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嘉靖,万寿帝君 » 第二十二章 什么叫专业?这个就叫专业

第二十二章 什么叫专业?这个就叫专业

    玉熙宫中,二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了靡靡之音。

    声耳之娱,在魂飞魄散的嘉靖这里截然不同,钟磬丝竹檀板歌喉之属,了无兴趣。

    他最喜欢听的只有三种声音:一为设坛拜醮时的钟鼓诵咒声;二为朗读青词时的四六平仄声;第三便是算盘发出的算珠噼啪声了。

    这三种声音有一种响起,他便两眼放光,心驰神往。

    但小朱还是喜欢漂亮小姐姐“咿咿呀呀”的,情趣爱好返璞归真。

    大雅大俗,雅到极致就是俗,俗到极致便是雅。

    谨身精舍外的偏殿,一声清脆的檀板,接着小堂鼓敲响了,接着一阵悠扬的曲笛声传来。

    严嵩坐在秀墩上,竖起耳朵,他不是为了听隔壁的坤伶正宗吴语的昆曲,他是为了听皇上说的话,一个字都不敢听差,一丝语气的变化都不敢听错。

    伴君如伴虎,伴嘉靖这样的君,更是从未有过的艰难。

    “脸欺桃,腰怯柳,愁病两眉锁。”

    “不是伤春,因甚闭门卧。”

    “怕看窗外游蜂,檐前飞絮,想时候清明初过……”

    “这是什么曲子?”嘉靖问道。

    严嵩立刻颤颤巍巍道:“这是《浣纱记·捧心》的唱段,昆山的魏良辅闭门十年调用水磨改出来的新昆腔,江南人叫它水磨腔。眼下也就这个班子能唱,是魏良辅亲手调教出来的。”

    “花了多少钱?”

    “鄢懋卿说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买了这个班子。”

    “一掷千金啊!”

    嘉靖点评了一句,又停了下来,坤伶那歌喉又婉转飘了进来:

    “东风无奈,又送一春过。”

    “好事蹉跎,赢得恹恹春病多……”

    一曲终了,嘉靖开口了:“为朕弄钱二十年,严嵩,辛苦你了。”

    严嵩当即跪了下来:“为君分忧,乃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起来吧!”嘉靖注视着白发苍苍的严嵩,目光深邃:“你应该听说了,朕确实得了仙人传法,虽然还只是长寿的武学,但筑基若成,活个百来岁,自是不难。要是结成金丹,寿可八百……你别不信……”

    “老臣信。”

    “吕芳,将那八哥放了!”

    “是,主子。”

    顿时,嘉靖动如脱兔,身形快若闪电,在龙柱上轻点了两下,便将那只落在房梁上的凤头八哥给擒住。

    “……”

    严嵩虽然听到很多关乎皇上得道的信息,但今日是第一次看到皇帝显圣。

    一丈多高,锦衣卫的高手上去,这很正常。

    可这是皇上啊!

    “皇上得了仙缘,不说结成金丹寿八百,便是秦皇汉武所追求的长生,也能窥视。”

    将八哥放飞,嘉靖挥了挥宽袍大袖:“明人不说暗话,朕虽然得了仙缘,但在太虚中神游,却是极度消耗钱粮。比如,李时珍现在所炼的九转熊蛇丸,便要消耗很多珍贵药材。千年的人参,天山上的雪莲……一炉丹,几十万两的银子。”

    哪里都要钱!刚刚巡盐外加抄家到手的几百万两,恨不得一个子掰成两个花。

    “严阁老,弄钱,你是行家。”

    严嵩刚刚纷飞的心神重新归位,跪下身子拜道:“皇上放心,多少银子,老臣都想办法弄来。说句砍脑袋的话,老臣这些年也贪了不少,银子埋在老家发霉……”

    “你那点养老钱,朕还看不上。好好做事……”

    好好为朕搞钱!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朝堂有严阁老在,嘉靖放心。

    而严嵩也将心放回了肚子里,鄢懋卿的倒台,并不影响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

    倒严、不能倒严阁老,成了朝堂的默契。

    “陛下,丹炼成了!”

    李时珍捧着一个玉匣子,小跑着来到玉熙宫,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嘉靖连忙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七粒黄色小药丸,微微一嗅有辛辣之气,可不就是书中所描述的。

    看看,什么叫专业?这就是专业啊!

    不愧是药圣!

    “效果如何?”

    “止血效果让人匪夷所思,近乎生死人肉白骨。”李时珍微微一叹:“就是炼丹材料太稀缺了……不过……”

    李时珍猛地拍了一下手,眼神泛亮:“臣想尝试下改换普通药材看看,只要有这九转熊蛇丸的三成……不,一成的功效,便能救下多少人啊!”

    “吕芳。”

    将丹药收好之后,嘉靖说道:“在医药方面,李时珍是专业的,他需要什么,你便为他提供什么。”

    “奴才知道。”

    搞钱,严嵩专业;炼药,李时珍专业;而杀倭寇,戚继光专业。

    戚家军在龙山一役歼灭了倭寇一千余人,解救了四千多大明百姓后,立刻辗转奔伏到了温岭。

    准备在这里截击从象山、奉化、宁海烧杀淫掠而来的倭寇。

    这一次,后援充足。

    而在历史上,数千将士就是在已经断粮数日后仍然坚守苦待,伺机杀敌。

    群山外边传来了海面倭船上的两声炮响,不久,海滩那边的山上也传来了倭寇回应的火铳鸣响。

    再接着,隐隐传来了远方倭寇的吼声和无数百姓的哭喊声。

    无数双将士的目光都望向了戚继光,戚继光挎着剑猛地站起身。

    一名将官从密林中牵来了戚继光那匹勒着口的大白马。

    密林中,许多将士都牵着马迅速出现了,许多伏在草丛中的将士都站起了。

    戚继光接过了缰绳,拍了拍白马的脖颈,那马立刻低下脖颈擦着戚继光宽大的肩头。

    翻身坐了上去,戚继光喝道:“传令,马队随我从中路杀出,步队一二三四营从三面包抄杀敌,五营六营去救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许放火器,不要伤了百姓!”

    没有回答的声音,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里的长枪、腰刀、盾牌还有火铳,以示接令!

    海湾边,高头黑马上赫然坐着那个井上十三郎。

    他的后面是那十几个也披着黑氅的倭寇武士,黑氅黑马的后面,大队倭寇驱赶着百姓从北面的山头向海滩涌来!

    所有的百姓都被麻绳套着左臂串成一排一排的长队,每人的肩上或身上挑着背着倭寇们掳掠来的财物!

    海面上的倭船已经驶近了岸边约十丈处,接着无数条小船从大船上吊放下来,划向岸边。

    这边,无数双将士的目光都紧盯着戚继光。

    戚继光解开了白马的勒口,那马立刻高昂起头一声长嘶!

    戚继光左手从马的鞍套上抽出了长枪,右手倏地拔出了腰间的长剑,挥出一道寒光:“杀敌!”

    吼声立刻在莽莽群山中响起,无数将士从密林中闪电般冲杀出去。

    震撼着天和海的喊杀声中,戚继光一马当先率着马队向海滩的倭寇大队冲来了。

    紧接着,挺着长枪、高举着刀、扛着盾牌的大队步军士兵,从群山的三面向海滩冲来了!

    倭寇井上十三郎刷地拔出了倭刀,大声吼叫(日语):“集队!集队!”

    所有的倭寇都慌忙拔出了倭刀!

    有些倭寇举起了火铳!

    训练有素的倭寇很快结成了战阵!

    戚继光的马队,漫山遍野的步队快速冲向倭寇战阵!

    被掳掠来的百姓都乱了,开始向四面逃跑,可是逃跑的人方向并不一致,被绳套着在海滩上纷纷跌倒!

    戚继光的马像闪电般驰来,并大声喊道:“大明的百姓就地趴倒!”

    紧接着他身后的马队将士齐声喊道:“百姓趴倒!”

    被掳掠的百姓很快都趴在了地上。

    井上十三郎举起了倭刀大吼(日语):“杀!”

    并策着马向飞驰而来的戚继光迎去。

    倭寇马队紧跟着挥刀驰去。

    倭寇的步队也挥着刀冲了过去。

    短兵相接了!

    火光从倭寇的一支支铳口喷射了出去,戚家军冲在最前面的步兵显然早有部署,刹那间同时亮起了盾牌,呈扇形喷射的火药几乎全喷射在盾牌上,又迸出无数的火光!

    在一面面盾牌的空隙间,飞奔出戚家军的长枪手,一杆杆长枪几乎在同时刺向倭寇的火铳手,一个个倭寇狂叫着倒下了。

    倭寇火铳手后,大队倭寇狂吼着举着倭刀向长枪手冲杀过来。

    长枪手在这个时候并肩一齐单腿跪倒了,一杆杆长枪的枪尖结成了一道锐利的防线,全斜指向冲杀过来的倭寇,前面的倭寇被逼想放慢步伐,却被后面涌来的倭寇挤向了枪尖。

    无数杆长枪刺穿了冲在最前面的倭寇,枪尖透过许多倭寇的背部,那些倭寇竟串在枪杆上!

    就在这时,盾牌后面的火铳响了,接着冲来的一个个倭寇在火光下又倒了下去!

    长枪手倏地抽出了穿透倭寇的长枪,又全都站了起来,冲杀过去,盾牌刀手立刻跟在他们身后,杀入了倭阵。

    这时,五营六营的将士结成的战阵已经奔杀到了被掳掠的百姓周围,一边同倭寇搏杀,一边结成圆形的战阵,紧紧地护着趴在海滩的百姓们。

    一个将官大声喊道:“大明的百姓解开绳索!向山那边跑!”

    无数的百姓爬了起来,有些解了绳索,有些还没解绳索,都向大山跑去。

    解救了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带着马队在倭阵中驰骋的戚继光决定结束混战的局面,倏地拔出了腰间的剑,大声喊道:“结鸳鸯阵!”

    然后,虎蹲炮架了起来。

    “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