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九十章 辽军退入草原

第二百九十章 辽军退入草原

    辽军虽然战败,不过这里的辽军还有十几万,高怀德他们再能打,也不敢贸然进攻辽军大营,他们都知道只要粘住辽军主力,让他们不能从容撤退就可以了,因此周军也在辽军以南三十里安营扎寨,不断地派出斥候监视辽军的动向。每天必定出动大军前去挑战,尽可能地引诱辽军开战,争取削弱辽军的实力。

    一开始辽军也经不住挑衅,出动大军来迎战,只不过,失去更多防御装备之后,辽军的抗打击能力下降很大,与周军的交手再也无法形成均势,每次都是损兵折将,让辽军士气大降,最后耶律屋质与耶律挞烈都决定不再出战了,他们已经有了新的决定。

    在捺钵大帐中,大辽皇帝耶律璟和他的核心大臣商量着辽军的走向。

    “皇上,西面和北面的火势依然很大,只有东面没有大火,正常而言,我们应该向东走,那边有耶律化哥的数万大军,我们可以去汇合耶律化哥,不过问题是:东面和东北面都有周军,龙化州战况未明,假如我们往东走,很有可能被周军合围,那我们大辽就麻烦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草原火灾来得太及时了,恰恰就在我们战败后撤的时候出现,还在我们必经之路出现,根本不可能是偶然的现象,就是说有周军在我们的北面活动,他们就是想让我们向东走,这是坦途,也有草料喂马,因此,我们不应该往东走。”

    “如果我们放弃不必要的辎重,全力西进或者北上,只要越过大火,我们就可以到仪坤州,从仪坤州往西北,我们就进入大草原,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们前进,那边也有许多水草丰美的地方,有许多部落,他们实力有限,我们正好在此立足,重整军备,与此同时,我们看看上京、龙化州等地的战况,再做安排。这样做,虽然不好看,但是我们保存了实力,足以威慑草原的各个部落,在草原上称雄,通过整合草原各部的力量,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耶律屋质的分析很到位,众人都明白到底哪里才是真正的坦途,大家又提出了不少建议,完善这个决定契丹族命运的国策。

    “既然北面还有周军,我们还有越过大火之后,必然会有周军来阻拦,我们要坚定信心,务必打破他们的拦截,按理来说,能够来到这里的周军,数量应该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能够击败他们的,最不济也可以冲破他们的拦截。”耶律挞烈又补充道。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派出信使通知耶律化哥和上京留守,做好准备,必要时就要保存实力,来草原。”

    “皇上,这样一来是否有可能给上京的叛党谋反的机会?”

    “哼,国难至此,他们还要造反,他们已经不配做契丹人了,我们要拯救的是契丹子民。”耶律璟恶狠狠地回应。

    “皇上,臣马上安排部队做好准备,今天晚上就出发,带好必要的工具,一定在火海中闯开一条大路,让皇上离开这里。”耶律屋质坚定地说。

    “皇上,臣愿率部断后,一定挡住周军,为皇上争取更多的时间。”耶律挞烈马上站起来说。

    “好。有劳两位爱卿,来干了这杯酒,你们不愧是大辽双壁,值得信赖。”耶律璟感慨地说,随后他又对帐中众人说:“我们大辽这个江山不是唾手可得的,是我们祖辈南征北战得来的,我们现在是难一点,但难得过太祖吗?所以我们不要灰心,到了大漠,有更广阔的的天地,有更多的部落,我们一定可以杀回来的,大家干了这杯,我们一起去草原上打江山。”

    “臣等一定追随皇上,到大漠上重整旗鼓。”

    这个时期的辽国,本来是处于国力上升的时期,辽军战斗力强劲,如果周军不是有新式武器,根本不可能逼得辽军如此窘迫的。辽军上下接到耶律屋质的命令之后,马上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耶律屋质需要的物资。

    一大早,耶律屋质就率部北上,直奔草原火场而去。

    越来越接近火场,士兵们都觉得热浪逼人,不过他们都毫不畏惧,马上兵分成多路,分片开始工作。有的去装泥土,有的割草,有的搬运泥土去覆盖着火的草地。。。。。。正是人多力量大,在大量泥土覆盖之下,辽军终于扑灭了一些大火。

    看到灭火有效,辽军将士们干劲更足了,效率更高,他们一点都不害怕大火,不断地向火场前进,不断地在火场中趟开一条路,一条通往草原之路,一条复兴大辽之路。

    这片火场很大,辽军扑灭一片,还有好多片,看着漫无边际的大火,其实真的很让人绝望的,不过,耶律屋质清楚,这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地里不再长出草,那些草烧掉之后,火自然就灭,所以割草和灭火要同时做,只要花时间,一定有效的,至于有伤亡,那不算什么问题。

    为了提高灭火的效率,辽军几乎全员上阵,采用轮番工作的方式,一班人灭火,一班人去休息,争取以最多的人来灭火,至于割草的士兵,把草料整理好,往南面送,让战马吃上草料。

    经过漫长的时间,付出了不少代价,辽军终于在茫茫火海中趟出一条路来,辽军可以再次北上了。即使前面再有草原火灾来拦住去路,辽军都坚定不移地往仪坤州的方向前进,哪怕要花时间去灭火,都绝不更改方向。

    大辽皇帝耶律璟终于逃出火海了,他把自己的仪仗、捺钵大帐等等许多物件都舍弃了,率领文武官员和宫帐军,以最快的速度直奔仪坤州,即使有周军偷袭,辽军也不纠缠,派出部分将士去驱赶,然后就纵马而过,非常果敢。

    一直狂奔了两百里地,耶律璟与耶律屋质终于来到仪坤州了,唉,终于可以缓一缓了。

    皇上可以缓一缓,耶律屋质可不敢放松,他可不想再次陷入火海之中。

    有了之前的经验,耶律屋质马上派出斥候对方圆一百里地进行侦查,又派出两支骑兵,向草原方向前进,打探沿途的情况,为辽军开路。

    其实仪坤州离上京不过四百里地,如果耶律璟要回上京也很简单,不过耶律屋质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毕竟上京离龙化州也不远,东面周军的行踪飘忽不定,至今还不知道耶律化哥的情况,万一周军绕道去了上京以北,那现在回上京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哪有去草原安全?

    辽军在仪坤州获得补给之后,就再次出发,直奔草原。他们携带了大量的物质、粮草,又补充了大量精壮,铁了心要在草原上重新开创一番事业。

    耶律璟离开仪坤州的时候,看着逐渐远离的城池,他一脸的坚毅与杀气,作为大辽的皇帝,可以说是至高无上,曾经统御无数部落,可以说一句话就能覆灭一个国家,可以让敌国血流成河。他完全想不到,南方周国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竟然敢太岁头上动土,搞出这么多新式武器,接二连三地打得自己丧师失地,如今被迫远遁他乡。此仇不报非君子,朕一定要励精图治,一定要率领百万雄师踏平周国,把周国小皇帝的头颅做成酒器,朕一定会回来的!

    耶律璟走了,耶律挞烈还走不了,他率领数万骑兵在南面与周军周旋着,没有捺钵的困箍、没有朝廷的干扰,耶律挞烈又恢复了灵活多变的作战模式,不断地与高怀德展开激战。

    这些辽军根本不会去攻击周军的大阵,他们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大营,堵住前进的道路。一旦周军来攻击,他们只要扛不过,马上就撤了,根本不会跟周军死磕,辽军的大部队就在外面截杀周军的小部队,扩大游击的范围,让高怀德无法全速追击。

    两军相持了多天,即使大定府的周军追上来,辽军还是坚持游击作战。草原太大,周军很难抓住耶律挞烈的辽军,他们在仪坤州以南与周军周旋着。

    一直到获悉皇帝离开仪坤州,进入草原之后,耶律挞烈就马上率部撤退,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仪坤州,他想在这里获得补给之后再进入草原。

    辽军日夜兼程来到仪坤州,只见城门紧闭,城头上的辽军三三两两的,前锋副将就呼喊着要打开城门,城里的辽军听到叫喊,仔细看了好久,才懒懒洋洋的去打开城门。又过了好久才打开半扇城门,辽军先头部队想都不想就策马入城了,由于部队太多,前方已经入城了,后方还有好长的队伍,耶律挞烈还在后面。

    走在前方的萧挞凛看到城门半开,甚是疑虑,他马上叫停了部队,吩咐一名副将率兵前去控制城门,确认安全再说。

    萧挞凛的谨慎拯救了这支辽军,当这名辽军副将率部去接管城门的时候,他马上就变成刺猬,仪坤州的城门以最快的速度关上,城内杀声四起。

    萧挞凛知道仪坤州有变,看着自己的队伍满脸的疲惫,根本没有能力攻城,萧挞凛很理智地马上率部戒备,并派人向耶律挞烈报告。

    “唉,幸亏皇上到了大草原,我们走吧,不要恋战,全速前进。我们去草原。”耶律挞烈慨叹一声,马上就下令继续出发。

    仪坤州是张彦斌和赵匡胤他们攻占的,耶律璟带走了仪坤州的大量士兵与精壮,为羽林卫偷袭仪坤州创造了条件。由于羽林卫人数有限,根本没有办法拦截去草原的耶律璟,唯有夺取仪坤州,让后续的辽军失去补给的机会。

    张彦斌看到辽军头也不回就往草原方向跑,就派赵匡胤率领一千余骑兵前去追击,痛打落水狗。赵匡胤等这天好久了,他马上率兵出城,直追辽军而去。

    辽军有专门的断后部队,相对而言还是休息过、吃过东西的,比起其他部队,还有一定的作战能力,但是他们还是抵挡不了养精蓄锐的羽林卫,这些羽林卫早就憋足了劲,要狠狠地厮杀一场,哪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呢?特别是赵匡胤,自从有了新式武器,他的武功好像不值钱了,现在有机会给他练练手,还不大开杀戒?看着他一条盘龙棍舞得密不透风,几乎没有一合之将,羽林卫的将士们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士气高昂,砍瓜切菜一般打得辽军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最后这支断后的辽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