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原来如此

第三百二十五章 原来如此

    在周军的周军大帐里,韩通环视手下的将领,这些都是自己的兄弟,他们跟自己出生入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个个都是大周的勋贵,家财无数,本来以为灭了辽国就可以停下来,好好地休养生息,将士们也可以好好休整一段时间,谁知西域的情况是如此严峻,听说喀喇汗王朝挑起的宗教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毁灭之战,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至于喀喇汗王朝是什么底细,韩通还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概念,也不知道所谓的宗教战争到底会怎样解决,皇上又会有什么意见。

    于阗,这个心系中原的西域大国,面对如此穷凶极恶的敌人,时时刻刻翘首以待中原王朝伸出的援手,以前周军鞭长莫及,唯有物资支援、少量人员配合,如今周军灭辽国,横扫数千里,来到西域了,终于可以到达于阗国了,有什么可能不施以援手呢?但是拯救于阗国,可能要用倾国之力来对抗东来的无数信仰之士,他们会前赴后继地杀过来,不死不休啊,不知道皇上又会怎样安排呢?

    韩通让参谋长对着地图把于阗国目前的情况做了大概的说明,具体的情况,韩通他们还要跟在于阗国的情报司和羽林卫的人联系上才知道,韩通威严地说:“兄弟们,我们本来可以休整一段时间,不过救兵如救火,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派出部分将士进行战前部署,为后面的大战做准备。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不过,远方的兄弟们等着我们去救命,我们能够坐视不理吗?于阗国一直心系中原,不远万里去到东京,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大周的臣属关系,认为于阗是大周下属的地方政权,他们受到外敌入侵,我们可以坐视不理吗?”

    “不能,将军,末将请命,愿为前驱!”众将纷纷请战。

    “好,果然是热血好男儿,都是我的好兄弟,不过我们先要安排一些斥候去了解情况,其他人先做准备工作,好好休息几天,诸位等候军令吧。”

    “诺!”

    军情紧急,韩通马上派人去高昌,向狮子王通报了于阗国的紧急情况,还说了唇亡齿寒的典故,劝说狮子王同意周军入境,并组织物资,支援于阗国,避免战火蔓延到西州回鹘,又派人随于阗国的使节南下,回到于阗,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

    其实狮子王知道喀喇汗王朝与于阗的战争,也派出精锐前去相助,双方合作也打过不少仗,只不过没有倾尽全力相助而已。韩通的通报,让狮子王有点无奈,周军势大,西州回鹘根本挡不住,况且西州回鹘已经归附大周,周军入境也很正常,以前辽军也是如此,只不过西州回鹘臣服之后,辽军就后撤了。

    现在看来,周军也要帮助于阗国,这样一来,联军就有把握击败喀喇汗王朝,可以避免战火烧到西州回鹘,只是周军短时间内不会走的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唯有遵命行事。

    于是,狮子王就派出大臣去韩通大营,协调周军入境和筹集物资的事宜。

    经过商量,周军的第四集群南下,主力驻扎在伊州,部分军队驻扎在焉耆,第三集群驻扎在彰八里、北庭、金山南麓,西州回鹘的军队进入戒备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第五集群潘美的部队,韩通暂时没有动,他知道皇上早就安排马仁瑀在雅州训练高原山地兵,有好几年了,训练了数万的精锐,这些部队是打算上高原的,也许皇上会调第五集群越过祁连山,所以他通知潘美,保持戒备,等待朝廷的命令。

    旬日后,张彦斌率领羽林卫和皇宫卫队来到韩通的大营报到,他们原来在阻卜部的领地内剿灭了多个叛乱的部落,试验了多种技战术,基本确定了火枪兵操练模式,然后按照既定的计划来金山南麓汇合。

    西域地域广袤,没有强力的骑兵支持,实在是难以用兵,林仁肇和郭进的骑兵有重要的任务,韩通不能轻易动用这支骑兵,虽然各个集群都有大量的骑兵,但是面对喀喇汗王朝的军队,韩通还是希望有更多骑兵,特别是张彦斌的火枪兵,他看过火枪兵的实战,威力惊人,他相信一定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西州回鹘、阻卜部的部队,韩通根本不敢寄予厚望,因为郭宗训一直跟周军大将强调“怛逻斯之战”的教训,如果寄望于异族部队,那很容易吃亏,毕竟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想什么呢?在关键之战,依靠异族的军队,万一他们反水,那周军战败就太可惜了,反正周军掌握大势,根本不需要急于一时,只需徐徐图之,更为稳妥。

    由于枢密院没有在西域用兵的计划,韩通希望以守代攻,帮助于阗国稳住阵脚为主,只要保住于阗国不败亡,一切就有翻盘的机会,下一步的行动还是等待皇上的旨意为上。

    韩通跟张彦斌详细说了于阗国现在的情况,还有自己的想法和部署,然后征求张彦斌的意见。

    “大帅,末将以为既然皇上之前已经派人去于阗国,我们可以先去联系他们,了解更为详细的情况,再行动。我们已经来到这里了,随时可以出兵,因此不急于一时,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马上派出骑兵南下,驻扎在龟兹、倭赤附近,隐蔽起来,跟于阗国联系,伺机进入于阗,配合作战。”

    “如果情况未明,贸然出兵,有可能受制于敌。况且我军实力超群,应该可以碾压敌人,就是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我们的后勤能否支撑得了持久战。”

    “嗯,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要休整多长时间?”

    “大帅,五天吧,我们还补给一下,前一阵连轴转,兄弟们实在是太累了。”

    “好,你们先休息,我已经派人南下,过几天再说。”

    “诺。”

    过了一段时间,韩通终于收到于阗国的详细战报了。

    原来喀喇汗可汗萨图克·博格拉汗是第一位皈依***教的突厥可汗,他在五十多年前发动政变继位,在他的带领之下,***教逐渐在喀喇汗王朝境内普及。喀喇汗王朝将突厥文化同波斯—***文化加以糅合,形成了新式的突厥—***文化,这种文化此时相当繁荣,中亚北方的克普恰克人、乌古斯人等突厥系民族也接受了***教。在他的儿子穆萨·阿尔斯兰汗在任时,喀喇汗境内的***教更加普及,十年前,约有二十万帐突厥人皈依***教,实现国家***化。

    原本信奉佛教与摩尼教的喀喇汗王朝,皈依***教,日益强盛,引起了于阗佛教国家的恐慌,同时改信***教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激进的做法,也引起了佛教徒的不满。

    对于于阗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们过去的贸易网络,主要仰仗地区内势力之间的实力均衡。当喀喇汗人在河中等地频频获胜,一个近在咫尺的强权已经显露端倪。他们不仅以宗教教团来加强自身组织,还通过学习波斯式的中央宫廷制度,逐步强化了对麾下个部落的掌握和管理。于阗人若是不愿在日后被强大的对手威胁,就必须选择先下手为强。

    十年前,于阗趁着喀喇汗在与萨曼王朝周旋,东部兵力空虚的机会,大举入侵喀什噶尔,战争正式爆发。这也是自吐蕃人攻灭安西四镇后,唐系军队在西域的首次大规模出击。虽然唐朝本身在数十年前已经被推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西域的后裔,继续以大唐风格的战术作战。

    在喀什噶尔的佛教徒求救下,于阗的唐式步兵与西州回鹘派来的骑兵一起,包围了喀喇汗国的首都喀什噶尔。但双方僵持不下,于阗军撤退。此时,于阗国又得到信奉佛教的西州回鹘的军事援助,占据了一定程度的优势。

    前年,于阗军队联合西州回鹘援军,再次大举进攻,这次于阗取得了胜利,攻占喀什噶尔的数座城镇,缴获了大批珠宝、良马和一头会跳舞的大象。于阗在喀什噶尔扶植了一个名叫诺古特热西提的佛教首领,并把胜利的消息分别报告沙州统治者曹元忠和大周王朝。但喀喇汗军队随后反扑,并收复了喀什噶尔的大部分地区。

    由于喀喇汗王朝的军队基本以骑兵为主,所以无论是人马具装的铁甲骑兵还是灵活机动的轻装弓骑兵,都在攻坚战中用处有限。

    于阗人的军队依然是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安西军部队。在野战中保持缜密队形,就可以顶住游牧式骑兵的疯狂进攻。他们还经常直接发起围攻战,将步兵的优势做了最大化的发挥。

    和于阗是同盟关系的西州回鹘,则会像过去的突厥人那样,派出同盟骑兵。这不仅抵消了喀喇汗人的骑兵优势,也可以在围攻战中承担外围警戒任务。

    今年,穆萨·阿尔斯兰汗之子阿里·阿尔斯兰汗继位,于阗趁喀喇汗王朝新君继位之时,再次大举进攻,直达喀什噶尔城下,但锐气正盛的阿里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把于阗军压回喀什噶尔南七十余公里的英吉沙一线。在这里于阗军顶住了进攻,但不甘示弱的阿里再出劲旅,一举将于阗军主力驱赶到叶城县南部山地,双方血战七天七夜谁也无法取胜,不过于阗军损失惨重,逐渐招架不住,最终各自罢兵而归。

    听到这里,韩通暗自叹了一口气,原来如此,韩通并没有责怪于阗国先发制人之举,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危难当前,要么退缩,要么出手,只是他们实力有限,没有大周支持的情况下敢于主动出击,真是厉害,这也是秉承唐军勇者无惧的作战风格。敢战是他们的最大的优点,而且水平还不错。只是他们的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了,目前跟于阗国打成均势,是两头兼顾的原因,哪天他们腾出手来,于阗国肯定打不过喀喇汗王朝的。

    不过这也好,周军暂时不需要马上南下,可以在这里积聚力量,到时候再配合他们行动,也为朝廷腾出时间来做准备,至于皇上怎样安排,韩通也说不准,但是韩通会把这里的详细情况向朝廷和两河都督府汇报,等候他们的指示。

    如今已经是秋凉时节,周军要加紧过冬的准备,毕竟他们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与跋涉,消耗也挺大的,韩通希望通过一个冬季的休整,适应这里的环境,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为了安慰于阗国,韩通派出一支先遣队南下,到于阗国去,全面熟悉当地的情况,准备军营、物资,等候大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