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九爷之睥晲四方 » 第二十七章 母子交心

第二十七章 母子交心

    “不过这是两回事,只要有功于大羌朕就会赏赐。”

    “今天你和顼儿让朕高兴了,朕就有更好的精力来处理朝政了,这也是有功啊。”

    “父皇,您的赏赐儿臣和母妃都接受,但是呢儿臣和母妃把赏赐直接转赐给边疆有功将士。”

    “请父皇成全。”

    “请圣人成全。”

    玉昭蓉见九皇子提出这个方法颇为不错,也随声附和请命。

    “嗯,既然爱妃与晟顼都如此深明大义,爱护将士朕就依你们了。”

    “臣妾,谢圣人成全。”

    “儿臣,谢父皇成全。”

    “富贵,传旨内库调出黄金三百两、白银五百两、丝娟一百匹、珍珠十颗、玛瑙五十个,将这些东西全部送去吏部。”

    “告诉吏部尚书崔景元这些东西都是玉昭蓉与九皇子所赐,让他呈递一份赏赐人名单来给玉昭蓉,待玉昭蓉核定后在由吏部发放。”

    “唯。”

    “还有这件事富贵由你亲自去办。”

    “圣人放心,奴才一定给办得妥妥得。”

    “若是我大羌朝所有人能像爱妃与晟顼一样时刻心系大羌社稷,我大羌何愁不能振兴啊。”

    “圣人,您也别太过操劳了。”

    “大羌国这十几年在您治理下已经走在振兴地路上了,特别是近几年大羌国库日渐充实,流民基本全无,百姓富足。”

    “还有这各道军队一直在厉兵秣马,士气正盛。边疆各族随偶有小规模得袭扰,像圣人刚刚登基之时大军压境地攻城掠地和胁迫已基本没有在出现。”

    “而且这长安城里更是各族商贾云集,繁华兴盛之程度更是百年未见了。”

    “现在的成元时期已经大大超过先祖皇帝的创建大羌朝的开元时期了。”

    “这些都是圣人您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一点点操劳建立起来的,大羌朝能有今天都是您的功劳呀。”

    “大羌复兴值日可望啊!圣人。”

    玉昭蓉铿锵有力述说着隆庆皇帝这些年来的辛劳与功绩。

    隆庆皇帝听着玉昭蓉的述说思绪一点点地被拉回这十几年间来。这么多年夜以继日地辛苦操劳,从未有过丝毫的松懈,就连这后宫里竟然有着如此知性女子,自己竟然都未曾发觉,而且他还给朕生育了如此聪慧的皇子。

    朕亏欠她们的太多了,但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亏欠她们,就得亏欠祖宗、亏欠祖宗打下来地基业、亏欠大羌朝的百姓。

    朕,这心里过不去啊!

    整理了一下思绪,隆庆皇帝缓缓地收回心神。

    “爱玉昭蓉所言倒是句句属实,可是朕怕这时间不够多了啊!”

    “而且这看似繁荣得背后却是暗潮涌动,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啊。”

    “臣妾是一介女流,不懂得这朝堂之事,江山社稷之难。”

    “臣妾,只是希望圣人不要那么辛劳,珍惜自己个的身子。”

    “您贵为九五之尊,您好便是这大羌之好啊!也是太后之好,更是后宫我们众姐妹之好。”

    玉昭蓉那娇艳面庞一脸得担忧,言语中尽是疼惜之意。

    “玉昭蓉的心意朕知道了,朕会照顾好自己的。”

    “朕还要想看到大羌朝重振国威之日呢。”

    “臣妾,相信圣人一定能做到。”

    “上苍一定会庇佑圣人与大羌地。”

    “嗯,一定会得。”

    隆庆皇帝深邃得双眼中

    “圣人,现在午时过半了,今日午休是在寒烟殿休息还是回紫宸殿休息呢?”

    隆庆皇帝看了一眼门外边,沉吟了一下。

    隆庆皇帝内心深处还是想在玉昭蓉这里休息一下地。

    不,最好是好好休息一下,没有时间限制。

    隆庆皇帝心里深深得叹了一口气,可是不行啊。

    国家政事如鞭子一样,就在你的身后时刻高高扬起。

    一旦你沉浸在温柔乡中不能自拔,就是在粗壮,在很辣得鞭子都不可能抽醒你得。

    “还是回紫宸殿吧。”

    “今日还有很多奏折需要批阅。”

    隆庆皇帝好像一瞬间浑身上下又充满了疲惫,就连说一句话嘴都张不开似的。

    “今日,朕非常高兴,午膳吃的也很高兴。”

    “朕,今晚再过来。”

    隆庆皇帝转过身来伸手握住玉昭蓉的手。

    “能让圣人高兴是臣妾之幸。”

    “臣妾,今晚恭迎圣人驾临。”

    “嗯,好。”

    “富贵,回宫吧。”

    “唯。”

    “起驾回宫!”

    “臣妾,恭送圣人。”

    “儿臣,恭送父皇。”

    “奴婢、奴才恭送圣人。”

    跟着隆庆皇帝来的一众侍女太监都已经走出了连廊,而正在往外走去的隆庆帝,突然转身看向好像从用过午膳后就消失的九皇子神秘且小声得说道:“晟治的事情你办的不错。”

    隆庆皇帝与九皇子四目相对讳若莫深得相视一眼。

    隆庆皇帝转身大踏步地离去。

    玉昭蓉目光十分疑惑得看着隆庆帝离去的背影,又看看跪在身旁的九皇子。

    隆庆皇帝最后得这个举动让玉昭蓉大感不妙,更是在恍惚间产生了一丝惊惧。

    九皇子在隆庆皇帝离开之后便扶起同样跪在身旁的玉昭蓉。

    “你们都下去吧,晟顼你跟我进来。”

    “是,母妃。”

    九皇子感觉到玉昭蓉语气中透着些冷峻感。

    九皇子随着玉昭蓉到内间的前檐炕上坐下。

    “母妃,怎么了?”

    “儿臣看您脸色不是太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玉昭蓉冷峻得面庞专项九皇子,那眼神十分复杂,似要将坐在对面少年一眼忘川。

    母子二人就这么对视一会,玉昭蓉最后哀叹了一声。

    “顼儿,母妃问你两件事情你要如是回答我!”

    “母妃,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了,要您这么严肃。”

    九皇子略带嬉笑着反问玉昭蓉。

    “你给我严肃些,母妃没心思跟你说笑。”

    九皇子见状之好收回嬉笑得神情,一本正色。

    “哦,好吧。”

    玉昭蓉见九皇子终于收起那一副无所谓得神情,沉了沉心情说道:“第一件,刚才你父皇临走时所说‘弘治这件事情办的不错’是这么意思?”

    九皇子听了玉昭蓉问的这个问松了一口气,又面带起了微笑。

    “母妃原来是要问这个问题呀!您可吓到儿臣了。”

    “你别给我打岔,快说!”

    “得,既然母妃想知道儿臣就给您细细说来。”

    “是这样的母妃……”

    九皇子遂把那日大概的情况给玉昭蓉说了一下。

    “母妃,其实儿臣也不知道父皇称赞儿臣的地方,是不是故意在淑母妃面前故意把三皇兄的伤势说重了的事情。”

    “我当初得本意就是想着让大皇兄少受些处罚,当然最好是不受到处罚最好得。”

    “顼儿,你胆子可真大啊!”

    “连淑妃那样得人你都敢欺骗,你就不怕她跟三皇子去对质吗?”

    “还有你既然要改变告知对淑妃说三皇子受伤严重得主意为什么不提前跟你父皇商量一番呢?”

    “你就不怕你父皇治你个欺君之罪,父皇最是记恨别人对他说谎地?”

    “母妃,您可不能给儿臣按这么大一罪啊!”

    “我对父皇说的那都是实话嘛,对淑母妃说的那也是实话吗,那不是太着急了嘛!”

    “您想想,我从御马菀的马场疾走到紫宸殿,又从紫宸殿疾走到钱宁殿,这么远儿臣疾走地是上气不接下气的,那记不清当时太医说的什么不是很正常吗?”

    “再者说,那谁又敢保证当时华太医诊断地又是准确地,不然又怎么会叫医监扁太医呢?”

    玉昭蓉听后着实惊讶不已,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才刚刚十二岁而已,居然能够将这件事情前前后后得联系计划地如此周密。

    玉昭蓉没有好气的白了九皇子一眼。

    “你倒是挺会周全啊!”

    “本宫真是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玉昭蓉既感欣慰有有些忧心忡忡自语着。

    “第二件事,母妃从小便嘱咐在这后宫之中低调做人做事,什么事情都不可以出头,做好是能不掺合地就不要去掺合其中。”

    “母妃,儿臣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呀。”

    “母妃,当然知道一直以来你都是这样做的,可是从你刚才说来地事情以及午膳时的所作所为所言,这可不像是我那个听话懂事、置身事外、孑然于一身晟顼呢?”

    九皇子听后低头久久不语,双手拳头紧握似乎是在做着什么艰难地决定。

    玉昭蓉也满含希冀得紧紧盯着九皇子,希望他能再回到从前地样子。

    九皇子似乎是拿定了注意,松开紧握的双手深深吸了一口气。

    “因为昨晚儿臣看到您和云母妃对于三皇兄受伤后地惊惧不已感到屈辱和担心。”

    “儿臣从未见过母妃和云母妃如此地害怕和不安。”

    “儿臣不想让母妃在这种担惊受怕地日子中度过。”

    “所以,你要干什么?”

    玉昭蓉突然站起身来,走到九皇子面前握住九皇子的双手。

    九皇子感觉到母妃那小巧白皙而有力地双手不停地颤抖着。

    九皇子抬起头来看着玉昭蓉,那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