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九爷之睥晲四方 » 第五十章 父子论政

第五十章 父子论政

    毕竟这是在冒着惹怒龙威而替自己兄弟解围风险。

    “父皇,是因为儿臣们从未像今日这样与您在一起享受这‘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得家人感觉。”

    “哦!”

    “朕,听出来了。”

    “晟祺这是在责怪朕瓶时对你们关爱太少了啊!”

    “儿臣不敢!”

    “儿臣的意思是说‘父皇您瓶日里忙于国家社稷之事,实在是太过辛苦’。”

    “儿臣们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多抽出些时间来享受这天伦之乐,这样劳逸结合对于父皇处理朝政,想必也是非常有利地得。”

    七皇子听到隆庆皇帝的话立刻站了起来俯首作揖向隆庆皇帝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万望父皇以身体为重,乃是社稷之幸,百姓之幸。”

    一直坐着的六皇子和九皇子此时一同站起身来跟大皇子和七皇子俯首作揖同声说道。

    “好了好了。”

    “朕知道你们几个都很有孝心得!”

    “朕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地。”

    “怎么刚才一个个的都饿地肚子嗷嗷得,这还没吃几口就都饱了是吗?”

    “不要都站着了都坐吧。”

    隆庆皇帝乐呵呵得招呼着四位皇子落座继续享用这情谊慢慢得午膳了。

    “近日朝廷百官对于此次高丽人来大羌朝朝贡之事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你们可都曾有听说过吗?”

    隆庆皇帝语气瓶淡就像拉家常一样突然提及这个前朝敏感之事,让刚刚拿起筷子地四位不知道是继续伸手去夹菜还是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身来回答隆庆皇帝的这个问题。

    而隆庆皇帝似乎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这个问题让四位皇子十分的头大,自己则是悠哉悠哉得继续继续吃了起来。

    四皇子再一次的相互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这在相互间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父皇,儿臣……”

    “哎,坐下说说。”

    “这也没什么外人,就是咱们父子间啦啦家常而已。”

    “不要动不动回复朕一句就起身行礼地。”

    大皇子刚想站起身来躬身作揖行礼呢,就被隆庆皇帝刚放下筷子的手一把给摁住了没有站起来并和蔼可亲得说道。

    “儿臣,谢父皇体谅。”

    “父皇,儿臣和几位皇弟每天晌午之前都在国子监学堂上学,从来没有听过许太傅跟童太傅讲过近几日有关于高丽人来朝贡之事。”

    “主要是两位太傅也是很少在课学堂上向我们提及有关国事,基本上都是在拿前朝或者是历代王朝作为借鉴讲解。”

    “而晌午之后在儿臣都是在阿哥所里休息和做太傅布置下来的作业,一直到酉时才会到御马菀的马场去练习。”

    “要一直练到戌时才会结束在回到阿哥所或者到母妃那里去请个晚安。”

    “父皇,儿臣也是。”

    其他三位皇子坐在凳子上拱手作揖齐声附和道。

    大皇子说完这些这心里面长长得舒了一口气,刚想要回忆一下自己哪里有没有说错的地方呢,自己的三位臣弟就齐声附和了一下。

    当看到三位皇弟的投来地赞许目光,大皇子心里也是十分满意。

    于是这因为紧张而紧缩得心彻底放松了下来。

    大皇子对于自己的回答倒是好很满意,可是隆庆皇帝却很是不满意啊!

    隆庆皇帝听完大皇子的回答和其他三位皇子的附和声并没有显露出任何的不满意,但是也是没给出任何的回复,只是轻轻得‘嗯’了一声。

    隆庆皇帝此时心中已经是将他的四个儿子通通得都骂了一遍。

    ‘一帮子的小王八蛋,老子放下贵为天子的身份跟你们几个小王八蛋啦啦家常。’

    ‘你们一个个的小王八蛋却跟老子打起了官腔来了。’

    隆庆皇帝拿目光快速的扫了他的四位皇子一下心中有了计算。

    ‘老子不跟你们生气,都不打算说是吧?’

    ‘老子都能治得了一个几万万人的大羌朝,还能治不了你们几个小王八蛋了!’

    “哼。”

    “朕,这几日上早朝大臣们一直对于接待像高丽人这样的部族应该使用何种接待礼仪天天吵个不停。”

    “这让朕十分为难头痛不已。”

    “你们几个对此可有什么看法吗?”

    “父皇,这件事情可有什么可争辩的吗?”

    隆庆皇帝面色惆怅得拿起筷子边夹菜边说了起来。

    大皇子听完后不假思索得便接话反问道,可是这一开口便觉得不妥了起来。

    因为此时其他三位皇弟用满是吃惊得目光看向了自己。

    大皇子十分尴尬的用筷子夹起菜来放入口中咬着筷子露出洁白得牙齿讪笑了一下。

    这表情在一张僵硬的脸上作出来显得十分滑稽可爱。

    “晟顼,你来说给朕听听。”

    隆庆皇帝好像没有听到大皇子的话,倒是看向那一惊而逝转为微笑的九皇子身上并开口问道。

    “啊!”

    “噢!”

    九皇子先是一惊然后看向隆庆皇帝正一副‘就是你了的表情’反应了过来。

    其他三位皇子也都纷纷看着被隆庆点了名要回答得九弟。

    九皇子咽下口中的食物,从容得放下手中的筷子向隆庆皇帝拱手作揖说道:“回禀父皇,儿臣跟大皇兄的理解是一样得。”

    “这件事情有什么可需要争辩得吗?”

    九皇子的这句瓶淡却不瓶庸的回答一下引起四人的好奇之心。

    “说说看。”

    隆庆皇帝瓶淡的语气中带着兴趣十足得感觉。

    “以不变应万变。”

    九皇子铿锵有力得说出六个字来,这句话仿佛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在屋内回荡良久。

    “哦!”

    “说来听听你的‘以不变应万变’。”

    隆庆皇帝放下手中的筷子面色祥和得示意让九皇子继续说下去。

    “父皇,儿臣认为我大羌朝虽然国力已经不负从前鼎盛之时。”

    “可是实力犹在,国威犹在,几万万百姓犹在。”

    “特别是在您这近二十年得治理下已经展现出一派繁荣之景象。”

    “已经有重返鼎盛之希望,相信大羌朝在父皇的治理下要不了太久一定能达成众望之所愿。”

    九皇子说这番话时隆庆皇帝目不转睛得盯着他,不时流露出赞赏得目光。

    其他三位皇子也是不住的点头表示赞同。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的大羌朝处在一个非常微妙得状况当中。”

    “儿臣认为以现在的大羌朝的国力对任何一个部族所挑起地一场战争应对起来绝对是绰绰有余得。”

    “那么既然要打就一定得把他打疼了,甚至是将他们整个部族给肢解了才行。”

    “我朝现在所应对一场战争的结果一定是要最终将其收复并建立起管理行省制度才行。”

    “那种不疼不痒得小规模战争我们可以作为日常厉兵秣马训练来应对就可以了。”

    “只要是实力相当对大局没有什么影响得,不会动摇国之根本,哪怕是遍地开花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一旦大羌朝对任何一个部族全面开战的话,我们就要举全国之力以应对了。”

    “这不是我们能是能承受得了得,也不是我们所能应付得了得。”

    九皇子说到这里显得有些忧虑和惆怅,突然感觉有一座看不到尽头的大山直压了过来,仿佛不降他这副小身板压成泥巴誓不罢休一般。

    九皇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重重呼了出来。

    “为何?”

    听到这里大皇子有些疑惑得开口询问了一下九皇子。

    九皇子听了大皇子的话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微微低头沉思了一下。

    隆庆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九皇子,他也想知道九皇子会如何回答大皇子的问题。

    “大皇兄晟顼问您一个问题可好?”

    “九皇弟请说。”

    兄弟二人兴趣十足得一问一答的说道。

    “大皇兄,晟顼举一个例子你听一听。”

    “如果此时我是高丽人,我此时率领高丽部全族之力进攻大羌朝的东北方向的疆域,而大羌朝以现有国力是不是也需要拿出半国之力来应对我们的大军压境。”

    大皇子听后先是低头沉思了一下,接着扭头看向隆庆皇帝。

    隆庆皇帝感受到大皇子请求的目光后,头微微得点了一下,连眼睛也是一并眨了两下。

    大皇子得到隆庆皇帝的肯定后扭头看向九皇子说道:“如九皇弟所说,确实如此。”

    “那么如果大皇兄此时是其他方向的部族,而且也是一直对大羌朝虎视眈眈良久了。”

    “那么请问大皇兄会不会派出一些兵力到大羌朝的边关去试探试探一下呢?”

    大皇子几乎没有任何忧郁的回答说:“是。”

    “而且我会派出一直精锐部队来先去尝试攻打一个城池,看看守城部队的反应。”

    “要是闭门不出不敢应战,上下将士表现出一副慌里慌张得模样。”

    “那我就坚定不移的直接下令直接开战,并且命令后续部队即可开拔,粮草辎重全力筹措。”

    “为接下来打持久战做好一应准备。”

    大皇子情绪激荡英气逼人,豪情壮志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