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日月河山永在 » 第八章 以进为退

第八章 以进为退

    “启禀圣上,微臣有本要奏!”陈员韬朗声道。

    “说。”

    “微臣要弹劾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杨士奇纵容其子杨稷鱼肉乡里,欺压百姓,致使乡民怨声载道,民声沸腾。”

    话音刚落,整个广场上的臣工齐刷刷的扭头,震惊的看向这个口出惊人的年轻人。

    邝埜也是看了过去。

    陈员韬,前世弹劾杨士奇的先头军。

    从后面他的为官经历来看,当年弹劾杨士奇可能还真是年轻热血,单纯看不惯此事而为之。

    但是他这个无心之举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这将直接导致王振彻底没了阻拦,放开手脚,权倾朝野。

    他以为自己弹劾了一个正确的人,但是却不知道他也因此放出了一个更为可怕的恶魔。

    一个差点要断送了大明江山的恶魔!

    朱祁镇也是震惊的望了过去,看到陈员韬年轻的面容,又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杨士奇。

    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你说你要弹劾的是谁?”朱祁镇想再确认一遍。

    “内阁首辅杨士奇!”陈员韬坚定无比,丝毫没有半点怯场。

    “你弹劾他什么?”

    “其子杨稷,欺男霸女,鱼肉乡里,利用其父在朝中的名望兼并土地几十顷,造成百姓无田可耕,纷纷成为杨家的佃农!甚至他还视人命如草芥,犯下命案数起不止……”

    邝埜又重新听到了这番熟悉的话语,心中感慨连连。

    杨稷的罪行实在是不可饶恕。

    只要查实,那便是杀头的罪过。

    自己之前已经提醒过杨阁老,只是不知道杨阁老对此有没有动作。

    邝埜偷偷瞥了一眼处在头列的杨阁老,看不到正脸,邝埜也不好判断。

    而且即使能看到这正脸,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从杨士奇的脸上看出点什么。

    “你这些消息从何处得知?”朱祁镇还是不敢相信。

    毕竟杨士奇可是朝中重臣,可不敢仅凭小小官吏的话语便定下罪责。

    “是听取臣友所说,他之前游至杨阁老的老家泰和县所闻。”

    “那就是道听途说咯?你可知道陷害当朝重臣的后果?你朋友如今在何处?可在京城?敢到殿前为你所说之事作证?”朱祁镇眉毛挑的老高。

    “圣上,臣友昨日刚巧已离开京城,但陛下只需下令查办,那臣所言是真是假不就显而易见了吗?”陈员韬倒也不害怕,挺着脖子说道。

    朱祁镇犹豫了。

    看着稳如泰山的杨士奇,十五岁的他也拿不定主意了。

    查办的话,无凭无据,还容易伤了四朝老臣的心,更容易让天下士子寒心。要是不查办的话,自己还丧失了一次抓住杨士奇小辫的机会。

    左右为难之下,朱祁镇没有回复。

    但就是此时,杨士奇倒是站了出来。

    “圣上,臣子杨稷自小留在乡里成长,我与其相隔异乡也有书信往来,臣常在信中教导他为人刚正,不仗势欺人。但是老臣自太宗年间便居于内阁忙于政事,少有时间回乡看望家里的情况,仅凭书信也难以了解事件全部,再加上年岁已高,外人即使告诉于我家里的情况也多是捡好听的说,勿让我操心。

    如今有人弹劾臣纵容家里,臣顿觉诚惶诚恐,怕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这能干出如此恶行。故此臣愿请旨彻查此事。

    如若臣的儿子真是目无法度之徒,臣愿亲手将他送到刑部论处,绝不念私情。

    但如若没有此事,还望圣上还老臣一个公道。”

    杨士奇这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让众人的目光不由的再次落到那个年轻的御史身上。

    想看看他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能够坚持己见。

    邝埜也对杨士奇的一番言语产生了惊疑。

    他是知道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的,杨稷的情况确如陈员韬所说,甚至还要比说的更加严重。

    那为什么杨阁老能说的这么大意凌然呢?

    难道短短几日,一切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还是说选择弃车保帅了?

    邝埜记得杨士奇对这个儿子非常看重,前世杨稷被抓之后,杨士奇便担心忧虑致死了,不可能不在乎。

    只是……现在情况已经跟前世有些不同,邝埜也搞不清楚。

    只能且观这场戏该如何落幕了。

    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文此时站了出来,作为小御史的上司,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得为他说两句话。

    “圣上,臣认为既然坊间已有此传言,那么为了杨阁老的名声也得查下去,要不天下人总会对此心生芥蒂,就连杨阁老今后也会继续受到无端的指责。”

    “臣附议。”给事中廖庄也站了出来。

    “臣等复议。”

    “杨阁老乃四朝重臣,应该调查清楚,还杨阁老一个公道!”

    几位臣工也是纷纷站了出来应和。

    邝埜看到出列的这些人,心中冷笑不止。前世的自己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这是朝臣们不畏强权之表现。

    现在再看明明就是阉党借机打压。

    嘴上是各种的仁义道德,心里却是男盗女娼,令人作呕!

    “臣愿用这身官服担保,要是查无此事,臣愿舍去一身功名,辞官回乡。”陈员韬见众人应和,更是坚决。

    听到这话,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不可名状的感情。

    邝埜望向他,也是颇感可悲。

    别人都是带着鲜明的立场而来,只有这个傻子是为了公道而来。

    或许他能知道泰和县的事情,都是有人故意为之。为什么那位友人那么巧的来,又在那么巧合的日子离开,难道就不怀疑吗?

    最重要的是,别人都是浅尝即止,能咬下杨士奇便咬,咬不到便放,只有他,连几十年考取的功名都可以压上。

    真不知道他是傻,还是天真。

    “臣认为仅仅一人之言,还是传言,就去查办未免太过儿戏。要是臣也说御史陈员韬收受贿赂,故意在早朝之上诬陷杨阁老呢?是否也该查办?”

    “臣愿接受调查!”陈员韬满不在乎。

    “……”

    顿时刚才为杨士奇做辩护的也下不来台了。两方算是僵在这儿了。

    朱祁镇还是没做决定。

    杨士奇在说完那番话之后也再没为自己辩护什么。

    而且几位托孤重臣和内阁的其他阁老们都对此默不作声,集体神游太虚,那样子就好像是提前商量好的一般。

    场上除了陈员韬还在呼喊外,也没了其他声音。

    终于,朱祁镇还是想明白了。

    “此事不要再议了!”

    “陈御史要是有证据便提给三法司论处,要是没证据此事就此打住,朕不想再听闲话。”

    “尔等可是清楚?”

    陈员韬也不敢再争执,圣上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有证据可以查办,没证据便等有证据的时候再说。

    他只能退回到班列之中。

    一场闹剧竟是以这样一个结局收场。

    “呵,还真让杨阁老糊弄过去了。”

    虽然邝埜希望杨士奇能在内阁再撑上几年,但是对于这个结果他也谈不上多高兴。

    杨稷之徒本就是十恶不赦,要是仅仅处置杨稷,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是,怕就怕阉党以此把火烧到杨士奇的身上,到时候朝堂上的天平将会彻底倾斜。况且杨士奇老了大概率也经不起晚年丧子之痛了

    这个结果只能说可以被接受于朝堂,但却让百姓接受不了。

    朝堂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清澈与浑浊。

    看到陈员韬那副失望的表情,邝埜的内心对这话又有了一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