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三百零六章 鲸吞天下的方法

第三百零六章 鲸吞天下的方法

    自从伐辽以来,周军开始高强度的作战,主力部队火力全开,以秋风扫落叶般横扫大辽,战果之大令人咂舌,但凡没有看过枢密院兵棋推演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一般人心目中,大辽是强国,屡屡压在中原各个王朝头上,是中原朝廷的裁决者,也是中原老百姓梦中的恶魔。

    接连拿下大定府、东京、上京,歼灭了辽军数十万大军,鲸吞了大辽最富庶的、繁华的土地,把大辽的绝大部分人口收入囊中,契丹族的族人基本被周军控制了,逃到草原上的辽军失去了自己族人的支持,想要重新崛起变得更加困难。

    由于辽军是全民皆兵,开战之后,辽军征召了契丹族、奚族的精壮参战。由于辽军连场败仗,让这些精壮损失不少,后来辽军又逃亡到大草原上,导致这些契丹族、奚族的部落缺少精壮来保卫,辽军战败之后,这些族人全部成为周军的俘虏,任人宰割。

    在这里,周军获得了女真族的全力支持,全力参与到打击辽军的战争中去,女真族成为周军的坚定盟友,在周军扩编的骑兵部队中,女真族、党项族的人数不在少数,他们成为了骑兵厮杀的重要角色,为击败辽军以及草原的部落骑兵立下大功。

    一开始只是生女真支持周军,后来,周军囊括了辽国的大部分土地之后,辽国南部的熟女真的部落也归顺了大周,向朝廷提供部队,参与到后面战争之中,以最大的力度支持朝廷,与获得朝廷的认可,成为大周的一份子。

    朝廷对于归顺的部落也很大方,不但有钱粮支持,还派出工程兵、开垦团来帮助这些部族修建定居点、学校、医院等民生设施,让这些族人享受中原老百姓的同等待遇。对于当地那些穷困潦倒的人,内务府就大开绿灯,把他们招收到开垦团里面,让他们承担放牧的工作,以保障他们衣食无忧,许多部落里面相对贫困的族人也参加到开垦团里面,到新的草场进行放牧,过上他们心目中神仙一般的生活。

    打下辽国,朝廷再次获得丰厚的回报,辽国数十年积累的财富便宜了大周朝。跟以往一样,朝廷从中拿出一小部分财富,从大周的各个商家那里大量采购民生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回临潢都督府,分派给所有族人,让他们同享胜利的果实,即使是契丹族、奚族人都人手一份。

    朝廷的大方,大大出乎契丹族和奚族人的意料,他们本来以为要过上做牛做马的生活,谁知还能够获得衣食的保障,朝廷这样做,即使不能获得他们的效忠,也能缓解了民族矛盾。

    由于大战无法停歇,周军的主力部队需要一直驻守在临潢都督府,为了让周军将士们能够安下心来,朝廷特许周军将士在当地组建家庭,让他们在这里扎下根,慢慢熟习北方的气候,为朝廷彻底掌控这片土地埋下伏笔。

    至于将士们在东京的家眷,也获得照顾,他们拥有将士们在大周钱庄的账户,可以一同分享将士们胜利的成果,只是一家团聚的时刻要延后而已,对于这些家属而言,娶妻纳妾在这个时代很平常,能够开枝散叶也是好事,在北方有个家庭,也好让将士们能够过得好一点。平常,他们可以通过书信与家人进行联系,还可以通过内务府的邮政系统,寄送礼物给远方的家人,以慰藉思念之苦。

    周军的这种新的运作模式在新成立的乐浪郡、两河都督府都得到推广,既确保能够稳妥地吃下新的土地,又可以真真正正地让汉人在这些土地上扎下根,确立这些土地的主权,威慑任何敌人,杜绝他们的窥视。

    朝廷正在张开大嘴,大口大口地吃进土地,内务府的工程兵、开垦团就是逐步控制新土地的得力助手,修路、修建定居点、修建城堡、开垦农场、牧场,都是内务府的手段,招收当地小孩读书就是吸收人口的招数,赠医师药就是获取人心的妙招,所有这些措施,慢慢地让当地部落的人认同大周,最后成为大周的一份子。

    朝廷的军事学堂就是培养军队新一代将领的摇篮,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有一千多名中层将领经过严格训练,成为郭宗训的天子门生,他们都获得郭宗训的亲自诫勉,郭宗训记得每一名将领的具体情况,经常与他们通信,关心他们的任何困难,对于他们可能犯错也提出批评,指出改正的出路,反正他们就是天之骄子。

    毕业之后,这些将领就成为各支周军的中层军官,大量参与到实战中,逐渐在实战中提升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慢慢改变周军的精神面貌,促进周军向新式军队转变。

    经过多年的运作,朝廷对于学校、医院的运作已经驾轻就熟,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朝廷终于开展全民义务教育的工作。朝廷下令,所有七岁的儿童都要进入学校读书,学习圣贤经典、音乐、筹算、化学、物理、医学、武术、骑术等等学问,一直读到十五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读书识字。十五岁之后他们成为预备役士兵,进入文书学院学习,学习工作技能和士兵的基本技能,然后到工厂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部分人将成为周军的士兵,进行专业训练,承担保家卫国的任务,服役五年之后,他们将获得一笔酬劳,然后再到内务府的工厂工作,可以获得终生的生活保障。

    朝廷的这个诏令,获得所有老百姓的欢迎,人人都说:即使是盛唐也做不到这样的大功德,天子真是圣人再世。‘文盛武功举世无双’成为少年天子的新雅号。

    世人的褒奖,丝毫没有让郭宗训沾沾自喜,作为理科男,这些都是小儿科啊,如果回到这里,不能一展所长,真是浪费了,全民义务教育、服兵役、富国强军是崛起的诀窍,也是郭宗训孜孜不倦要全力促成的。只要全力驱动,中华民族一定能够超越群雄,傲立在世界之巅。

    在郭宗训的目标里,还有大理、吐蕃、西域是必须拿下的,他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部队也准备就绪,只是北方的大战还没有结束,让他无法动手。郭宗训牢牢记住“切勿同时打两场战争的论断,即使是面对一个羸弱的对手,他也不愿意两线作战,因为变数太大了,万一主力都出去了,让野心家黑虎掏心,那岂不是很冤?就像商纣王一般,那岂不可惜了。”

    有鉴于此,曹翰、李处耘、马仁瑀等人多次汇报备战完毕,郭宗训都给他们安排新的任务,再次增加他们的预备役部队,把预备役当主力来训练,争取以后有更多的部队可以参与到以后到来的战争中去。

    在大草原的张彦斌的火枪兵成功之后,郭宗训已经安排羽林卫、皇宫卫队全面换装了,进行新一轮的练兵活动,力争把羽林卫和皇宫卫队训练成为无敌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