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自愿与志愿 » 第六章 惆怅

第六章 惆怅

    车到郑州站,是第二天的下午。陈为平与孙晓雪告别,下车。或许是第一次有了惜别的牵挂,火车启动的瞬间,为平感到了有种紧张,好像火车带走了他的东西,再也取不回来的感觉。

    宋家明在出站口接到了陈为平。今天是星期天,得知陈为平要来郑州,宋家明提早就到车站等了。原本今天是要和牛媛媛约着逛街的,幸好下雨,牛媛媛说不去了,宋家明重获了自由。

    自从年前和牛媛媛确定了恋爱关系,这宋家明是喜忧参半。开心吧,毕竟是有女朋友了,而且准老丈人是校领导,连主任对自己都比往常热情,在学校申请课题、排课,哪怕是去食堂,打饭的师傅都不手抖了。可硬币总还有另一面,就是这个牛媛媛太黏人了,只要没有值飞任务,就直呼宋家明,不管他没有课,忙不忙,直接到学校办公室或者宿舍找他,要陪她逛街、逛公园、看电影、吃小吃等等,一刻不带闲着的。

    宋家明都怀疑这个牛媛媛是不是有多动症,咋就不觉得累呢?宋家明是爱静不爱动,可这牛媛媛正好倒过来。宋家明喜欢泡图书馆,查资料备课、搞科研,这牛媛媛就能找到图书馆,对面一坐,眼睛直盯着宋家明。宋家明约学生谈毕业设计,牛媛媛就找到办公室,告诉学生宋老师有事,明天再来。甚至有几次都在系里开教学研讨会,主任正在主持会议,牛媛媛敲门进来,说找宋家明有事,把人带离会场,要陪她逛街。

    恋爱期的甜蜜再浓,也架不住每天工作和生活毫无界限的陪伴。宋家明间接的向牛媛媛提过意见:“能不能分场合和时间,给彼此一点自由空间和选择?”

    牛媛媛的回答是:“我工作性质是随机的,今天飞BJ,明天飞南京,忙起来,高跟鞋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累得要死。所以,我要利用休息时间尽情的放松,做自己想做的事,随心所欲才是最好的休息。不想让什么规矩限制自己的青春绽放。”

    听着好像也有道理。宋家明觉得,可能还是年纪比自己小的缘故,小女生喜欢玩,也许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忍着吧。这不,一晃,已经忍了半年了。要不是今天下雨,估计他能不能来车站接人都是问题,还需要继续忍下去。

    接到陈为平,两人一起到宋家明的单身宿舍。这是一个老式的筒子楼,宋家明住了一个南向的房间,屋里有两张床,一张空着。同时期来的,都是两人一屋,房子有朝南的有朝北的,全按报到时间早晚随机分配。宋家明来时却是直接安排好的,后勤领导给他说是学校重视来自重点大学的老师,才特意留个朝南的房间,而且说是单间,不再安排人同住。有了牛媛媛的事后,宋家明才明白,是因为重点大学,也不是因为重点大学,不论怎样,都要感谢准老泰山吧。

    简单收拾了床铺。陈为平看到了书桌上摆着的空姐制服装的牛媛媛的写真照片,就开始闲谈起来。

    “家明,这就是你说的牛媛媛吧?挺漂亮啊,你小子挺有福气啊,找个空姐,娶了飞天仙女了啊。”

    “仙什么女啊,就是个飞机上端盘子的,和街边端胡辣汤碗的没啥区别。”

    “咦,你可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谁家端胡辣汤的有这么漂亮?再说了,你会找个卖胡辣汤的服务员?”

    “说的也是。不过空姐是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工作也很辛苦的。我看她平时各种培训、训练、考核也一大堆,不比当学生简单到哪。而且,他们的津贴是按照起飞时刻算的,遇到晚点之类的,不但还要安抚顾客、服务顾客,还不算津贴,必须起飞才算。”

    “啊,这也太不合理了吧?你这当老师上课是按照上课铃吧?不会按照学生考试及格率给工资吧?”

    “那倒不会,高校都是发岗位津贴,你是几岗工资,每月就发那么多钱。课时费另算,一节18块钱,多劳多得,也算合理。”

    “那这对比起来,当老师还是比空姐轻松一些。得,我的目标就是毕业了能到你这学校当老师就行,我就全靠你了啊,你可一定要娶了这空姐,别惹校长老丈人,我的未来就全靠你舍身取义了啊。”

    “合着我辛辛苦苦找个工作,娶个老婆,都是为你打前站啊,你想的挺美啊。”

    俩人都呵呵傻笑。

    第二天,宋家明带陈为平逛了校园,介绍了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应聘、面试、待遇等等,也说了说郑州其他高校的情况,都大差不差。陈为平很满意,觉得能回到郑州当个老师挺好的,尤其还能和家明在一起,守家守业还有朋友,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了。

    宋家明问:“你确定要来郑州?你那个女朋友孙晓雪怎么办?她也来么?”

    “我是肯定要来的。她来不来,目前不确定,不过看起来,她不怎么排斥来河南。她不愿意回青海的,既然要离开老家,去哪估计也都差不多。走着说着吧,想不了那么长远,先顾眼前吧。”

    “也是,环境在变,人也会变。我也没想到我现在能在这,原来以为在《齐鲁晚报》能干一辈子呢,到了大四,怎么就觉得在济南待不住。原来陪石楠楠,一跑一整天,也不觉得烦和累。现在,牛媛媛一来电话,我都头大。人啊,可真怪!”

    “对啊,那个石楠楠现在在哪呢?还有联系么?”

    “不太清楚。听其他同学说,好像离开济南了,找了个什么外资公司,天天用英语谈判,好像是个部门主管,飞来飞去的。过年时,说要来郑州看什么明星演唱会,给我打过电话,说顺路想见我。我说回老家了,不方便。其实,我就在郑州,那个演唱会就在学校边上那个体育馆。有些人吧,见了不如不见,彼此定格回忆,挺好的。再说了,那时,我刚和牛媛媛确定了关系,见面真不合适。”

    “你啊,真老实。见一面就见一面呗,不是恋人还是同学呢。她大过年飞来听演唱会,按你说的,天天忙于商务谈判,部门经理,年底都可忙,哪会有哪时间跑外地听演唱会?估计就是专门来看你的。对了,她和那个接替你报社工作的男朋友分了?”

    “应该是分了吧,反正那哥们还在报社呢。这石楠楠应该不在济南了,手机号是广州的。俩人城市分开了,就基本分开了,在一起还能闹矛盾呢,何况不在一起呢?这谈恋爱吧,分就分了,再见面也没啥意思了。不是恋人就是路人,没有中间状态。如果真有,就是自欺欺人了。”

    “嗯,是啊。那个石楠楠看来确实不适合你,你是搞学问的,心是要落地的,她的心是飞的……咦,现在这个牛也是飞的啊,你可得看好啊,我的工作可指望这个牛呢,你可别把牛吹飞喽啊。”

    “你就惦记你的工作。放心吧,我本科都能来当老师,你研究生毕业了,会当不了?肯定抢着要!”

    小住一日,陈为平别了宋家明回家,开始了2004年的暑假。

    暑假期间,陈为平和孙晓雪通讯不断,电话费贵,俩人短信一个月能各发一千多条。临近开学,陈为平仿效去年李毅鹏和宋颖颖郑州相汇坐车的办法,孙晓雪先到郑州,两人在一起转车回东北。

    年轻人就是经得起折腾,为了同车邻座能相守照料,陈为平托宋家明,宋家明又托同事帮忙,千辛万苦才买到了两张有座直达长春的火车票。宋家明给陈为平票时,说:“你俩现在是想办法能在一起,我是天天想着咋能和她不在一起,真是各人各命啊。”

    “你可拉倒吧,娶个仙女还不知足,对啊,你们啥时候办婚礼啊?定下来了么?”

    “你可真能打听,我正为这事发愁呢,牛媛媛家里催,让国庆节办婚礼,现在就开始准备订酒店。可我这一点都不想……”

    “咋了?你不想结啊?多好的事啊,人家人漂亮,工作也好,老丈人还是你领导,你这工作以后肯定顺风顺水。”

    “我愁就愁在以后工作和生活都绑一起了,上班累,下班比上班还累。唉,算了,先不说这了,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咱们保持联系。”

    “嗯,你别想多了,结婚是好事,定下日子给我说一声啊,我给你大红包。”

    陈为平和孙晓雪返校的第二周,孙晓雪接到家里妈妈打来的电话,让她尽快回家一趟。而孙晓雪却并不着急,面露忧郁,陈为平追问再三,才知道了实情。

    原来,孙晓雪的妈妈告诉她,有个亲戚病重了,医院已经下病危通知书了。这个亲戚已经不能言语了,躺在病床上,颤颤微微的用笔写了两个歪三扭四的字“小雪”,用眼光凝视着身边的亲人。问她是不是想见孙晓雪,这人眨眨眼睛,留下两行热泪。

    这人就是孙晓雪的表姨妈,确切的说是孙晓雪的亲妈。这位表姨妈年轻时嫁到了外村,婆婆家三代单传,指望再生个男娃传宗接代。可偏偏想啥不来啥,表姨妈生了个女娃,就是孙晓雪。从此后婆婆家从上到下没有好脸色,好不容易不到一年又怀上了,村里计生干部盯得紧,说超生就罚款,数额不小,这可为难住了一家人,原本那几年干旱闹灾荒,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这要再罚款,就肯定要卖房卖地了。一家惆怅,这位表姨妈只好带着不到一岁的孙晓雪暂回娘家躲避。

    而孙晓雪现在的妈妈,那时已经出嫁孙家快两年了,一直没有怀孕。孙家世代从医,各种中药调理都不见效果。最后,还是到了市里大医院诊断了一下,结论是先天不孕症。孙晓雪的爷爷让孙晓雪的爸爸离婚再娶,孙晓雪的爸爸不肯,爷俩吵翻,孙晓雪爸爸妈妈搬离了县城,回到乡下。

    表姨妈在娘家生下了二胎,男孩。婆家捎来话,说几经周折才和村里干部说好了,答应只要她回村是带着一个孩子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姨妈为由两个孩子发愁,晓雪妈妈正为没有孩子发愁。

    每个家族里都有一两个自报奋勇的聪明人的,表姨妈的舅舅提出来个方案,过继。在村里干部和长辈的见证下,表姨妈把孙晓雪过继了出去。这表姨妈得以周全的返回婆家,孙晓雪来到了现在的家庭。过继那天是节气“小雪”,孙晓雪的名字就从这来。

    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这位表姨妈也关心着自己的女儿的情况,每次回娘家都故意绕远路过孙家,想看看自己的娃。孙晓雪的爸爸意外出事后,表姨妈过来,想接走孙晓雪。孙晓雪现在的妈妈苦苦哀求,说自己已经失去了天,不能再失去地了,保证把孩子抚养成人,一定考上大学。表姨妈也泣不成声,从此私下里也不时接济一二,直到孙晓雪考上大学,还送了一条纯羊毛线自己织的围脖,怕孩子去东北冷。

    表姨妈是个苦命人,这人刚到中年,得了乳腺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眼看人一天又一天消瘦,直到最后卧床不起,表姨妈还是想着自己的这个女儿,想最后见孩子一面。消息传到孙晓雪妈妈这,晓雪妈妈犹豫再三,还是给晓雪打了电话。

    妈妈说:“晓雪啊,我不能阻拦一个妈妈想见自己孩子的要求。见与不见,妈都依你,只要是你的选择,妈都支持!妈只要你开开心心的,健健康康的就好!”

    陈为平等着孙晓雪的决定。如果选择回去,他马上就去找彭长江借钱买机票,顺便让彭长江协调办理请假手续。如果选择不回去,那就这一段好好陪着孙晓雪,怕她情绪波动,有啥意外。

    大四了,孙晓雪也准备考研了,复习了一年多了,这时候往返青海,机票花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如何面对两个妈妈的情景。孙晓雪想起了小时候一家的其乐融融,不时翻看钱包中常伴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三人合影,想起了妈妈风吹日晒、四处打工的日夜操劳,想起了为给自己攒学费而省吃俭用捡废品的点点滴滴……

    孙晓雪决定了:不回去!

    这和陈为平猜测的不一样,他觉得,女生遇到这事一定是感性的,即使不愿意见那位,回去安抚一下自己的妈妈也是好的啊。这孙晓雪快刀斩乱麻,毅然决然的选择维持现状,复习考研,当事情没发生过,这确实出乎陈为平意料之外。

    女人,在小事上也许会细致入微,或许斤斤计较;但在大事上也绝对的会理智坚定,极少拖泥带水。不要把女人符号化柔弱,世间守恒,男人的刚强对立面一定有另一种刚强的存在,如果你没有看到,那仅仅是你傻,而不是它不存在。

    孙晓雪考上了研究生,和陈为平一样,本校的研究生。选择导师的时候,孙晓雪想选陈为平的导师,陈为平直摇头。不是自己老师对自己不好,而是觉得两个人都在一个老师名下,总觉得怪怪的。陈为平让孙晓雪选择费庆涛老师,一个近50左右的瘦高个子,平时讲课很风趣幽默,是李毅鹏和王世海很崇敬的人,说是他俩大三在证券公司实习时在大户室见过费老师,能进大户室的老师肯定有真才实学,选他肯定没错。

    费老师名下的学生还有两个熟人,宋颖颖和彭长江。宋颖颖自然是受李毅鹏影响才选的费老师。这彭长江选择费老师的原因就有点小复杂了。

    支教回学校入职的彭长江,随着下一届直接读研,晚了陈为平和宋颖颖一届。也是因为受李毅鹏和王世海的影响和介绍,彭长江选了费老师当导师,期望能学点炒股的经验,多点外快。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偶然从研究生院传出的小道消息听到的,费老师很可能要晋升为新一届的博士生导师,虽然经济学院博士点尚在筹措申请中,但一旦获批,近水楼台先得月,彭长江就能提前预定费老师的博士生名额,这对在高校工作的彭长江至关重要。

    读博士,不比考硕士,不是全凭考分论英雄的。博士的录取更大程度上在于博士生导师的个人意见。大部分博士生导师名下预定的名额,都如BJ三甲医院的专家号,都排到好几年之后了。对于彭长江而言,既然在高校当老师,硕士学位怕是不能支撑他未来的发展所需,博士学位势在必行。可如果现在找现任博导排队,都至少预约到三四年后了。彭长江用当过学生会主席的战略眼光分析研判,最终决定先选择一个准博士生导师,弄个期货博士排队,这样弯道超车,没准弄个硕博连读。

    这孙晓雪成了师妹,彭长江没想到,他第一反应:是不是也为博士而来?不过一想毕竟孙晓雪低自己一年,他还是本校老师身份,于情于理应该不会和孙晓雪直接冲突。想到这,彭长江的心稍安心一些。

    2004年暑假后,孙晓雪本科毕业直接研究生入学,彭长江研二,陈为平和宋颖颖研三,BJ的李毅鹏和王世海也研三,又该找实习单位,应聘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