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网游竞技 » 网游之文明争锋 » 78童贯

78童贯

    “媪相,蒙古人不承认了,说辽国耶律德光接手了幽州,他们也没有办法,蒙古兵都撤回了草原,已经没法压制辽国了”

    “可恶,既然他们不能帮助咱们收回幽云,那就把礼金要回来”

    “媪相,小人说了,但是赵王忽必烈突然翻脸了,说没人敢欺骗蒙古人,既然蒙古人出兵了,不管做没做到,军费是不退的”

    “可恶,果然是豺狼,悔不听宗汝霖之言啊,你下去吧,我想静一静”

    童贯等着亲信退出自己营帐之后,开始盘算该如何跟皇帝赵佶交代。

    毕竟这笔金银是用来收回幽云的军费和稳定地方充实幽云城防。

    但是童贯大部分都给了蒙古人,自己和蔡京等人分了一部分。

    现在没能收回幽云,金银又都花光了,估计赵佶知道肯定得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毕竟自己不是文官,连去琼州的机会都没有。

    缺额大约就是给蒙古的一百万黄金,可是上哪弄到这么多黄金啊。

    数天内童贯茶饭不思,憔悴了很多也没有想到办法来堵上这个缺口。

    这天突然传来圣旨。

    “朕膺昊天眷命,青州匪患大起,数路征剿皆败,而使匪徒做大,今整个青州大部沦陷,反贼已然要进入河南,特命胜捷军统帅童贯加封枢密院副使,起北方诸边军前往征剿,不得借故延迟,钦此!”

    童贯感觉自己很懵,不断拍打自己想让自己清醒一点。

    “童枢密使,还不接旨?”

    传旨内侍非常不满,高声说道。

    “臣,童贯接旨”

    童贯赶忙接过内侍的圣旨,顺手把一个夜明珠塞到内侍手中。

    “童枢密使,官家有言,如果不好抽身退出战场可以适当的给辽国赔偿,只要能抽身南下剿匪,任何问题都不重要”

    内侍接到童贯的东西,悄声说道。

    看着内侍离开之后,童贯再也忍不住了,仰天大笑。

    本来以为彻底完蛋了,都有心投靠蒙古人了,没想到自己不但不会被收拾,还升官了,并且再也不需要发愁金银去向。

    看到皇帝的这种着急情况,甚至可以待价而沽,最次也可以再要军费。

    这青州反贼爆发的还真是时候。

    青州城内,县衙大堂。

    “哥哥,官军真的不堪一击,哈哈哈”

    “对啊,知道官军如此胆小,咱们早该攻打州郡,何苦在梁山泊附近徘徊。”

    “到时打进汴京,让哥哥坐了龙椅,咱们也都成为开国王侯,哈哈”

    姚景看着下面的众位兄弟也是非常开心,毕竟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先是宋军北上被辽国打了大败,然后蒙古人南下了,估计这次南下辽国必然灭亡,作为一个正常人看到眼前毫无抵抗的肥肉,怎么可能忍住。

    “兄长,此次咱们攻陷青州,是不是该打出旗号,征募基层官员,治理青州,到时咱们坐拥山东,等到蒙古人南下,可以率兵进入汴梁,清君侧诛奸妄,把持朝政”

    朱武非常佩服姚景的眼光,现在发展果然跟他说的一模一样。

    “此次蒙古南下朝廷必然抵挡不了,到时兄弟们还要跟蒙古人厮杀,不知道有几人能安享太平啊。”

    姚景抬起酒杯一饮而尽。

    “兄长,俺铁牛最佩服的就是你,到时只要你说让俺干啥,俺就干啥,不管是蒙古人还朝廷官家,俺铁牛都不怕”

    一个黑乎乎的壮汉,摇摇晃晃的跟姚景说道。

    “好,只要咱们兄弟齐心,必能成就大事,干”

    姚景站了起来举杯道。

    “干了,兄弟齐心”

    “对”

    这时一个角落,以一个黑矮子为首,正在一起喝着闷酒。

    “哥哥,这个姚景表面上义薄云天,其实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

    一个矮子喝了一口酒埋怨道。

    “诶,姚寨主起兵造反,一心想和朝廷作对,到时朝廷的百万禁军一发,不知道兄弟们还能剩下多少人啊。”

    矮胖子叹息道。

    “对啊,要依兄长,咱们早已经被诏安,做了官,兄弟们也都能享受富贵安稳的生活了”

    一个小胡子的书生附和道。

    梁山发展壮大之后,宋江等人提议诏安,可是姚景知道诏安就是一个大坑,怎么可能同意。

    再说这个世界姚景得到这么好的资源,怎么可能会去投靠宋朝然后被打压呢。

    要不是姚景怕杀了宋江等人引起大量别人的不满,到时人人自危,早就干掉他们了。

    所以一直主张诏安的宋江吴用等人慢慢就被边缘化了。

    半个月后南京幽州城,原南院大王府邸,现在的赵王府。

    赵王忽必烈因为南京道已经稳定,开始宴请跟随自己留守的诸人。

    “诸位,小王奉英明汗之命节制南京道,以后还希望诸位大人能配合小王,来满饮此杯”

    “大王,奴才硕讬愿意效犬马之劳”

    留下的镶红旗旗主赶忙表忠心。

    “奴才豪格也是”

    镶蓝旗旗主也不甘落后。

    吴襄祖大寿等人哪能比这帮专业奴才舔的快啊,所以只能之后起身开始恭维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