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幸福人间2022 » 第182章 作文

第182章 作文

    父亲又对林书豪发火了,怒骂的声音冲破瓦顶,把空中的鸟儿吓得翅膀直扑棱。

    父亲因气愤,几乎变得面目扭曲、异常狰狞,似乎肝血都充溢到脸庞上来,脸上是一片暗红的颜色。

    这种情绪的激动,不会让他感觉舒服,但他控制不住,任由情绪折磨着自己。

    林书豪站在墙边,双手背后,靠住墙壁。他一言不发,昂头望向天花板,脸上是满不在乎的表情,一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英勇气概”。

    他越来越不肯顺从父亲了,骨子里倔强不屈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他甚至存心跟父亲作对,你要我向左,我偏向右;你要我向右,我就要向左。

    然而父亲满腹才学,却看不透儿子的心理,他只认定这是儿子不良的性格。他希望全力纠正儿子的性格,哪怕用强制的办法。

    林敏已经初中毕业,下学期林书豪就到初中三年级。

    读书方面,林家良对林书豪的期望比对林敏的期望高很多,因此要求也更严格。他要求林书豪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级。

    所以,从现在起,林家良就把全部的辅导重心放在了林书豪身上。这个暑假,他除了医疗站看病的工作,大部分时间就是监督林书豪的学习。对于林书豪来说,简直就是进入了监狱,被看守严密监控。

    除了固定不变的暑假作业,林家良还额外给儿子安排了大量的学习任务。

    不管多么忙碌,林家良每天都会检查儿子的作业,确保作业都是一丝不苟、百分一百的完成。

    可怜父亲的苦心,儿子也不能理解。虽然表面上学习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心里面对父亲充满的都是敌意。

    这一次,父亲检查林书豪的暑假作业,发现作业里正好有道作文题,题目就是“我的爸爸”,要求写自己最最敬爱的父亲。

    结果林家良读完,差点吐出一盆子鲜血来。

    林书豪的作文里是这么写的: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我的爸爸是魔王。

    第一,虽然他在关心我们学业这一点上,非常可敬。但是,他改变了人类读书学习的意义。

    人类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智慧,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简易办法;同时,更加的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本身;看待问题,更能深入表面、看透本质,能够辨别什么是谎言,什么才是真理。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

    但是爸爸却把读书学习,当成个人前途、家庭兴旺的唯一手段和终极目标。读书有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考上高分,考上大学。

    基于如此狭隘的观念,他不可避免的选择了非常粗暴简单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对于许多应该学习、十分重要的知识,他往往忽略;却把那些陈旧腐朽、学之无用的东西“填鸭”似的强行灌输给我们。

    他给我们的读书学习强行划圈,学什么、考什么,全由他来决定。我们的身心被无形禁锢,没有了选择的自由。我们的成长过程里,只有父亲个人的意志,没有我们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我们只能成长为爸爸要求的那种人,永远成为不了自己渴望的那种人。

    他那样苦心的栽培我们,却难以让我们变得真正富于学识,无非让我们变成只会背书的蠢蛋。

    第二,他迷恋家庭权力,一言一行都在强化他一家之主的地位。他可以随意做出家庭决定,全家人只能无条件服从。即使他的决定是错误的,也会找出堂皇的理由,坚决执行;而其他人就算有更好的意见,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

    他非要扮演“上帝”,主宰全家人的命运。

    尽管他做出过很多有益于家庭的贡献,但他专横的做法,也对家庭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他对自己的优点无比骄傲,但对自己的缺点极力掩盖和否认。

    第三,他扼杀了全家人的思想,把全家人变成了木偶。

    别人家里,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智慧,每个人都可以让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但在我们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智慧得到施展,其他人只能跟在他后面,照着规定的路线,踩着他的脚印行进。其他人的智慧永远被他的智慧所统一。

    爸爸非常希望我们的家庭变得兴旺和美好,但他所做的一切,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家庭的富强和繁荣,跟家人的智慧分不开。可是一个人的智慧如何敌得过别人家全家人的智慧呢。这个道理,爸爸似乎永远不会明白。

    总之,我的爸爸确实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但我认为他做为“爸爸”这个角色,是彻底失败的。

    其实,我的爸爸并不想做一个让家里人讨厌的人。

    他很希望全家人都尊敬他,热爱他,但他从未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和诉求。自信而伟大的人,会让别人主动的敬畏;只有无能的人才会用强势的手段,让别人因恐惧而恭敬。而我的爸爸,选择的方式偏偏是后者。

    林家良越读越呼吸急促,越读越脸颊通红。儿子对他的评价,他完全不能接受。他认为这是儿子为表达不满,故意对他进行歪曲和诋毁。

    我为这个家庭操碎了心,付出多少的辛苦和汗水;为了让孩子们成才,我可谓是呕心沥血。结果不但没得到家人的一句感恩,反而在儿子的眼里,我成了这么一种“讨厌”的父亲。

    他脸色冰冷的望住儿子,拿手里的暑假作业拍打着桌面,大声斥责:“我辛苦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回报我?我叫你好好读书,对你学习要求严格一点,就这么招你痛恨?我看你这书不用读了,越读越变愚蠢……。”

    林家良说着,要把手里的作业本扔到窗外去,但他还是意识到那么做太野蛮。于是半空停住,只把那页作文撕下来,点火烧掉了。

    那一整天,林家良变得心情复杂,心思紊乱。他感觉儿子作文里有些话不无道理,说得很对。但是那些话真的不中听,不舒服。

    儿子明明很聪明,偏偏就是不听话,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严格说起来,作文里的“爸爸”角色,跟生活中的“爸爸”角色,未必是完全吻合的一个人。毕竟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允许虚构的。林家良压根不必那么较真。

    他至所以那么较真,只表明他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他只想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听不得一点别人对他的批评。

    他也不愿去理解文章的警醒意义,只会对儿子不尊重他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