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九爷之睥晲四方 » 第二十一章 前朝与后宫

第二十一章 前朝与后宫

    “姐姐、大皇子,真是劳烦你们了,这让妹妹者心中如何能过得去呢?”

    “妹妹千万不要在跟本宫客气了,不然本宫跟晟弘会十分自责地。”

    “妹妹,三皇子现在也吃完汤药了,就让三皇子好好修养,我和大皇子就先回宫去了。”

    “姐姐,大皇子,你们在这用完早膳在回去吧。”

    “谢谢妹妹好意,还是不要打扰三皇子休息,本宫和大皇子还是回去用早膳吧。”

    “那本宫就不留姐姐了。”

    “妹妹客气了。”

    “妹妹事已至此,还是希望妹妹不要太多担心了。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姐姐、大皇子,本宫有件事情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淑妃娘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妹妹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只要我和大皇子能做到的一定会去做的。”

    “姐姐、大皇子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在圣人定下的月底之前您一天来一次。大皇子呢早晨来一次,午时跟黄昏时有时间就来,若是有其他事情就不必再来了。”

    “这样既完成了圣人交代大皇子照顾三皇子地任务,也不会耽误大皇子地课业还有跟高丽人比赛的事宜。”

    “姐姐也不用如此的来回奔波。”

    “姐姐若是真的因为三皇子事情而累坏了,本宫实在是担待不起啊。”

    贵妃娘娘与大皇子相视了一眼。

    “那好,那我们就听妹妹的安排。”

    “这来的次数多了反而打扰了三皇子休息。”

    贵妃娘娘倒是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那好,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若是圣人问起咱们也好有个交代。”

    淑妃娘娘一本正色道。

    “哎呀,还是妹妹想地周到啊就照妹妹说的办。”

    贵妃娘娘满心欢喜的赞叹着。

    “那三皇子你好好休息,我们就先回去了。”

    “贵母妃慢走。”

    “三皇弟,我跟母妃先回去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放心大皇兄,要是有的需要得话一定告知大皇兄。”

    “淑母妃,儿臣告退。”

    大皇子作揖行礼并退出门外

    “贵姐姐、大皇子慢走。”

    “妹妹请留步。”

    两位妃子福了福身子相互道别。

    离开三皇子地居所后大皇子便随着贵妃娘娘回寒雪宫进早膳。

    此时阿哥所里的各位皇子们也都相继起床盥洗,最后都去往各自母妃宫中请安并一同进食早膳。

    早膳结束后各位皇子们都去国子监上课,今天由童太傅讲述《公羊春秋》。

    坤宁宫中此时各宫主子都聚集在皇后宫中一同给皇后娘娘请安。

    “臣妾(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圣安吉祥。”

    “平身吧。”

    “近几日太后身子有些不舒服不愿意见人,就连我也是两天都没有见到了她老人家了。”

    “所以今天呀就不在去给太后请安,以免叨扰她老人家清净。”

    “淑妃,今个没过来是吗?”

    皇后娘娘左右看看,未能见到淑妃娘娘的身影便开口问道。

    “回娘娘的话。”

    “今个早晨您在盥洗时淑妃娘娘的侍女雪凝前来觐见说淑妃娘娘一早便去阿哥所照顾三皇子了,怕来不及过来给您请安,到时在让众姐妹久等了,今个就跟您告假一天。”

    “当时您在盥洗,所以奴婢就没让她见您。”

    “嗯,好。”

    “本宫知道了。”

    “也不知三皇子现在怎么样了。”

    “启禀皇后娘娘,今个早晨臣妾一早便熬了碧涧羹亲自给三皇子送过去了。”

    “臣妾到时,淑妃跟大皇子已经在了。”

    “随后由大皇子亲自伺候三皇子喝了臣妾熬的羹汤、换了药、又喝了汤药这才回来的。”

    贵妃娘娘听了皇后娘娘地话便站起身来行礼回应了。

    “淑妃真是辛苦了,这几日想必也定是吃不好睡不好的,劳神费力。”

    “秀菊,一会把我哥哥前几天送来的那根千年人参加莲子、粳米炖了送去给淑妃。”

    “好让淑妃补补气血安安神,万万不可操劳过度啊。”

    “唯。”

    “皇后娘娘对淑妃娘娘真是体贴入微啊,让臣妾好生敬佩啊。”

    此时大公主的生母昭媛坐在椅子上适时地开口说话。”

    “是呀,皇后娘娘……”

    众妃嫔好一阵的夸赞皇后娘娘地举措

    “哎,好了。”

    “本宫身为后宫之主,关心同为侍奉圣人的姐妹都是应该的。”

    “要是连这都做不好的好,轻则这管理后宫之权就得旁落她人之手,这重则本宫这皇后之位就得拱手相让。”

    “无论哪一个都不是本宫能承受得起的。”

    此话刚落全场鸦雀无声。

    众人听后都面面相觑不敢说话,甚至就连挪动一下屁股都感觉跟万针扎扎了似的。

    听着皇后娘娘这番话,在联想到刚才聊的是淑妃娘娘。

    这是要干嘛呢呀?

    皇后娘娘此时端起茶盏来吃了一口茶,顺势撇了众人一下心中甚是舒服。

    看那一张张不知所措的面庞,就是施了再多的粉黛还是遮不住那令人生厌的脸庞。

    “额,呵呵。”

    “姐妹们怎么都不说话了,本宫就是开了个玩笑不至于如此吧。”

    “哦,呵呵…”

    “哦,呵呵…”

    众妃嫔使劲抽动那不紧张地已经僵硬地面庞使其变成自然地微笑。

    “今个就到这吧,我还得去阿哥所去探望一下三皇子。”

    皇后娘娘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一圈。

    “众姐妹就一起跟我过去探望吧。”

    “臣妾遵旨。”

    ……

    “奴婢遵旨。”

    一众妃嫔与太监和宫女浩浩荡荡的去往阿哥所探望三皇子。

    前朝宣政殿内隆庆皇帝依然高高在上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下面众大臣对于一件政事激烈地争辩着。

    整个朝堂之上的气氛犹如鸭圈里一群饥饿难耐的鸭子一样嘎嘎嘎,嘎嘎嘎的叫个不停。吵得隆庆皇帝只觉得脑门犹如有千万只蜜蜂嗡嗡地在相互追逐飞舞着。

    隆庆皇帝为了头不痛、心不烦只好找个机会一呲溜烟神游九霄云外了。

    “圣人,臣等在这里已经讨论半天了,您得说句话啊。”

    中书令尹绍华尹大人的一句话犹如瓶地一声雷,惊醒了神游九霄云外了隆庆皇帝,惊诧了激烈争执地诸位大臣们三五个。

    “是啊圣人?您得给个决断啊?”

    一位御史台大人心急火燎地进一步催促一了下。

    催,催,催,催个鸟啊催。

    你们这帮大爷地争执不休,让老子插不上嘴是你们;争执不下又让老子做决定地又是你们。

    最终这得罪人地事情全让老子干了。

    TMD一帮老王八蛋。

    隆庆皇帝终于缓缓地抬起头来如梦初醒般地用那散乱的眼神看着诸位大臣。

    隆庆帝清了清如万年未动嗓子。

    “诸位爱卿先少安毋躁哈,少安毋躁。”

    隆庆皇帝说完思忖了半天分析着这些臣工们争吵地原由,那就是高丽人来朝贡这件事情。

    这首先对于高丽人来朝贡这件事本来朝贡地大臣就分为三派。

    这一派呢认为高丽人就是没安好心,还派出如此规模的仪仗队伍说是相互交流学习。

    很多大臣认为这是在来摸清我们大羌朝国力的,这是间谍行为而且还是明着的间谍。

    太无耻了,对于这种无耻行为坚决拒绝。

    就算不是来刺探我朝国力地那也不能让他们把我们好的东西学去了,去增强他们的实力,将来用自己的东西又养了一群狼。

    所以找个理由给拒绝了就完事了。

    另一派呢就认为不但得欢迎他们来,而且还得高规格地接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大羌朝地胸襟与魄力。

    甭管他是真的来学习交流的还是真的来刺探我朝国力的都不怕。

    以其开放、包容地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与我朝和瓶共处则互惠互利共赢。

    若与我朝对立甚至发动战争我朝已经不是十五年前地病恹恹地狮子了,而是一头已经枕戈待旦雄狮随时可以迎接任何得挑战了。

    所以这次地朝贡要让他们感受到我大羌朝不惧怕任何得挑战了。

    如果他们真的是来学习得就更不怕,我们大羌朝地子民也不是傻子,你们若是不拿出真材实料地东西来跟我们交流,我们也是不会拿出我们最好地东西来跟你们交流地。

    这最后一派属于居中的。

    他们认为此次朝贡一定要欢迎,而且还得好好接待,但是规格礼仪不宜太高,因为没有那个必要。咱们大羌朝地实际情况估计人家没有十分了解,估计也得有八分了解了。

    咱们就按照正常的规格标准礼仪接待就行,但是一定要能节省地就节省毕竟圣人励精图治地这十五年时间地成果,还不足以让我们毫无顾忌任由挥霍。

    咱们还得老黄牛拉犁,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隆庆皇帝力排众议接待他们,就按照正常规格礼仪标准接待就行。

    结果就有了这各项接待事宜地相商,前前后后都已经商量快一个月了依然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定下来。比如高丽使团来了住哪,是从新建设新的对外使节馆还修辑原先已经荒废了地对外使节馆;各行各业相互交流是都拿出最好的东西、最先进地技术呢还是部分拿出与之交流。觐见圣人时是依然采用原先地礼制呢,还是给删减一部分。

    原先礼制非常隆重与繁杂,高丽人已经两朝未派使团前来朝贡了,就怕他们不愿意接受,毕竟大羌朝已经不是原先的大羌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