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嘉靖,万寿帝君 » 第十六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十六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

    在浙江,经过一个冬季的枯水季节,桃花汛也过了。

    农历四月,新安江水便到了水量最为充沛,慷慨地从它流经的各个堰口浇灌两岸无边稻田青苗的时节。

    江水而且是如此澄澈平静,不禁使人联想到《道德经》上那句“上善若水”的箴言,顿生无穷的感恩之思。

    可今年所有的堰口都被堵住了,上天恩赐的新安江水被两岸的大堤夹着白白地向下奔流。

    嘉靖已经定了五年之期,但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朝廷改稻田为桑田的国策一开始推行,就给浙江的百姓带来了灾难。

    淳安县境内的新安江大堤上,这时竟站了不少挎刀执枪的士兵和衙役,杭州知府马宁远带着属下的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正在强制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

    一件益国益民的好事,落到地方官的手里,很快变成暴政。

    好在嘉靖加了保险,能及时将偏离的车头调转过来。

    果然,大堤上一行五骑向大堤这边飞驰而来。

    渐驰渐近,许多人都看清了领头的骑者头盔上斗大的红缨,肩背后那袭外黑内红的披风在疾驰中向后翻飞。

    “是总镇大人!”

    一名军官失口叫道,勒住了缰绳。

    他认出了这个身着三品铠甲的人便是自己这群官军的顶头上司,现任浙江台州镇总兵戚继光。

    五骑奔马越来越近了,堤上的步军士兵立刻向前跑去,在大堤上列成了整齐的两行。

    马上的戚继光却在离那两行步军还有数丈远的地方猛地一勒缰绳,五骑马倏地整齐地停住了。

    “啪”的一声。

    戚继光手里的马鞭闪电般在领头军官的脸上闪过,那军官的脸上立刻显出一条鲜红的血印。

    军官被重重地抽了一鞭之后,反而站得更直了。

    此时,南宋位面又过去了一个年头。

    终南山根据地已经兵多将广,不说王重阳已经蠢蠢欲试,岳飞都想大搞一场。

    嘉靖得了百万两银子,自然大方得很,这一次,他出手的是武器。

    火炮!!!

    说到热兵器,两宋时期首先想到是凌振,绰号“轰天雷”,祖贯京东道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

    此人在上梁山之前,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呼延灼攻打梁山,请来凌振协助。

    凌振炮击梁山时,被吴用用计,使阮小二在水中活捉。因此归顺了梁山,专为梁山兵马造大小火炮,排梁山第五十二名,上应地辅星。

    招安后跟随梁山军队四处征战,征方腊后幸存,被火药局御营任用。

    这是小说中写的,一点常识都没有。

    不说北宋有没有火炮了,那名传后世的红衣大炮,有效射程也就六里地。

    打十四五里远?你拿吊毛打啊!

    宋朝自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火炮,元朝掌握的回回炮,攻城略地、威力无穷,但它是杠杆配重投石机,笨重无比,毫无机动性可言。

    而红衣大炮,嘉靖朝都还没问世,大明还只有虎蹲炮和佛朗机炮。

    这次援助的,大头便是这两种武器。

    第一次打炮,嘉靖自然要在场指点。

    所以,在王重阳放空心神之后,嘉靖道人再度降临。

    “张将军,去看打炮啊!”

    “赢将军,重阳真人要打炮,让去学……”

    赢将军,便是岳云,二十来岁,在终南山的这半年多来,经过王重阳的指点,武艺进步神速。

    岳飞为人向来赏罚分明,善待士卒,因此让长子从基层做起不仅是对将士的交代,在某种层面上也体现了对岳云的期待。

    在张宪率兵打仗时,每次岳云势必会率先冲阵杀敌,十分勇猛。

    张宪军往往大捷而归,因此军中士兵皆以“赢官人”称呼岳云。可以看出岳云处所的军队常胜不败,而那时的岳云年仅16岁。

    “重阳真人打的是什么炮?”岳云扯着报信的武者问道。

    “俺也不知道,只知道那炮黑不隆冬,又大又粗……”

    宋朝虽然没炮,但有炸药。

    炸药没有铁壳子,只有竹管,一寸粗细一尺长的竹管塞进了黑火药,再把捻子捅进去,最后用竹纸塞实口子,一个大号的爆竹就做好了。

    用投石车投出去,威力自然也是有的。

    终南山上,岳家军中大大小小的将领都到了。

    “大家站稳了,打炮了!”嘉靖吼了一声。

    轰!

    虎蹲炮的炮眼里,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一里外的山上,充当敌人的木人齐排而倒。

    为了便于射击,把炮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得名虎蹲。

    虎蹲炮威力不大,是早期的迫击炮款式,是以曲射为主的轻型火炮,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

    这是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炮管薄,射程不远(约500米),但是细长的炮管使其更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基层部队,与同时期欧洲迫击炮的款式相比更为先进。

    “虎蹲炮全重36斤。”

    “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野战……”

    很快,有人将那些击倒的木人抬了过来。

    “嘶!”

    “这炮威力好大!”

    “关键还是轻便……”

    “有一百门此炮,女真人不惧也!”

    明代的火药品种已经非常丰富,军用火药品种及实际配方达90多种。相对于宋元时期,明代火药成分配置更加合理,火药质量进一步提高,燃烧性能和爆炸威力等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这是科技的碾压!

    “虎蹲炮只算轻型火炮,威力稍显不足。”

    “去,把俺的佛朗机炮拉上来……”

    佛郎机能连续开火,弹出如火蛇,又被称为速射炮,当时是由葡萄牙人传入中国的,明代称葡萄牙为佛郎机,所以就炮命名为佛郎机炮。

    虽然没有红衣大炮厉害,但它真的已经可以称之为大炮了。

    “轰……轰……轰……”

    连开三炮,众人望着远方那滚滚坠落的山石,震惊得合不上嘴。

    这大炮一打,那什么铁浮图、拐子马,岂不跟纸糊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