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40年后地球毁灭 » 能源危机还是政治危机

能源危机还是政治危机

    从乌鹅开始打仗各国是看热闹的看热闹,背后支招的支招,有想占便宜的有想搞破坏的。

    搁在40年后看来和平才是最好美好的,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现在看起来敌对的,嫌弃的每个国家的每个人以后都是最值得珍惜的。

    当地球上只剩下一片疮痍的时候,能有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都是难能可贵的了。

    当初和洲长达成的协议就是我们有贸易的自由,不会对和洲长友好的国家限制,但是以外的国家我们可以拒绝。

    今年这次欧洲能源危机则是欧洲衰退的开始,虽然洲长也不希望欧洲太强势了,但是也不希望他衰退下去。

    而知道历史的我们更要伸出援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样在以后的交往中才能获得友谊(间接的影响和控制)。

    和洲长通了个电话后了解了洲长也有帮助的打算,我们也向洲长表示了会向欧洲出口几个的核聚变电站模块来缓解用电问题。

    以前为了互相取得信任和加强了解,我们在南方某州给洲长建设了一个核聚变电站的模块。我们设计模组里面只有这么一个规模的设计图,更大规模的电站就是多加几个模组的方法,所以洲长对于我们的援助也就心理有数了。

    由洲首府的外交部代替我们向欧洲领事馆的大使递交了我们为其提供援助的申请函。由于我们现在基地人员和规模还不够大,在对外方面还是很遵守和洲长的协议的,一切对外政治问题尊重洲长的权威,我们不私下接触其他国家政府权利机构。

    申请函的内容还是很被重视的,毕竟各国机构从明面还是暗地里都知道了我们这个组织的存在。

    虽然由于我们深处洲长领土范围内不好接触,而且我们对于和外国机构打交道也没什么需求,导致各国对我们兴趣很大但是就是接触不到。

    所以欧洲接到这个申请函后很是急迫的开了个内部会议,能到场的领导们都难以静下心来考虑支援的问题了,反倒是对于我们这个组织怎么接触,怎么沟通,有什么利益可以获得等等跑题的问题争论了好几个小时。

    议长岁数也是不小了,连动脑再动嘴的几个小时也是累的不行不行的了。敲了敲麦克风,议长叫停了几个争论不休的外长和总理。说到“大使传回来的申请函只说明了会对我们提供核聚变电站,还没说多大规模的几个呢,条件也没提,协议也没定呢,你们争来争去有什么用,还不跟赶紧跟对方了解详细了再争吵呢”。

    外交部告诉我们欧洲同意援助了,希望我们提供援助的详细计划和要求。由于我们是更纯粹的援助所以提出来的要求没有更多的政治条件。

    几个条款简单明了,一个是电站建成后不得损毁,拆解,闲置。发出来的电不得转卖,加价,限制。

    二是对我们和洲长有敌对行为时我们有权关停电站。再有就是选址要求在电网集中处。建筑材料要欧洲自己提供(材料清单比实际需求多了些)。

    三是援助的只有15万千瓦功率的重氢聚变反应堆一种模块,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电量的不同来增加模块数量。

    补充说明则是电站用的重氢燃料棒由中洲转交,每个模块每个月提供固定数量的燃料棒(其实反应堆根据耗电多少消耗的燃料棒是不同的,但是没有跟他们说明)。

    每次更换由中洲安保人员和欧洲安保人员共同从我们离欧洲最近的对外站点提取出装有燃料棒的运输箱(每个发电模块每个月要用到5个运输箱满载的燃料棒大概是300根)。

    运输箱正常可以用搬运枪操作直接与管线连接,但是为了安全我们还是给运输箱上安装了无线物质传输器,只要把运输箱放到电站管道端连接的另一个传输器附近就可以把燃料棒直接传送进聚变反应堆里面了。

    一共也就一页的要求让欧洲各国领导看的是明明白白又很迷糊。简单到负责安保的保安都能看明白,但是和以前与他国的几十页的援助条款实在是太简单了,要求实在太少了,限制几乎没有,付出和收获几乎是等比例的。担心的程度比接受的程度高的多的多,生怕里面有什么很深的陷阱。

    议长看到这么简单的条件也是不敢轻易答应了,不得不再次与中洲外交部直接联系来确认疑惑。显然中洲政府经过快一年与我们打交道的经验早就猜到了欧洲对于这么简单要求的援助会有疑问提前跟我们沟通了一些问题。

    针对欧洲领导们的各种担心,外交部总结我们的回答内容给欧洲议长一个稍微编译过的回答,就是他们(指的是我们)组织从未来得到的历史来看,这次能源危机会造成欧洲经济衰退然后引发社会危机,最后导致欧洲的混乱和毁灭,所以现在对你们的援助是为了缓解未来的人道主义灾难。

    虽然欧洲各位领导听着心理很不舒服(毕竟现在欧洲经济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但是经过之前的各国收集到和通过中洲政府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们确实是一直在进行各种援救活动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道危机。再看这个援助要求就可以理解了。

    议长挂断了电话后在场的领导们沉默了,和身后各自的官员以及专家悄声沟通了一会后,缺电最为严重的德国最先出声了,“我国急需用电而且需求量大,需要至少XX个电站,现在我国就准备所需材料的话什么时间可以开始建设?”,法国则是各种担心“聚变电站有没有辐射?会不会爆炸?占地多大?有没有其他危害?”,意大利则是问到“援助的电站是按照缺电规模建设还是按照全国用电总量建设?援助电站的电是否可以工业上使用?”

    一帮久经政治场的领导人们自己们就把一些问题解决了,德国想把好处都占了的想法被否定了,电站按照现在各国电力缺口大小顺序建设,各国负责自己的材料。

    法国的问题则被认为是不学无术的杞人忧天,聚变电站怎么可能有辐射问题呢。意大利则被批评为利令智昏,怎么可能把电力这种重要的资源完全交给别的组织控制呢。

    等反馈到我们这的时候就只有援助的时间还有人数等接待的问题。

    我们这边按照以往的做法都是直接把成品交付的,卖给各国的飞行器都是他们各自开走的,虽然也有用船运回去的,但是这次援助的电站毕竟体积还是挺大的,而且原材料我们还得再采购的。所以最后决定我们派出施工人员在现场直接打印出来。

    定好了方案后根据欧洲提出的先建一个来了解下的要求很好解决的,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还是一次派出了5个建造队。

    队长是3级权限者穿着3级的动力装甲,带有建筑枪,搬运枪,扫描枪和能量冲击枪(可调伤害程度的步枪)。

    队员是2级权限者,穿着轻型外骨骼,带有建筑枪和能量冲击枪。

    其实平时2级权限者带的是建筑枪和扫描枪,但是由于首次外出到并不安全的境外工作,所以我们的人员都配备了冲击枪。

    和中洲的洲长以及欧洲的议长商谈后双方又另外配备了带有轻型武器的护卫队来保护在欧洲期间的安全。毕竟欧洲可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从小偷小摸到各种环保主义者,而且欧洲是雇佣兵(有持枪证和轻武器的安保公司)最多的洲,另外老美在欧洲也是拥有很多很多的军事基地和军用设施。

    本来欧洲是打算由运输机和客机把我们的人员和设备运到欧洲的,但是考虑路途太远经过他国领空太多,对我们的设备感兴趣的人更多,怕半路被某国半路拦截下来或者极端组织给半路打下来,所以我们把人员运到了西进计划中的一个节点站。

    本来这个节点站是没打算暴露出来的,但是正好地面的位置在一个欧洲很有影响力的小国境内,中洲近些年对其投资很大所以影响力也很大。

    节点站距离地面有2公里深,建设队用了1天时间就挖到了地面,等我们把起降平台都建设完所在国还没发现。

    从中洲中心节点出发的援建队到达西进节点的时候轻型运输机和所需物资都已经准备好了。5个队登机准备好后由中洲向所在国发出了航线通报,这个时候所在国才发现我们这个巨大的起飞平台。

    5架轻型运输机和10架高速侦察机组成了一个低空飞行编队迅速的向西飞去。

    现实不是小说不可能你是主角就一路顺风,一路上路过的国家好几个,无人区更是一个接一个。

    境外的人口可没国内这么多,很多地区的环境不适合生活的就会变成无人区。

    刚经过的国家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就已经过界了,但是随后消息就被传了出去,我们很快就被卫星和地面雷达给跟踪到了。

    全球都有基地的美丽国那些基地可不是白建的,无论是政治需求或者地形上的战略需求,反正是在一定范围内都会有美军的火力范围,尤其是靠近欧洲后各种雷达是一圈又一圈的扫来扫去,而且一些亲美的政客和军阀第一时间接到了美丽国的命令。

    欧洲认为一路上我都打好招呼了说是货运飞机,按照国际民航过境协议无人知道这是特殊救援物资的,我们认为只要低空飞行就不会被雷达发现,中洲洲长认为这是援助欧洲的物资,没有哪个国家会惹事的。

    可是美丽国认为通讯是加密的无人知道,下达的命令简单明白拦截或者摧毁这些飞行器,一个都不能放过。军阀看来无人区打下来几架飞机不算大事,所以根据美丽国的情报在有可能的飞行路线上布置了起来。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对外发生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