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道通天 » 第六章 拓跋羽入山学道 小师叔乱闯仙池(一)【求推荐票】

第六章 拓跋羽入山学道 小师叔乱闯仙池(一)【求推荐票】

    【感谢所有投票的小伙伴!】

    天门山,天门宗。

    天门山雄踞中原,巍峨绵延数百里。山有五峰,乃主峰飞来峰、东峰朝阳峰、南峰正阳峰、西峰观霞峰、北峰听云峰。山峰高耸过云,山间云气环绕,直如仙境。山上古林密布怪石飞瀑,异花仙葩,灵兽奇珍,数之不尽。

    昔年,姈珑娘娘继了大位,统领诸族。一日,她出了神木山向东远游,路经此地,但觉此山钟灵俊秀,灵气充沛。山有五峰,灵气呼应相生,乃是不可多得的天成之势。遂在飞来峰上开辟洞府,就地修行。六千年前,神魔大战,姈珑娘娘证道消逝,此山就成了无主之地。

    其后两千年间,诸族生灵因灵力资源和领土的争夺,陷入了无限纷争,大陆之上乱象横生。天门山也不例外。

    彼时,山上妖魔盘踞,俨然成了一处邪地,方圆数百里荒无人烟。直到三千九百年前,一位小道途径至此,见到此景,不禁感姈珑之恩德,叹天门山之堕落。遂提剑上山,仅数日之功,就將天门山上妖邪诛杀干净。后直上飞来峰,更于飞来峰上一山洞中发现一块无字玉璧。他便于古洞中参行苦修,短短数十年便大成而出。

    那时大陆诸族混战,人族羸弱,所栖之地不过中原一隅。小道士出得山来,振臂一呼,集结不少仁人志士,成立天下盟,反攻异族。历经数百年东征西讨,终是大败异族,大陆之上妖魔遁形,皆被人族占据。

    后来,小道便回到天门山,创立了天门宗,此人正是天门宗祖师---元祯道人。

    元贞道人风华绝代,胸怀苍生天下。

    他广收门徒,传道授经,更是摒弃门户之见,将自己一生所学倾囊分享给天下诸派。故,天门宗被世人称为“道宗”,正所谓:“天下道术出天门。”

    元祯道人寿一千六百岁仙逝,仙逝之时道于门下弟子,:“天门山乃是天成之势,日后必定主导大陆兴衰,后世弟子务必守住基业。匡扶大荒,光大天门。”

    元祯道人仙逝后,天门宗历经广、道、真、无四代掌门苦心经营,弟子近千人,人才济济,天下无两,是为正道第一大派!

    听云峰,听云别院。

    “师父!”

    拓跋羽一声惊呼,睁开了眼睛。

    他想坐起身来,但身上酸痛难耐,只好支了两只胳膊半躺着。他环顾四周,发现身处一间房间内。房中摆设很是简单。一张方桌两张凳子,正对着房门,方桌一个茶壶四只茶杯,整齐摆放。左边的墙上挂了一副山水图,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应有尽有。再有就是身下这张床了。

    他活动了一下身体,侧身下了床,倒了一杯水,自顾自喝起来。一杯水下肚,腹中“咕咕”直叫,饥饿难耐。

    他揉了揉肚子,兀自道:“这是哪儿,怎么不见师父?”

    思索间,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屋外,阳光热烈,刺的他睁不开眼睛。他连连眨眼,好一会儿缓过神来,放眼望去,发现这是一处院落。院中苍松挺拔,高不可测。前方身后都是各有一排房屋,六七间长,房屋尽头是一条南北青石路,一路相隔布局相同。青石路北向正对着一座大屋。

    “师父应该在那里吧?”他心中挂念浑道人,不知不觉中走向大屋。

    大屋门柱上贴着白纸,门头上挂着一条白布,把“听云轩”三个字,遮住了小半。。

    他心中忽地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慢慢向屋内走去,靠在门旁向里张望。屋内团座了八九人,有男有女,腰间系着麻绳。一男一女坐在上位,两人中间的高大方桌上燃着香烛,正中摆放着一个黄木牌位。

    他小心的探着头,盯着黄木牌位,却怎么也看不清写了些什么。

    此时,坐在上位的女子,不经意一瞥,正看到门口的拓跋羽。她猛地站起身来,冲着屋内几人连连摆手,一桌相隔的男子顺着她目光也看到了拓跋羽,慢慢的站起了身。

    男子身形高大,容貌憨厚,目光很是柔和。他慌忙奔到门口,蹲下身子,拉住拓跋羽问道:“你叫拓跋羽?”

    拓跋羽嘴巴紧闭,默默点了点头。

    男子面上忽地一喜,道:“来,快进来。”拉了拓跋羽走进听云轩。

    女子忙迎上去接过拓跋羽带到座上,揽入怀中,神情悲悯。

    男子蹲在一侧,微笑道:“拓跋...小师弟,我是你大师兄孙无为。宋师叔可曾对你提及过?”

    拓跋羽茫然摇了摇头,道:“师父没有说过,他只说我们要回天门宗。”他回了孙无为的话,探头看向黄木牌位,就见上面写着:“宋真如真人灵位。”

    他立刻挣脱女子怀抱,扑在方桌边缘,呜咽道:“我师父呢?怎么会这样,师父明明只是受了伤!”十几日前他才失去父母,这一路和浑道人相依为命,他不禁把他当做师父,更是当做了亲人。

    女子慌忙拉住他,柔声道:“小师弟,师叔他老人家四日前舍身证道,你昏迷不醒,无法为他守灵。掌门师兄说逝者为大,耽误不得,师叔已于昨日下葬了。”

    “下葬了...!”拓跋羽耳边轰鸣不止,只这几字循环往复。

    女子看他神情呆滞,忍不住啜泣起来,道:“小师弟,你莫要太过伤心,以后我们就是你的家人,你的亲人。”她看着围上来的众人,一一指过去。拓跋羽顺着她的手逐个看去,身边七八人都在努力的保持微笑,却又难掩悲伤。

    他心中一动,“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大千世界,悲欢离合,谁人能逃得脱,躲得过?

    既然无能为力,那就坦然面对。想要忘记悲伤,就要释放悲伤,痛哭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

    听云峰在天门宗中一向人丁稀少,上代弟子只曹真哲与宋真如两人,到了孙无为这代也仅有他与蒋无成、曹无立三位弟子。现在忽然多出一位师弟,确是一件幸事,而且还是个小娃儿,实在让人欢喜。

    孙无为相比他师父略有长进,门下有五位弟子,分别是大弟子朱为是、二弟子孔为仁、三弟子徐为正、四弟子严为益、五弟子石为元。加上他的夫人,听云峰上共有九人。自从拓跋羽来到,正凑够了一十之数,算是十全十美了。不过相比其他各峰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还是相形见绌。

    时间一晃过了七八日,这几天中,拓跋羽渐渐和众人熟络了起来。他知晓自己有三位师兄,那位女子正是孙无为的夫人,也就是他的师嫂乔慧。他想不到的是,另外五位看似年龄不小的哥哥们竟然是他的师侄,众人待他皆是很好。

    他时常会想起师父宋真如,每当想起师父他就拿出他的酒葫芦,抱在怀中。这是孙无为交给他的,说是让他留个念想,那把“赤灵”灵剑则伴着宋真如长眠在了飞来峰祖师墓。

    他偶尔也会想起那晚的小丫头,一来,师兄师侄们虽待他极好,年龄上总归有些隔阂。二来,龙瑶儿确实好看,他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知道还有机会见到她,因为她也入了天门宗,就在观霞峰上。

    一日晚饭后,孙无为来到了拓跋羽房中,拓跋羽忙搬了凳子请他坐下,自己则立在了一侧。

    孙无为端坐一侧,望着拓跋羽微微一笑,说道:“小师弟,你到山上也有些时日了,对于我派多少有些了解了。师叔已逝,这传道一事自然有我们这些师兄来负责了,今日我便传你入门功法。”

    拓跋羽见孙无为要传自己功法,喜形于色,忙道:“多谢师兄!”几日前,他曾想询问孙无为,但又怕过于唐突,只好作罢。他心中始终记得师父与爹妈被魔教妖孽杀害,自然盼着孙无为早早传他法术。

    孙无为笑道:“师弟,你可知何为修行?为何修行?”

    他本来欢喜不已,没成想孙无为突然发问,他略作思考,道:“修行就是练习法术,至于为何修行?自然是诛杀魔教妖孽,为师父和爹妈报仇!”

    孙无为看着他一脸认真,脸上蓦地一惊,叹道:“小师弟,你说的不错,我辈修行皆为斩妖除魔,匡扶大荒。”

    拓跋羽得他肯定,更是兴奋非常,只听孙无为又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自然是要报的。但是小师弟,你万不可让仇恨蒙蔽心智,一味好强斗狠,以至遁入邪途外道。你可要谨记啊!”

    拓跋羽面上一红,忙道:“多谢师兄提醒,师弟谨记在心。”

    孙无为似乎很是满意,站起身来,道:“至于这何为修行?师弟大概说的也对,只有一点小误差,已经极好了。”

    他顿了顿身,又道:“这修行之道无非两种,一是灵法,一是灵技。两者虽一字之差,却是大有不同。灵法者,即是以灵力施为的法术。灵技者,自然是以灵力施为的武技。我圣灵大陆修士所修皆是灵法,得道大能也是以灵法处世,灵技一道,却是鲜有耳闻了。传说,我门祖师元祯曾灵武双修,皆是大成,灵技被他施展出来,丝毫不亚于我门五大奇术,但也只是传说。这并非说灵技无用,修行之人想要驾驭天地灵力,施展无上灵法,没有强健的体魄,自然万万不可。所以灵技和灵法乃是互补,灵法为主,灵技为辅。”

    “另外,愚兄以为,修行一事,重在一个修字,成在一个行字。修的是心,行的是道。道自然是天下公道,心自然是侠义之心。心正才能行的端,端行自能正人心。修行之人既然得了大能,自然有更大的责任守护众生,匡扶天地。切不可凭一己之私,为非作歹,害他人性命。这些都是师叔师父道于无为,今日我也传于师弟,希望师弟日后修行有成,成为我天门之光。”他语重心长的望着拓跋羽,似乎在等他的回答。

    “谨记师门教诲!”拓跋羽看着他一脸严肃,立刻端正神色。

    孙无为将他神情看在眼中,微笑道:“好,师弟记在心间即可。”

    他继续道:“我族修行,皆是假以天地灵气入体,淬炼自身,修成灵府。待二元自成,可合自然,感天彻地,凌驾万物。此间乃起灵、炼体、御灵、冲虚、灵丹、灵动、玄寂、灵成、化灵九阶,随着阶层递增,难度也不断增加。比如起灵、炼体、御灵这基础三阶,短则两三年,多则十余年,便可修成。但一入冲虚则像进入无底深渊,只因每人资质、机缘多有差别,而这一阶又需大量灵源补充自身,故有人数年可成,亦有人终其一生也难跨过。又如玄寂一阶,此阶玄妙空洞,诘屈深奥,并非凭借天资、灵源便可达成的,乃需配合心境阅历参悟,就算如此,天下修士十之八九皆在此阶偃旗息鼓。现今,大陆诸派掌门皆多在此阶。此九阶皆属地境修为,另有一境乃是天境。纵然如此,若九阶大成已是可以移山倒海,飞天遁地,一日间游遍大荒。至于天境,自是遥不可及,从古至今唯有三人破了地境进入天境,这三人分别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姜灵圣母,统领诸族的姈珑娘娘以及我天门宗祖师元祯。任何一人都是统领大陆,俯视天地众生的仙神级人物。而天地二境实乃虚数,代表自身、他物及未知之物,只可心感,不可强求。日后修行当量力而行,随缘而得,切莫痴心强求,以免乱了心智,堕入魔罔邪途!”

    拓跋羽点头正色道:“谨遵师兄教诲!”

    孙无为微笑点头,继续道:“好,接下来,为兄传你第一阶,起灵之法。所谓起灵,言简意赅,乃是开启周身灵窍,引金、木、水、火、土等诸多属性的灵气,进入周身灵脉,沿体内运转一周天,即是完成。”

    他走近拓跋羽,凑近他耳边一阵低语,片刻后回身坐下,道:“我对你所言,乃是我天门宗无上秘术‘混元化灵决’第一重口诀,你可配合起灵之意修炼。这第一重不甚困难,相信以小师弟之聪慧,肯定难不倒你。但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师弟虽聪慧,还需自律自省才是。过几日,让你二师兄再传你套灵技,你可结合修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他稍作停顿,脸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又道:“另外,‘混元化灵决’乃是我门不传之秘,妖魔邪祟多有觊觎,你须发誓不会道于他人。否则,必定为天地不容,师门唾弃!”

    拓跋羽神色一凛,重重点头,双指向天,信誓旦旦。

    孙无为看他诚恳模样,很是欣慰,微笑道:“好了,小师弟,你心诚即可!即日起,便可自做修行,若有不明之处,自可向我等询问。你早点休息,师兄去了。”他开了房门,走出屋去。

    拓跋羽看着孙无为背影,正色道:“师兄慢走。”

    昔年,天门宗祖师元祯道人,于飞来峰上发现一处无名古洞,旋即入内,便见到了那块无字玉璧。他对着玉璧参行数年,终于领悟出这套功法,随于洞中苦修,后大成而出,领导大陆修士驱逐异族。后经他苦心研修,此法更是精妙无匹。承天地造化,窥生死之秘。传承至今已是冠绝大荒的无上灵法。

    拓跋羽既得了修行之法,不做其他,当即盘坐修行。

    他依照孙无为所讲,闭了双目,放空心识,周身陷入黑暗之中。

    片刻后,他感觉皮肤上似有突动,想必是灵窍正在打开。慢慢的身边好像出现了丝丝光亮,或红或黄等等诸色,向他游来,接触到他的身体之后,消失不见。

    他心想:“这些应该就是各种灵力了。”

    他定了心神,仔细感知,只觉腹腔中一处有点点灼热,忽而胸腔中又有一处有丝丝凉意。这应该就是灵气在体内运转时,身体出现的反应了。

    如此大概三个时辰,拓跋羽睁开双目,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顿觉得耳清目明,通体舒泰,身体似乎轻盈不少。

    他初次修行,就觉得受益匪浅,这修行之法当真玄妙。

    于是,他心中暗暗下劲,一定勤勉不辍,早日得成,为师父和爹妈报得血海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