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幸福人间2022 » 第122章 注射

第122章 注射

    林家良在吃饭的时候,李月娥还在来回走动,忙碌不停。

    林敏又去叫了一次母亲:“妈,爸叫你来吃饭,让病人等一下,先吃了饭再忙吧。”

    林敏特别强调是父亲叫母亲,说明孩子们都知道,母亲的行动,一切都是听从父亲的指令。

    “不用叫我,我不饿,不吃了,等晚饭再说。”李月娥回答。她担心事情忙不过来,索性连饭也不吃了。

    因为丈夫花十分钟看完一个病人,她需要花二十分钟,多一半时间去给病人拿药、打针,然后结帐收钱。她的工作多一半,手里滞留的病人就更多。

    她担心丈夫骂她手脚太慢,只好节省下吃饭的时间,把滞留的病人赶快送走。

    是啊,屋里那么狭小,滞留的病人一多,拥挤不堪,丈夫很可能就发脾气骂人。

    丈夫每次骂她,离不了就是那句:“什么都干不好,光知道吃。”

    她必须加倍努力,不要让丈夫把她当“饭桶”。

    确确实实,她今天的工作表现,也让林家良对她刮目相看。

    不怪林家良一直把妻子看作是“笨蛋”,李月娥在很多方面,真的显得很无能。

    最起码,一般家庭里,哪个妻子不是干家务手脚麻利,做得一口好饭菜。可是李月娥这方面表现,真是糟糕透顶,她连扫个地都扫不干净,做的饭菜更是没法下口。

    她过去在乡下,下田下地干农活,虽然还是勤劳肯干,但是一件事都干不好,不但拖拖拉拉干得慢,还老是出差错。

    她自留地里种的瓜果蔬菜,普遍要比别人的品相差、还难吃。相邻地里种的茄子,人家的光泽皮嫩,圆润饱满;她的呢,又皱巴又干瘪,好象比别人的老了八十岁。

    村里有很多人瞧不起她,也正是因为她干农活不行。

    说实在的,普天之下,农活应该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工作了吧。如果连农民的活都干不好,那是“笨”到什么地步了啊。

    自从承包下“医疗站”,林家良一直很担心妻子的业务能力。毕竟,医疗站的工作,比起干农活,对个人能力要求更高了。

    一方面,怕她出错,引起医疗事故,那可跟干农活出错是两码事;二方面,怕她业务能力太差,影响经营,导致效益不好,店铺出现严重亏损。

    所以,他一直在敦促并教导妻子,努力学习医学基本知识,训练必要的护士技能。但是,妻子能不能真正学好,合格达标,他也一直心存疑虑。

    承包最初的那几个月,因为妻子不熟悉业务,林家良不得不协助妻子,把该由妻子干的工作也包揽下来。

    那时候,李月娥心里每天都是又着急又紧张,她担心丈夫太操劳了,心情不好又乱发脾气。她心里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赶快熟悉业务,尽快做到独挡一面,向丈夫证明,她不是一个“废物”。

    她没有辜负自己,她做到了。她的工作越来越娴熟、经验越来越丰富,除了看病开处方,其它事情再也不需要丈夫插手。

    这表示她在这方面真的用了心,努了力,为的是向丈夫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其实是一个很“聪明能干”的女人,希望丈夫真正的欣赏她、爱上她。

    这会儿,李月娥拿着注射器,准备给一个小孩子打针。

    这种季节性“小儿流行感冒”,是一种急性疾病,它来得快,也来得急。所以在治疗处理上,也需要“激进”一些,迅速抑制病毒在身体里的扩张。

    而治疗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服药,这种方式显然需要等待肠胃对药物的慢慢吸收;另一种是肌肉注射,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液里面,迅速发挥药物效力,这种方式当然快捷得多。

    因此,治疗这种“急性感冒”,都是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每个孩子都必须打针。

    对于一个从医的“护士”来说,“打针”既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技能。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甚至都不会打针,比如林家良号称“神医”,打针技术就不行。

    “打针”看上去动作简单,其实有很多的细致要求,还有不少的禁忌,决不可以出错。

    在今天这种“患者云集”的情形下,对李月娥的业务能力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挑战。今天的工作更加需要头脑冷静、手脚麻利、有条不紊。

    林家良坐在诊病桌前诊病的时候,就不停的瞄向妻子,提心吊胆着,生怕她出错。幸好妻子一直从容应对,顺利送走一个又一个患者。

    林家良心里十分满意,甚至有些惊讶,惊讶妻子的能力。看来各人自有各人的能耐,要看她有没有机会施展出来。

    现在,李月娥拿着注射器,走向的是一个三岁大的小男孩。但是这个男孩非常抗拒,一看见注射器,就奋力挣扎,四肢乱蹬,哭喊着:“我不要打针,不打针。”

    其实这个男孩从刚进门那会儿开始,就在哭泣,嚷着要回家,不愿意走进来。

    抱着他的,是他年轻的母亲,母亲一直在哄他,分散他的注意力。后来林家良拿体温计给他量体温的时候,他又哭闹一阵,不肯测温,直到确定测温并不疼痛,才稍稍安静。

    此刻男孩意识到李月娥拿着注射器是奔他而来,他又激烈反抗了。母亲怎么捉,都捉他不住,她向旁人求助,希望有人帮她按住孩子。

    但是别人也不敢插手,孩子那么小,万一不小心弄伤了,到时候说不清。

    孩子不停的挣扎扭动,李月娥无法下针。林家良担心这种情形下,李月娥坚持给孩子打针,难免出问题。他便叫李月娥放弃:“实在不行,让她带孩子去医院吧。”

    这确实是非常稳妥的办法,没把握的事情就不要固执。但是孩子母亲显然不愿意去医院,一直恳请李月娥:“打吧,没事的,我能捉住他。”

    要顺利完成这个注射任务,必须先安抚住孩子不要哭闹挣扎。于是李月娥先把注射器的针头拔下来,去哄孩子。她拿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对着自己的手臂,装着扎进去的样子,然后非常安然的对孩子说:“你看,阿姨一点都不痛。”

    孩子正在疑惑,李月娥又把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假装扎向孩子手臂:“疼吗?根本不痛,阿姨没有骗你对不对?”

    孩子果然相信了李月娥,安静下来不闹了。“不要怕,我们再打一针,保证不痛的。”李月娥安慰着,迅速去安装上针头,重新抽了药液。

    家属配合着,把孩子脸偏过去,挡住孩子视线,不让孩子再看到针头。李月娥趁机一针扎下去,又快速又精准。孩子一下子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感觉疼痛,李月娥已经注射完药液把针抽出来了。

    这一波狡猾的哄骗以及行云流水的操作,令旁边的人都深表赞叹。

    林家良看在眼里,心里欣慰而钦佩,不过,他不会当面表扬妻子,他怕妻子受了表扬就骄傲起来。人一旦骄傲,就变得不服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