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国战

第二百八十二章 国战

    正当辽国的重臣在商量着怎么应对周军进攻的时候,一名耶律屋质的手下,脸色苍白地来到殿外,通禀之后,碎步进殿,喘着气,小声说:“皇上,这是东京方面送来的急报。”

    耶律璟打开信封,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然后把信件交给耶律屋质,耶律屋质看着耶律璟脸色阴沉,估计东京送来的也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耶律屋质接过信件,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大惊失色,连忙问送信的属下:“信件什么时候送来的?”

    “大人,是刚刚送到,信使说十万火急,因此下官不敢怠慢,马上就来到皇宫门前报信。”

    原来三月初开始,来州、锦州、辰州、东京接连受到周军的攻击,周军人数众多,有许多骑兵,推进速度很快,火力强劲,所到之处,战必胜,攻必克,连续攻破各地的州府,一个月不到,周军已经横扫辽国南方,现在连沈州也给攻破了,似乎周军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知道他们下一步的进攻方向。

    “为什么不在受到攻击的第一时间报警?”耶律屋质询问。

    “信使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周军似乎突然就到了,根本来不及报警,也来不及防备,一开始辽军还派骑兵出去迎战,谁知周军的火器异常厉害,骑兵根本靠近不了周军,就给他们打散了,随后周军就开始攻城,他们攻城速度很快,连续攻击城墙之后,就登城,半天时间不到,城就破了,周军的骑兵也很厉害,四处截杀溃败的辽军,让各处的部队难以逃脱,也许这就是各地收不到报警的原因吧。”

    “皇上,如此看来周军是倾巢而出,远远不止大定府的十余万人,东京方面也有十余万,不知道周军还有那些后手呢?皇上,周军多路来犯,我军应该集中兵力,采用逐个击破的方法,用一部分兵力牵制一些周军,其余主力就尽可能围歼周军一部,这样就有机会赢得此战的胜利,必要时,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地盘,分散周军的兵力,又可以在某些地区坚守,拖住周军前进的步伐,为我们逐个击破争取时间。”

    “那你们说到底打哪一个?”耶律璟问道。

    “大定府的周军是主力,他们刚刚获得大定府的物资,粮草不缺,就是不知道火药他们缺不缺,这里距离我们最近,我们的兵力雄厚,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切断这些周军的补给线,然后我们调集大造院所制造的武器一同南下,在大定府围困周军,哪怕用人海战术,也要耗尽他们的火药,然后消灭这些周军。”

    “至于东部,我们可以调几万骑兵去通州,再组织回跋部、长白山部的军队围剿东面的周军,让他们无法北上或者西进,我军争取在辽河以东区域与他们纠缠,力争歼灭他们,至于混同江那边的辽军务必尽可能早点消灭那边的周军,然后南下配合东线主力作战。”

    “谁去主持东面的战事?”

    “皇上,可以安排韩匡嗣、韩德让、耶律贤他们去。”耶律屋质建议。

    “好,韩匡嗣为主将,耶律贤为监军,率一万宫帐军、四万部族军,马上去通州,统管回跋部、长白山部围剿沈州方向的周军。耶律屋质,我们派兵南下,先各派五千骑兵南下,绕到大定府以南,务必切断周军的补给线,另外安排三万部落军南下支援耶律挞烈,让他们布置围攻大定府的工作,我们马上准备物资,分批南下,不要让大定府的周军跑了。”

    “遵旨。”

    辽国崛起六十一年,建国五十一年,疆域辽阔,统管无数的部落,一旦全力发动起来,战争潜力确实不可小觑,只不过目前远水救不了近火,耶律璟只能先调度附近部落的士兵南下,其他地方的兵源还需要一个调度的时间。

    大批大辽皇帝的钦差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各处,调遣各部的军队携带牛羊马匹南下,向各个军队集中地汇合,准备发起对周军的全面进攻。

    由于契丹部族全民皆兵,即使是附近的部落,也可以提供二十万的骑兵,能够在上京附近活动的都是契丹人的核心部落,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这些部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全力以赴地组织部队,供朝廷调遣,他们知道辽国不行,他们也会跟着遭殃,其他的部落绝不会放过奴役他们的机会。

    一天后,三万五千名骑兵开始南下,执行各自的任务,三天后,五万辽军南下,再过三天,十万辽军携带大量牛羊马匹南下,十天之后,耶律璟的捺钵开始南下,随之而行的有四万宫帐军、十五万部落军,大造院的无数工匠、器械、物资,还有无数的牛羊马匹,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南下,耶律璟决定与周国来一场一决雌雄的生死之战。

    先行的辽军以最快的速度兵分两路,采用大范围包抄的方式,直插大定府以南区域,希望在周军的侧后打下两个楔子,这些辽军日夜兼程,花了七天时间,疾行八百余里,分别直抵滦河北岸和凌河附近,他们希望在这里构筑一道屏障,切断周军的补给线。

    按照辽军的计划,他们可以在附近的部落就食,因为这里有许多辽国的部落,这些部落肯定全力支持辽军打击入侵的周军。

    当辽军来到这里的时候,让他们吃惊的是原来的部落都不见了,除了在北面有一些部落,方圆两百里的部落似乎都消失了,难道他们都迁移到北面去啦?没有这些部落的支持,辽军只有吃干粮,难以维持啊。

    辽军只好扩大搜索的范围,希望可以找到隐藏起来的部落,为他们提供后勤支援,除此之外,辽军还派信使向捺钵汇报自己的情况,请求支援。

    正当辽国朝廷上下全力以赴地发掘战争潜力,调兵遣将,为周军构筑一个巨大的口袋,希望用精骑、人海战术吃下拥有新式武器的周军精锐的时候,周军也逐渐展开了他们所布下的这场国战的帷幕。

    最先渗透到辽国腹地的羽林卫,把大量兵力撒到大定府附近方圆四五百里的区域内,他们大多以小分队的形式,匿藏在若干个制高点上,负责观察附近的辽军、部落的动静,有一些部队就负责拦截南来北往的信使,他们通常只在晚上进行调动,他们的动作极小,有时候宁愿挨饿也不出动,尽可能避免让辽军察觉。

    他们的警戒线如此宽广,以致辽军南下的动静根本逃不过他们的望远镜,羽林卫携带了不少信鸽,由于潜伏时间不确定,所以将士们都省着用,见到大队辽军出动才用信鸽报信,一般都是放两只,避免信鸽被捕食了,失去传递消息的作用,羽林卫利用这个超前的手段,把辽军的消息用最快的方式传回幽州城。

    还有一些羽林卫,乔装打扮成为牧民,以尽可能远的距离监视着辽军的行动,他们用望远镜来观察,等辽军安顿下来了,就记下辽军的驻地,然后把消息汇报给各自的队长。

    在事前的周密部署下,辽军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大量辽军南下,丝毫没有逃过羽林卫的眼睛,幽州的伐辽行营基本能够粗略地掌握了辽军的动向。辽军的动向,基本都在周军参谋部的推演当中,暂时还没有跳出周军划定的圈圈。

    按照参谋部的计划,第一、二集群控制了大定府,他们携带了大量的物资,把大定府构筑一个巨大的战场,在这里粘住辽军的主力,争取给予辽军大量的杀伤,等待其他部队的靠拢,重创辽军主力,尽可能动摇辽军在草原的统治根基。

    当大定府与东京方面的战火如火如荼之际,西面的周军已经横扫阴山南麓的辽军,占领了阴山南麓各个州府,还在阴山的多个南北通道设置了观察哨,预防辽军的进犯。随后,第四集群的部分军队已经开始东移,准备配合友军执行新的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