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洪荒图鉴又让我上榜 » 第127章 引气

第127章 引气

    夜深人静。

    盘膝而坐在小屋子里的陶回舟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自己真的开光通脉了?

    师兄们说早晨朝阳未高升之前,夕阳落下前都会练武,做早课,也要感气,引气。

    他来得有点晚,只赶上了一顿晚饭,味道还不错。

    师尊破例给大家炖了一锅青菜豆腐。

    肚子很饱,米饭很香。

    胖师兄说山上没有多少余粮了,最多也就够七天。

    他看一眼师兄们,大家都住在一个屋子里,睡得很不错,从鼾声里就听得出来。

    胖师兄睡前说他最近太紧张,老想着去拯救苍生,所以状态不好,会打呼噜,他之前最巅峰的状态,可以在梦中引气,相当不得了。

    其他几位师兄,都说他是在吹牛,引气很难,即便是感气都要很长时间,需要道行,修行,定力,更需要契机。

    屋子里静悄悄的,乘着月光与三位师兄因拯救苍生而状态不佳的鼾声。

    陶回舟翻开了他早已在家乡山上道观翻过许多次的经书。

    看样子,道经在哪读差不多,经典总是有限的。

    开光通脉真的有用吗?

    高师兄讲过,只有这样子才能更好的修行,感悟天地之中稀薄至极的灵气,普通人自行修炼也可以,只不过没有师承来帮忙过这一关的话,恐怕一辈子都很难开光通脉。

    开光通脉之中,一是提升悟性,而是能感悟天地。

    说实话,陶回舟连个锤子都没有感受到。

    高师兄也讲过,早课是为了熟读经典,让自己一身正法之气,只要信念坚定,就可以做到万邪不侵。

    练武修行,则是为了去感悟天地,引气入体。

    单说各类道经,陶回舟早在少时就烂熟于心,很显然,他的前半生并可以做到自行开光通脉,并不是一个修炼天才。

    这也与师尊所说的祖师爷托梦完全不符,足以印证是在乱世收一个关门弟子。

    毕竟下山之后凶多吉少,危险重重,搞不好就是刀山火海,他大抵就是那个要一辈子自行摸索,在开山收徒的大人物。

    唉~

    他叹了一口气,未来的道门岂不是会落末吗?

    连他这种即便对道经烂熟于心多年都无法自行开光通脉的废物,都有可能成为关门弟子,当真是要捏一把汗啊。

    瘦师兄跟他吩咐说。

    修炼一途很是玄妙,纯粹要靠天命。

    不过儒家不讲这个,他们只认天理。

    踏入修炼一途,要先练武,让自己身强体健,最好是身轻如燕,毛孔都能与天地感应。

    再慢慢的去打坐,感悟天地。

    第一步强身健体,练武强心。

    第二步感悟天地,感觉灵气。

    第三步引气入体,修为精进。

    第四步丹田炼气,元气化精。

    第五步元精炼体,三魂化神。

    第六步阴神合和,七魄炼虚。

    第七步阳神出窍,魂游太虚。

    第八步采取天地,金丹大成。

    第九步合道归真,举霞飞升。

    练武,炼气,炼丹。

    三者要融合唯一,每一步都不能有差错。

    事实上。

    瘦师兄说,他们仨最多也就到了第三步,能够引气入体就不是简单人物,先行下山的师兄里,有一些很强的,已经达到了第四步丹田炼气,随意一掌,都能让人经受不住。

    师尊,师叔,师伯也是停滞在第五步上,难以再进一步。

    因为,从第六步开始,就意味着,不是正常人了,那基本上就是想做什么做什么。

    阴神,阳神,前者护体,后者出窍。

    二者归一就意味着,三魂七魄都合一,不会有凡人死去后三魂七魄游离的形象,也就是说,地府不收了!

    因此想要成仙,第六,第七步极为重要,然而据说连闭关辟谷的师祖也只在第六步,很难踏入第七步。

    归根到底就是灵气匮乏,天地间缺少灵物,人的资质也在越来越差。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三位师兄的完美分析,陶回舟觉得,很有道理,但和他没有关系。

    什么感气,引气,炼气,阴神,阳神,金丹,飞升?

    这种鬼话,用他家山上老道的话说,纯属瞎扯。

    修道,只是为了安心而已,人嘛,总要找一点东西信,不然活着总觉得无趣。

    对此,陶回舟也觉得颇有道理。

    他认为,几位师兄肯定是平时看得经文太多,除此之外就是练武种田,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幻觉,特别是山里幻境好,山美水美,就是雾大,此类现象不会少。

    “但愿我在学会画符念咒,望闻问切之前不会出现幻觉。”

    陶回舟又觉得不开心了。

    因为高师兄讲过,画符念咒的职务属于龙虎山那边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会将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至少不应该有矛盾。

    因为连职务都不一样,即便是到了天上那负责都都不一样啊。

    据传,武当祖师爷是真武大帝,尊号之一为荡魔天尊,受到玉帝旨意,行走人间时除魔卫道,靠的就是自身道行深奥。

    而龙虎山祖师爷,也是一身持符执剑,挎印除妖,受太上老君授意,降妖除魔一生才创立天师道。

    二者都是为了人间更太平,更好一些,且学得本事也有所不同。

    想到这。

    陶回舟又叹了一口气,他貌似找错了山门,悬壶济世可以学得到,问题是他不可能学会符箓,咒术吧。

    回家以后怎么办?

    总不能给爹娘一人来一拳,靠着拳头除魔吧?

    那爹娘不用病痛折磨,活活就能被他这个不孝子给气死。

    “金丹之法有很多种,其中有钟离之法先走护身,开悟的,也有吕祖观想之法,直接先成元神的,葛真人一辈子也颇有建树,说来说去还要看南派,这看着我更迷惑,不过好在大多数是要先炼气的,师尊捎带讲过一句,武当炼气,元神,练武等都是博采众长,自成一派,也就说有所源远流长。”

    陶回舟更郁闷了,怎么办,他学不明白,总不能真练武强身,回去跟爹娘打一架,除去邪气吧?

    他越想越气,以至于动了嗔怒。

    许久才安静下来,转而拿起经文,这一片正是引气法门。

    他不经意的跟着念诵起来,一字一顿,不知为何,心底第一次出现如同水滴落入石潭的错觉。

    渐渐的,他连皮肤都变得冰凉起来。

    小屋子,愈发冰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