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海参队长闯明末 » 第2章 吾与海参有仇,将这玩意拿远!

第2章 吾与海参有仇,将这玩意拿远!

    醒来的吴大宝发现自己是躺在海船上,船晃晃悠悠的在海面上行使,摇的他头有些发晕。

    “总爷、你可醒了!真是神佛保佑啊!小的们刚刚在船上捕了海参,总爷你赶紧趁热将这碗海参汤喝了,好将身子缓好。”说话的是吴大宝身边的亲兵、吴吉,说是亲兵实际上就是自小跟在他身边的伴当和家仆。

    “海参?你将这玩意给拿远,吾与海参有仇,以后再不要让吾的眼前出现此物。”看着伴当端过来的海参汤,吴大宝气的鼻子都要歪了!到哪儿都有这玩意吗?简直是阴魂不散。要不是被某个大嘴同行队长瞎扯,行业也不会被人耻笑成海参队。你吃海参就吃海参,说出来干嘛!

    “爷、你不是平常最爱吃海参,每日都要吃吗?怎么会和海参有了仇?”吴吉很是纳闷的问自家老大,咋就突然改了口味。

    “说有仇就有仇!你问什么废话!咱们现在是到那儿了?”前身的记忆里好像自己是接到了登莱巡抚孙国祯和总兵杨国栋的军令,从登州港拉一船军资给旅顺送货。

    在港口的时候碰到了一帮文人士子,喷他运军资资毛文龙这个国贼。这帮人喷毛文龙也就算了,连带着将他们卫所系也喷了个遍,说他们拿了朝廷数百年钱,干不成正事净丢国家的脸,尤其是像吴大宝这种世袭百户更是国之蛀虫。

    年轻的吴大宝还是见的世面太少,被这个阵势弄的有些慌乱,呼吸急促晕倒在了上船的浮板上,载进水里。这点场面就被气死了?灵魂深处的冯曦智很是鄙视自己这位前身。

    既然醒来了,他就得关心一下船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爷、我们见你身体有恙,便没有往旅顺行船,出了登州港后,就往咱家里走,这会都快到咱们浮山卫了。”

    听了吴吉的汇报,吴大宝认真思索起来。既然自己“好了”运军资这个任务还得继续干啊。不然交不了差,会吃不了兜着走的。“船上的押粮干办知道你们往老家走的事不?”

    “他上了船就待在船房里和一块上船的女妓鬼混,根本不知道咱们是在往哪里走。”

    “哪就好,给弟兄们传个话,让转舵去旅顺,船速加快一些,不然咱们不好交差。本官稍微收拾一下之后,到甲板去看看兄弟伙,这样大家也安心。”

    让吴吉去给手下兄弟们传令后,吴大宝起身在狭小的船房来回踱步,心里边思索着自己眼下的处境。

    记忆中今年是崇祯元年,现下是八月底。作为一名球员,冯曦智对历史的了解当然是相当可以,可以到都知道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至于这个皇帝做了几年就被清人入了关,他还真不知道。估计用不了几年,明朝就要玩完了吧?什么意思?意思是自己和后世的遭遇差不多,又得面对“球队”破产解散的情况。

    果然是造了八辈子孽,才有这样的命!两世为人还是躲不开这奇葩遭遇。

    “球队”马上要破产解散,自己是不是要赶紧考虑找下家、转会的事?现下世面上有啥好“球队”哪?应该是有个叫李自成的人带的球队,还有个自然是满清了。问题是自己目前这情况,怕是人家不怎么爱搭理吧?算了、先不考虑下家,先看看自己有多少家底再说。

    走出船房,吴大宝沿着狭窄的船道,爬上了甲板,看到了蔚蓝的大海,也看到了自己大半个身家。

    一艘海船、二十来号兄弟,这就是他主要的身家,除此之外、老家浮山卫还有几十亩地,以及近百口子兄弟们的家眷。船是一艘冬船、也叫海沧船,严格来说并不是他的财产而是国家财产,虽然这艘船已经在他们家几辈子了,甚至船都是他们家花钱买的。本来船上是要配五十来号兄弟的,而实际上船上的兄弟只有二十六根人,比后世俱乐部的一线队人数都少。这么点身家,去找下家,不被下家当炮灰都是怪事。

    “总爷安康!”

    “总爷万福!”

    在甲板上巡视家底的吴大宝被手下兄弟们一溜问安的话,整的还有些受不了。大明世袭百户,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从品级来说比传说中的七品知县还要整整高一个品级。但实际管理的人,他连一百户人都管不上,正经能管的人只有五六十户。那么这是不是说,百户就不如知县?话也不能这么说,能管的这五六十户人的生杀予夺可都得自己这个百户官过问,甚至他们的人身都是依附于自己这个百户官之上。并且自己这官还是世袭的,从祖爷的祖爷开始,吴大宝家就是这些兄弟们的大家长。

    海沧船本来就不大,甲板上走了没几步,就将整个船转完了。这船真是个破船啊,到处都是修补的痕迹,连风帆都残破不堪!这也难怪,这艘船还是他祖爷爷手里买的,到现在已经是五六十年的老古董了。靠着比自己爷爷还年龄大的船在海上航行,安全感实在是太差了。

    自家买的船怎么会成了国家财产?事情还得从吴大宝祖爷爷的祖爷爷说起。当初祖爷爷的祖爷爷确实是得到了一艘朝廷发的船,然后他们家传了几辈人之后,老船破了得换新船。这时候吝啬的朝廷是不会再给他们家补新船的,换新船的钱要自家来掏。说白了就是大明朝廷当年给他祖爷爷的祖爷爷包产到户了一艘船,船你自己用,维修更换也得你自己负责,但产权是人家朝廷的。包产到户后,每年要承担一定的朝廷运输任务,相当于付承包费,除了给朝廷白干活以外,吴家也可以靠着船打渔跑运输创收,挣生活费和船只维修费。

    吴家的这艘爷爷级的老船,在浮山所还都是好的,有的家里甚至还在用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用过的船。没办法,承包了人家的船,祖祖辈辈就得把命卖给人家,还得把人的财产保全,除非大明朝破产换了新主人,否则他们吴家子子孙孙就得给人当运输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