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于见到萧绰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于见到萧绰了

    收复幽云十六州,是郭宗训的一个大目标,俘获辽军的诸多将领是一个意外收获,他很想看看这些历史名将的风范,抓到萧思温一家就是一个上天的奖励,郭宗训很想看看如雷贯耳的萧太后的风姿。

    消灭辽国援军之后,魏仁浦就安排一支羽林卫部队就把这些辽国的俘虏秘密送回东京,听候皇上发落。

    范质、王朴听说辽国的俘虏回来了,就询问郭宗训:“皇上想献俘吗?”这次大胜,其影响远远超过之前的所有战争,这是完胜辽国,这个曾经让中原老百姓毕生难忘的恶魔,让周军痛快地击败了,十多万大军被歼灭,收复压在中原皇朝头顶的幽云十六州,还有平州、榆关等地,把契丹人驱逐到长城之外,这是何等伟大的胜利啊,献俘更大涨大周皇朝的气势,让天下百姓同享欢乐。

    “朕想:如今献俘与否只是其表,制服辽国才是最重要的,献俘会令辽国蒙受巨大的耻辱,会把耶律璟逼到死地,他本来根基就不稳,为了面子和生存,耶律璟只能死磕了,再无妥协的余地,以他暴虐的脾气,一定会不顾一切尽起全国之兵来进攻,虽然我们不怕,但这将影响我们的节奏,逼着我们跟辽国打消耗战,即使最终打败辽国,我们也腾不出手来干别的,消耗很大,最后辽国完了,北方四分五裂,会刺激新的强权出现,而我们却要舔伤口,无力制衡这些新的对手,岂不可惜?”

    “因此,朕想低调一点,等耶律璟醒悟过来,我们的部队也休整好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收拾河东,此后还有定难军、河西这些地方可以逐个击破,重新开通丝绸之路,扩大商业往来,增强我们的实力。”

    “耶律璟受到挫败,必定要稳住政权,这里又留下时间给我们,朕估计辽国要报复也是几个月后,我们又可以增加一到两个集群了。”

    “哦,这样老臣就放心了。”范质松了一口气。“皇上说得不错,广而告之不急于一时,把事情都办好了,也不晚,反正幽云十六州拿到手了,把它拿稳了,比吹上天好太多了。”

    “爱卿所言甚是,这些辽国俘虏,朕以为要分开软禁起来,不能让他们串通起来,只需好好安顿下来,或许以后有用。”

    “皇上英明。”

    郭宗训很好奇地分别召见了两个著名的被俘辽国将领,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看着这些鼎鼎有名的大英雄,郭宗训有点激动,这些叱咤风云的牛人,被自己的金手指搞掉了扬名立万的机会,成为阶下囚,不过,没有办法啊,冷兵器对抗热兵器,怎么打,不死算是走运了。郭宗训跟他们说了不少宽慰的话,告诉他们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悲剧,他们的自由要等两国使者把事情谈好了,再给他们新的安排,目前请他们暂时留在东京,暂时休养一段时间,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通知守卫,大周尽可能办到,一尽地主之谊。

    两人失手被擒,也无话可说,既然两国有使者在沟通,也就不想自杀了,万一可以回到草原,自杀了岂不是可惜?况且自己兵败实在情有可原的,周军的火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一直在琢磨怎样可以破解。

    当郭宗训见到萧思温一家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循例还是范质作陪,萧思温虽然生在契丹世家,但是十分喜欢汉文化,喜欢读书,儒雅有风度,满腹诗书,而且行为举止文质彬彬,很符合范质的人才观。

    范质作为大周朝廷第一人,接见辽国的败军之将,确实很给萧思温面子,在皇宫的一个偏殿里,寥寥数人的简单见面也没有什么羞辱他们的意思,让他们一家仅仅是有点局促而已。

    说实在的,当初来到东京,知道大周皇上要见他们的时候,萧思温和妻子就想过,如果是朝堂之上的献俘仪式,就是萧思温怕死也难以忍受,他的妻子辽太宗长女吕不古也必定拼死一搏的,契丹儿女不是孬种。不过,传话的内侍说了,是皇上和宰相范质的一次礼节性见面,没有什么闲杂人等,来京的契丹将领都已经见过了,因此萧思温他们也就顺从了。

    一见面,萧思温一家以契丹的礼仪向郭宗训、范质行礼,萧思温表现得有点拘谨,他的妻子吕不古就有点漠然,一脸的不屑,萧绰则是淡定地站在萧思温旁边,有点好奇地看着范质和郭宗训。

    “大周与辽国交战,实属无奈,我们都有捍卫自己利益的理由,萧先生一家既然来到东京,暂且安顿下来,等两国的信使把事情谈好了再说,我们是国家有矛盾,私人无冤仇,我们并没有记恨萧先生一家的意思,所以萧先生可以放心,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跟守卫说,我们尽可能办到。”范质说。

    “谢谢皇帝陛下和范宰相的关心,寅古(萧思温,字寅古)乃闲职而已,并无权利,只是赋闲在析律府而已,如果我们可以早点回到草原,跟家人团聚就更好了。”萧思温礼貌地回复,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萧先生过谦了,过门都是客,既来之则安之,况且以往你们没有来过中原,就算是来看看异域风情也不错的。”

    “哼,谁说没有来过?汴京不好玩,我们不喜欢而已。你们大周满口仁义道德,竟然干偷鸡摸狗的事,偷袭我大辽,打仗也不堂堂正正,尽是鼠辈。”吕不古忿忿不平地斥责。

    “夫人言过其实了,汴京不好玩,皆因民怨沸腾,中原老百姓为了活命,迫不得已拼死反抗而已,至于兵者诡道也,堂而皇之与宋襄公之流何异?”范质和蔼地回复,一点也没有生气,这是胜利者的宽容。

    郭宗训插话了:“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皇上说得如此直白,实在令人诧异。”萧思温听到堂堂一国之君说出这样的话,有点诧异。

    “皇上有感而发,率性而为,萧先生不用介怀。”范质赶紧把话圆了回来。

    “皇帝陛下真够坦诚的。”萧思温恭维了一句。

    “听说萧先生喜爱读书,不知喜欢哪一类呢?”郭宗训又说话了。

    “回皇帝陛下话,外臣喜欢一些经典古籍,无论诸子百家,还是经史都喜欢。”

    “看来先生也收藏了不少典籍吧?”

    “外臣收藏的书籍有限,大多在析律府与河东收集的,平常看一看而已。”

    “哦,朕这些年也安排内务府收集一些典籍,重新印刷,让后人可以研读,避免流失或者损毁。如果萧先生有时间或者兴趣,可以去看看,朕可以让你借阅一番。”

    “外臣感谢皇帝陛下的厚爱,能够略窥一二,荣幸之至。”

    “皇上,我可以去看看吗?”萧绰也插话了。

    嘻嘻,等的就是这句,郭宗训心中偷笑,连忙接着说了:“你也喜欢看书吗?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萧绰,我也喜欢看书。”萧绰不知道中计了,这是善良的诱惑。

    “你最近看过什么书啊?”郭宗训问。

    “《魏书》。”萧绰回复。

    “哦,是史书啊,看到哪里?看完了吗?”

    萧绰一一作答,郭宗训高兴地说:“好啊,不错,你也去看看。”

    “谢谢皇上。”

    “熟读经典,可以明事理,难得你也喜欢,要不待会儿一起去图书馆看看?”

    “图书馆是什么?”萧绰问。

    “这是朕在宫里收藏书籍的地方,收集回来的书籍,重新印刷后放在那里。”

    萧绰当然想,不过她没有说话,抬头看着萧思温。那殷切期待的眼神,让人不忍拒绝,问题是这不合适。萧思温有点惋惜地回绝:“谢谢陛下的美意,外臣不敢劳烦皇帝陛下,陛下的心意外臣心领了。”

    通常而言,萧思温这样说,这事也就算了,谁知郭宗训却说:“无妨,今天朕休息,正想去图书馆看看,一起去吧,待会儿一起午膳。”

    范质也不知道皇上葫芦里买什么药,也不好对面回绝,只好默不作声地陪着。

    这天,萧思温父女在图书馆里乐不思蜀,至于吕不古就百无聊赖,她实在厌倦在书山里逗留,只是看着萧绰看得津津有味,强忍着不发作而已。

    郭宗训跟萧绰说了不少话,萧绰很含蓄,只是听着,偶尔回一句半句的,临走的时候,郭宗训送了几本书给萧思温和萧绰,又送了一面镜子、一些香皂、香水、美酒给吕不古,让他们好好休息,等待两国使者交涉完再说。

    回到临时的家,吕不古跟萧思温说:“你说今天见面是什么意思?说的都是废话,还看了半天的书,你说这大周皇帝这么小,能说了算吗?这大周到底谁说了算呢?”

    “今天就是礼节性见见面而已,看书应该是意外之举,顺势而为之,也许是想缓和一下气氛,让我们不尴尬而已,这个大周皇帝确实小,跟燕燕差不多大吧,不过范质好像很迁就他,也许有实权的人没有出面,况且我们败军之将,见不见又何妨?”

    “真没想到,析律府这么快就失守,真是不明白高勋、耶律沙和耶律斜轸他们是怎么搞的,不知道他们现在又如何?”吕不古非常不解辽军是怎么失败的。

    “现在多想也没有用,暂且安顿下来,等等朝廷跟周国协商吧,战败还有什么说的,不是继续打就是谈,我们本来就是这场战局的局外人,谁想到坚城析律府一天就给拿下?如果周国这样强悍,皇上的处境肯定不好过啊。”

    “哼,皇上也不知怎么搞的,唉。”说起自己的弟弟,吕不古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