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信纪元 » 第六十二章 婚庆策划师

第六十二章 婚庆策划师

    “什么?你想娶她过门?”郑蓉蓉提高嗓门喊道。

    “对啊,既然要娶就正式一点嘛。”

    “不行,这不可能!”

    张灵想正式娶芸儿过门儿,可是却迎来了所有人的反对,包括芸儿自己。因为在这个时代,迎娶正妻是非常隆重的,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十里红妆的迎娶进门,而且要从正门进,但侍妾就不一样,只需要一顶小花轿而且必须从侧门进,不然会被认为是宠妾灭,而在古代宠妾灭妻是一种很严重的行为,更有可能成为仕途上的污点。虽然现在张灵只是朱雀卫里的一个小小的校尉,但是这娶妾之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明媒正娶的。而且郑蓉蓉让张灵先纳妾以后再娶妻,本身就有一些违背常理了。

    “少爷,我知道你待我很好,可是这样是绝对不行的。”芸儿说道。

    “好吧好吧,那就听你的,省得你又想不开。”张灵说着伸手刮了刮芸儿的小鼻子。

    芸儿虽然年龄比张灵大四岁,但是张灵早已比她高了许多,张灵与她对话时也常常把她当做是小孩子一样,之前芸儿还很奇怪,可是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

    在郑蓉蓉和芸儿的劝说下,张灵同意芸儿以侍妾的身份过门儿,可是张灵觉得不能就简简单单地让芸儿嫁过来。本来郑蓉蓉是派人通知下芸儿的父母就行了,可是张灵说要邀请他们来京城参加什么“婚礼”,于是郑蓉蓉只好吩咐人带芸儿父母一起来京师。

    张灵心中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既然纳妾的仪式不能太大,那就不以这个时代的形式娶不就完了,于是张灵写了一份现代婚礼流程出来,毕竟前世的婚礼他可是自己策划的。

    *************************************

    四月初五,春闱考试已经结束了一月有余,京师里的学子们都在提心吊胆的等着放榜,

    这一日早上贡院外的布告栏中拉起了横幅,会试通过的三百人名单被公布了出来,而第一时间《京杂闻》的头版头条就印上了春闱三百贡士的详细名单。

    张灵带着赵燕拿了很多礼物来到了孙岐山的住处登门拜贺,两个人聊了起来,孙岐山告诉张灵这次的会试一共三场题目,第一场考的是史论,第二场考的是政策,第三场考的是经义。而第二场政策考的就是以瘟疫为背景如何处置的问题,这题目让有些经验的孙岐山信手拈来。

    孙岐山在客厅之中摆了很多桌酒席,虽然孙家在京师相识的朋友不算太多,但是很是有不少的同窗好友前来拜访。张灵本不想在这吃席,可是孙岐山的盛情难却,他便和赵燕留了下来。

    今日张灵来拜贺未穿朱雀卫的官服,而是穿了一身淡灰色的轻袍,简单的灰带束发,显得清秀俊逸,而赵燕是一身黑色武士服随在他的身后。旁的学子并不认识张灵,见他的打扮以为是孙岐山的学弟一辈。

    宴席间众人酒酣耳热,他们从经史子集聊到琴棋书画,张灵在一旁听着偶尔插嘴聊几句,众学子对于张灵在天文、地理、医药、宗教等方面的独特见解颇为欣赏,没想到他的各科学识有着不错的造诣。

    有人询问张灵如今是何等生员的身份,他说自己连童生都不算,众学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孙岐山解释道张灵自幼跟随自家伯父学习,所以学识方面可谓是才华横溢,可是他也是那无心仕途之人,只想做个逍遥散人。众人称赞张灵原来是孙子奇先生的高徒,怪不得如此学识渊博,可是对于其没有什么远大志向感到颇为惋惜。

    接下来学子们的交谈无非是谁最近又有新的诗作,谁又写了哪些新词。可怜张灵对于诗词歌赋只会背诵那几首经典之作,让他自己作诗可就为难了。张灵有意转换话题,渐渐聊到朝廷政策之上,尤其是对于最近西凉称帝的事可谓是热点之中的热点。

    有的学子认为大战在即,朝廷应该是已经在准备了,希望此次可以一举收复西凉,将大信的版图恢复到前朝时候的水平。

    而有的学子认为西凉本就是属于蛮荒之地,民族众多且复杂,而且环境极其恶劣,地广人稀并且常年风沙漫天,应该将其按藩属国对待。毕竟大信建国未久,常年征战不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

    还有的学子认为战事不可轻启,毕竟兵凶战危,应该继续以和平谈判为主。如果一旦战事再起,督军府重掌兵权没准大信就会变得重武轻文。张灵听着这书生的浅薄之言,也是有些头痛。

    说着说着就有学子重新说起前不久郑国公重掌军权的事,张灵在一旁默默饮酒,孙岐山也不言语。有人说郑国公虽然功高德昭,但是手下的士兵那真是如狼似虎,在封禁京师期间打伤了多少文人。他们说得有谎言有真事,毕竟封闭管理期间哪能没有一些摩擦呢。

    张灵说道:“我想大家对于军管的事情可能有些误解,瘟疫的扩散是极其迅猛的,郑国公为了大家逃脱瘟疫的阴霾,采取军队强制管理这是必须的。从组织到管理,只有军队的体系可以迅速地、集中统一地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防治瘟疫服务。而且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京师内部的所有资源都需要集中管理,从粮食到医药,如果没有军队的运送能力,单单靠京师原来的行政力量是无法做到的。”

    这些学子大部分是京师瘟疫发生时还在外地的,对于当时的情况了解也非常简单,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对军队掌权的不满。

    孙岐山沉吟了一下说道:“各位当时可能并不在京,但我可是从死人堆里被人扒出来的。”孙岐山给他们讲了讲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当时犹如人间地狱般的惨状,在场所有人听完都沉默了。

    孙岐山惨然说道:“当日救我的就是...”

    孙岐山看向张灵,然而张灵冲着他眨了眨眼,又摇了摇头,孙岐山说道:“就是郑国公,如果他的人没有发现我还有一口气在,我早就是一堆白骨了。”

    众人黯然,孙岐山继续说道:“大家想想,如果没有郑国公迅速平息瘟疫,大家今日又如何能来参加春闱呢?”

    孙岐山说完坐下举杯向着张灵,张灵也一同举杯喝下,他说道:“不知孙兄对于一个月后的殿试准备得如何了?”于是众人又将自己对于殿试时会有怎样的题目进行了一番探讨。

    月亮爬上枝头的时候,宴席终于散了,张灵和赵燕往家走着,赵燕汇报说最近有一家报纸销量势头有些迅猛,他问张灵该怎么办?张灵问他是哪一家的报纸,赵燕说是名叫《新京杂文》。

    “《新京杂文》?这是想李鬼打李逵啊。”张灵笑道。

    “我们怎么办?”赵燕问道,要是说让他去打架,他准没问题,可是遇上这事他可没什么注意。

    “没关系,不用管它。”

    赵燕明白张灵此举必定是另有深意,所以并不过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