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内务府的潜能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内务府的潜能

    攻下晋阳城之后,郭宗训亲自给陈诚颁发了晋升侯爵的诏书,在内务府各大总管的注视下,陈诚感到无比光荣,感激流涕,说话都有点乱了,他太激动了,皇上对自己实在是太好了。看着陈诚获得晋升,其他各人也激动不已,皇上说到做到,目标清晰明了,多努力就可以做到,各人私底下盘算着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都想着如何加把劲,完成目标。

    郭宗训笑眯眯地对大家说:“这是大家的功劳,朕毫不吝啬地予以赏赐,你们的功绩已经写在大周的史册上,你们的所做的一切造福大周的黎民百姓,只是现在还不能广为宣传而已,你们都知道凌烟阁的布局,那里已经为你们安排了位置,好好努力,不要骄傲,越到高处,越要谨慎,明白吗?”

    众人连忙跪下来,激动地说:“皇上恩典,奴婢没齿难忘,奴婢一定谨慎行事,为皇上办事。”

    “好,都起来。今天是个大喜日子,中原一统了,我们要好好收拾旧山河,建设新世界。圣人言: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后的事情更要谨慎。情报司、锦衣卫要沉下心来,了解民情、了解民间疾苦,为朝廷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你们是特殊的部门,也许是有点特殊的权力,如果有人假公济私,就会积小错为大错,会败坏朝廷乃至皇室的声誉,也会影响各位的前程,不可不察也。”

    “奴婢明白,一定严加管束,务求谨慎行事。”

    “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曹承恩看着皇上高兴,也献上一个礼物。

    “皇上,奴婢前一阵去魏平的作坊看他们做的一些事,碰巧看到他们在测试火枪点火,想起咱们用的燃烧弹,就是那些汽油,然后和魏平他们一起做了一个小玩意,您看。”曹承恩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面装着液体,还有一条麻绳之类的东西,上面有个奇怪的大盖子。“这个东西可以点火,很方便的。”

    “哦,打火机,试一下。”郭宗训脱口而出。

    这让所有人惊讶不已,曹承恩和魏平本来还在想该起个什么名字好,这倒好,皇上命名了。

    曹承恩拿起那个玻璃瓶,打开盖子,把打火的装置拨开,然后一摁,那块铁就划回去,引起火星,点燃了下面那条沾满汽油的麻绳,麻绳燃烧了起来。

    “哇,真厉害啊,你们太聪明了,以后点火就容易多了。”

    “不错,你们看,你们几个配合一下,就发明新的东西,这个又是赚钱的好东西,汽油也可以有新用途了。你们把这个再加工一下,你们看,做一个金属圈,围住这个火,也许就不怕风吹了。”

    “哦,皇上英明,奴婢回去试一下。”

    “你们把这个做小一点,特别这个汽油瓶要小一点,限量购买,也许一瓶用一两个月左右就足够了,因为它是很危险的,不要让有心人大量购买。把这个做好了,就开设一个工厂来做,可以用来招商,你们俩都拿一点股份,作为奖励。”

    “哦,奴婢明白,谢皇上的赏赐。”

    “做得好,就要赏。曹承恩,现在石油和汽油用得很快是吧?”

    “回皇上,是的,之前的库存都用完了,奴婢已经加大了在延州的采集力度,京城的工厂也在加班加点,尽可能补充库存,应付不时之需。为了安全起见,奴婢请延州的刺史把油井附近都圈了起来,那些附近的居民都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省得走漏风声。皇上,延州那个地方离定难军有点近,也许要加强保安为好啊。”

    “嗯,朕跟枢密院说一下。”

    “之前那个路灯改进工作做得怎么样啦?”

    “回皇上,那个路灯暂时还没有什么进展,还是需要每天派人去点燃和熄灭,至于改造成为家用的就做好了,您看。”曹承恩又拿出一盏汽油灯,就像现代的煤油灯一般,用火折子点燃了汽油灯,然后玻璃管套上。“晚上很亮堂的。”

    “你们用玻璃来做,贵吗?”

    “如果量大,成本就下来了,目前还是有钱人才可以用。”

    “嗯,让学堂、军队、医馆、衙门都用上,反正他们不缺钱,你们要通过大量生产来掌握经验、提高工艺水平、摸索新的产品、培养人才,还要鼓励发明创造,对于新的发明创造要给予重奖,这样才会促进发展,这个潜在需求很大的,以后可以卖给胡商。”

    “诺,奴婢明白。”

    “皇上,奴婢也做了一个扇风的装置,在天热的时候可以自动扇扇子的。”

    “哦,这么好,拿来看一下。”如今正是五月天,天气炎热,如果有风扇,当然就是最好不过了。虽然郭宗训自己不用扇扇子,有人帮他扇。

    魏平马上就走了出去,安排侍卫抬了好几个东西进来。只见那些工匠用杆子搭建了一个架子,在架子上有一条杆子,上面固定了好几把扇子,这根杆子用绳索连着,绳索另一端连着一个转盘,看着工匠把转盘上的一个旋钮扭了好一会儿,然后按一下转盘上的一个按钮,转盘上的一个东西开始转起来,牵动绳索来回动,杆子上的那几把扇子就来来回回地扇了起来,一阵凉风传来,众人惊呆了。

    “哈哈哈哈,干得好!你能把这两样东西配起来,真是妙啊!看来你可以做更多的东西出来。”

    “咸信,拿剪刀和一张方纸来,咱们再做一个小玩意。”郭宗训想起了风车,这样的风扇更简单。

    众人看着郭宗训拿着方纸来回折叠了几下,又剪又粘,很快就做出一个小玩意儿,用小木棍固定好,拿到风扇附近,看着这个玩意就转了起来。

    “你想一想,如果那个转盘连着这个风车,上好发条,风车是否就会自动转起来?你们看看它转起来也没有风,你们还记得朕之前是怎样扇风的吗?”郭宗训又模仿了一次。“换个方向还有风吗?没有对吧,所以这个风车你们拿去斟酌一下,看能不能做一个更方便的风扇,至于这个大风扇,在朝堂之上应该挺好的,让朝廷文武上朝或者开会的时候用也不错。”

    “奴婢明白,回去再加工一下,尽快拿出样品。”

    “对,做好了,让商业司去招商。”

    “诺。”

    “你们接触这些新事物越来越多,眼界也开阔了,办的事也越来越好,其实,你们平常要多琢磨一下自己所做的那些事,跟日常生活、市面营商的事情结合起来考虑,肯定会有新的想法的。”

    “你们可以建立一些实验小组,探索一下,又或者安排一些工作给那些学生、博士们去做,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做研究。你们要相信,经过内务府学堂的培训、作坊的磨炼、博士们的长期研究,又参考过大食先贤的学说,咱们的人都是有大能耐的。”

    “如果他们做成一件事,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工厂来做,内务府可以帮他们策划、给予资金支持,给予他们股份,促进发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内务府会爆发出不可估量的潜能,会成为大周格物致知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