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五十章 辽周和谈

第二百五十章 辽周和谈

    随后战报传来,果然再次大败辽军,紧接着,周军全线出击,横扫辽国边境两百里以内的所有部落,缴获无数牛羊马匹,还把数以万计的部落人口带回关内,真是吐气扬眉啊,周军在关外还占领了来州,等待着新的军令。

    这次真是稳了,范质知道这次又大赚一笔,虽然辽国还没到伤筋削骨,但是够他们难受一阵了,主要是辽军打不过周军,即使野战也打不赢,这是最致命的。如今周军打赢之后又退了回去,也给足辽国面子了,和谈的时候,也可以让辽国找到一个台阶,来州就是那个台阶。这一次魏仁浦拿捏得很准,真是恰到好处,让魏仁浦去办这个事真是找对人了。

    正如范质、王朴分析的那样,在战场上讨不到便宜,辽国也只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即使秋天快到,草原上的战马正是膘肥体壮的时候,辽军也没有勇气再次南下。没过多久,辽国的使节真的来了,他们在周军的护送下,一直来到东京,找到鸿胪寺,商谈大辽与大周之间休兵罢战的事宜。

    辽国的使节一开始就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颐气指使,斥责大周有违道义、穷兵黩武、荼毒天下的恶行,要周军退回涿州以南,归还被俘的辽军将士,还要给予辽国进贡,换取辽国停止兴举国之兵南下的国策等等。

    鸿胪寺的主官养气功夫十分到家,慢慢地喝着茶,一点都不着急,看着辽国使节的表演。辽国使节夸张地表演了一通,看着大周的官员一点都不在乎,就想作状要离开,谁知大周的官员还是那样老神在在的,辽国的副使只好赶紧打圆场,说:“两国交兵,生灵涂炭,确非幸事,。。。。。。”

    和谈,本来不易,辽国大败之后,辽国想在谈判桌上讨回一点便宜就更加不易,因为有郭宗训和王朴的坚持,想尽快结束战争的范质也作出了让步,愿意多花点时间来和辽国周旋,以获得更好的结束战争的条件。

    如果不是辽国暂时找不到战胜周军的方法,辽国肯定不可能来和谈的,对于契丹人来说,公理在铁骑所到之处,如今契丹人的铁骑无力,为了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让皇上压服国内的阴谋者,辽国的几名使节轮番唱红脸黑脸,希望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

    他们的全情投入,几乎获得鸿胪寺官员的认可,如果不是皇上划好的底线在约束,还有每天都在旁听谈判的魏咸信在跟着,这些鸿胪寺的官员真的愿意就此签订这个和约,毕竟早日结束战争是文官的最大心愿啊。签订一个大获全胜的和约,也是个人的最高荣誉啊,至于条约里面的条款,多一点、少一点差别不大,外人也看不到。

    鸿胪寺的官员私底下很不满意魏咸信如同跟屁虫一般看着,不过也无可奈何,他是皇上派来学习的,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只是在做笔录而已,这让鸿胪寺的官员不敢轻易放松和谈的尺度,谁也不想他日成为出卖朝廷利益的逆臣传里面的主角啊。

    大周谈判官员的强硬、战场上的无能为力让这些辽国使节白白折腾了好久,始终劳而无功,当他们都准备就此罢手的时候,大周宰相范质召见了他们,隐隐释出善意,让辽国的使节顿感绝处逢生,原来大周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他们也要面子,也愿意给大辽皇帝面子,甚至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发展两国的贸易往来,这样一来,好多条件就不是这些使节可以决定的了,他们按照范质的暗示,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也获得大周的善意回应。

    为了完成这次和谈,辽国使节留下部分人员在东京,主要和谈使节再次回到上京,向大辽皇帝耶律璟以及朝廷高官汇报了和谈的情况。

    短短两三个月间,大辽战败的消息被有意无意地传遍了辽国,损兵数十万,被故意说成损兵百万,名宿悍将丧失殆尽,似乎辽国就要崩了。

    一时间,大辽境内烽烟四起,耶律璟不停地派出亲信去讨伐各地闻风而动的叛乱者,正是忙得手忙脚乱的时候,看到和谈的使节回来,以为谈崩了,如果这个时候大周再次北伐,也许辽国真得要展开殊死一搏了。

    耶律璟听着耶律化哥的汇报,又听了耶律化哥的分析,耶律璟明白了,大周给台阶了,双方可以结束战争,耶律璟衡量了朝中大臣的意见,最后敲定了和谈的条款,然后派出自己的亲信一同南下,回到东京,签署这个和平条约。

    通过这个和约,大辽与大周双方兵马脱离接触,辽国收回来州,辽国以交付一定数量的牛羊马匹、皮货和山珍,换回部分被俘的将士,大辽与大周还确立了在边界开始互市的制度,在多个口岸设立互市,由双方共同管理。为了表示诚意,大周内务府向辽国预付了一笔款项,订购数量庞大的羊毛,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投下一张大的订单。外人也可以说这是周国的赔款,反正这笔钱落到耶律璟手上,方便他巩固政权。

    签订这个和平条约,为大周北部边疆的和平安宁创造了条件。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弱平衡,哪一天辽国制造出克制周军火药武器之后,辽军必定会大举报复。

    萧思温一点都没有想到大辽与大周的和平条约竟然跟自己的掌上明珠联系起来,当他在东京的府邸见到辽国使节的时候,耶律璟的亲信叩拜了长公主吕不古和驸马萧思温,宣读了耶律璟的诏书,两人才恍然大悟,想起自己的宝贝女儿燕燕还没到豆蔻年华,就成为大辽战败的牺牲品,打破了自己的如意算盘,这是自己尽心培养的宝贝啊。

    “为何要指定是燕燕,皇族公主不可以吗?”吕不古愤怒地质问耶律璟的亲信。

    “臣不知,似乎是说他们年龄相若,又是皇上的外甥,比较合适。”

    “这。。。。。。”萧思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条约都签了,还有什么变动的余地呢?

    “那燕燕是过几年再过来还是现在就进宫?”

    “听说大周皇帝与萧绰年龄相若,他们说萧绰可以和皇上一同读书,直至及笄,她可以住在宫中,也可以认王朴为义父,住到王朴家中。”

    “这,他们都想好了,哼,可惜我的燕燕啊。”

    送走辽国使节,萧思温和吕不古一点都没有可以回国的喜悦,他们知道这一别,他们将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宝贝燕燕了,她将永远留在东京,成为一个牺牲品。她才十一岁啊,作为父母,怎么可能舍得留下她呢?

    萧思温夫妇两人来到内堂,看着萧绰坐在书桌旁,似乎在看书,吕不古轻轻地叫了一声:“燕燕,来娘这里。”萧绰似乎已经听到风声,大眼睛似乎含着泪,脸上有点委屈。

    吕不古很不舍得,她抱着燕燕,抚摸着她的脸,萧思温坐在旁边,看着萧绰,那水灵灵的大眼睛,泪水开始往下掉。

    “你知道啦?”吕不古难过地问了一句。

    “嗯,我刚才在外面听你们说话了。”

    “娘亲和你父亲都不舍得,皇上也是迫于无奈的,朝廷战败,必然事多,刚才朝廷的使节都说了,皇上派来二十余万来救析律府,都败了,只剩下三万人,国内的逆贼又蠢蠢欲动,皇上必须稳住大周才能腾出手来剿灭那些逆贼,我们草原的儿女向来识大体,娘亲相信你会明白父母和皇上的苦心的。”

    “娘,燕燕明白。”

    “燕燕,你想认王朴为义父吗?他是大周的许王,大周皇帝最信任他了,为人多智,如果你认他为义父,你就住到许王府,直至及笄再进宫;如果你不愿意,那我们回上京的时候,你就进宫。”

    “燕燕只要父亲和母亲,不想要义父。”萧绰坚定地回复。

    “燕燕,你进宫之后,不要任性,娘亲和你父亲没有办法帮你了,你要好好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