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战皆捷

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战皆捷

    安北府是西京的北大门,是高丽北面防线的枢纽,这里有五万高丽军队驻守,城池相对高大,也修得比较坚固,物资储备充裕,按照以往与辽军交手的经验来说,安北府的守军足以牢牢地钉在北方,让敌人难以放心南下。如今看到周军的厉害,安北府的高丽军队再也不敢出城迎战了,希望凭借坚实的城池,抵挡周军的进攻。在他们看来,要攻占安北府,不付出大的代价是不可能的,只要拖上一段时间,朝廷的援军就会到来,可以形成掎角之势,遏制周军的进攻,为朝廷的反攻赢得时间。

    安北府外的周军数量有限,没有办法合围安北府,不过周军的骑兵却不少,足以切断安北府的对外联系。连续攻下多座城池,韩令坤、李继勋都熟悉了周军新的作战模式,面对安北府,两人都很有信心攻下这个战略要点,他们按照东征行营的方略,组成联合指挥部,统一安排攻城的任务,分别从北面、西面展开攻击,骑兵部队就埋伏在东门、南门,准备截杀逃跑的敌人。

    当安北府守军见识到周军攻城能力的时候,再次刷新了他们对周军的认识极限。超远距离的强劲弩箭、漫天飞舞的火药雷、燃烧弹以极短的时间横扫安北府城墙,准备坚守城墙的高丽守军遭到团灭,偌大的城墙上,再也看不到高丽军队的踪影,熊熊烈焰迫使他们躲到城墙之下,至于周军是否登城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谁能够待在烈焰焚城的地方呢?

    等到周军轮式投石车开始逼近城墙、延伸火力压制的时候,在城墙之下躲避的高丽军队再次遭受灭顶之灾,隔着城墙也能够攻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还让不让人活啊?高丽军队再也忍受不了了,再次后撤,备受打击的高丽军队,士气大降。

    安北府的都指挥使看到这个情况,真是气得吐血。在他的计划中,首先派上生力军在城墙上坚守,等他们熬上一段时间,再进行轮换。在交战的过程中,看看哪里的防守有压力,就派敢死队上去,击退周军。如此周而复始,慢慢消耗周军的实力。

    谁知周军一上来就消灭了守城的生力军,然后就开始隔着城墙来攻击城内的军队,让他的计划无法实施,因此唯有马上派出敢死队,拿着大盾牌,冒着周军的炮火,不断地往城墙上跑,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城墙上的防御体系,又不断地派督战队驱赶士兵重新登上城墙,他很害怕周军趁机登城啊。

    周军的攻击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似乎想凭借这样的攻击摧毁安北府的城墙,高丽军队的敢死队在东面、南面城墙之上构筑了防线,紧盯着北面和西面的城墙,准备等周军登城的时候,冲过去,把他们赶下去。

    终于,周军登城了,他们登城的速度很快,高丽军队拼了命地冲向城墙上的火海,希望可以越过火海,赶过去北面和西面的城墙,杀退周军。谁知,周军仿佛不要命地向城墙两端投掷火药雷、燃烧弹,发射弩箭,杀得高丽军队的敢死队丢盔弃甲,唯有再次退到周军火器的射程之外。

    随着周军的中型、小型床弩、投石车被吊到城墙上,高丽军队的噩梦再次来临,周军居高临下地攻击城墙下的高丽军队、还有城墙两端的高丽军队,由于初次遇见,高丽军队没有防御火药雷、燃烧弹的手段,根本支撑不了多久,眼看大量周军登城,城内的高丽军队死伤惨重,看着城门被打开,安北府的高丽军队都指挥使唯有打开南门,率部逃跑,他想去西京报信。

    经受周军这样的打击,高丽军队的残兵早已失魂落魄,只恨爹娘生少两只脚啊,只想快跑,再也没有回头一战的勇气了。

    逃离安北府,他们又遇上了周军铁骑的多重拦截,每次都是数百人的铁骑,都是舍命地冲过来,极其凶悍,狂砍滥杀,把高丽军队打散,然后就紧追不舍。逃跑的高丽军队没跑多远,又遇见拦截,还是那种骑兵,好像每个两三里路就来一队,每次来的骑兵都不多,问题是他们不断拦截,让高丽军队心胆俱裂,能够逃出去的人越来越少,后来,他们的都指挥使都给砍了,逃跑的高丽军队唯有下马投降,这一路真是太惨了,周军杀得不算多,关键是太狠了,让高丽军队的将士们想想周军的狠劲就怕了。

    安北府的报警,牵动了西京大将王信的心,他是王昭的亲信,指挥二十万大军驻守西京,负责向北扩张和保护西京的重任。之前派出五万人去增援,也没有多长时间,又见报警的信使来报,说那五万人已经全军覆没了,有没有搞错啊?五万人啊?这么短时间就没有了?哪怕是五万头猪,抓起来也要好几天吧?安北府是北线的枢纽,不得不救,幸亏安北府城池坚固,应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自己再派一支援军去,作为掎角之势,确保安北府的安稳。

    于是,王信再次派出五万人,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安北府增援,临行之前,还仔细叮嘱他们要谨慎,尽可能以守为主,威胁周军侧翼即可。

    北面周军的攻势相当凌厉,进军速度又快,短时间内就攻下大片土地和城镇,这是高丽国刚刚吃到嘴里的肉,他们可是付出很大代价拿下来,又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来兴建的,还没有捂暖就给周军夺取,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呢?

    王昭马上再次调集南面的军队北上,又运送大量军事物资和粮秣北上,力争打赢这场战争。

    一时间,高丽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北面的各个战略要点,大量士兵和运输军用物资队伍冒着严寒和恶劣的天气北上,所有人都诅咒万恶的周人,贪得无厌,入侵高丽国,让老百姓不得安生。

    周军攻下安北府之后,如果有人在天空之上看,就会发现在海岸线之外,不时有焰火升空,好像接力一般,前一个焰火升空之后,下一个焰火升空,把这些焰火一直送向远方。

    看到信号,王明马上精神抖擞地跟王审琦说:“将军,前方得手了,我们傍晚就出发,沿岸的冰面我们已经侦查过了,已经确认好几个位置,届时可以一同登岸。”

    “好,劳烦你们了,到时候我们在开城请你喝酒。”

    “谢谢将军。”

    随后,王明再次去检查了一遍所有的注意事项,还特意叮嘱厨房做好饭食,让登陆的部队饱餐一顿。

    。。。。。。

    西海岸,在寒冷的冬夜,这里万籁俱寂,渺无人烟。这是一个冰雪的世界,这里的海冰很厚,无数战船停靠在岸边,无数工程兵在忙碌地把各种物资、器械搬运到冰面上,随后有人用雪橇马车装好,运送到岸上,那是真正的登陆场。与此同时,在旁边的临时码头上,大量士兵牵着战马快速登岸,简单组队之后,就奔向登陆场,另外一边,大量步兵也携带好自己的装备登岸、组队、出发。

    周军的斥候已经提前登陆一个时辰了,他们控制了方圆二十里的区域,提防着可能出现的高丽军队。

    黑夜,是周军的好伙伴,整整一个晚上,两万余周军携带大量物质偷偷登陆到西京以西六十里的一片山地外,王审琦要等一个好的时机,给西京的高丽军队一个惊喜。

    随后的三天里,周军的斥候逐渐扩大侦查的范围,已经摸到西京城外,建立了数个观察哨,高丽军队的调动、布防都被周军看在眼里。周军的主力也前移了二十里,严密封锁了附近的区域,确保不会走漏风声。

    一切准备就绪,王审琦估计北面的军队应该也差不多可以南下了,就指挥部队向西京进攻。

    突如其来的周军,让王信大为惊讶,能够来到这里,必定是从海路来的,不知道是否还有后续部队。王信马上派出斥候去打探,后来,接到汇报,说周军人数不多,也许一万多人吧。

    听到这个消息,王信就有想法了,他想趁着北面敌人未到,出重拳,歼灭这支孤军,以免被周军夹击。在王信的情报里,安北府还没有动静,北上的军队应该差不多到了,届时应该形成掎角之势,与周军形成均势,把周军的进攻战变成消耗战。

    事不宜迟,王信马上点起六万精锐离开西京,去迎战周军。这支高丽军队步骑兼有,还有弓兵、长枪兵等等,是高丽军队的典型组合,他们就是用这些兵种组合赢得天下、开疆拓土的。

    高丽军队再次与周军列阵以对,周军排出一个奇怪的阵型,阵中有许多器械,好像是用来攻城用的,还有许多大车,把军阵排成一个类似圆阵,好像是专门用来防守的。

    高丽军队就排出他们最擅长的军阵,攻守兼备的。王信听说之前的五万精锐很快就给歼灭了,其实是很怀疑的,就是没有得到详细的信息,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失败的,也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周军有多少,是什么兵种,看来这次可以得到一些答案了,这么少周军敢来偷袭西京,难道周军不知道西京是重兵把守的吗?

    “嗯?周军这是想让我们进攻?如果我们不进攻呢?”如果不是考虑到逐个击破,王信真的很想对峙下去,看看谁耗得过谁?王信派出部下猛将前去挑战,又是辱骂,又是挑逗,无奈周军不在乎,那名将领骂得带劲,却没有反应,只好弯弓搭箭,射向周军大阵,无奈距离有点远,射不中,只好大声嚷嚷,辱骂周军无能。

    “看来周军两万人不到,我们分成三队,每支一万人冲杀,另外留下预备队,看看周军的成色如何。”王信想好了,尽可能用牛刀杀鸡,干脆利落地歼灭这支周军,然后再扫荡海边,看看还有没有敌人隐藏起来。

    于是,高丽军队就擂响战鼓,大踏步地走向周军大阵,准备大杀一场。

    按照王信的想法,双方大概到了弓箭射程之内,就会开展弓箭雨的覆盖,看看谁顶得住,然后再进行混战。两军都是以步兵为主,大家的骑兵都是有限的,当然就是斗阵了,双方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哪怕周军实力强一点,但是自己的人数是周军的三倍啊,人多势众肯定占优,对,就是这样打。

    看着军队源源不断地向前,王信有点期待,想早点拿下这场战斗。久经沙场的王信心底有点疑虑,不明白这两万周军来这里干什么?送死?不可能吧?但是偏偏就出现在面前,看来还是要等打一仗再说,到时候就明白了。

    双方军队还在接近中,令人疑惑的就是,周军始终屹立不倒,就是等高丽军队上前。

    王信真是好奇心大盛:“难道他们想这样消耗我军的体力,我们总不可能走这点路就体力不济吧,真是太奇怪了。”

    看着自己的部队继续向前,双方的距离大概六百步、五百步、四百五十步,距离弓箭的射程还有好远,看着吧。

    “将军,周军动了,是弩箭。”一名紧盯周军动静的副将说话了。“哦,还有投石车,哇,好密集的弩箭和投石车啊。”他说话都打结了,因为场面上变化太快了。

    紧接着,在高丽军队头顶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大部分军队都在这些爆炸的覆盖范围之内,随之而来的就是火光四射的爆炸,在高丽军队中燃起熊熊烈焰。

    一开始,高丽军队还是军阵严谨,将士们看到变故出现,就举起盾牌来遮挡,但是盾牌遮挡不了太多方向,随着密集的爆炸声响起,倒下的高丽军士不在少数,烈火一起,军队的阵型就乱了,这些大火随着不断的爆炸声而变得越来越大,到处都是。

    率队攻击的将领都是宿将,不会轻易屈服的,他们大声呼喊着应对的措施,又下令加快进攻的步伐,希望可以靠拢周军大阵,就可以让周军的投石车失去效用。

    这些措施,通常是对的,但是在周军面前不对。当高丽军队进入喀秋莎的射程,他们迎来了短暂的安静期,又前进了数十步,喀秋莎开始发威了。更加密集的炮火出现了,看到周军密集的发射,高丽军队的将领已经知道糟糕了,只是军纪不允许他们逃跑,只得拼命向前了。

    此时高丽军队出战的三万余人全部都在周军的攻击范围之内,密集的弩箭、火药雷、燃烧弹让这些高丽勇士无处可逃,一开始还能勉强坚持着,后来实在是受不了了,军队大乱,开始拼命往后跑。人在火海中,哪里是出路呢?

    刚才骂战的那名猛将在就在开战之初被远程点名了,数支弩箭贯穿而入,死翘翘的,叫你刚才骂得爽,报应来了。

    “骑兵去冲击周军的大阵,让他们顾此失彼,马上,快!”王信看着眼前这一幕,眼都红了,从戎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惨的。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密集的投石车投弹,周军投石车的投弹速度真是快啊,还有那个爆炸,都不知道是什么来的,每次爆炸都有士兵倒下,还有那个会燃烧的东西,味道极度刺鼻,到底是什么呢?

    当他看到骑兵在周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的时候,他醒悟了,原来周军的这些武器根本不怕骑兵,原本就是拿来对付骑兵的,自己的步兵能够走得这么近主要是因为他们走得慢,周军想等他们进入这个陷阱,尽可能地覆盖他们。看来在安北府被歼灭的军队就是这样战败的,不行,要撤退,保住实力,坚守西京要紧。

    王信已经看到火海中的将士剩不了多少了,马上下令鸣金收兵,他手头还有两万预备队,足以应变。

    王信的鸣金令,就是高丽军队的催命符,周军听到高丽军队的鸣金令,那些投弹变得更加密集,弩箭也射得更猛、更准了,让阵中的高丽军士生无可恋。

    也许是看到高丽军队的预备队还有很多,王审琦不愿意派出仅有的骑兵去追击,反正这一战已经消灭了三万高丽军,严重削弱了西京的防守,明天自己在次逼近作战,看看高丽军队怎样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