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西风不袅袅,禾火不念念 » 后记

后记

    故事终于讲完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种凋零的痛楚。

    故事的最后,秋袅袅有没有和林晌考去BJ,有没有在一起?闵涬是否如愿以偿得到了“身份验证”?郝燃喜欢的人到底是谁?……这些我本想在番外里一一揭晓,但是这种尘埃落定,我不是很喜欢,所以不打算再写了。我想,人活着就一定会有故事,我故事里的人也一样,他们都还没有到可以盖棺定论的时候,哈哈哈哈哈。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或喜或悲都有,大家自己决定好了。

    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真实的高中和部分角色的原型。

    高一的时候,我在十门功课里疲于奔命,忙里偷闲地写着魂穿小说,延续初中瞎写的习惯。之所以写些小文,一是因为初二时原先的班级被拆散,然后自己被插进陌生班级而感到格格不入。二是因为画动漫容易被老妈抓包而写作不容易。三是因为高中时那些女孩子喜欢的八卦闲谈难免涉及个人隐私,总让我感到浑身不适,所以我总是敬而远之。我不想和她们扯那些没营养的东西,只喜欢一个人缩在成堆的课本、试卷后,洋洋洒洒地写自己的千字文。看着受自己把控的人生,我真的很轻松。

    比起活在现实里,我更愿意迷失在幻想里面。至少在那里,我不会被人莫名其妙地评头论足,也不用担心什么弯弯绕绕的人情世故。我一直很想问一个问题:高中生在课桌前不应该只有一个任务吗?为什么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黄柚橘的原型就一直扎根在人际关系这件事里面,她本身也很擅长:她可以在高中第一学期就让暗恋她的男生送奶茶,让大家在彼此都还不熟悉的情况下推选她去“致学社(某个方便推荐校三好学生的社团)”,让大家推选她去学生会当外联部部长,并且让老师提名她去主持新年音乐会。她真的很厉害,让我无法想象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她的高中生活真的太过美好,甚至耀眼,以至于后来她自己也会为它的逝去而痛哭流涕。

    当我们之前遇到的事物过于耀眼,那么他们一定会使得后来者黯然失色。

    我高一第一学期的第一次大考真的可以说是“开门红”。这种事看起来令人艳羡,可以让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眨眼间众所皆知。但此事若成真,也不乏消极影响。

    高中六点钟不到就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可以入眠,这个见怪不怪的作息却让我这个尚未“晋级”的瞌睡虫无法适从。同学们看见我的时候,一般就是在课桌上倒头大睡;听见我的时候,一般是我打着气泡音和老师在课堂上互动。作业也是一片红叉,惨不忍睹。(后来,我弟打开我高一的练习册差点没笑岔气:“就你这德行还班级第一呢?”)所有人都以为我是个懒惰的中等生,偏偏这个中等生就得到了他们趋之若鹜的第一次第一名。

    无论是易阳溪的原型之一当着我的面阴阳怪气,还是何解忧的原型内涵我表里不一,我想这些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反应。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像林晌那样以秋袅袅为荣的人存在。另一个消极影响,就是无论我高中三年怎样努力,我感觉我的成绩都达不到第一次大考那样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程度。老师们总是拿那次“开门红”来要求我,就是没想过那次是我运气还不错的缘故。

    在高二以前,我真的没有想过自己会那样疯狂的爱上一个人。那个男生,我愿称之为t。其实,郝燃还有林晌的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但我不是朱阑,也不是闵涬,更不是秋袅袅。

    t本身是热情的,但对我却是冷漠的。t有好多漂亮女孩子的微信,他也会毫不吝啬地给她们的朋友圈点赞,然后静静地掠过我的。呃……因为他知道我喜欢他,所以可以有恃无恐,可以肆无忌惮。

    当时流行一句话“真诚是必杀技”。确实,我真的很真诚,一个人很真诚。用我朋友圈里出现过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两个人的真诚是必杀技,一个人的真诚是杀必。”

    嗯,真的很傻×。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热烈地喜欢一个人,即使他并不好看,成绩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生竟然让我在走出教室的每一刻心心念念,让我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想方设法遇见他。

    喜欢是能上瘾的。我就这样喜欢他507天,一直持续到高三下学期的四月份。

    一个人的自我感动,让其沉湎于幻想中。我每晚都做梦,有一段时间我夜夜梦见t,我梦见他笑着递给我一串糖葫芦,我梦见自己轻轻地抱住了他;我梦见他同意和我在一起,我梦见自己拿着黑色的戒指去楼下找他……一切都那样真实,真实得好像他没有和我说过自己是同,真实得好像每次都是他来找我聊天的。但是这些“好像”都是相反的。大家都和我说“梦与现实是相反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梦中的t对我面目狰狞地嘶吼过“我对你厌恶至极”。

    他没有和我说过,但却和我朋友承认了“不喜欢”我这件事,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答案,高三下学期四月份才得到的答案。所以……我是一个白痴,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而且还爱了507天?他不知道:因为他,我一次又一次从濒临崩溃的状态里挣扎出来;因为他,我一次又一次在受挫时重振旗鼓。对他的思念,让我一次又一次挺过难关,让我披荆斩棘,甚至成了别人眼中的“所向披靡”。

    那个四月份,我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向他正式告白,当然是在微信上。t整整十分钟没有理睬我,天不知道他在消失了的这十分钟里干了些什么。想必是将我滑稽的告白四处传阅了吧?最后,他也就回了我七句话,还是在我好朋友的劝告下发的:“不要在我这一棵树上吊死,我又不是什么完美男神……祝你前途似锦,好好高考去吧。”我哭笑了:如果连吊死在一棵树上的决心都没有,那还是男人吗?但我不是男人,有这样的决心与我又有有什么好处?

    那个周末我哭得很惨,哭到胃部痉挛吐了三次。比我中考那几天因为紧张过度而吐的次数还多。

    我向t索求答案并不是为了自讨苦吃,而是因为五月初就要小科目高考了,我希望“他”可以再一次将濒临崩溃的我拉出深渊。但那个“他”不是t,而是我臆想中的他,即我自己。我原以为急速下坠的我可以被温柔地接住,但没有。我疼得仿佛被人撕碎了,还把地面砸出了一个大窟窿。人们只关心我砸出的那个坑,却不愿理睬我的伤。

    我倒愿意t像郝燃那样不耐烦地回复:高考后再说吧,祝你前程似锦。

    但现在想想,至少t没有在不爱的情况下说着爱我,然后教我自欺欺人,这一点还是让我很高兴的。

    统观全文,大家不难发现秋袅袅从一开始的不失天真浪漫的悲观主义者,变成略显淡漠的乐观主义者。她的温柔、扭捏渐渐消失,演变成后来的锐利、勇敢。这样的变化可能和我本身有关。

    本书前半部分是在高考前写的,后半部分是在高考后照着日记本写的。高二时流行MBTI(人格类型理论模型),那时我无论怎么测都是“infj-t”,高考后再测就是“intj-a”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四月份,我好像失去了共情能力。以前看一眼就可以明白出题人想要考的知识点,以及依据应该出现在哪一段落,自那以后就再也不能够了。以前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千文,现在也不能了(,有些油尽灯枯的感觉)。有时候我感到很无力,我感觉从前充满活力的文字如今显得苍白无力。更可怕的是在高考考场上,无论我念记叙文、文言文三遍乃至四遍、五遍,我都无法理解作者要说些什么。这种感觉类似于得了失语症。就这样,中考救了我一命的语文,在高考上给了我致命一击。如果不是数学拉分,我都不敢想象自己现在身在何处……

    周围人都在想:如果我没有遇见t,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为了多见t几面,我放弃了春季高考后走掉的机会。为了t,……这显然是道德绑架。我的一厢情愿无需他来为我买单,我想参与我命中劫的即使不是t,还会有u,或是v,再或是是w来接替t的位置。

    又有人会问:“那你为什么不能克制一下自己呢?”克制,我一直都在克制啊。可是,喜欢不就是像一个坏掉了的水龙头一样,怎么拧也拧不住,不是吗?我在高三刚开学的时候,就发誓不会再喜欢t了,可还不是不能自已,为t做的离谱事还不是一件不少?什么看星座,什么对流星许愿……

    我很羡慕林晌,因为他的念念不忘,真的有了回响,不过也就仅此一点可以羡慕。我的好朋友看过我的文后大吃一惊:“为什么……为什么这位男主角(的原生家庭)可以惨成这样?”我无奈地笑笑:这个世上的苦命人并不少。林晌虽是其中一人,但他所受的仅仅是皮毛之苦。秋袅袅在各个阶段遇到的林晌都是有不同的原型的;幼儿园时,是隔壁楼的少爷;小学时,是同班的大班长;高中时,是t与数学王子的集合体。初中时,是秋袅袅立志考上重点中学的精神支柱,是我自己。隔壁楼的少爷的家庭是林晌的家庭,同班的大班长的性格才是林晌的性格。所以,在朋友问我“为什么林晌没有长成心理变态”时,我可以一脸轻松地告诉朋友:“逆境中开出最美的花。”林晌永远不会怨天尤人,因为他是那个我可以在情窦未开的时候,就已经在向他默默看齐的大班长;他是那个哪怕我把他捉弄哭,他也会笑着和我说“没关系”的小男生。

    命运喜欢给人开玩笑,还都是恶劣的玩笑。秋袅袅次次濒临崩溃,林晌却试着逆风翻盘。林晌这样的孩子很难不得到上天的垂怜,所以他的结局是他应得的:爱情事业双丰收。

    秋袅袅试着成为林晌,就像我一直试着成为心中那个完美的自己,真正的“上将军”。

    希望大家都可以喜欢我的文,喜欢林晌。

    好好生活,好好追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