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会发芽的希望 » 第十章

第十章

    卷帘门拉下来的时候,陈涛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次老板,这一刻像是在这个城市有了安身立命的事业。

     他出来的时候下午五点多,新华让他不要管吃饭的问题,直接过去家里,他媳妇六七点就能回家。

     从广告铺子走向别墅小区的路上,陈涛心里总也不能平静。接下来要见的是个掌握自己和家人命运的重要人物,想到一辈子成败与否始终掌握在别人之手,心里一阵唏嘘。这时再看看形形色色的路人,感觉他们每个人都一定过得无比幸福;每个人都值得自己羡慕。这大概就是自己过得不快乐的一种表现吧。

     不安中到了赵新华家,还是坐在沙发上原来的位置。没一会儿听到外面开大门的声音,陈涛内心却突然狂跳起来。嫂子进了门,她穿了件棕色薄款外衣,带着眼镜,微黄的头发扎在后面。如果不是新华事先说过,她大概都不认识他。

     陈涛立刻起身叫了声:“丽姐。”陈飞杰也马上跟着站起来,陈涛又让孩子叫人。

     丽姐把手里的袋子放在茶几上,一边微笑着看了看老公,又看了看陈涛,爽朗地说道:

     “小表弟!让你们等了一天,真是不好意思。”

     陈涛略显木讷:“没有丽姐,是我们来麻烦你们了。本来约你们在外面吃饭的,我华哥说你在学校里吃了。”

     “对,在开会,校领导在做开学前的部署了,我们做后勤的也要参与。”

     “你们生意大,大忙人一个。”

     丽姐又是爽朗一笑,说他会说话。然后新华接话道:“你看,就是这个小侄,是不是帮他想想办法。”

     丽姐也坐在沙发上,扭头看着陈飞杰笑了笑,略一沉思对陈涛说:“城里的教学条件是好很多,但是还得靠自身努力。”顿了顿又接着说:“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不太努力的孩子,身在一个大家都努力的环境里,一定也会深受感染而变得和周围的人一样。”

     “对对!具体我说不出来,但我就是感觉在城里的孩子跟在我们那农村的孩子不一样,所以麻烦丽姐安排一下。”陈涛生活在农村,整个生活环境都那么简单,所以平时几乎不求人,也没这方面的经验,应酬起来特别生疏,也不知道说的话有没有问题。

     丽姐听人说话的样子很郑重,像是很感兴趣的孩子在听父母讲童话故事,还会及时响应别人的话语。

     “只是听别人说过近几年读书问题麻烦,我们的孩子大了,所以没关注过实际情况是啥样的。我把这个事放心上,因为最近有点儿忙,明天开始我抽时间去张罗张罗,有结果打电话给你。我觉得你有这个想法挺好的,如果只想窝在农村,真的可能埋没天赋,而且你们那边的小学教学条件是真差,连我都听说了。”丽姐道。

     “谢谢丽姐,一切全靠你了。不光小学差,初中同样扫尾。”陈涛心里缓和了好多,只要没当场拒绝就是答应了,既然答应了,对于他们来说把握应该很大。

     丽姐笑了笑:“希望政策不要太严!”然后似是忽然想起什么来,转头看着他老公:“我同学陈文竞老师调走了,他以前就在春山小学,去年考到省城去了。要是他还在就好办多了,平时和我们关系不错,为人热心。”

     新华还是早上的姿势,躺在沙发上:“难怪好长时间没见过了,挺厉害的,竞争那么激烈的地方都能考去。”

     “媳妇孩子都在上面,不拼命才怪,不过还是考了好几年才被录取。”丽姐说着又转回头来,看着父子俩笑。

     “那么拼命努力顶着压力考试,只是为了回家,呵呵。”新华笑着说。

     气氛轻松了许多,丽姐起身去厨房端来水果,然后说先去洗澡,就咚咚咚地上楼去了。

     新华聊起他们那个朋友——陈老师,他的一些有趣的事迹,说他喜欢钓鱼,放假的时候带上帐篷到江边一住就是四五天。碰到路难走的就骑摩托,有一次手肘摔出血,好大个伤口都不回来医,扶起摩托继续走,直到第二天钓完鱼回来才去缝了六针。话里表露出对陈老师此人的夸赞。陈涛没有跟老师一类的文人相处过,身边的朋友都是普通的农民、工人,听他说的一些事情很感兴趣。

     待到丽姐下楼来后,他们又坐了一刻钟后告辞离开,夫妻二人一个劲儿的让陈涛把火腿带回去,说都是自家人,他们不能要。陈涛也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它留下来,最后丽姐让他提上一大袋子水果回去。

     这个时节的白天特别长,离开新华表哥家天还没黑。悬在心里的一颗石头虽然没落下,但至少多了一个支撑点,舒畅了不少。既然她们已经答应了自己,那只有安静的回家等候,期待会有个好的结果。

     小卡行驶在柏油路上,天色逐渐暗下来,反光镜里可以看到后面大山顶还残留落日火红的余晖。如果一个人忽然醒来、在不明方向的情况下,很难分辨是早晨还是傍晚,就像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

     从广告铺子出来走在路上的时候,陈飞杰跑到一旁的小超市里,买了几个东西,用个透明塑料袋装着,到小区里的时候和汉堡一起先放车上。陈涛当时内心烦乱,随意看了一眼,没注意买的什么,他知道孩子有十多块的私房钱。这时陈飞杰的坐姿像个军人,双手放在膝盖上,而那个瘪瘪的袋子就安静的躺在陈小杰的右腿旁,袋子随透进车里的风抖动着。里边两个盒子和汉堡都还在,这个懂事的儿子应该是想到家里还有个弟弟,等回家一起分享。

     到家的时候天黑透好久,小儿子已经睡了,母亲还在灶房里编辣椒,听到汽车声音,像往常一样,每次只要陈涛在天黑了之后回来,母亲都会第一时间忙出来开灯,怕他开车磕着碰着。陈飞杰迅速推开车门跑出去,问奶奶弟弟呢?知道他睡了后,又提着袋子进了大屋看电视。

     关了车灯,陈涛从后排拿出来嫂子给的东西。母亲上前问他怎么样,他将结果告诉她,称现在只有在家慢慢等,说着话把大袋水果往屋里提。

     这件事暂时告一段落,日子又回到往日的状态里。

     平时田里到了特别忙的时间,陈涛就会和母亲一起上山干活。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他们带着上山,因为大人要忙着干活,只能在田里挖个膝盖这么深的坑,把孩子放进去,这样他滚不动,哭的时候又过来哄一哄、喂喂奶。现在孩子大了,只要严厉叮嘱他们不能去河里玩水,就可以放心把他们留在家里,他们能照顾自己;寻常不忙的时候,他要出去收货,就会带俩孩子中的一个。

     这段时间处于雨季,有时候成天的下雨,只能待在家里闲着,天气好转才又出门劳动。

     焦心的等待中,时间过去了一个星期,眼看八月流逝了小半,离开学又近了很大一截,他每时每刻都在等电话铃声响,所有的希望都在这铃声中。他经常故意拿出来看一下信号好不好、电量足不足、会不会有未接电话。

     这天,终于等来了丽姐的电话,陈涛内心“砰砰砰”跳动着接听。

     她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两个坏消息,陈涛大气不敢出,专注听着。然后开口就说春山小学进不去,这毕竟是县里最好的小学,被人家本地人就挤满了,以他们这样的情况想进去根本不可能。

     能去的那所平时在人们的口碑中是最不好的,这个当然不是她说的最不好,而是平时大家公认的。她说还是陈老师介绍他的同学帮忙弄的,直言能弄去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自己一样条件都不占,像是个银行白户难贷款一样。

     另外有一个条件:留级。陈涛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读小学时,只有考试不及格的才会被留级。开学时老师会单独叫去,跟你说成绩不合格,继续留下来深造。想到这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日后说出去都难听。后来丽姐说留下来有基础,学习好,人家老师才更上心,才更愿意接收。

     陈涛被说服,即使不服又能怎么办呢,只能答应。后来想想,能去城里读书觉得挺高兴,他已经很满足了,自己村夫俗子一个,还能有什么奢求呢。最后丽姐发来一个姓倪的老师号码,让跟他联系办手续就行。

     第一次极度渴望一件事情,并得到了成功的回应,陈涛激动万分,很是说了一番感谢的话挂了手机。他欣喜若狂,几日来的挂心终于有了个美好的结果,连饭都能多吃半碗。他白日梦中的大律师和医生似乎已经领到上岗证书了。

     这通电话算是彻底让陈涛悬着的心落实下来,他赶紧给倪老师打过去电话,一听才知道是个女老师。人家很客气,详细给他说要准备的材料和相关手续,尽快交给她。

     终于,读书问题得到解决了,但是要在城里生活下去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