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亲爱的艺术家 » 第六十九章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二)

第六十九章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二)

    陆诗诗因为带孩子几天没上线,偶然打开后台那么多问题铺天盖地而来,索性,陆诗诗把每周周末作为固定的回复粉丝的问题的时间,这不,陆诗诗回答了一整晚还是剩下几个问题没回完,干脆,陆诗诗又用了一个晚上,回答了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陆老师,少量存款先买车,还是先买房?”

    买房吧。

    自己的实例分享给你。91年,29岁,婚龄2年。婚前买了一个准现房。所以结婚的第一年还在租房子。

    那年夏天,因为之前住的房子房东要卖房,我们不得不搬家。在这个十八线小城市里,虽然新的出租屋距离并不远,但还是劳心劳力。找了一个群租房里的两居室,与人合租。没想到,因为一个小的疏忽,导致我们一个月内搬了第二次家。嗯,二房东的老婆怀孕了。然后,快生。怪我事先没有问他要在哪里坐月子。后面有一次无意中说起,说是老人来这边。虽然当时没有明说,但是我知道给他让来房间的必然是我们。

    所以,我和老公迅速又找了一处房子搬走。

    现在只想说,庆幸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孩子,庆幸我们的新房子在结婚后半年就交房了,这让我颇感安慰。

    所以,如果有钱还是先买房吧,买个小户型也好的。

    “陆老师,我是做餐饮的,想学习海底捞的经营模式,可行吗?”

    说实话,陆诗诗没有开过火锅店,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她曾经读过一本写海底捞管理模式的书,想分享给这个小伙伴。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无论是高官还是平民,中国人,在吃上都是十分讲究的。可以说,餐饮业,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餐饮业市场份额从50亿到接近40000亿,攀升近700倍,实现了质的飞跃。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餐饮的消费比重将持续提高,而这其中,火锅,因为它的热闹属性,加之烹饪方式简单,最受中国人喜爱。在火锅品牌中,海底捞作为后起之秀,在众多的火锅店中异军突起,一跃成为标杆企业,门店数量超过300家,甚至把火锅店开到了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和美国,引来了同行业甚至是其他行业来学习其管理经验,但却总也学不会其精髓,刚好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海底捞,你学不会》。

    那么,我们学习海底捞,究竟学什么?

    一、用差异化服务,“一桌一桌抓客人”

    海底捞的“差异化”服务是有渊源的,海底捞初期时,一位顾客来吃饭,鞋子脏了,于是老板张勇安排服务员帮这位顾客把鞋擦干净,从此以后,这种“变态服务”成为了海底捞的特色。在海底捞,这种差异化的服务随处可见,他们送顾客辣椒酱,根据一桌顾客的人数来确定牛丸的个数,他们甚至为顾客去外面买冰激凌吃……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海底捞员工满满的热情。

    在海底捞工作过的员工,都知道这样一句张勇语录,“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为了抓住每一位客人,海底捞鼓励所有的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一次一个大姐在牌号后想去理发店洗个头,bj五店的店长李小梅不仅亲自送客人去,中间下雨了她还亲自给客人送伞,正是海底捞这种“创造性思维”、“创意化服务”,为海底捞抓到了一桌又一桌的客人。

    我想,如果不是真的把海底捞当做是自己的家,海底捞的服务员是不会将服务做到这样极致的,不会有拼命保护海底捞的杨小丽,不会有为顾客送结婚玫瑰花的彭梅,更不会有为海底捞发明各种创新创意的每一位员工,正是因为有他们,我们才无法与海底捞竞争。

    二、信任每一位员工,“把他们当人对待”

    海底捞的另一特色,是他们信任每一位员工,而信任的唯一标志是授权。在海底捞,每一位员工都有授权,这直接让海底捞人人变成了管理者,海底捞成为了大家“共同管理的公司”。

    海底捞首先给员工的,是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一切,都要从海底捞给员工的“超级福利”说起,海底捞的员工住的是餐厅附近的单元楼,还有人负责宿舍管理,清洁,甚至连工作服都有人洗干净,甚至还给员工的父母“发工资”。正是海底捞的这些温暖人心的举措,让员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管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流失率”,是指员工主动离开企业的比例,数据表明餐饮行业的流失率最高,但愿意在海底捞留下来的人,把自己的同乡、亲戚都介绍到海底捞来打工,我想,这正是海底捞的魅力所在,因为认同海底捞的文化,所以人们才愿意自己身边的人一起来这里。

    三、“天助自助者”,员工用双手改变命运

    在海底捞,每一个员工都有从底层干起,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帮助不识字的吴阿姨学数字看秤,帮助做清洁的张耀兰学习在服务组看台,为的就是改变每一个“海底捞人”的命运。

    谢英是海底捞的一个小区经理,管理员工近千人,是海底捞的“高”龄干部。然而就是这样的谢英,之前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加入海底捞时只是做员工餐的师傅,在张勇的慧眼识珠下,谢英一步一步,从做饭师傅做到了大堂经理、小区经理,甚至把家安在了bj。

    我想,海底捞最牛的地方,就是让像谢英这样的普通人相信,通过双手,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这样的人,不是只活在概念当中,他们活生生的就在身边,让员工可以看到希望和未来。

    海底捞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能够在火锅行业有所成就,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每一个管理者对其进行探究,但是探究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海底捞,给人最重要的就三样,信任、希望和关爱,而就是这些,是我们永远学不会的地方。

    所以,海底捞的成功是偶然性的,想要学习,还是要三思啊。

    “陆老师,高三一年能咸鱼翻身吗?”

    能的。

    高中在一个二类层次的学校,三年很努力,但整个人很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第一年二本线差一点点。果断留下来复习了。

    选择了一个一类层次的高中,交了一千块左右的差价费,记得当时是以二本线为准,差了十分,补了一千。

    就是那一年,我真的飞起来了。

    当然最终的成绩过了一本线这是后话了。

    我想说的是,那一年,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

    不知道私下里怎么样,总之我看到的是,他对学生没有差别,每个人都一样。考完试会谈心,当然也自愿,然后我这个爱哭鬼,每次考完都去哭,然后下一次考的更好。

    数学老师真的超牛,思路超级清奇,那一年数学提高了40+,上了130,对于我这个学渣已经很好了。

    语文120+

    英语130+

    文综180+文综一年大概加了十几分太差

    总之,后面的结局皆大欢喜。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咸鱼翻身了。

    “陆老师,我老婆有一个非常要好的男闺蜜,这正常吗?”

    陆诗诗好想说,那要看好到什么程度了。

    我是女生,已婚。

    我有男闺蜜,我们之前是大学同学,一起混了差不多八年的时间了,现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但是!!!

    我想说的是,当我有男朋友了之后第一时间是告诉的他,他有女朋友之后最先告诉的我。

    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男(女)朋友特别好,虽然我们还是会有些事情征求对方的意见,但是我想我们都明白,自己生命中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人已经出现,虽然以前我们都笑称自己是对方的闺蜜,但是现在,我们对待彼此都严肃起来,真正跟自己分享生活的人,应该是自己身边的人。

    女生有男闺蜜是不错,但是要学会把握分寸,掌握好尺度,而不是打着闺蜜的旗号去打扰对方的生活,伤害身边人。

    “之前关系不错的朋友(中学同学),好久不怎么联系,现在一联系就借钱,半年已经4次了?该借吗?”

    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吧。

    借钱的人是我的初中同学,此前已经七年没有联系,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我说的没有联系是说,大家没有坐下来吃一顿饭,见一面。对于彼此的了解仅限于朋友圈、qq空间,同学之间。

    然后,她当时是说家人住院,需要好多钱,而自己,已经工作了却没有能力,周围的同事同学加起来直借给自己几千块,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而我当时,因为工作不错收入尚可,觉得对这个同学还算了解,以前上学的时候关系也不错,便借给了她五千块。

    我为什么说不要借,因为要回来真的太难了。

    是16年夏天借给她的,当时说好周转开了就还钱的。大概是冬天的时候,我因为辞职有些窘迫,于是便侧面要过,反正就是说尽快,但是拖了5个月,没给。后来我自己都换了工作,还是没给。

    直到17年的夏天,那个时候我自己首付买了一个小房子,首付款把这五千块也计划在内了,跟她说好也尽快给。但是,直到我去交首付的时候,这笔钱还是没有到账。

    那时候已经不是买房的问题,是我对这个同学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对这种情况不想在容忍,期间甚至找了我们共同的另一个朋友去帮我催款,没成。后来甚至都不接我的电话。

    你们都想不到我最后是怎么要出来的。

    我找了一个朋友,先是给她打电话,不接。后来,我们给她发了一条短信,说自己是要账公司的,短信内容说了一些她家的相关信息,当然仅限于我知道的一点点,说不还款就去家里直接要了。。。

    马上,她就还了。

    我跟她,也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了。借钱这种事情,除非你对她的品质非常有信心,你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这点钱受到影响,否则不要借。

    而且,在她不还我钱的这段时间,钱数对生活的影响倒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煎熬,那段时间,我总是怀疑自己,当初怎么没哟仔细考虑,怀疑自己看人怎么这么不准?明明不是自己的错,难过的确实自己。

    “陆老师,和男朋友吵架,他把我一个人扔在大马路上了,我该怎么办呀?”

    和他是朋友介绍认识的。

    那个夏天我们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看对方不顺眼,老是吵架,后来他不愿意吵了,就每天在家打游戏,也不去工作。

    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毕竟大家都很年轻,也没去想什么,我是属于那种“面包我自己有,你给我爱情就好”的女生,觉得不高兴就在家里休息一下也可以。

    和他吵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当时是晚上,我们吵的很凶,他骂我滚,然后我就真的,穿着拖鞋,提着自己的鞋,大晚上的,在郊区的路上走了很久,才打到回市里的车。

    回去之后我突然为自己觉得很不值,后来就提了分手。

    一个可以放心自己的女朋友在人生地不熟的郊区自己走的人,还是分了好。

    我不知道您的男朋友是把你扔在什么路段的大马路上,但是总归这样不太好的,陆老师向来劝分不劝和。

    陆诗诗连着发了两天的你问我答,没想到犀利的风格竟然让她又大火了一把,不过,陆诗诗觉得以后真的不能这么惯着粉丝了,身体扛不住呀。陆诗诗已经两个晚上没有管孩子了,再这么下去,婆婆会有意见的。

    不过不宠粉丝好像也不行,算了,以后不要把私信累积起来回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