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会发芽的希望 »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请假第七天。

    清早,煮面条的油汤早已滚过几道,却不见干活的人来,母子三人先是觉得奇怪。又过了一会儿赵兰芝才说,恐怕是昨晚这么一闹,那些人都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来了,陈涛听了也觉得是这么回事。问母亲道:

    “他们会不会怕来干活惹麻烦啊?”

    “先去请个看看。”

    于是他一个一个上门去请,到了人家里后,幸好他们都答应前来,陈涛在村里绕了一圈到家的时候,已经有人吃完面条了。

    椿树园里,切墙的切墙,搬砖的搬砖,又干得热火朝天。陈涛和罗忠良在家,把有些不常用的东西先搬过去,用防水塑料布盖起来,到时候直接移到新屋里就行。

    自从陈涛说要卖了地,赵兰芝一直闷闷不乐,后又经过那些人一闹,她更加情绪低落,经常在菜园子里转悠,刚除完草的地里种下许多菜种也是别人家的了,围绕在园子周围有许多果树也是别人的了。陈涛还记得这些李子、桃子果树,二十多年以前它们就伫立在园子周围。栽秧的时节果子也成熟了,放学后是他们唯一的吃食,每次都要吃到感觉牙齿都是酥酥的,才不舍地停口。早些年吃的东西少,又没钱买零食,果子还真是解馋的好东西。

    还记得南角落里的那颗花椒树,上面长出一串寄生草,奶奶曾经让陈涛把它拔下来熬水喝,这是治疗心口疼的良药。这么长的岁月过去了,果树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者,也是陪同父母们人生大段旅程的伙伴。

    赵兰芝挖出其中几颗大树旁落籽长成的小树苗,打算挪到新建的大砖房周围栽上。有些老树已经不能挪窝了,会不适应而枯死的。再说,太重挪不动。

    从陈涛说要卖地的那天开始,赵兰芝还半夜都是很晚才睡,她在楼上、在厨房东看看西瞧瞧,收拾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这座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面的每一样东西或许都有她知道的故事,甚至它们身上还会留有过世老伴的气息。

    下午,陈燕东哥几个又来了,他们直接到椿树园阻止干活的,把砌墙的人轰走。还特意带了桌凳和瓜子花生,然后几人坐在树荫下悠然自得打牌。

    大家毕竟都是早不见晚见的乡亲,他们这样做弄得那些干活的都尴尬。陈涛原本在家里拆柜子,听到赵叔告诉后,他都没去看看,不吵不闹打电话报警。镇上派出所民警来了,首先警告所有人不能打架伤人,并调解说这是卖方自己家的事,当然轮不到外人管,让他们回去不要再来闹了,如果是地有争议就去法院。当时陈强一伙乖乖的回去了。干活的又继续到天黑。

    请假第八天

    这一日黎明前,嘭嘭嘭的响声从村子中间传来,然后响着到达村子东面,转了个圈往回走,在一道围墙和土埂子之间,嘭嘭声戛然而止,跟着从上面跳下来个人影站在埂子上,那人啥事没干,只看了看,随即趁着正在转亮的夜色往来时的路潜去了。

    这种农村里常见的耕田小拖拉机几乎每家一台,可以拆卸,装上刀头可以耕地,也可以换上车斗和轮子当车用,平时拉拉化肥、粪草之类。

    天放亮以后,和陈涛干活的人在他家里吃了面条,砌墙的人拿上工具往新建砖房的地点走去。去椿树园的路,是通往东面山上的小路,村子里这段像是小河一样曲曲绕绕,出了村子是一段泥巴路,泥巴路从山脚横着出去两百多米,然后变成羊肠小道顺山而上,陈涛新盖的房子就在这两百多米路的上方。

    昨天晚上估算过,因为最开始忘记加上码石脚的水泥,所以水泥不够了,砖也还差些。但是货车拉一车用不完,不拉满又不划算,于是陈涛找邻居王家和,用他的自卸三轮车去装。最近的砖厂在二十多公里外,因为还要到街上买其他东西,陈涛跟他一同前去,他们天不亮就出发去了。赵叔一行吃完早点的时候,陈涛二人已经到了砖厂,工人在装砖和水泥。陈涛正在步行上街,忽然接到砌墙的赵叔打来电话:“涛,你们回来了没有?”

    “正在装,我买点东西,还得个把钟头吧。”陈涛心想,昨天剩了些,不会这么快就用完了吧。

    “张老三家围墙外面停了张小拖拉机,人都难过来,你们回来也拉不进来,水泥现在只够用半天了。”

    陈涛听着皱起了眉:“谁的呀?是抛锚了吗?”

    “车我看是陈老勇家的,不知道真坏假坏,等你回来再说。你们不要把三轮车开进去,先停路口,不然堵起来了,”

    一听是陈勇家的拖拉机,陈涛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肯定是想耍赖,谎称拖拉机坏了,正在想办法修,间接的堵路。这样的话,需要的砖、沙、水泥之类,还有家具用品的东西拉不进去,房子盖不成了,家搬不成了,这是要逼迫他们停工。那些人清楚,陈涛马上面临收假了,多耽搁几天他一走,交给母女俩就更好处理了。

    耍赖的事情可是他们最拿手的,曾经在村子里屡次使用过,都收到不错的效果。接完电话,陈涛真的着急了,这样的事情最难处理,自己又没有太多时间跟他们耗。他们这样的借口,报警也没用,用暴力手段把拖拉机给拖走,那拖坏了还得自己出钱修,搞不好真会挨了打,那就太吃亏了,万万不行的,这该如何是好。

    陈涛内心忧虑,但还是尽快买好东西,赶到砖厂。回到家里,他立刻来到张老三家围墙旁,这里是整条小路的最窄处,一米五宽的拖拉机倾斜停在路中间,车头靠一边,车尾靠另一边,弄得人想过去都得爬墙。拖拉机机头向村子里,斗里放着大堆杂七杂八的乱柴。陈涛心想,他们还故意掉了个头,像是拉柴回来烂在这里,装得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用邪招来制止陈涛,但他一时半会确实没处说理去呀。

    陈涛从围墙头上走过去,远远的就能看见赵叔他们还在砌砖,他走过去看了看,水泥真快完了,问他们道:“赵叔,你们给出出主意,我该怎么办?”

    “这还真不好整!”有人说。

    “实在不行,只能我去搬过来。”

    赵叔这时候开口:“水泥和砖有多重你不是不知道,别说搬小件累不死你,你那些大件家具根本搬不过来。”

    又商量了一阵,大家都觉得只有让肖家人回来一趟恐怕才会有转机。

    “他们有钱有势,如果真想买你家的地,肯定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的。”

    赵叔说:“你就将实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有人阻止他们家的买卖,他们按理应当会出面解决才对。”

    陈涛想想只有一试,措辞了一会儿,直接给肖家打了电话。

    省城到村子里有四个多钟头的路程,赵瑞鹏答应回家来看看,并说马上出发。还未接近傍晚他们就到了,两辆豪华越野车直接开到陈涛家场院里。车里好多人,他们穿着白得刺眼的鞋子和t恤,一下车就伸懒腰,呼吸新鲜空气。

    肖瑞鹏说这是他的朋友们,因为对他们老家好奇,来闲逛的,然后跟他坐在桌子边说话。

    他的朋友们则好奇地四处转悠,到菜园子里去观看各种花草树木。这个时节,李子刚有手指头这么大,绿油油的,他们拿手机拍照;又蹲下来观看像蛇皮花纹的魔芋杆,伸手抹了抹却是光滑的;园子里还有刚长出三四公分的藠头叶儿,他们以为是韭菜,几人为此还争论一阵。

    场院里,赵兰芝用纸杯给她们倒茶,放在饭桌子上,肖家主事的几人和陈涛就围坐在桌子旁。

    母女二人站在陈涛后头符合着他的叙述,肖家人他已经认识好几个,坐在桌旁的是肖家父子,主要和他们说话的是肖锐鹏,还有个戴着眼镜四十不到的男人。陈涛认为这事特别重大,很郑重地和肖锐鹏三人说,从那晚吵架到昨天报警,再到今天拖拉机堵路的事通通说了。但见他们面色不改,泰然自若地听他说话和交谈,看上去极为淡定从容,不知是对摆平这件事胸有成竹,还是根本不在乎买卖的成败,想着能成就成,不能成就买别的。可是如果这样的话,也不可能大老远的立刻就回来吧。

    也就十多分钟,肖锐鹏起先站起来说:“行吧,我们过他们家坐坐。”

    肖锐鹏让他朋友们就在陈涛家等他,他朋友们说过去村里逛逛看看,然后所有人都过去了。

    一刻钟后,他们其中五六个返回来了,坐在场院里的凳子上,端起茶杯喝水,然后一个劲儿地夸这茶叶好。赵兰芝说里面泡的是她以前在后山摘的野茶叶,炒干放家里有些年头了。他们说就是这个好,绿色纯天然的,苦味柔和自然。于是赵兰芝从里屋拿出一个塑料袋装了些送给他们,他们连声说感谢,并拿出几张百元钞票硬要塞给赵兰芝。钱被她家拒绝了,这是很常见的东西,平时家里也没人喝,哪能要钱。

    又过了一节课的时间,肖锐鹏一行说说笑笑也回来了,他直接来到陈涛跟前,一只手扶着他肩膀说:

    “没事了兄弟,你们该怎么做,尽管做就是了,他们待会儿会过去把拖拉机开走的。”

    陈涛咧嘴一笑:“还是你们厉害。坐着,饭菜马上好了。”

    肖锐鹏扭头扫了一眼他的朋友们,有的已经上车了,开着车门,斜靠在里面玩手机,他道:“不要管,我们人多,就不在这里吃了。”

    陈涛一家几番挽留,他们任然坚持要走。越野车载着众人驶出肖家人的准新家,消失在路口转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