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帮大耳匡扶汉室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田丰

第一百三十二章 田丰

    “卑下田丰,冀州巨鹿人,因见家乡遭受兵戈之难,一直心怀忧虑,还望两位君候见谅。”

    两人是列侯中的最小的亭侯,那也是列侯,自有资格被人称呼为君侯。

    刘备盛情难却之下,田丰便也将就着在涿县县府休息几日再出发回洛阳。反正圣旨已经传到了,任务完成,什么时候回去倒是不急了。

    简雍眉头一挑,这不是瞌睡了就送来了枕头了吗。

    这位是谁,就不费笔墨了。反正袁绍要是听他出的几个主意,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坟头草说不定都能有一丈高了。

    曹操自己都说: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

    虽然这位爷不如诸葛亮、荀彧,但也是个在众多谋士之上的战略宗师了。

    他看全局的眼光,是要比汉末三国那些谋士要看的全,看的高的。

    要是田丰能被刘备给拉拢,简雍能轻松很多很多了,毕竟他又不是单纯的谋士,政务上的事情肯定也极为熟练。

    刘备客气的道:“原来是冀州田元皓,久仰久仰。”

    简雍咦了一声:“阿备认识元皓兄?”

    田丰也疑惑着。

    刘备高兴的道:“元皓兄在冀州有博学之才名,冀州人多有传颂,我自是听说过的。后来听说元皓兄被太尉府征辟,便再也没有听说过元皓兄消息了。今日终于见着了真人了。”

    田丰朝刘备抱了抱拳,以示感谢夸赞,解释道:“先前在太尉府当了一段时间的书吏,被举为茂才,得以为侍御史。后来弹劾了阉人宋典的侄子为祸乡下,侵占良田之事,被宋典嫉恨,又逢黄巾贼作乱,我与张角为同乡,在洛阳的时候有过几次交集,朝廷便安排我来涿郡传旨。这样也罢,免得见着了朝堂上的那些阉党,等回到京城,我便辞官了。”

    那可敢情好啊,辞了那劳什子侍御史,来涿郡太守府或者护乌桓校尉府都可以啊。

    刘备正色道:“如今奸宦为祸,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正是需要元皓兄这样的正气臣子重振朝廷清朗之风。以元皓兄的大才,辞官归乡是朝廷和百姓的不幸,元皓兄又正直大好年华,也不宜辜负了自己的所学,当是应该一展抱负。”

    “干不了了,我是不想干了,这官不当也罢,每天看不顺眼的事情太多了,官场太浑浊了啊…还是回乡去…可家乡现在也回不去了啊。唉。”重重的一叹气,官场上的事情田丰大概已经无所谓了,但是他愁家乡的战乱,愁现在回不去。

    平日里根本没关注朝廷里的事情,也极少对洛阳那边有什么评论的刘备,一反常态的开始了键政了。当然后半句一说出来,熟知刘备性格的简雍,就晓得刘备对田丰也起了拉拢的意思了。

    简雍道:“这个鸟官不做也罢,凭白要受那些阉人的气。元皓兄有如此大才,不管是侍御史还是做传旨之事都是大材小用。只是我辈当官,也不是为朝廷,为皇帝而当官,而是为无数的黎民苍生而当官。”

    田丰对刘备是有很好的观感的,这个面目忠厚,眼神清澈,手长耳大的年轻人给人一看就觉得此人很亲和。

    简雍虽然长得好看点,但也没有什么特别让人记得住的特点。

    只是这当官是为黎民百姓而做的话说出,让田丰好似找到了知音一般。

    “武垣挺厚的这句话深得我心啊。朝廷之上,尽是虫豸,从未想过为百姓做一件善事,这才有了黄巾之乱。被裹挟的那些百姓,可都是被逼的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啊。”

    简雍与刘备一个眼神对视交流,两人都心知肚明接下来要干嘛。

    田丰对黄巾起义能有这种认知,那就说明大家是一路人。

    刘备对田丰道:“元皓兄,朝廷现在阉党当道,不是我辈施展抱负的地方。我在涿县的时候听闻过元皓兄的名声,如今我被朝廷委以守卫北疆的重任,能开府持节。只是我出身卑微,没有有才能的人帮助我掌护乌桓校尉诸事。”

    “边地糜烂,时常遭受胡人劫掠,百姓困苦,屡遭屠戮,我誓死要远驱鲜卑,让边境安宁,还请元皓兄助我,我愿以护乌桓校尉长史以事元皓兄,还请元皓兄莫要嫌弃。”

    护乌桓校尉能持节开府,其下属吏有长史一人,司马二人,皆六百石。

    刘备言辞诚恳,是带着无尽的诚意,说完还站起来,朝着田丰深深行了一礼。

    田丰都慌了,184年的田丰还不是那个在袁绍帐下那个年岁成熟的田丰,这个时候的他虽然以才学闻名冀州,但终究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洛阳为官一直没有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重视,还因为刚直的性格遭受到了许多排挤和奚落。

    “君侯,卑下恐不能担此大任啊。边事复杂,我连一个侍御史都当不好,何德何能能为护乌桓校尉长史……”田丰有些受宠若惊。

    说实话,一个县令跟护乌桓校尉是天差地别,单单一个开府的权利,就压过了众多两千石官职了。

    开府持节,掌乌桓、鲜卑诸事,又能领兵,还能利用身份与胡人做各种生意。

    基本上就是北地的土皇帝了,哪怕是诸郡守,也要低护乌桓校尉一头。

    并且,护乌桓校尉,已经是国家的高级将领了。

    先前简雍就等着刘备成为正式的护乌桓校尉,征辟一些未来的文臣名将,现在田丰正好是第一个。

    至于挖袁绍墙角这种事,简雍希望多来点,你反正也不珍惜重视,那我们就来帮你把有能力的人都挖过来让其安安全全,留着性命为咱们打工了。

    田丰拒绝的并不干脆,也不是他不想跟刘备干,主要是他真没有自信。

    算算年纪,田丰也只是刚刚二十余岁,比刘备年纪相差无几。

    久在书房之中的读书,哪有刘备这样从小就在街头混迹的人会为人处世?

    刘备又是那种顺着杆子往上爬的。

    见到田丰犹犹豫豫,知道要下猛药了。

    刘备一把握住田丰的手,刘备几近声泪俱下:“元皓兄,世人轻我刘备出身,就连稍稍懂得读书识字的人也不愿意屈身辅佐我,更加不用说那些士人了。还请元皓兄助我,以卫边境,护一方百姓平安!”

    一方面说自己出身低微,士人不鸟刘备,你田元皓肯定不是这种人吧?你要是拒绝了我,那你肯定就是这种人。

    另一方面就以保卫边疆,保卫百姓的大义来架着田丰。你田丰读了这么多的圣贤书,总不会不想着保家卫国吧?

    尚且还是小白的田丰,被刘备给完全拿捏了。

    “田元皓啊,碰到刘备,算你倒霉了。”简雍看着有些激动,又有些无所适从的田丰心中默默想到。

    田丰对刘备的热情还不适应,但也心中有决断,回道:“既然君侯看重我,我愿跟随君侯建功立业,护卫边地百姓。”

    刘备哈哈一笑:“有元皓兄辅佐我,边境至少要安宁三十年啊。”

    这个时候多说点夸人的话总没错的。

    简雍乐呵了一会,想到有些不对啊。

    自己当了郡守,没有牛马帮自己,那只有自己当牛马了。

    田丰被刘备带去护乌桓校尉了,那自己还去哪儿寻个田丰来帮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