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慈父 » 第117章 研读与冶铁

第117章 研读与冶铁

    “渍渍渍,真是大手笔!”

    黄瑞俊在驿馆的房间内边看边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地感叹着。

    他有想过自己这次被召回京城,会高升,但却没想过,会直接跨度这么大!

    前几日去了魏公公那里,回来后带了一本‘中央统管直辖县’的发展规划,随后他便仿佛跃入知识的海洋,一头扎了进去畅游起来。

    这本规划,凝结了朱慈燃来自后世的城市规划理念,还有部分商业改革畅想,并且同时还依据一些事例,进行了基本的数据模型计算与假设;

    所以黄瑞俊越看越上头,一连几日激动的不能自己。

    让他为之激动的,当然不只是区域规划的先进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本薄薄的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结局,甚至,毫不夸张的讲,他现在都有想法和底气去拼一拼内阁首辅的位置!

    此时若是有同僚知晓他这个想法,定然会嘲笑他不自量力,区区一县令,更是已年庚五十多,还妄想一跃而上做首辅,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黄瑞俊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做梦,而是真有可能实现!

    因为这本规划里开篇第一句,写着‘直辖县县令,秩比正五品’!

    区区县令,秩比正五品!

    什么概念?

    一府同知也才正五品(类比现代三级以上城市副市长)而已!

    他原先的滦县县令秩品才是正七品,想要到五品,还得要累官足足爬上四级!

    现在呢?

    直接一跃而上,跳到了正五品。

    而这并不是让他更兴奋的,让他更兴奋的是,规划最后所提出的‘京城双子星’;

    其解释,就是说,若是开发区发展良好,那么就会逐渐升格,将京城内所有非政治、文化相关的产业、人口等,全都迁移过去,与京城形成一个互为犄角的兄弟城,届时,直辖县,将成为直辖府,类比北京的顺天府!

    北京顺天府的府尹可是正三品!

    正三品啊!

    整个大明,正三品的官员都拢在一块数一数,也才多少个?

    他黄瑞俊就算花个五到十年,把开发区好好建设一番,十年后,他也才六十多点,届时为何不可觊觎一番首辅之位呢?

    更别说,他在知道冯铨这人依靠着魏忠贤的支持,已经登上首辅之位后,他的想法与心情就更为热切。

    和许多人想的一样,他也觉得冯铨若不是运气好,舔对了人,怎么能当首辅!

    他都能行,为何我不行?

    黄瑞俊可不认为自己的实际施政能力,要比冯铨差到哪儿去。

    就在黄瑞俊窝在会馆内细细研读规划书的时候,兵仗局内的一处作坊内,数十人正围着一个小高炉聚精会神的操作着。

    高炉旁搭了个架子,上面站着个人看着炉内的情况,不多会,只听这人叫道:

    “化了!化了!”

    随即便有人持一火钳,将炉口已经彻底软化开始滴液的钢板死死夹住,随后从炉口探入炉内,伸进炉内的生铁铁水中搅动;

    炙热的高温将他的面色照的通红,手上包裹着的湿布也呲呲地被烤出了水雾。

    “快,快,换人!”

    一旁有人指挥着,随即另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手上同样绑着湿布将火钳接过,继续搅拌着。

    “这便是所谓的苏钢法?”

    魏良卿在一旁问道,他如今身为资管局的副总管,代他叔叔魏忠贤行使着大总管的权利。

    自从在校场听了朱慈燃的一番讲解后,热血上头的魏忠贤拉着枪炮研究组的工匠聊了好一会,闲聊中便得知,想让这枪炮威力提升,两种方法,一个用更多的火药,发射更大的弹丸,其次便是用更长的枪管;

    但问题是,无论是增加火药的数量,还是增加枪管的长度,这对制作难度来说,都是成倍的提升,如此一来,这火统使用难度也会上升不说,更与殿下的要求不符。

    于是当时就有个工匠提出:是否能从其他方面着手,比如火药威力的提升,其次便是统炮所用钢材的改进。

    于是魏忠贤当场大手一挥,研究院这便有了专研冶铁的小组,和专攻火药研制的小组;

    后来朱慈燃提起要增加钢铁产量和质量,想组建金属冶炼小组的时候,发现魏忠贤竟然已经提前把这件事做了,这也算是他的意外之喜。

    今天便是研究院冶铁小组经历数月的磨合后,正式生产的第一炉钢,于是特意请了魏良卿过来观摩。

    “大人,冶铁一事急不得,”

    身旁一个管事解释道,他是魏忠贤专门从苏州的一个钢铁冶炼作坊‘请’来的技术官家,还是连带着一家老小的那种‘请’。

    原本他还以为遭了强人索财,后来才知晓,原来这些‘强人’全都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这让得知真相的他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当听说是去北京给一个大人物研究炼钢,且待遇优渥以后,他所有的担心全都消失。

    “此时铁板才刚融化,到融合完毕,再流出冷却,需要不少时间;”

    他笑道,指了指一旁的屋子,

    “大人不若随我移步至屋内,吾等喝盏茶水,如何?”

    “还是不了,”

    魏良卿摇了摇头道,

    “恰巧我对这些事也感兴趣,再观望一会吧。”

    随即他便开始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了起来,一旁的管事见状只能作罢,于是收起了讨好的心思,开始细细解释起来。

    与此同时,锦衣卫国安局的一队人马已经在城南的右安门附近集合,国安局现任局长田尔耕亲自到场送行。

    “本官就送到这了,”

    田尔耕对着领头的锦衣卫说道,

    “陈六,这次任务艰巨,本官就不给你定什么时限了,大概方案和要求你都知晓,届时自己见机行事即可,你记住,到了当地不可轻易相信任何人!”

    陈六面色严峻,重重点头。

    田尔耕说完后环视一圈,或许是见氛围太过凝重,于是又朗声笑道:

    “本官如今能交代诸位兄弟的也不多,就一句话;”

    他提高了音量,将手握拳猛地挥出,

    “来日若功成,封妻荫子不在话下!”

    “吼!”

    众人一同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