高价收缴,由水道转运至海上卖于倭人牟取暴利,此等违法之事已有一年半之久共获脏银一千余万两。”

    “为保证此事能够安全进行,贿赂监院胡崇明等五人五十余万两白银,贿赂都水监史曹阳等三人四十余万两。在截运运转使车队时至使运转人员受伤七十九人死亡六人。”

    “此事共涉及大小官员二十余人,奏请圣人应该如何处理。”

    “哼,真是岂有此理。”

    “盐铁一直都是是国之大计,身为大羌官员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敢行如此之事,枉杀朝廷命官,行贿受贿罪大恶极。”

    “不以严惩不足以震慑有此之心者。”

    “命刑部革去柳宗奇盐铁使之职,籍没家产充公,处以绞刑。”

    “其三族贬为贱籍,永世不得从良。”

    “家中所有奴婢就地变卖,所得银两全部充公。”

    “监院胡崇明与水监使曹阳等九人由刑部革除官职,籍没家产充公,杖脊20流放岭南。”

    “其三族贬为贱籍,永世不得从良。”

    “家中奴婢就地变卖,所得银两也依然全部充公。”

    “与其勾结的山匪即刻派兵清剿,查明籍贯诛九族立斩不赦。”

    “让按察使将近两年来把江淮、河南、峡内、兖郓、岭南各盐院收缴上来的盐款详加盘查。”

    “如有侵吞漏帐着交由大理寺审理查明,凡查明实据着报给刑部按律法必须严惩不贷。”

    “我大羌朝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靠的是历代先祖皇帝勤政爱民,靠的是大羌各级官员廉洁奉公守法,才守住了祖宗基业。”

    “但是,因为从太祖皇帝开始重文轻武,又经过高祖与成祖皇帝的励精图治社会繁荣国泰民安之后,各级官员不思进取坐享其成。”

    “总想着从朝廷各项税银和行当里面盗取银钱中饱私囊。”

    “更有甚者他们在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只为图自己一时之快乐。”

    “更多的是各级官吏随着我大羌朝安逸的太久了,慢慢就失去了进取之心。”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最终导致兵器荒废,军队士兵老弱病残,将领不懂得如何领兵打仗,才落得如今随便一个小部落就敢来我大羌边境侵扰掠夺我大羌百姓之财务至使他们流连失所,无家可归。”

    “更有甚者将我大羌百姓劫掠回去当牲口驱使。”

    “朕登基之时东突厥竟然敢公然侵占我西北河溯三镇,三日内他们的军队势如破竹直逼太原城。”

    “全国上下竟然无将可派,无兵可战。”

    “为此寡人不得不让我的堂妹昭和郡主与之和亲求和,其陪嫁金银珠宝更是将国库掏空了,这实乃奇耻大辱!”

    “至使我朝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近十年时间,这期间又因为旱灾、水灾死了我多少大羌无辜百姓,饿殍遍野啊!”

    “这一幕时常在朕的面前浮现,每每想起朕都痛心疾首,是朕的无能。”

    隆庆皇帝痛心疾首道。

    “是臣等无能,望圣人以龙体为重”众大臣连忙跪下劝慰隆庆皇帝。

    “所以朕最是仇恨为一己私利贪污腐败以及草菅人命的官员,凡是一经查处,决不轻饶。”

    “吏部务必将今日朕之训诫写成檄文,传达至我朝各州县官员,以之为警醒。”

    隆庆皇帝十分气恼的说道。

    “我等谨记圣人今日之训诫,时刻勤工爱民、克己复礼.”

    “早日恢复我大羌王朝无上荣耀。”

    众大臣异口同声的叩首说道。

    “谁还有本要奏。”

    “臣有本要奏。”

    中书令魏勋行出队列奏请。

    “魏爱卿请说。”

    隆庆皇帝和睦的看向魏勋。

    “启奏圣人,河北道的营州突现怡情,情形颇为紧急,并有向其他州蔓延之趋势,怡情持续已有十五余天,本州医官以及民间大夫目前均为找到治疗之法,所以营州刺史武廉六百里加急奏请圣人派太医院太医前往协助以阻怡情蔓延,并及早消除怡情。”

    “富贵,即刻到太常寺太医署传旨着太医令裘甫带领医监一人,医正一人立刻出发河北道营州尽快查明病因,控制怡情蔓延之势,务必早日消除怡情。”

    隆庆皇帝面带忧虑的命令道。

    “唯。”

    太监富贵领命匆匆而去。

    “魏爱卿此事你要继续跟进,有任何需要随时前来觐见朕。”

    “臣遵旨。”

    魏勋跪地领旨。

    “启奏圣人,微臣有本要奏。”

    御史大夫宗申行出队列奏本。

    “说。”

    “圣人河南道栎州因连绵暴雨导致黄河堤坝决口,黄河一侧的两千多亩良田被淹,恐至绝产。”

    “现已有五百多幢房屋被淹,两百多幢房屋倒塌,已造成九十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失踪,三千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御史大夫宗申语带悲哀的说道。

    “栎州刺史胡为民现已将灾民安置在各大寺庙以及道观当中,现已打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

    “但官仓储量不足奏请朝廷开义仓放粮,并请求工部尽快排遣官员修筑河堤加固大坝。”

    “准奏。”

    “工部尚书房玹瑾可在?”

    “微臣在。”

    工部尚书房玹瑾急忙走出队列。

    “朕命你派遣工部司、屯田司、水部司三司人员快马加鞭前往栎州处置灾情。”

    “尽快务必将黄河堤坝决口处堵住,并且督促当地水司衙门对黄河沿岸严加查看及时加固堤岸以防再次出现黄河决口之事出现。”

    “待将黄河决口堵住后三司立刻查看灾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尽快将良田里的洪水排出去,尽全力抢救庄稼,把损失降到最低。”

    “粮食是百姓的命能抢救一分是一分,洪水退去后对于房屋倒塌的由各官府衙门协助再建,对于在洪水中浸泡而没有倒塌的房屋加固修辑,务必保证灾后百姓的居所安全,绝对不能够造成二次灾害。”

    “另外告知栎州刺史胡为民一定要好好安抚百姓情绪,安排好救灾一切事宜,务必保证今年秋耕的正常进行。”

    “切不可因此造成流民事情出现,否则朕必严惩不贷。”

    隆庆皇帝十分严肃的说道。

    “臣等遵旨,圣人心系百姓乃天下之福,社稷之幸也,我等定尽忠职守不负众望。”御史大夫宗申与工部尚书房玹瑾跪地领旨。

    “曲爱卿,北部地区的契丹人袭扰边境之事现在已经怎样了?”

    隆庆皇帝甚是烦恼的询问道。

    “启禀圣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梁朗士已调集云州、幽州、营州三地兵马七万,在边境地区已形成对峙之势一月有余。”

    “梁将军,目前在军营每天训练兵马,官兵们士气昂扬,斗志高昂。”

    “还在其他各州积极整备军马,一旦契丹人敢挑起战事,我大羌朝在边境十五万将士必将血战沙场,驱除前来挑衅之敌.”

    曲尚书铿锵有力的说道。

    “战?众位爱卿都想要战吗?”

    “朕也想战,朕相信我大上王朝上上下下都想战。”

    “痛痛快快的举全朝廷之力打它个DNY的!!!”

    “一个小小的契丹部落岂能是我大羌王朝之对手。”

    “唉!打完一个小小的契丹之后呢?”

    “现在我大羌朝周边各族都对我大羌虎视眈眈啊,我大羌朝现在可谓是风雨飘摇啊。”

    “不能打啊,不能打啊。”

    “再给我十五年。”

    “十五年时间我必能让国库充实,十五年各州军队厉兵秣马,重振我大羌王朝无上雄风指日可待。”

    隆庆皇帝站起身来威严的吼道,犹如一头雄狮一样威风凛凛,披靡四方。

    “圣人威武、圣人威武、圣人威武,我皇必能雄霸天下,震慑四海。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皇帝胸潮澎湃环视朝堂之上跪拜的群臣,仿佛四海之内皆拜服在大羌朝熊威之下匍匐。

    “不知道上天可愿给朕这十五年啊!”

    隆庆皇帝颇为感慨悲戚的叹息到,只有他自己听到了。哦,还有从太医署宣旨回来的富贵也听到了,用充满希冀的双眼看向隆庆皇帝。

    隆庆皇帝慢慢走向龙椅,缓缓的坐下,似乎还深深地沉浸在刚才那气势恢宏的恍惚之中,生怕快一点点似梦一样的碎掉了。

    “众爱卿谁还有本要奏”。

    “启禀圣人,臣有本要奏奏。。。。。”

    “好,今日朝议就到这里吧,众爱卿辛苦了。”

    隆庆皇帝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谢圣人,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退朝吧。”

    隆庆皇帝颇为疲惫道。

    “退朝。。。。”

    富贵高声宣道。

    隆庆皇帝缓缓走下这高大雄伟的高台,走出这金碧辉煌的宣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