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慈父 » 第92章 进展

第92章 进展

    “叔父,您找我。”

    魏良卿问道。

    “嗯,坐。”

    魏忠贤点头,指了指身旁的座椅,待其坐下后,又问道:

    “你与那冯栓最近可还有联系?”

    “冯栓?”

    “可是叔父您去涿州进香,跪于道旁哭诉其父被弹劾丢官那人?”

    魏良卿问道,

    “正是他。”

    魏忠贤颔首道,

    “侄儿近些时日与他并无联系;”

    魏良卿摇摇头,随后问道。

    “怎么?他是惹了叔父生气吗?”

    “没有那就多联系,常走动;”

    魏忠贤并未解释,而是突然说道,

    “他毕竟是未来首辅,该给人面子的时候,要给足!”

    魏良卿听完有些懵,这首辅不是叶向高么?并且前些时日也已经被陛下逐出朝廷,怎么如今叔父竟说冯栓是未来首辅,难道说.....

    “晓得了,侄儿这就去写信!”

    见侄儿突然恍然大悟,魏忠贤终于露出笑容。

    “去吧,顺道帮叔问他一句;”

    末了,魏忠贤又说道,

    “就说这杨涟捕风捉影诬陷于我,我很苦恼。”

    “好,侄儿这就去问!”

    魏良卿按下重重点头!

    杨涟,既然你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咱不给你面子了!

    魏忠贤望着侄子远去的背影,眼角露出寒光。

    这可是你逼我的!

    .......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小的早就说了,大人这般人中龙凤,平步青云自是手到擒来的事!”

    许显纯去了一趟皇宫,回来后没几天职务就变了,升到了堂上佥事掌司,执掌北镇抚司。

    一同升官的还有田尔耕,他被派去了国安局任首任局长,并主导天网计划的实施。

    国安局虽然是个新部门,但职权地位在锦衣卫内部,已经隐隐有超过北镇抚司的意味了,因为很简单,国安局的局长田尔耕汇报工作,大多数时候都是直接进宫找魏忠贤和朱由校。

    因为国安局目前是直接对皇宫负责,锦衣卫的指挥使,虽然名义上是国安局的领导,但也只有个工作报告的‘抄送’权,而没有具体管辖权。

    而名义上的领导骆思恭,也就只能看一看工作报告,了解情况的大概进展进展。

    所以不论是许显纯,还是田尔耕,此次此次都算是高升,并且这还只是前菜,等整个事件彻底完结后,论功行赏之时,必然还有其他赏赐。

    故许显纯面对手下们的庆贺,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有些开心,连走路都带风。

    他的辛苦没白费!

    “都别嘴贫了,之前交代的事办的如何?”

    他止住心中激动的情绪问道,毕竟正事要紧。

    “启禀大人,您吩咐下来的事,吾等岂敢怠慢,早就安排了下去;”

    “如今已有数十位被寻到,被属下找了个院子安排先住着....”

    手下回道,

    “哦,竟如此迅速?”

    许显纯惊讶道,他还以为要等上十天半个月才会有消息,却没想到现在就有这么些人了。

    “也算属下运气好,”

    那手下咧着嘴笑了笑,

    “有个手下当时说,是不是可以先排查一番京城内的各大旅馆店社,或能寻些线索,于是属下便把手下都派了出去,一家店一家店的问,果然,有查到许多还滞留在京的商贾;”

    “凡是名册上做了标注的,便都带了回来,而剩下那些,也大都通过这些人,寻到了去向,并派了人前去追索.....”

    “追索?”

    许显纯挑了挑眉毛,凝声道:

    “本座不是说了,是去请么!难道是本座没讲清楚?”

    “属下一时失言,还请大人息怒!”

    手下连忙改口道。

    “嗯,你继续讲。”

    许显纯不置可否点了点头。

    “吾等先是将那些位列名单上的商贾,先一一请回,而那些已经离开京城之人,则是按了解到的消息,又特意派人去请。”

    “算算时间,第一批也快回来了。”

    手下擦了擦头上的细汗,继续说道。

    “嗯,那些人如今在哪儿呢?”

    许显纯问道,

    “走,带我去看看。”

    .....

    杨涟弹劾魏忠贤的消息,不出意料还是传开了。

    京城,杨府,杨涟正在自己府中会客。

    “吾曾听闻,杨兄前几日去会极门递了折子,据说是弹劾魏忠贤?”

    左光斗问道。

    “正是。”

    杨涟被友人问到后,干脆点头。

    就如今皇宫大内这个保密程度,和漏水的筛子没什么两样,所以他对于朋友知晓这个消息,并不感到奇怪,

    “杨兄糊涂啊!”

    左光斗痛心疾首,

    “那魏忠贤阉臣一个,极为记仇,汝这般针对于他,他岂会善罢甘休?”

    “吾不惧!”

    “朝廷是文官的朝廷!岂能容得下他一阉人胡作非为?”

    杨涟摇了摇头,又道,

    “癸亥京察之事,虽说梦白做事有失妥当,但其为朝廷的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所查处之人,也都非是君子;”

    他一脸正气道:

    “本就是正本清源之事,结果却让这阉狗扰乱,至此多少恶徒,还端坐高堂,吾深知,此事之源,不在朝堂,而在魏忠贤其身!”

    “魏忠贤一日不除,朝廷便一日不得安宁!”

    说着,他朝着皇宫的方向拱手致意,

    “吾身为御史,替朝廷清除奸邪,乃是本分!”

    “你啊你,还是这个臭脾气!”

    左光斗摇了摇头,叹道:

    “唉,事已至此,我劝也没用,希望你好自为之吧。”

    ......

    滦县县衙,县令黄瑞俊与滦县救灾总指挥邓文明二人正在宴饮作别。

    “黄兄,这些日子,有劳照顾,在下不尽感激。”

    “请饮此杯!”

    邓文明举杯说道,

    “哪里哪里,侯爷客气了,此乃鄙人分内之事!”

    黄瑞俊连忙举杯应道,

    “这些日子,若不是侯爷忙前忙后,赈灾一事,怎会如此迅速?”

    “哈哈哈,”

    邓文明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后,放下酒杯笑道,

    “我等二人就不说这些客套话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此间事了,吾等也要回京复命了。”

    “侯爷辛苦,”

    黄瑞俊提起酒壶又将二人的酒杯倒满,随后再次端起杯来,敬道:

    “在下三生有幸,得以识得侯爷这一知己;”

    “话不就多说了,满饮此杯,庆贺侯爷回京后平步青云!”

    说罢后,便一饮而尽。

    邓文明笑道:

    “若是黄兄如此,那小弟也不能落了下乘!”

    他也将酒杯举起,

    “小弟这杯,就预祝黄兄来年得诏,入京受赏!”

    言毕也是一饮而尽。

    “好!同喜!”

    “同喜!”

    二人拊掌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