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在人间苟到万年道行 » 第二十二章 饺子

第二十二章 饺子

    远寺钟敲,沿村鸡唱,林鸦檐雀鸣。

    一场好雪连续下了三天,足足有了两尺厚,屋里的烛光透过厚纸窗投在了院子里面,影影绰绰,在雪地上镀上了一层金黄。

    的卢已经窝进了新盖好的棚子里面,想要露出头来,却是冻的龇牙咧嘴,又连忙地缩了回去。

    青牛倒是不怕这个,天黑就堆起来了雪人,有一丈高,两边插着扫帚,戴个狗皮帽子,想要给巧儿一个惊喜。

    天降大雪以来,衙门里面只剩下几个当值的,陆巧元即使去了也是无事可干,靠近年关,仁安县的百姓安居乐业,无窃盗人亡之事发生,最多是在大堂里面呆着,听聚集而来的灾民聊八卦奇谈。

    这边,陆巧元刚漱口出了屋子,就听见隔壁院子的动静,县衙府里雇佣的仆丁们已经开始打水熬粥,清理庭院。

    扫雪声,叱犊声,桔橰声,此唱彼和,大有五柳先生所写古桃源的韵味。

    【入水】乃是【指化】精通后开启的另一项神通,可在水中行走,畅通无阻,俗称避水诀。

    陆巧元站在庭院里,念念生咒,雪花在他脚下飘落,却无法触及到他的身体。

    院里的雪已经被青牛用爬犁拾掇了干净,平平整整的地上只有凝霜的冰雪粒,特别是靠近院墙小门的地方,格外的干净。

    今日雪这么大,卖吃食的老板估计也不愿意出摊了。

    各扫门前雪,撂摊子那处地的雪没谁愿意出来扫一下,然后拉出城外,总觉着平白让人占了便宜。

    望着家里的小米面,窝窝头,黄米面,烙糕子,陆巧元一时间泛起了嘀咕。

    “今天该吃点啥呢?”

    抄着窝窝头,陆巧元看了半晌,就听见院里的小门响了,隔着屋子,一道稚嫩的女童声音传来。

    “大哥哥,今天不用喝粥了,姐姐和我包好了一点饺子,咱们就趁早儿吃饭。”

    这女声一听就是聪明伶俐的巧儿。

    她头上罩着一个大红绉绸包头,从脑后燕尾边兜向前来,拧成双股儿在刘海前扎一个蝴蝶扣儿。斜背着一个黄布包袱,提着一个盛着面食的篮子。

    看见院里那么大的雪人,巧儿惊讶地双眼都是小星星。

    “外面冷,别愣着了,快点进屋里面来!”

    陆巧元招呼着,接过那篮子和包裹,放在了炕上面,刚和的面用麻布盖着,摸上去还挺暖和。

    “这都是啥馅的饺子?”

    “肉葱馅的,”巧儿用筷子夹着馅递到陆巧元面前,“上次买的肉没吃完,正好用来包饺子,府里的姐姐喜欢吃甜的,就让我把肉陷全端回来了。”

    “这饺子不都是咸的吗,甜的好吃吗?”

    陆巧元腹诽道,甜饺子他还真没吃过,最多也就和汤圆一起掺和着下了锅,很好吃。

    “这么些个儿完全都不够咱吃的。”

    两人再加上牛马,怎么着也得一盆面。

    “都下到锅里面,不用留着了,这的卢虽说只吃草料,但我上次赏了它一个肉馅面泡,感觉它还挺爱吃的,抹完了嘴,还想讨要着吃。”

    “好。”

    巧儿熟练的揉面,擀皮,包馅,看得陆巧元有些呆了,这也太可爱了吧,亦或者说实在是太过于乖巧懂事了。

    不过,陆巧元觉着没必要这么麻烦,便吩咐让巧儿把皮擀好后,上面放上馅,直接指化成了包好的饺子。

    这神奇的做法,惊讶的巧儿眼睛睁的圆圆的,小手掰着陆巧元的手指,瞪着看了好久,想要探出个究竟来。

    包完饺子,下锅,再点上三遍凉水,就可以直接吃了。

    的卢,身形太大,只能在棚子里面委屈待着,饺子好了后,陆巧元给它盛了一盘,也让它尝尝鲜。

    炕上坐着三人,陆巧元,巧儿,青牛。

    自从道行精进了后,陆巧元发现自己的指化术竟然可以作用到妖身上,有事没事就将青牛的身子变来变去,不过也仅限于体形的大小。

    如今青牛的身形稍稍比巧儿大一些,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钻进了牛布袋的小孩,顶着两个翘翘的尖角,十分萌。

    “开始吃吧!”

    将饺子盛了出来,陆巧元分成三份,直接摆在炕桌上面。

    “牛牛,慢点吃,烫!”

    巧儿用筷子打了一下正要双手齐下,捞饺子的青牛,冲这吃饭的架势,闹不好上辈子是个饿鬼。

    “饺子里面有一个包铜钱的,你可得小心点吃,别一口给吞了。”

    巧儿紧接着叮嘱道。

    一听这,青牛吃的倒又更起劲了,只想把那枚铜钱给找到。

    “悠着点,吃到肚子里面,难不成还把你给开膛破肚了,再掏出来。”

    陆巧元没好气地说道。

    “俺娘说,钱吃到肚子里面是好运,财神爷就不会跑到别人家里面去了。”

    “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陆巧元说着,又拿筷子敲了敲牛头,“亏你还有点道行,怎么连这一枚铜钱都要贪到肚里面?”

    巧儿鼓着腮帮子,嚼着饺子说道,“大哥哥,你平时不都是让我去买东西吗?是不是就图省点银子?”

    “我那是......”

    陆巧元想要反驳,话到了嗓子眼,憋着脸通红,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得咽了回去,讪笑了起来。

    “你们俩呀......”陆巧元指着面前的两人打趣道,“真是古灵精怪!”

    “嘻嘻嘻......”

    “哞哞哞!”

    “俺娘还说过,这荞麦面吃多了也不好,烧心。”

    “那准是你娘亲胃口不好,你看这青牛都胡吃海塞多少个饺子了,”陆巧元边说,边用筷子轻轻打了下青牛,“谁家像你这样的吃法啊,直接端起盘子往嘴里面灌。”

    这饺子即使再怎么好包,也抵不住青牛这么个吃法。

    话赶到这岔口,巧儿却是扑哧笑了起来。

    这磨好的白面包成的饺子就是好吃,那些店里卖的面,看着白净,筋骨却是不行,吃着还是太假了。

    “打小家里人就说我是贱丫头的命,三顿有两顿饥,没想到遇到了大哥哥后,过上了怎好的日子。”

    就这么说着,巧儿突然眼圈红了,眼泪就簌簌掉下来,哽咽着吃不下去。

    “大哥哥,我想俺爹娘了。”

    青牛看了一眼,直接住了嘴,也是哞哞了起来,它们两人都是陆巧元所救,同为天涯沦落人。

    “想了,就给他们说说,也让他们放个心。”

    “哎!”

    巧儿的老家在仁安县北面,便朝着北方跪下了,念叨着说,“爹,娘,俺遇上了个好哥哥,心眼儿特别好,吃的饱,穿的暖,不遭活饥荒那罪了。俺给爹娘报个平安,祝爹娘康康健健。”

    自从被大水淹了村后,巧儿就和爹娘失散了,这一路上,也没有踅摸到他们的踪迹。

    而后来就到这施粥赈灾的仁安县,也没找到他们,是死是活,都没有半点消息。

    跪拜三下后,巧儿缓缓站起了身子,小手擦去眼眶的泪,回到炕上,刚要准备拿起筷子,却忽地响起了一件事。

    “大哥哥,这是大老爷要交给你的东西,说不定对你有用。”

    巧儿将那个小黄布包裹给打开,拿出一本书,名为《志怪集》。

    陆巧元一眼瞧出来了这本书,是从崔家搜出来的,扉页写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这本书作为赃物留在县衙里面,没想到今日又被送了回来。

    据说是崔家先祖的呕心沥血之作,穷尽各朝各代记传资料,所辑佚文堪称一流。里面记录着志怪奇事,有足蹬朱丝履,腰系白玉蟒的仙人,有电卷风驰,龙骧虎步的驯妖人,还有朱缨花衮,赤面白髯的猪倌等等。

    将书放在一旁,陆巧元又拿起来筷子,有些失神地说道,“等来年开春,咱仨儿回家走一趟。”

    “嗯。”

    巧儿感动留下热泪,滴在碗里,就着饺子一块咽下,心里暖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