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自愿与志愿 » 第九章 未卜

第九章 未卜

    陈为平没有直接去郑州找工作,先回了趟家。

    初冬时节,家屋里比屋外还阴冷,这就是没有暖气的写照。作为北方小县城,根本没有集中供暖的基础设施规划。烧煤取暖吧,满屋都是烟熏味道,还容易煤气中毒,再说一块煤球五六毛,一天得五六个,这钱,陈有福两口子花不起。在东北上了七年学的陈为平,对东北唯一满意的地方就是屋里有暖气,冬天可以穿秋衣秋裤在宿舍吃雪糕,甚至把他小时候每年冬天必冻耳朵的毛病都治好了。这初冬时节回到家,猛一下还真不适应。

    陈为平给老爸陈有福,老妈周慧兰说了说BJ应聘的见闻,也说了说自己想要去郑州找工作的想法。爸妈都没啥意见,让他自己拿主意就行。爸妈不是不关心,主要是这种决策似乎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这些年,为了供陈为平上大学,周慧兰是雷打不动的每月把陈有福的工资存起来,预做为平下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两人的生活费就靠她下岗待业的每月100元基本工资维持着。这些年二人基本没买过新衣服,也没添过新家具新电器,一切都是为平上大学前走的样子。唯有不同的地方是装了固定电话,是网通搞优惠活动,装电话不要钱,电话机免费送,周慧兰才同意装的,主要是为了接为平的电话,基本不打。

    为了节省开销,周慧兰买菜时,经常是先买一颗白菜,然后和菜贩商量,让多搭送一些别人掰下的菜叶子,甚至有时等菜贩走了,捡菜贩扔掉处理的菜底子。上次她捡菜叶子被开出租路过的周爱国二儿子看到了,晚上周爱国带着哭腔电话狠狠的批了她一顿,说:“再没钱也不能这样过日子啊?没钱给哥说,咋也不能让你吃这啊?”

    周爱国说第二天要找陈有福算账,周慧兰执意不让,说自己觉得过的挺好,让大哥放心。在她看来,这没什么不好,能省钱就行,况且这菜也不坏,也能吃。更不能怪孩子他爸,陈有福也不容易,每天上班兜里装个馒头,中午别人食堂打饭,他只买一块钱的豆芽,喝点免费面汤就是一顿饭。为了控制自己不多花钱,陈有福让周慧兰就准备一块钱的纸币,上班就拿一张,多一分钱都不带。攒一块钱的纸币成了老陈家的新家规,最初是方便陈有福买午饭,后来是方便周慧兰买面条,再后来是方便陈为平坐公交……

    今年国庆节,周慧兰到了50岁,办了退休手续,第一个月的退休金刚发下来,出乎意料的比下岗工资还高。正高兴呢,儿子也回来了,可谓双喜临门。周慧兰决定先给儿子买身新衣服,去郑州找工作得穿得像模像样的,还决定买个大衣柜,原来的衣柜还是她的陪嫁,木板经常返潮,都用了20多年了,早就想买个新的。如今退休金拿到手了,研究生儿子也毕业马上要工作了,苦日子就要到头了,周慧兰高兴的合不拢嘴。

    周慧兰花了100块给儿子买了一身西服,拿回家让陈为平试试,不合身还能换。陈为平不懂西服,但见过彭长江穿的西服,据说500多块,还仅仅是个上衣。这周慧兰100块买个全身,而且还赠送了三条领带,也太神奇了。

    陈为平穿上有点紧,说是不是买小了?周慧兰说,主要是冬天你里面穿了厚毛衣,觉得紧了。等天暖和了,脱了毛衣,就合身多了。为平觉得也有道理。

    周慧兰说明天去看大衣柜,为平劝老妈:“稍等等吧,等我找到了工作,我买。现在工作还没着落,BJ找工作看起来竞争都挺激烈的,到郑州估计也不会多容易。先别着急花钱,等我挣了钱,我给你买。”

    周慧兰:“你说的那个平顶山煤矿不是要你了么?只要不下井采煤,当个技术工,一个月三千,已经不少了,都快顶你爸一年的工资了。郑州找工作要是找不到,就去平顶山,你那姑妈在那呢,也能照应着。对了,挣了钱,记得先还你姑妈,还有你大舅,人家在咱家最困难的时候帮过咱,你得记着人家的好!”

    “知道知道,你放心吧,我都记着呢。”为平这些年来,时刻记着这些帮助他上大学的人。

    在家小住了三四天,为平准备出发去郑州了。不是不想多住,是因为一是时不我待,BJ农展馆人挤人的场面总是浮现在眼前,工作机会稍纵即逝,赶早不赶晚;二是在家这几天,街坊邻居见了总问:“在哪工作啊”?“工资多少啊?”虽说还没找工作,但别人不知道你是没找,还是找不到。这不年不节的,一个研究生吃住在家,不上学也不上班,大有被学校开除的感觉。还是先去郑州吧,离开家,心里反而踏实。

    在县城火车站候车,为平接到刘白冰的短信:“好消息,李毅鹏和王世海都签约了安华保险公司,一个业务岗,一个技术岗,工资5000起,公司给他俩安排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当宿舍,一人一间,同学变同事又同居。为平,你工作可要抓紧了啊。”

    为平既为他们高兴,又为自己紧张。大家都有着落了,就剩自己了。郑州能不能容下一个视力障碍的陈为平呢?

    到郑州了。

    还是熟悉的郑州站站台,还是熟悉的宋家明接站。不同的是,接站的是两个人了,宋家明,还有牛媛媛,他俩已经结婚了。

    可能是怕影响陈为平学业,也可能是怕陈为平随份子破费,在国庆节,宋家明举办婚礼结婚,没有通知陈为平。不仅没有通知陈为平,宋家明的所有同学朋友都没通知,只有家明的爸妈和几个长辈到了郑州,在酒店办了婚礼。

    婚礼是女方精心筹办的。牛校长嫁闺女可谓是学校的一件大事,上级各部门领导,校内各下属机构负责人,学生代表,加上牛媛媛的单位领导,以及闺蜜同学同事等等,高朋满座,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差点装不下。也正因为此,宋家明顺势回避了所有亲友,只保留了男方亲属一桌。

    宋家明本不爱张扬,但这场面还是好像把自己嫁入了豪门。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宋家明不愧学金融的,短平快,不到一年,就零投入高回报。连自己的直属领导金融系方主任,在家明敬酒时都笑称:“家明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啊,我这个小系主任你以后可得你多多关照呦。”

    推杯换盏,迎来送往,家明一个微笑的表情僵持了好几个小时,真没想到结个婚这么累表情。送走了所有宾客,牛媛媛送家明的父母回楼上的宾馆房间休息,家明纵身瘫坐在凳子上,稍稍松了一口气。

    只看见,七八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还在现场归纳婚礼道具、规整烟酒物品,家明认识其中一个教过的学生,问他:

    “吃过没?”

    “收拾完就吃,马上就搞定了,宋老师放心吧。”

    “谁叫你们来的?”

    “我们志愿来的,您结婚我们别的忙帮不上,搬搬东西,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志愿?!我这结婚成了公益活动了?是别的老师派你们来的吧?”

    “没事的宋老师,我们都挺高兴的,您结婚,我们也没什么表示的,来帮点小忙,应该的。”

    “叫同学们都先停了,先吃饭。”家明开始招呼服务员:“服务员,来,按照婚礼的标准,再给他们上一桌。”

    “可是,先生,后厨是按照预定的桌数提前备料的,有的菜怕是物料不够了,您看……”服务员有些为难。

    “行吧,就按照原来的菜单,有哪个就上哪个吧。这些学生都忙半天了,多上点主食,快点就行。”为平嘱咐着。

    宋家明上学时就特讨厌老师拿学生当劳力用。学生尊敬老师,老师更得爱护学生。让学生为老师的私事耽误时间和精力,免费呼来喝去,这就是耍流氓。有的老师还以成绩和毕业为要挟,这无异于敲诈和绑架。如今看到学生为自己的婚礼忙前忙后,连饭都没的吃,宋家明心里过意不去,气也不打一处来。

    牛媛媛安顿好公公婆婆,得知宋家明还在餐厅,就找他汇合。一进餐厅,看见一群学生围坐一桌吃饭,服务员正在上菜,她就小声问家明:

    “怎么回事?客人不都走了么?这桌人都是谁啊?”

    家明轻声回答:“都是我的学生,帮忙忙半天了,连饭还没吃呢,我让再开一桌。”

    “我这正准备和酒店结账呢,你再开一桌,得吃到啥时候啊?”牛媛媛俯身和家明耳语。

    “现在就结呗,把那一桌算上就得了呗。”宋家明不以为然。

    “让他们回学校吃吧,你也忙一天了,先把这撤了,咱们也都早点都回去。”牛媛媛说着,想搀着宋家明从座位上起来走。

    “学生已经开始吃了,就让他们吃吧。再说也为咱的事忙半天了,请吃个饭是应该的。你先回去吧,我等他们吃完,我结账就行。”宋家明甩开了牛媛媛的胳膊,坚持坐在原处等。

    可能是甩的劲有点大,牛媛媛闪了一下,高跟鞋差点没站稳,大小姐脾气有点忍不住了:

    “你结账?你知道这一桌多少钱么?你卡里那点钱够么?”牛媛媛支起了腰,声音开始放大。

    “我就请学生吃个饭,你买你的,我买我的,行了吧?”宋家明也开始声大。

    学生听到了,都停下了碗筷,不知如何是好。

    “行啊,你宋老师能耐大,想请谁就请谁。也不问问自己老婆吃饭没吃饭,就大方的请别人。那咱就算清楚,谁吃谁付账。”牛媛媛甩下话,气冲冲的走了。

    学生也不敢吃了,纷纷站起来,说吃饱了,散了。偌大个餐厅,一个小时前还人声鼎沸,推杯换盏。现在,只剩下斜靠在凳子上的新郎,和继续上菜穿梭的一两个服务员。

    宋家明的新婚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随即,牛媛媛向老爸告了状,好在牛校长还是公允的,没有一味地责怪宋家明,反而是先教育了牛媛媛,说:“结婚了,就该有个结婚的样,不能像以前在家,只顾自己任性。要尊重对方,要体会对方的感受,没有什么你对我错,要相互包容。请学生吃饭是应该的,可能家明的语气态度也不好,但在学生面前,你要给他尊重,不能让他下不来台。”

    有个明事理的老丈人,对新女婿就是个重大的无形资产。这就好比买了家用电器,有了问题找售后,能有个说理的地方。丈母娘给力行么?似乎不太管用,因为女人总是习惯无原则的站在女人一方。夫妻双方有矛盾,通常男方愿意听劝所有长辈的,女方只愿意听亲爹的,别的都不好使。

    牛媛媛嘴上不服气,但心里上也觉得老爸说的对,不该当学生面和家明吵嘴。在新婚蜜月的一个月里,牛媛媛学的挺乖,给了宋家明足够的尊重,宋家明觉得似乎娶到个好老婆,虽然依然不时的任性,但想着哪个女人不是这样呢?也许过着过着就好了。

    这不,听说宋家明要去车站接陈为平,牛媛媛也坚持一起去。她想的是,一来是夫唱妇随,给家明面子;二来也想见见宋家明的好朋友是什么样。都说看人先看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就八九不离十了。他本人善于在你面前隐藏缺点癖好,但他的朋友不可能面面俱到。陈为平,也许就是牛媛媛开启宋家明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

    见到了牛媛媛,陈为平到是有点紧张,不知道叫嫂子好,还是弟妹好。为平都有点埋怨家明没有事先说明,不然,为平就把行李箱中100块的西服提前穿上了。现在一身穿了五六年的运动校服,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三人打车到了一处住宅小区,在小区门口一侧不远处,麦当劳大大的金黄色M拱门造型,预示着这个小区应该在繁华的市中心或商业区。学了七年经济学,陈为平大致也学会了如何推断好地段,最简单的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周边,因为这些快餐店的开业是有选址要求的,对车流量人流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换句话说,附近有麦当劳的小区,应该是身居核心繁华地段的。

    陈为平判断的没错,这是牛校长夫妇出全款,在牛媛媛上大学的时候就给女儿买的房子,99平精装修的三室一厅,小高层的七楼,房价加上装修花费约30万。买房原因,一来是孩子大了,想有个自己的空间;二来,这是个核心地段,生活环境不错,还是重点学校的学区房,自用和投资都值得。

    如今,郑州房价平均不到2000,这个地段已经是4000多了,足可见牛校长的投资眼光还是不俗的。而宋家明一个月的工资不到3000,工作两年多,省吃俭用也就攒了不到2万块钱,在婚房上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结婚登记后,牛媛媛让宋家明把学校的单身宿舍退掉,家明以临时休息为由,保留了下来。也幸好保留了宿舍,不然,今后的宋家明可能真的无处可去了。

    牛媛媛在婚房给陈为平准备了家宴,这是宋家明希望的。说是家宴,其实很多是提前在饭店买好的半成品,简单加热就行了。别看牛媛媛是空姐,但确实不会做饭,外表光鲜亮丽,但回到家,基本不进厨房,说是受不了油烟味,都是宋家明做饭。偏偏家明对做菜没有做学问擅长,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反正就没有牛媛媛满意的时候。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干脆要么在饭店吃,要么从外面买了半成品回家简单加工。所以,二人在吃饭问题上一致认为,还是单位的食堂好,想吃啥就吃啥,还不用刷碗。外面吃饱回家不饿,已经成为这个家庭最大的共识。

    三人的饭局以红酒碰杯开始。红酒是牛媛媛从国外带回来的,几几年的什么牌子,陈为平根本听不懂,好像是句法语。从红酒,开始牛媛媛的问话了:

    “为平啊,你这从东北过来,咋坐火车啊?多慢啊,没有长春到郑州的飞机么?”

    “不知道啊,没打听过。我这就是个普通穷学生,哪坐得起飞机啊,就这火车票我还嫌贵呢,从BJ到这都93呢。”

    “你从BJ过来的啊?BJ火车到这多长时间呢?”

    “八九个小时吧,比以前快多了,刚上学的时候,十来个钟头呢。”

    “你和家明还真一样,他说他上学时从济南回家,也是火车十来个小时。真不知道你们坐硬座咋还能坐的住那么长时间?有这时间,都飞到美国了。以后坐飞机吧,买票找我,我找人给你打折,如果能碰上我值机,我给你免费升舱。”

    “谢谢,谢谢,我还没坐过飞机呢。”

    “吃菜吃菜,别光聊,菜都凉了。”家明不多说话,示意为平多吃。

    牛媛媛接着问:“我听家明说,你这是研究生毕业了?这次来郑州找工作的?怎么样,有意向单位了么?”

    “是的,可算快混毕业了。前几天在BJ应聘,多上了两年学反而不好找工作了。真羡慕家明,高考状元就是有远见,毕业就找个好工作。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家明一样,到学校当个老师就知足了。”

    “高考状元?你说家明啊?他是高考状元?”牛媛媛一脸惊讶。

    “对啊,他没给你说啊?家明可是我们高考那年全省英语第一名呢,我们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省状元,标准的大才子。”

    “可别瞎说,吃你的饭吧,你这师范毕业的嘴就是不停。”宋家明给为平夹菜,给个眼神,示意为平少说话。

    “家明啊,没听你提起过啊,我爸也没说过啊。不行,你们肯定还有别的事情瞒我,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为平,你都告诉我呗。”牛媛媛噘着嘴,有些不满意,盯着陈为平,等着这个刚到的外地人继续坦白。

    陈为平觉得自己确实话多了,赶忙往回收:“家明可是个老实人,你看他,名字中就带个家字,顾家啊!上学、工作都不远走,不像我,跑到大东北,现在找工作都困难。家明,你们学校现在要人么?”

    家明:“知道你要来,我专门问了一下人事处的老师,说是今年的招聘刚刚开始,说是开始重视地域了,有几个老师已经去北上广参加招聘会了。明天我带你去人事处,先交份简历再说,看看啥情况。”

    牛媛媛:“费那个事干啥,把简历给我,我直接给我爸就行了呗。为平,你是学啥专业的?”

    “经济学专业的,也不知道符合不符合你们学校的要求?”为平心里没底。

    “肯定符合,你不是研究生嘛,家明本科就能当老师,你这硕士还怕啥。你别管了,一会给我一份简历,等我消息吧。”牛媛媛大包大揽了。

    饭后,为平帮着家明一起收拾碗筷,厨房用品也是结婚时换的全新的,消毒柜、洗碗机、微波炉、烤箱……好多都是为平第一次见到。为平抬头看到了燃气表,家里一直烧煤球的为平第一次见到燃气,仔细观察,燃气表的数字是00011m³,不懂,也没好意思问。

    晚上家明把为平安排在了学校单身宿舍,给了他钥匙和学校的饭卡。临走前,为平问:“结婚的感觉好么?”

    “怎么说呢?反正和想象中的不一样,等你结了婚就知道了。不过,我这个太特殊,不具有代表性。以后慢慢给你说吧。坐一天火车了,明天还得找工作呢,早点休息。”家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