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魔大化 » 第三十章 派间谍,抓吏治

第三十章 派间谍,抓吏治

    (先复制一下,明天修改)

    拿下汉中后,李青继续关起门来屯兵屯田,此时天下的局势虽然还没有全面动荡起来,但是时代的风云在悄无声息中已经卷起来了。

    大海上,海盗虽然依旧是“战国混战”的形式,几名海盗王的野心促使着大鱼吞小鱼的游戏加快了进程,泉州的一名郑姓青年终于下定决心加入最大的海盗团,好好搏个前程,带着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梦想,拜了一个大头目作为义父。

    无垠的草原上,天与地的界限融合在一起,让人心生无限的豪情,有资格悠哉地欣赏这个盛景并且还能心生豪情壮志的人不多,刚刚成年的林丹汉了绝对具有这个资格。

    林丹汉自13岁继承汗位以后就一直在为恢复蒙古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伟业奋斗。在他努力的时候,东边的邻居以更快的速度崛起,两边的摩擦日益增多,虽然目前两边还没有发生巨大的冲突,但林丹汉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东边的那个邻居将是自己重建祖先伟业的最大障碍,比南边的汉人王朝威胁还要大得多。

    只是目前他连掌控蒙古这个广阔的汗国都有些无力,更不用说组织人手去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了,还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蓄力量,只是不知道那时还来不来得及。

    幽州京城,经过一个多月的拉扯,朝廷大臣们终于统一意见,把李青年仅16岁的六弟推上皇位,而当时李青正准备攻打长安,第二年,改年号后的二月末李青开始着手拿下汉中,而此时,朝廷也注意到了西北诸省的乱局,尤其是李青这个身为王侯却带头反抗朝局的刺头。

    只是大家暂时也没有办法处理李青,毕竟除非是皇帝亲征,否则其他官员和将领很难名正言顺地应对亲王造反,没有皇帝出来抗事,谁都抗不住责任,很容易变成明成祖那起事样,建文皇帝带头做运输大队长,逼着前线将领送人头,还不肯承认是自己卖队友,硬是送成了史上唯一一例亲王造反成功的结果。

    只是帝王亲征不是那么简单的,《逍遥游》里有句话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孙子兵法》里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般而言,古代发动战争都是要先庙算一翻,像曹刿论战一开始问战一样,做足准备有了胜利的条件才开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和兵甲准备,要是准备不足,像刘邦一样被困白登山那还算幸运的了,像叫门天子朱祁镇一样直接被敌人俘虏那才叫被钉在耻辱柱上。

    朱祁镇打土木堡之前,完全就是兴致来了就打,只准备了半个月的粮草,六十万大军连鞋子都没有准备就出去打战,能打赢才有鬼。

    为什么自古以来除了开国之君,大部分的君主都是守成之主?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开国之君是从低往高走,所有的地盘基本都是自己打下来的,能接受获得自然也能接受失去,当然前提是不能失去太多,不然就会像刘备一样输了大半辈子前期都输得起,开创蜀国后一次大败就受不了了,无奈托孤白帝城。

    而后继君主地盘和权力是继承而来的,个人威望树立和权力凝聚是需要时间和战绩的,更多的二代君主选择了靠时间凝聚威望和权力,毕竟是真的输不起,只要丢失了地盘,无论地盘有多小,都难免被冠上败家子的名头。

    而这个名头一旦被挂上就很难被摘下来了,毕竟不是谁都有卧薪尝胆的毅力和机会的。

    狮子搏兔尚需全力以赴,对外发动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国运赌博,小国没得选,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拼上身家去毒,大国家大业大虽然小输一点无伤大雅,可是赢了也很难对大国产生巨大收益,而且真的打起来很多时候赢了也是输了。

    十八和十九世纪的嘤国就很明白这个道理,经常在欧洲大陆上挑事,但是很少亲自下场,珐国经过一战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出现二战前的绥靖政策。

    不管绥靖政策是否因为过度退让使得**气焰越来越盛,就只从结婚来看,嘤国和珐国最终无奈只能亲自下场参与二战,结果就是虽然打赢了,但是世界老大和老二的位置拱手让人了,这一让就是近八十年都追不回来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东不是帝国坟墓,但战争绝对是,因为你可以决定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却决定不了什么时候结束战争,哪个国家都受不了长久战争的泥塘。

    一战前沙俄和奥斯曼基本每隔二十年打一仗,打了几百年,奥斯曼硬是从世界列强打成了三流小国,逐渐被各大列强瓜分蚕食,而沙俄也没好到哪里去,直接把自己称霸世界的底蕴打没了。

    要知道沙俄在打克里米亚战争时国内的人口在四千万左右,更恐怖的是人口出生率是4%-6%,如果不打战,甚至只要不打大战,二十年人口就可以翻一倍,苟个四十年人口突破一亿后以沙俄的动员能力是真的可以在二十世纪初横扫世界。要知道珐国本土人口在二十世纪初人口也才一千六百万到一千八百万,嘤国更是只有一千万出头,而且珐国发明了避孕套,两个国家的出生率都很低。

    只要苟着发育,竞争对手自己就会落后,可惜谁都没有重视人口对世界强国的重要性。

    克里米亚战争直接打残了沙俄一代人,从那时候开始沙俄就开始女多男少了,严重影响了沙俄的人口出生率,导致到了二十一世纪,双头鹰依旧是地广人稀。

    大概是所有守成之君都希望苟着发育吧,毕竟国家大了,稳定最重要,一动不如一静。特别是对中原王朝来说,基本上好种地,好生存的土地都被我们占领了,这种情况下打别的国家,打赢了,占领了新地盘还要开发新地区和改造当地的文化习俗,费力不讨好,得不偿失。打输了那就更不用说了,皇帝要不下个罪己诏,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就只能对外讨好,对内残忍,靠阴谋诡计稳住位置。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里的经典反面例子就是叫门天子朱祁镇。当然,更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大乾朝堂上的官员们虽然不是这么想的,但也不愿意皇帝亲征,毕竟好不容易混了个从龙之功才刚刚开始升官发财的好日子,谁也不想破坏自己的美好未来。就好像,好不容易稳住了帮会,控制住了新龙头,自己做幕后话事人,结果新龙头想出去浪,不是没事找事吗?

    因此,大乾朝堂刚刚稳定下来,暂时管不着李青这边,不过朝堂大佬们已经开始考虑让哪些人去西北做总督,好梳理局面,方便朝廷等以后能腾出手的时候,手到擒来地解决问题以及制造问题的人。

    李青这边依旧在埋头屯兵屯田囤粮,只有来到这个时代,亲眼目睹西北人们的穷苦生活,李青才真正明白了“民以食为天”这句略带夸张的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李青打掉了不事生产的大地主大家族,但是获得的粮食也就勉强够用,应付明年的旱灾都远远不够,更不必说安然度过未来二十几年天灾人祸了。

    毕竟李青定下规矩,免除民众的无条件劳役、民役,改为自愿报名参加,提供一日三餐,每日还发一点钱,虽然不多,但还是足以让很多人抢着做了。

    正因此,这大半年下来李青花费了大量的钱粮来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水库水池蓄水以防旱灾和洪涝。大西北的天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开发过度,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容易爆发旱灾,但也可能有洪涝,毕竟上游水土流失更严重。

    终究是时间太短,地盘也太小来不及进行土地规划,植树造林,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李青占领了汉中以后才发现自己范了个离谱的认知错误,关中并不是陕西,虽然历史上关中大部分都和陕西重合。

    然而狭义上的关中是指四关之内的地区,四关分别是:北萧关,南武关(蓝关),西散关(大震关),东潼关,只包含陕西和山西两个省的部分地区。广义上的关中,即大关中,是加上陇西,川中汉中,以及榆林等地区的。

    李青原先对地理也只是通过初中高中有个大概了解,又是个广东人,对中原地理还真是一头雾水。至于原身就是个不学无术的郡王,还是个宅男,基本不出门,大概率是个路痴。

    好在这些无关紧要,只是需要对四关更加上心一点。

    李青除了在埋头种田,也在组织人手交流修炼功法和心得,并着重开发对种地和生产有益的法术道术。

    集思广益之下,还真搞出来了不少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