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天显灵
廷尉把周阳并一应罪证押解到廷尉府后,由于事关重大、牵扯到周亚夫家。廷尉迅速把这一事件上报皇帝刘启。
听了廷尉的报告,充满疑忌的皇帝刘启的眼神之中不禁流露出了一丝杀机,寒冷又恐怖......
“让周亚夫到廷尉府解释吧!”皇帝刘启冷冰冰地说道。
“遵旨。”
回来的廷尉赶紧带人去周亚夫家里,并且当面要他到廷尉府解释私藏兵器这件事,指出这是皇帝的意思。
“好的,我随你们到廷尉府”周亚夫静静地说道。饱经沧桑的声音中还是可以听得出军人的铮铮铁骨。
在府门前,回首望了望这个自己成长和生活了多年的家,不经意间,双眼湿润。
廷尉府里,廷尉高高在上,趾高气昂。
“君侯为什么要私藏兵器,意欲何为?”
“我不知道这件事,阳儿也肯定被陷害了,他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
“你们父子是不是要谋反?”
此时的周亚夫怒火中烧,想着自己统率天下兵马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都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不臣之心。如今,只是个赋闲在家的老人,却被质问为何意欲谋反,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那些用于丧葬的木偶兵器一定被歹人调换了。”
“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听到这里,周亚夫已经彻底明白了。如今的自己,早已经失去圣宠,凡是官场小人,谁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廷尉既然已经认定自己要谋反,那么自己做再多的辩解也没有用的。
于是,周亚夫不再开口说话了。
廷尉见此,只得先将周亚夫押进大牢。
深夜里,阴暗潮湿的牢房之中,辗转难眠的周亚夫回想起了父亲周勃,想到自己出生以来的种种经历,不禁老泪纵横。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功高震主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最高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周亚夫逐渐明白了这一点,原来这件事不是根本原因,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借口而已。不在于是木偶兵器还是真的兵器。难怪皇帝连自己的面都没有见,就让廷尉审讯自己。想到这里,年老的周亚夫释然了......
于是,周亚夫不再进食了。
廷尉上报皇帝刘启。
“那就随他!”皇帝怒气未消地说道。
绝食的第五天,年老的周亚夫终于支撑不住了,在呕血中咽了气。一代将星就此落下帷幕!
皇帝刘启念在周亚夫的功绩上,厚葬了他。至于周阳,则被废除了继承爵位的资格,发配边疆赎罪。
且说替换了木偶的那些真兵器何所从来?原来,这事还要提到已经死去的梁王刘武。当年,皇太子刘荣被废,梁王刘武就一心想着上位皇太弟,成为皇位继承人,并且请求他的母亲窦太后向皇帝刘启提出这个动议。由于袁盎等大臣的极力反对,此事才作罢。梁王刘武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安排人员、武器等,准备对这些大臣下手报复。后来事情泄露,但是还剩下一些兵器在长安城外的秘密地点。这个地点,也被天鹰士暗中侦察获知。
连中行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兵器的用处,居然可以把一代名将周亚夫埋葬掉,真是太值了!
在长安城之中的中行说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满意得很。心想着周亚夫这样的统帅死去,日后匈奴大军南下,也就少了一个障碍。没有了优秀的将领,我看你汉朝如何抵挡住大匈奴的铁骑。终我一生,也要让你汉朝不得安宁,不死不休!
志得意满的中行说于是从长安城离开,准备返回匈奴。郊外的途中,他遇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放羊的孩子,约十一二岁的年龄。只见孩子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就见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
“孩子,你身上怎么到处是伤痕,被谁打的?”中行说不无心疼地问道。
“被我兄弟们打的”孩子委屈伤心地说道。
“为什么”吃惊地问。
“因为我是私生子,在家不受待见,经常被欺负”孩子回应。
“既然他们对你不好,为什么不离开?”说吧,中行说从身上掏出了一些钱币交给了孩子。
孩子心中顿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被人关心的温暖,双眼充满了泪光。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孩子问道。
“我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孩子你的名字是什么?”
“卫青”
“小卫青,树挪死人挪活,不必死守一个地方”说罢,中行说起身离开。
中行说现在绝对不会想到,“卫青”这个名字将会在日后成为大匈奴帝国的噩梦,他领导的“漠北大战”将会彻底终结大匈奴帝国的强盛,他会是大汉历史上最璀璨的将星,他和外甥霍去病会成为史书大书特书的“大汉帝国双璧”。
小卫青看了看手中的钱币,抿了抿嘴,眼神之中充满了坚毅。暗下决心,与其在亲生父亲郑季家里背负着私生子的名头被那些所谓的兄弟欺负致死,还不如早早离开!
放羊回家后的这天夜里,卫青偷偷从家里跑出。之后,卫青来到了平阳公主府里面的母亲卫媪身边,他本人也成为了一名马奴。
两年后,皇帝刘启患病,并且病情愈发严重了。自知大限将至的皇帝刘启。下令提前举行皇太子刘彻的加冠典礼。
是日,天朗气清,白云片片,微风和畅。未央宫大殿之上,文武官员肃立整齐。病重的皇帝勉强支撑着身体,主持加冠典礼。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双眼充满了期望以及不舍......
已经16虚岁的英气俊秀的皇太子刘彻,缓步来到了皇帝面前。就在父皇给自己加冠之后,顿时倒在了大殿之上。
“父皇,父皇......”刘彻不停地喊道。
“做......做一个好皇帝”皇帝刘启艰难地嘱咐道。随即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之后,朝廷议定大行皇帝的谥号为“景”,史称“汉景帝”,葬入“阳陵”。
皇太子刘彻在文武大臣的见证下,顺利即皇帝位。
威严的龙袍,精致的玉腰带,以及十二珠玉冕旒后那双锐利有神的眼睛,一切都在暗示着这个年轻的帝王将会引领大汉帝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也将证明,“刘彻”这个名字将会是史书之中最为闪耀的名字!万古流芳。
于是,刘彻的生母皇后王娡被尊为皇太后,祖母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刘彻为了方便记录年代时间,首次使用年号。于是,确定次年为建元元年。
就在这一年,在平阳公主府,卫青的二姐卫少儿因为和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而产下一个男婴。因为卫少儿失去了与霍仲孺的联系,便只能先独自抚养孩子,并且取名“霍去病”。这个名字,将会光灿史册。
就在卫少儿分娩的时候,千里之外的边关却出现了警情。原来是匈奴的又一次侵略,军臣单于考虑到汉朝新皇帝年轻,即位不久,想着给他送上一份“厚礼”,试一试他的胆魄。
边疆的警情传到长安,皇帝刘彻在大殿之上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对策。鉴于此次警情,匈奴侵略队伍的规模不大,所以大臣们多数还是建议采用以前的办法:予以小规模驱赶或者是反击,同时送礼物前往匈奴,修好关系为上。
面对着这群文武大臣,主战心理的刘彻愤然退朝,离开大殿。
在去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太皇太后也提到此事。
“孙儿,就照大臣们说的做吧。匈奴此次无非也就是像以往一样,贪图财物而已。”太皇太后缓慢地说道。
“难道就一直这样送财物、送公主下去吗?大汉江山社稷,还要托付在一个又一个女人身上吗?孙儿不愿意这样下去,深以为耻!”说吧,拂袖而去。
望着孙儿离去的背影,太皇太后微微点了点头,感到大汉即将迎来一位真正的雄主!
夜幕悄悄降临了,皎洁的明月高悬空中,满天的星斗不停眨着眼睛,无边的天河照旧显眼。
太庙外,虫鸣不已;太庙内,灯火辉煌。
年轻的皇帝刘彻缓缓走进太庙里面,望着历代先祖先皇的灵位,他跪了下来,尤其注目着太祖高皇帝的灵位。
“为什么到现在和亲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为什么到现在还要继续承受匈奴的侵略,为什么满朝文武和皇祖母固守之前的措施,为什么,为什么......”刘彻痛彻心扉地倾诉道。
突然,一阵十分怪异的大风刮了起来,吹灭了大多数的烛火,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太庙横梁之上的一个竹简落了下来,落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风也慢慢停了下来。
好奇的刘彻赶紧上前,一把拿起竹简,想看一下上面写了什么东西。
在少数几根残存的烛火微弱的灯光下,二十个字映入眼帘:真龙是汉家,汉家是真龙。必通西域地,国运方昌隆。
诧异万分的刘彻睁大了眼睛,再次确认了上面的内容。
望着手中的竹简,刘彻认为这一定是上天的意思,是上天给与自己的指示,给予大汉的指示。
刘彻随即自信满满,在历代先祖先皇的灵位前立誓。
列位皇考明鉴:
终朕一生,必通西域、战匈奴,昌盛大汉之国运,建立万古之殊勋!
这段铮铮誓言,将成为这位年轻皇帝终其一生的指南,历史将会证明,他的所作所为,恰如其分。
刘彻认真审视着自己面对的历史局势。认识到自己虽然现在是皇帝,但是军国大权并不在自己手中,而是在皇祖母手中。自己还需要蛰伏,等待有利的时机。只要皇祖母在,对匈奴的政策就不可能出现根本性逆转。面对着在黄老“无为而治”治国理念下已经62年的帝国,刘彻渴望着由自己执掌皇权,乾纲独断,引领一个积极开拓进取的大有为新时代。
第二天,刘彻命人查阅有关西域的史书档案等,但是却一无所获。这样的结果,更加令刘彻感到惊奇,他更加感到,神秘的西域,一定和大汉的国运息息相关,上天的指示不会错的。
傍晚时分,刘彻登上宫城城墙,望着西方灿烂的晚霞,煞是美丽,陷入了无限憧憬。心中想着西域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听了廷尉的报告,充满疑忌的皇帝刘启的眼神之中不禁流露出了一丝杀机,寒冷又恐怖......
“让周亚夫到廷尉府解释吧!”皇帝刘启冷冰冰地说道。
“遵旨。”
回来的廷尉赶紧带人去周亚夫家里,并且当面要他到廷尉府解释私藏兵器这件事,指出这是皇帝的意思。
“好的,我随你们到廷尉府”周亚夫静静地说道。饱经沧桑的声音中还是可以听得出军人的铮铮铁骨。
在府门前,回首望了望这个自己成长和生活了多年的家,不经意间,双眼湿润。
廷尉府里,廷尉高高在上,趾高气昂。
“君侯为什么要私藏兵器,意欲何为?”
“我不知道这件事,阳儿也肯定被陷害了,他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
“你们父子是不是要谋反?”
此时的周亚夫怒火中烧,想着自己统率天下兵马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都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不臣之心。如今,只是个赋闲在家的老人,却被质问为何意欲谋反,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那些用于丧葬的木偶兵器一定被歹人调换了。”
“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听到这里,周亚夫已经彻底明白了。如今的自己,早已经失去圣宠,凡是官场小人,谁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廷尉既然已经认定自己要谋反,那么自己做再多的辩解也没有用的。
于是,周亚夫不再开口说话了。
廷尉见此,只得先将周亚夫押进大牢。
深夜里,阴暗潮湿的牢房之中,辗转难眠的周亚夫回想起了父亲周勃,想到自己出生以来的种种经历,不禁老泪纵横。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功高震主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最高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周亚夫逐渐明白了这一点,原来这件事不是根本原因,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借口而已。不在于是木偶兵器还是真的兵器。难怪皇帝连自己的面都没有见,就让廷尉审讯自己。想到这里,年老的周亚夫释然了......
于是,周亚夫不再进食了。
廷尉上报皇帝刘启。
“那就随他!”皇帝怒气未消地说道。
绝食的第五天,年老的周亚夫终于支撑不住了,在呕血中咽了气。一代将星就此落下帷幕!
皇帝刘启念在周亚夫的功绩上,厚葬了他。至于周阳,则被废除了继承爵位的资格,发配边疆赎罪。
且说替换了木偶的那些真兵器何所从来?原来,这事还要提到已经死去的梁王刘武。当年,皇太子刘荣被废,梁王刘武就一心想着上位皇太弟,成为皇位继承人,并且请求他的母亲窦太后向皇帝刘启提出这个动议。由于袁盎等大臣的极力反对,此事才作罢。梁王刘武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安排人员、武器等,准备对这些大臣下手报复。后来事情泄露,但是还剩下一些兵器在长安城外的秘密地点。这个地点,也被天鹰士暗中侦察获知。
连中行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兵器的用处,居然可以把一代名将周亚夫埋葬掉,真是太值了!
在长安城之中的中行说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满意得很。心想着周亚夫这样的统帅死去,日后匈奴大军南下,也就少了一个障碍。没有了优秀的将领,我看你汉朝如何抵挡住大匈奴的铁骑。终我一生,也要让你汉朝不得安宁,不死不休!
志得意满的中行说于是从长安城离开,准备返回匈奴。郊外的途中,他遇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放羊的孩子,约十一二岁的年龄。只见孩子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的。就见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
“孩子,你身上怎么到处是伤痕,被谁打的?”中行说不无心疼地问道。
“被我兄弟们打的”孩子委屈伤心地说道。
“为什么”吃惊地问。
“因为我是私生子,在家不受待见,经常被欺负”孩子回应。
“既然他们对你不好,为什么不离开?”说吧,中行说从身上掏出了一些钱币交给了孩子。
孩子心中顿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被人关心的温暖,双眼充满了泪光。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孩子问道。
“我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孩子你的名字是什么?”
“卫青”
“小卫青,树挪死人挪活,不必死守一个地方”说罢,中行说起身离开。
中行说现在绝对不会想到,“卫青”这个名字将会在日后成为大匈奴帝国的噩梦,他领导的“漠北大战”将会彻底终结大匈奴帝国的强盛,他会是大汉历史上最璀璨的将星,他和外甥霍去病会成为史书大书特书的“大汉帝国双璧”。
小卫青看了看手中的钱币,抿了抿嘴,眼神之中充满了坚毅。暗下决心,与其在亲生父亲郑季家里背负着私生子的名头被那些所谓的兄弟欺负致死,还不如早早离开!
放羊回家后的这天夜里,卫青偷偷从家里跑出。之后,卫青来到了平阳公主府里面的母亲卫媪身边,他本人也成为了一名马奴。
两年后,皇帝刘启患病,并且病情愈发严重了。自知大限将至的皇帝刘启。下令提前举行皇太子刘彻的加冠典礼。
是日,天朗气清,白云片片,微风和畅。未央宫大殿之上,文武官员肃立整齐。病重的皇帝勉强支撑着身体,主持加冠典礼。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双眼充满了期望以及不舍......
已经16虚岁的英气俊秀的皇太子刘彻,缓步来到了皇帝面前。就在父皇给自己加冠之后,顿时倒在了大殿之上。
“父皇,父皇......”刘彻不停地喊道。
“做......做一个好皇帝”皇帝刘启艰难地嘱咐道。随即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之后,朝廷议定大行皇帝的谥号为“景”,史称“汉景帝”,葬入“阳陵”。
皇太子刘彻在文武大臣的见证下,顺利即皇帝位。
威严的龙袍,精致的玉腰带,以及十二珠玉冕旒后那双锐利有神的眼睛,一切都在暗示着这个年轻的帝王将会引领大汉帝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也将证明,“刘彻”这个名字将会是史书之中最为闪耀的名字!万古流芳。
于是,刘彻的生母皇后王娡被尊为皇太后,祖母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刘彻为了方便记录年代时间,首次使用年号。于是,确定次年为建元元年。
就在这一年,在平阳公主府,卫青的二姐卫少儿因为和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私通而产下一个男婴。因为卫少儿失去了与霍仲孺的联系,便只能先独自抚养孩子,并且取名“霍去病”。这个名字,将会光灿史册。
就在卫少儿分娩的时候,千里之外的边关却出现了警情。原来是匈奴的又一次侵略,军臣单于考虑到汉朝新皇帝年轻,即位不久,想着给他送上一份“厚礼”,试一试他的胆魄。
边疆的警情传到长安,皇帝刘彻在大殿之上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对策。鉴于此次警情,匈奴侵略队伍的规模不大,所以大臣们多数还是建议采用以前的办法:予以小规模驱赶或者是反击,同时送礼物前往匈奴,修好关系为上。
面对着这群文武大臣,主战心理的刘彻愤然退朝,离开大殿。
在去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太皇太后也提到此事。
“孙儿,就照大臣们说的做吧。匈奴此次无非也就是像以往一样,贪图财物而已。”太皇太后缓慢地说道。
“难道就一直这样送财物、送公主下去吗?大汉江山社稷,还要托付在一个又一个女人身上吗?孙儿不愿意这样下去,深以为耻!”说吧,拂袖而去。
望着孙儿离去的背影,太皇太后微微点了点头,感到大汉即将迎来一位真正的雄主!
夜幕悄悄降临了,皎洁的明月高悬空中,满天的星斗不停眨着眼睛,无边的天河照旧显眼。
太庙外,虫鸣不已;太庙内,灯火辉煌。
年轻的皇帝刘彻缓缓走进太庙里面,望着历代先祖先皇的灵位,他跪了下来,尤其注目着太祖高皇帝的灵位。
“为什么到现在和亲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为什么到现在还要继续承受匈奴的侵略,为什么满朝文武和皇祖母固守之前的措施,为什么,为什么......”刘彻痛彻心扉地倾诉道。
突然,一阵十分怪异的大风刮了起来,吹灭了大多数的烛火,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太庙横梁之上的一个竹简落了下来,落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风也慢慢停了下来。
好奇的刘彻赶紧上前,一把拿起竹简,想看一下上面写了什么东西。
在少数几根残存的烛火微弱的灯光下,二十个字映入眼帘:真龙是汉家,汉家是真龙。必通西域地,国运方昌隆。
诧异万分的刘彻睁大了眼睛,再次确认了上面的内容。
望着手中的竹简,刘彻认为这一定是上天的意思,是上天给与自己的指示,给予大汉的指示。
刘彻随即自信满满,在历代先祖先皇的灵位前立誓。
列位皇考明鉴:
终朕一生,必通西域、战匈奴,昌盛大汉之国运,建立万古之殊勋!
这段铮铮誓言,将成为这位年轻皇帝终其一生的指南,历史将会证明,他的所作所为,恰如其分。
刘彻认真审视着自己面对的历史局势。认识到自己虽然现在是皇帝,但是军国大权并不在自己手中,而是在皇祖母手中。自己还需要蛰伏,等待有利的时机。只要皇祖母在,对匈奴的政策就不可能出现根本性逆转。面对着在黄老“无为而治”治国理念下已经62年的帝国,刘彻渴望着由自己执掌皇权,乾纲独断,引领一个积极开拓进取的大有为新时代。
第二天,刘彻命人查阅有关西域的史书档案等,但是却一无所获。这样的结果,更加令刘彻感到惊奇,他更加感到,神秘的西域,一定和大汉的国运息息相关,上天的指示不会错的。
傍晚时分,刘彻登上宫城城墙,望着西方灿烂的晚霞,煞是美丽,陷入了无限憧憬。心中想着西域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自身不保存任何数据,请您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