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准备进攻晋阳

第二百三十四章 准备进攻晋阳

    刘继业惨败回营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刘钧,当他详细听完郭万超的报告后,整个人呆住了,周军还有这样的利器,这怎么搞?野战看来没指望了。

    郭万超把战后想到的应变之策向刘钧提议:“皇上,周军的火器厉害,我军将士只有用盾牌保护才可以避免受到伤害,臣建议多做盾牌,用于防御,还有就是周军火器厉害,也许要增加灭火的工具,可以减少伤亡。”

    “善。”刘钧马上要求宰相卫融抓紧盾牌的生产,准备灭火之物,又命令枢密使段常研究晋阳防守的策略,加强精壮的军事训练,必备不时之需。

    击败刘继业的汉军之后,韩通一不做二不休,命令赵彦徽与董遵诲再次出击,攻击刘继业的军营,本来刘继业还想依仗沟深垒高,避而不战来应对,谁知周军的器械射程很远,在营寨之外就把汉军打得抬不起头,还有那个火,把刘继业的营寨烧得七零八落、难以维持,仅仅一天时间,汉军就大败而逃,在董遵诲的骑兵追击下,刘继业和冯进珂仅以身免,逃回晋阳城。至此,晋阳城被周军围个水泄不通。

    韩通的快速行动,完全打乱了刘钧的部署,切断了北汉朝廷与各个州府之间的联系,在晋阳城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各个州府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韩通随后的举措更是让各个州府陷入绝望,他命令董遵诲的骑兵带着晋阳的俘虏奔赴各个州府,宣布晋阳城旦夕可下的消息,还有大周朝廷赦免各个州府官员的诏令,还允许他们考虑十天等等。

    看着城外围城的周军,还有越城而过,一直北上的周军,各个州府的守将可以想象出晋阳城外征旗猎猎的壮观,绝望之情油然而生,这还要打吗?

    反正出击是不可能的,周军竟然说给时间他们考虑,那就等着吧,谁知日后如何。

    刘钧在晋阳城上看着城外的周军,远远没到漫山遍野的境地,但是他们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却是无比巨大,周军野战都无敌啊。听刘继业说,他们交战半个时辰不到就折损过半,这还是周军不追杀的结果,如果追杀过去,能够回到军营的汉军也许只有三成,随后周军对刘继业营寨的围攻再次验证了周军战力强横,这样看来也许十万八万人也不一定打得过周军的万把人,周军这样的战力根本不是人多可以奏效的,看来还要想想别的办法。

    下雨应该就可以克制周军的火器吧,哦,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晋阳如今兵力有限,再抽调兵力去野战会令晋阳城的防守更加捉襟见肘,看来还要等等,等一个雨天,再寻机出击。

    想到应对之策,让刘钧终于松了一口气,希望老天开开眼,早点下雨吧,多下几天,让大汉获得一个转机。

    刘钧并不知道周军围而不攻的原因,一直这样等下去,估计周军耗费的粮草也够他们受的,到了汛期,汾水暴涨的时候,周军的营地也好不到哪里去,看你们还往哪里待,朕倒要看看你们可以忍受多久。想到开心处,刘钧露出浅浅的微笑,朕先忍忍。

    城外的韩通一直在准备着各项进攻的工作,数日后,准备就绪,进攻随时可以开始,不过韩通还要等待着客人的都来。虽然战事还没有开始,不过劝降的文书每天都射进晋阳城,大嗓门军士每天都对着晋阳城进行宣讲,劝刘钧为了河东的老百姓,为了天下苍生,尽早放下武器,大周朝廷将给予厚待等等。通过周军的日夜宣讲,晋阳城的将士们对于大周的政策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不过他们没有决定权,只有默默等待着。

    等了许多天,终于等到李筠、潘美、张光翰等部队的到来,李彝殷的亲信李彝玉率领两千精锐到了,折德扆率部三千余也到了,一时间,晋阳城外大军云集,旌旗蔽日,气势逼人。晋阳城上的汉军脸色都变了,之前还只是十万人左右,如今看来二三十万都不止,远远多于晋阳的汉军,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唯有求神保佑吧。

    再次见到李筠,韩通格外热情,在作战室里,韩通把自己的底牌给李筠看个究竟,又让王侁把整个作战推演详细做了说明,让李筠详细了解了周军最新的作战方式,然后又把预先准备好的参谋团队交给李筠,韩通郑重给李筠说:“此战,皇上说了,我们用器械狂轰滥炸晋阳城头,摧毁他们的抵抗力量,然后你部登城,登城后的作战模式刚才已经说了,注意跟井阑和投石车的部队配合,我们可以很快就拿下来的。”

    “末将感谢都督照拂,也感谢皇上的信赖,一定奋勇杀敌,不负众望。”

    “如果得臣(李守节,字得臣,李筠长子)想登城,最好第二批上,让羽林卫和他一起上,他们经常干这个,稳当,我们拿下晋阳城是十拿九稳的,没有必要冒险。”

    “好,谢谢都督。就让他第二批上。”

    对于唾手可得的晋阳城,韩通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威慑定难军和府州折家,还要让之前守边的将领立功,还有一个是任务就是让年轻的将领历练。

    在韩通的大营里,召开了战前会议,王侁全面讲述晋阳之战的技战术安排,回复了诸多将领的疑问,见识过周军这些技战术的将领倒是淡定,没有见识过的还是有疑虑的,周军器械的威力有这么强吗?

    王侁也说了,此战都是工程兵的器械先行攻击,其他部队随后跟进,务必看旗号、听军号,届时每支部队都会配备作战参谋和通信兵,负责提供建议和传达军令,决定权在主将手中,不会受到掣肘。

    原来戍边的将领对此极为好奇,不过,也好,见识一下禁军的威力,哦,现在改称号为皇家近卫军。这些将领,以前在朝廷里面都是小角色,部队的战斗力有限,遇到这些围攻坚城的时候,通常都是炮灰的待遇,根本不可能跟禁军相比,这次都督都说了,给机会他们学习,也给机会他们表现,不过务必遵守军令,严厉约束将士,做到秋毫无犯,否则必定重罚。韩通的表态让所有参战的将领异常兴奋,终于不是配角了,有机会立大功,回去一定好好筛选出一些猛士,争取打出威风。

    一时间,周军各个军营里的猛士们纷纷报名争取参加敢死队、突击队,士气大涨。

    结束了战前会议,韩通把李筠、石守信留了下来。

    “石守信,皇上说:汝乃太祖账下禁军亲卫都虞侯,先后追随太祖、先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乃禁军中的栋梁,本朝以来,你能够遵从朝廷的军令,谨守泽州,配合西北行营都督李筠捍卫朝廷北疆的安宁,为朝廷一统南方立下功勋。希望你可以保持本色,再立新功。”韩通并没有废话,把皇上嘉勉石守信的话直说了。

    石守信听了韩通说的话,连忙跪下,恭敬地说:“末将一定记住皇上的吩咐,谨遵将令,为皇上马首是瞻。”

    “好,守信(石守信,字守信),你起来。皇上说:后面的战事更精彩,不要只看着眼前的一点点小地盘,机会有的是。”

    “是,末将明白,都督放心,守信一定好好干。”

    说完正事,韩通又跟李筠、石守信详细说了进攻晋阳的细节,注意事项,务求没有漏洞。

    经过周密部署,终于要开战了。

    这天一大早,周军各部按照韩通的布置,准备妥当,各自进入攻击阵地,韩通、李筠在南面,西城外,赵彦徽、潘美在东面,张光翰在北面,张彦斌、杨廷璋、王全斌、郭进在西面,各部都把各式器械布置好,不过,很明显,只有西城外面是主攻点,其他位置都是打酱油的,纯粹练兵而已。

    清晨,韩通、李筠、石守信、李彝玉、折德扆各人率部来到晋阳的南门,在数里之外列阵,韩通的部队照例在阵前拉起铁丝网,留出攻击的通道,阵中也有许多器械,组成一个大阵,堵在晋阳城的大门之外。其他部队按照固有的阵式列阵,相差无几。

    众人看着高大雄伟的晋阳城,这是一座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的雄城,无数风云人物在这里叱咤风云,如今再次面临新的考验,晋阳城高三丈有余,汉军在上面严阵以待,城下宽阔的护城河,也不知道水有多深,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是一场硬仗啊,不知要付出生命代价才能拿下它。

    李彝玉和折德扆都是看客的角色,如今他们都知道这是朝廷要让他们看看周军的实力,特别是李彝玉,此次参战本来就是想捞点资本而已,谁知这次周军大举进攻,对于河东的州府竟然围而不打,无数大军直取晋阳,途中还听说辽军已经给周军大败了,就是说没有辽军来救刘钧了,这样的晋阳城,只要付出代价,一定可以拿下来的。

    看到大军云集,围攻晋阳城,如果周军要自己蚁附登城,李彝玉是绝对不愿意干的,敲敲边鼓无所谓,要是折损过大,李彝玉是无法向李彝殷交代的。他也想好托词,回绝周军要自己打头阵,蚁附登城了。幸亏周军给面子,只是安排了他和折德扆打援的任务。

    放下心头大石,李彝玉就可以轻松地看看周军的表演,以便想主公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