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魔大化 » 第三十九章 阳神,化神

第三十九章 阳神,化神

    (先复制一下,明天改)

    除了火炮外,李青还带了大量弩机出来。

    自马蹄铁和双桥马鞍问世之后,骑兵就成为了最具统治力的兵种,中原大地在骑兵上总是很难取得优势,不仅是因为草原上的人始终保持全民皆兵的习俗,个个都有一手不错的骑射本领,还因为中原的马政特别容易腐败。

    像唐朝最鼎盛的时候马政可以达到养马七十万,这可是战马,而且唐朝是府兵制,自带兵器上战场国家负责提供盔甲和马匹,所以唐朝鼎盛时期真的做到了随时可以拉出数十万骑马大军。哪怕很多人都不是专业骑兵,但骑马的步兵肯定比不骑马的强,毕竟骑马可以节省体力,保证行军速度的同时战斗力也能一直保持在较高的状态水平。

    可惜唐朝后期朝政腐败,马政很快就变成了亏本生意,难以维继。

    宋朝腐败的更加厉害,国家以京城附近寸土寸金的大量土地用来养马,结果就是骑兵一直不行,被契丹打完西夏打,西夏打完女真打,女真打完蒙古打,反正就是谁也打不过。

    哪怕岳飞打得过金军骑兵,但也不是依靠骑兵,而是依靠专门针对骑兵的打法打得金军苦不堪言。

    “射人先射马,斩马先斩腿”和陷马坑,陷马绳都是在岳飞手上发扬光大的,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骑兵要这么打。

    唐朝之后中原地区不是没有马,只不过数量少而且质量都比较差,原因就是失去了漠南和河隍这边养马地,反而让这两个地方落入敌手,这一增一减,自然骑兵就更加不如人。

    中原地区养马情况在元朝时期得到了改变,不过元朝是抢占了地主和农民的耕地圈地作为牧场养马。

    正是因为元朝在江南地区大量养马,朱元璋占领江南后就有大量的马匹,所以才能实现以南伐北恢复中华的大业,才能追亡逐北,勒石燕然。

    可惜明朝马政也很快就荒废了,明初马政鼎盛时期明朝拥有九十多个养马场,到了明末就只剩九个了,大乾的情况和大明不说类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尽管骑兵不如人,但中原势力能和草原势力打得有来有回凭靠的就是强弩利箭和大批武装的盔甲,当然还有少量如陌刀队的特殊兵种也能对骑兵占一些便宜。可是就算是唐王朝最鼎盛的时候,陌刀队的规模也不过一千,养一只陌刀队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以手工作坊的生产力,这好几个月才能生产一把陌刀,成本也高达一百多两银子,更不用说陌刀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还得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保证不会让陌刀伤到自己。在国家稳定和平的年代,基本不会要这种兵种,而一个兵种只要断了一段时间没有传承,就基本很难再培养了。

    毕竟从无到有,从0到1是最难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李青这次出来伏击专门带了三千多把各式各样的弩机出来,就是要专门射那些着甲的精锐骑兵。仅仅凭借弓箭是不能给着甲的精锐骑兵带来多少死伤,还是得靠老祖宗的传统技艺劲弩强弓才能给这些草原上的精锐兵种带来巨大的杀伤。

    因为时间有限李青挖的陷马坑没有多少,而且挖得太多了,估计巴思巴那边就不敢打了,所以大多数陷马坑都被马蹄破坏之后朵甘思骑兵大队终于成建制地冲到李青枪盾兵面前。

    李青下令让后排盾兵把横在头顶的盾牌放下,露出三排整齐的弩兵。

    盾牌移开后,弩兵纷纷把手上的弩机对准敌人后排,等命令一下一齐发射,射完之后立马蹲下,让盾兵继续横盾遮挡敌军反击的羽箭。然后是第二排的弩兵换到前面,等待又一轮的盾兵移盾和瞄准射击的命令。

    朵甘思的人刚刚冲近前排十息的时间,李青这边三轮弩箭就射完了,朵甘思骑兵的中军一下子就被成排射倒。

    那些冲在前面又幸运的没有为中军挡箭的骑兵回头一看,后面基本全倒下了,就射前面的一点人继续冲锋,而且还被枪盾兵拦住了,一时半会冲不开列阵的枪盾兵,骑兵的士气不由一泄,甚至有人开始四散而逃。毕竟这些部族兵出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有什么严苛的军规军纪约束他们。

    缺乏后继力量的骑兵被枪盾兵一阻,失去冲速的骑兵很快就被枪盾兵集火,一通乱刺捅死。

    冲在后面的骑兵看到中军和前军的惨状不由得心里一寒,纷纷眼巴巴地望向巴思巴希望能得到撤退的命令。

    巴思巴心底一阵哀痛,这才刚刚开打一刻钟,己方就死伤了四千多人,已经接近了这支大军十分之一的人数了。而且给敌军带来的伤亡巴思巴细看了一下绝对不超过两位数,连他自己都想撤退了更何况是其他人。

    但巴思巴知道决不能就这样吃下大亏而去,否则他就会失去威望,在草原上失去威望就等于要失去权力,轻则退位让贤,重则性命不保。

    于是巴思巴带人继续冲锋,哪怕心底有些害怕,但草原上的民族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就越团结,为了部族多数人都敢于牺牲,哪怕是内斗也要等安全以后。

    所以巴思巴又重新调动起朵甘思的士气,进行新一轮冲锋,不过这回他没有想着冲过陷马坑冲过顶着箭雨和火炮杀散对面的阵型,他已经认清现实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真的拼命也得死上一半人才有可能,可是对面还有数千骑兵一直徘徊在战场外围,说不准对面还有什么底牌没动用。

    所以巴思巴改变了战法不再让骑兵冲锋陷阵,而且靠近了以后就放箭,射完就走。

    大队的骑兵纷纷跑过来,射完几箭就走,这种战法朵甘思骑兵的伤心果然一下子下降了很多,而且对李青这边的军队造成的杀伤也有一些效果。

    不过李青这边虽然新添了数十人的伤亡但朵甘思也又增加了数百人的伤亡,这个战损比依旧是让巴思巴受不了的。

    不过现在也没时间抱怨李青这边不讲武德搞偷袭还带这么多火力了,拉起之前被弩机和羽箭射倒但是还没死的伤兵上马,掩护着伤兵撤退,朵甘思大军也开始逐步后撤了。

    发现朵甘思开始撤退后李青,这边更是鼓足了火力痛打落水狗,同时枪盾兵也开始缓缓前进,给那些还未死透的朵甘思骑兵补刀。

    在野外交战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了的,还得看敌人愿不愿意放你走,否则一路追杀你也就只能一路溃逃。至于回头反击打过战或者懂点人性的都知道基本不可能,除非转门演练过撤退否则只会出现树倒猢狲散的场面,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草原上的民族经过多年的磨炼练就了兵败就四散而逃但过段时间又会自觉聚集起来回归队伍的本领,这已经是最难得的逃跑本事,就是这点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除了死士、敢死队、首领亲卫、族兵这样特殊的军队可能会在危急时刻留下来断后,别的军队都不可能回头的,这不仅仅是人性也是人类求生的本能在作用着。

    任何时代野外交战最先撤退的一方都会比较难受,因为一旦撤退很容易发生争先恐后的溃逃,敌人只要驱赶着溃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割人头,扩大战损比。

    就比如现在,朵甘思大军开始撤退后,李青让一直徘徊在战场外围的骑兵上场追杀溃兵。

    李青这边的骑兵一半都是今年刚刚组建的,剩下的有几百人是从京中追随着原身来到封地的亲卫,其余的则是招降的关中骑兵。原来关中也是有一些骑兵的,但多数骑兵都被不降的将领带走了,他们有马比较难追,索性李青就放他们走了。

    现在李青手下的这群骑兵真的是良莠不齐,整体来说骑射本领只是马马虎虎,不过用来追杀溃兵也够用的了。

    大部分溃军逃跑的时候是顾不了太多的,只知道亡命奔逃,这就把背后都露出来了,就算想反击也得多做一个回头的动作,战场上谁慢谁先死,快者得以存活,无论是对比敌人还是友军。

    就算是反击也只是零零散散的少数人,压根造成不了多少伤害,毕竟李青这边的骑兵虽然骑射一般,但全员着半身甲,零零散散的羽箭杀伤不了几个人。

    看见队友停下来反击,溃兵们第一反应不是加入反击,而且高兴有人断后更是拿出吃奶的力气奔逃,估计他们都在骂对方是傻逼吧。

    时间回到发现朵甘思开始撤退的时候,李青让骑兵独立追击,但不要超出十里,太远了就粘着对面不让他们跑得太轻松就好。然后李青一边命人打扫战场统计伤亡人数,一边让弩兵和弓箭手稍做修整然后追赶骑兵,随时做好接应准备。

    不一会此战的敌我伤亡情况统计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