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帮大耳匡扶汉室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光和六年末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光和六年末

    简雍跟刘备合计了一下,手中的牌还是挺多的。

    要救代郡的百姓,手段不只有一种。

    同时,简雍心中一个很大胆的计划渐渐成型。

    “阿备,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可以让我们目前避免与豪强大族为敌,但又能解决豪强大族占据大量土地的问题…”

    以幽州为根基,未来想要争夺天下,唯有将生产力解放出来。

    不单单是粮食,还有无数的矿产、作坊,这些资源目前全都被掌控在豪强大族手中。

    另辟蹊径这条路对刘备来说时间不够,也做不到。唯有破而后立,只有重新进行一个资源分配,生产资源重新回到百姓手中,这个新政权才会具备强大的活力。

    ……

    护乌桓校尉部被刘备重新带着回到了宁县,这里一直都是护乌桓校尉部的驻地,只是在经历了鲜卑南侵的战斗后,护乌桓校尉连换了两人,驻地也被迁移。

    “既然刺史让我先代领护乌桓校尉,那我就先留在宁县。你带兄弟们回家去吧。”

    到达马城的时候,刘备和简雍即将分道扬镳。

    刘备率领两千人往东北方向,前往上谷郡的宁县。简雍率领这次出征的涿郡儿郎往西南,沿着歠仇水到下落、涿鹿,走官道过沮阳、居庸关进入广阳郡,最后南下回到涿郡,算算时日,刚刚够过年前几天到家。

    简雍下马,踩在雪地上,跺了跺脚,简雍说道:“朝廷还没有来消息,郭刺史说问题不大。但是也不能啥也不干,我们该做的还是要做。格局要大一些,虽然我们现在只有涿县,但有涿县便等于有了涿郡。”

    “有了涿郡,基本上可以说是有幽州了。”

    刘备认同的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啊。”

    “不过你放心吧,以后护乌桓校尉部谁都插不进手。”

    简雍嗯了一声:“让翼德跟在你身边,他经过这次磨练,已经可担大任了。我这次回去之后,等朝廷任职一到,马上就整顿好涿郡,集中资源自持护乌桓校尉。你只管招兵买马便是。”

    “雍子,你没在身边,我心里有些没底啊。”刘备感叹道。

    简雍骂道:“少扯这些,我又不是你爹。我是你爹,你这么大年纪还离不开你爹不成?”

    刘备一把搂住简雍的脖子:“你把未来几年的路都规划好了,唯独没有告知你怎么处理胡人之事,这是护乌桓校尉最麻烦的问题了,给点主意。”

    “拉拢一批,打击一批,消灭一批。仅此而已,反正就是不择手段让他们自己内乱起来即可。”简雍对刘备说道。

    “就这么简单?”

    “对,就如此简单。先让他们自己耗,等我们有足够的实力了,他们就只能乖乖臣服了。但我建议你,保持边疆的稳定同时,你要同步开展对胡人的汉化,只有胡人成了汉人,边疆未来就会成为内地。”

    被动的让胡人汉化,这太被动了,一般成功的时候都是胡人占据了中原好多年,这场景简雍都不敢想象。虽然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过程里一抓一大把这样的事迹。

    但如今正是摸索怎么才能让胡人主动汉化的最好时机了。

    中央王朝余威尚在,汉文化是这个时代的顶流,只需要稍稍引导就能让胡人心悦臣服。

    “很麻烦,我还以为我只需要杀了不服气的胡人就行了。”刘备叹道。

    “我们没在这个位置上,杀人能解决问题。但是在这个位置上了,杀人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了,还有很多更好的手段。这事,你得像翼德一样,在战场上磨砺出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怎么管理胡人你也得慢慢磨砺出来。”

    “行吧,我知道也不能光靠你。且在涿县等我的好消息吧,他日我给你弄几个胡人美女给你当侍女。”

    想到在草原上看到的鲜卑女子,简雍坚定的摇头:“无福消受,你自己享受吧。”

    正欲分开之际,简雍想了下,对刘备道:“你还将牵招带在身边吧。你在护乌桓校尉这个位置上不能干的太久了,你在这个位置只是一个让我们能名正言顺的拥兵,他日天下有变你还得脱身开来,我思来想去你之后的护乌桓校尉得把全部心思放在边事上来。”

    “而这个人选,我们里面,牵招是最合适的。”

    刘备闻言想了下:“牵招确实合适。”

    找到正在后军压阵的牵招,简雍直接道:“子经,你这些时日也待在护乌桓校尉,多学多看。天网之事掌控好大局就行,不要过度参与,你放在天网是屈才了。”

    牵招讶然:“让我以后当护乌桓校尉啊?”

    “你是最合适的。心思细腻又头脑灵活,能谋善断,是处理边事又能最好人选了。”

    牵招、田豫都是为曹魏边事呕心沥血,立下汗马功劳,只是二人在曹魏,没有得到重用,连陈寿都说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终於郡守,未尽其用也。

    “关于天网在草原以及幽并二州遍地的事务,暂时也需要你来负责。没办法,谁让我们现在人手少。”简雍叹了一口气说道。

    人才少啊,就算是知道那些王佐之才的动向,凭现在刘备的名望,也招揽不到他们。这些人才基本上都是世族豪强出身,最差的也是寒门,这寒门可不是贫民百姓,那只是没落的大族罢了,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想跟刘备这个泥腿子混。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刘备能挟天子令诸侯,如历史上曹操一般。

    曹操这个宦官之后,为什么麾下人才如过江之鲫?那是他占据着大义,如荀彧、荀攸、陈群这些人为之所用,更大的还是因为曹操一直打着自己是汉臣的名号,他的那些文武们,也都是授封的汉朝的官职、爵位。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所谓王佐之才也不是天生的,那也是在凡俗琐事中被锤炼出来的。

    如刘邦的丰沛功臣集团,他们难道都是天生的人才吗?都是刘邦提供了他们平台,带着他们成长。

    那为什么就不能出现涿县功臣集团呢?

    涿县的那些小吏当中,未尝就不能出现萧何这样的人物。

    人事安排结束,大队人马分成两拨,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简雍独身一人领军回家,这次郭勋也没有跟随,停留在了代郡帮助王泽。

    行至涿鹿,风雪漫漫,铁甲寒光,道路逶迤,战马驮着战士缓缓而行,时不时从鼻中喷出一缕白气。

    士兵们在秋季出发,那是天气凉爽,身上所着并无多少衣物。冬季返家,盔甲里面薄薄的红色戎服并不能御寒。

    不过这点寒冷也冻不伤人,北风还没有刮起来,不算太冷。

    “兄弟们还记得我们在草原湖边唱的那些歌谣吗?”简雍大声问道。

    身后士兵们精气神十足,回答道:“记得。”

    “君不见,汉终军……”

    歌声嘹亮高昂,穿透了风雪,传遍了四野。

    只是这风雪漫天之中,行人绝迹,只有这天地和风雪听到了这激昂充满了斗志的歌声。

    ……

    腊月二十八大军回到了涿县,朝廷的奖赏还没有下来,但是不能让兄弟们口袋里空空回家过年,关羽早已经准备好了奖赏。

    大量的钱财和物资,论功行赏,热闹了一天的军营,随着士兵们高兴的离去,渐渐的也安静了。

    离开的数月,涿县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十这天,简雍收到了天网的密报,代郡数县的百姓暴动,攻破了县中的豪强大户,这些豪强大户抢掠一空。

    代郡发兵征讨,发动暴动的百姓早已经消散。

    豪强囤积的粮食被百姓瓜分,其他诸多物资也都被百姓给分走了。

    密报当中详细了阐述了这场动乱的经过,还有死伤、粮食和瓜分的田地的数据。

    简雍看完密报,手指敲打着案几,思考着未来需要怎么更加完善这样的行动。

    暴动之事,是天网暗中策划,由太平道发动。

    幽州太平道,田楷已经尽数掌握在手中,传播教义,发动民众之余,田楷还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其大大小小的头目,有天网中的精锐,有军中的军官。刘备、简雍都能掌控这支武装力量,等到需要的时候,几乎能立即组建成军队。

    代郡之事,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场鼓动人心的动乱,归根结底还是百姓过的太苦了,一场大雪让百姓彻底的过不下去了,有人带头站出来振臂一呼,百姓纷纷响应。

    这场组织动乱也只是临时性的决定,能刮起这么大的风浪,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要想在整个幽州刮起这一阵风,有些难度,但难度不高。

    豪强大族也有兵马在手,他们会拼死抵抗。

    所以,幽州的太平道,也得强大一点。

    简雍在思考过后,提笔准备给田楷写一封密信。

    做完这一切之后,还有纷杂诸事等待处理,最重要的还是募兵以及军备之事了。

    过完年就是光和七年,即历史上的中平元年,这元年之称是黄巾起义在年底形势大坏的情况下,皇帝为了表天下安宁,临时改称中平元年。

    黄巾起义在春季爆发,简雍算了下时日,只有短短数月的时间做准备了。

    “去将郭开与高诱唤来。”简雍朝外面的士兵说道。

    郭开便是郭图,这家伙简雍也知道他的一些根系了,如果没错的话,确实是历史上的那个郭图。

    凭着能力,从主记室的计吏,已经成了主记了。

    高诱一直都是主持涿县农事,在任上功劳很大,一两年时间就让涿县粮食产量翻了一倍。

    两人很快到来,纵然这个时候已经天黑许久了,但二人也一直扑在工作当中。

    单单是这工作劲头,简雍就已经很佩服了,他们几乎是天天如此……

    “公则,我们库房当中的粮食、铁料、布匹等物资有多少?”简雍向郭开问道。

    郭开不假思索,张口便说道:“粮食十八万石三千七百二十斗余、铁料两万八百斤、各类布匹三万四千八十匹,另外还有大仓还有若干其他物资,县丞可否要听?”

    简雍再看向高诱:“明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估计个大概吗?”

    “官府可收大概在二十万石左右。不会超过二十五石。”高诱说道。

    涿县亩产量平均已经这在这两年提高到了五百斤到六百斤这个区间了,这得益于大量农具、生产资料的投入,但也只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如果还想提高亩产量,就要从肥料和种子上下功夫了。

    换算成石的话,亩产量在四石到五石左右。

    “明年赋税减半成,商税不变,但要求所有赋税改成只收粮食或者以铁料替代。”简雍如是说道。

    高诱不解:“县丞,赋税只收粮食和铁,这点属下理解。只是如今涿县赋税已经很低了,为何还要降半成?”

    简雍说道:“明年将会是多事之秋,百姓口袋里多点余粮,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既然是多事之秋,我们也应该多储备粮食…”高诱犹豫了下说道。

    “这我自是知道的,也是我唤你们二人来的一个重要之事。”简雍对二人道。

    “这件事由郭开来办,将县中的所有铜钱、布匹等粮食、铁料之外的物资,换粮食和铁料,让马官将马匹也悉数卖出或者换粮食和铁料。”

    “粮食、铁料,有多少,我们就换多少,直到我们没有钱财物资购买为止。”

    简雍对高诱说道:“公美,你负责工匠的事情,必须要全力的制作铠甲、武器、弓箭,全面的进行战备。”

    “招募流民,垦荒屯田之事你来负责,但是可以交给德然去做,他也需要磨砺,不可让他懒散了。”

    接下来如募兵、修缮城墙、购买其他物资之类的诸事,简雍都一一安排给二人,总之,一切都是围绕接下来的战争进行运作。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简雍对两人道:“再宣布一下,从明天开始就放假两天,今年的俸禄给大家都发三倍的,明年亦如是。只让大家尽一切努力,完成接下来的事务。”

    两人记完简雍说完的的内容,互相看了一眼,高诱问道:“县丞,这诸事都只围绕战备,明年可是有大战?”

    “用你们最坏的想法来看待明年就行了,你们以后会怀念今年这样的好日子的。”

    “对了,过完年,我应该是涿郡太守了,阿备为护乌桓校尉。你们二人的位置也可以升一升。但是我们的根基还是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