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做手工 » 第十一章都是自己人

第十一章都是自己人

    夏日的太阳升起的很快,不到五点,天空就亮了,北庄的人也越来越多。

    泄洪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暗自吐槽,自从进入明朝以来,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是他最不习惯的事情。到了夜晚,不要说是夜晚,就算是一般家庭,点燃一盏油灯都是一种奢望,而那些有钱人则是专门用来点燃蜡烛的,若是不愿意,就只有在庭院中欣赏星空了。

    泄洪很早就起床了,而且还必须在清晨五点到七点之间,所以才会被称为“晨曦”,就连他在小学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早就起床。他原本是不打算过去的,因为他的请罪还没有送到,王知县已经到了宣府,要立下军功,他现在在衙门里,也不是很清楚。

    可谢母却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所以一早就让晴儿来喊他,她也担心自己不来,会被人给顶替了位置。泄洪虽然不同意,但也不愿意因为这种事情得罪自己的妈妈,最后硬着头皮走了出去。

    县城不算大,泄洪也不急不缓地往外走,以前因为生活的原因,他一出门就看见那些砖瓦和木头的房子,就感觉心里发闷。今日的他,感觉好了许多,看着眼前的建筑,都是红色的,青色的,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现在看来,应该不会有了,想想未来的发展速度,也挺可惜的。

    就在这时,泄洪听到了一个声音,转头一看,却是马文涛。这人可比泄洪要有活力多了,两人寒暄了几句,便一起上路了。

    刚跑了一段路,马文涛突然叹了口气,“谢大哥,你运气真好!”

    泄洪莫名其妙,他有些不解地望向马文涛。

    马文涛打趣地一乐,“你少在这里演戏,我昨晚都听到了。”泄洪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听到了晴儿在唱歌,还不等他开口,马文涛就一脸向往地说道:“谢大哥真是有福了,清儿厨艺高人胆大,琴声也不错,人也很美,对了,昨晚的红焖肉真是太美味了,简直超过了宣府。”

    他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泄洪险些一头栽倒在地,这个贪嘴鬼,到头来,居然只想着多吃一些。马文涛又补充了一句:“谢哥,你可要努力了,这样的好老婆上哪去找?”

    听到别人对晴儿的称赞,泄洪也是喜出望外,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随口说道:“等过些年再说,晴儿还年轻。”

    马文涛一脸无辜地说道:“十三了?”

    被他睁大的双眼盯着,泄洪心里一阵发虚,心中嘀咕,还真不能交流,这就是代沟,几十年的差距。

    马文涛没等泄洪说话,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疑惑地说道:“谢哥,你一大早就出去了,要干嘛?”

    “这可是县里的事,也不知道是谁订的。”泄洪随口嘀咕了一句。

    “你是不是有任务啊?”马文涛眼睛一亮,连烤串都忘记了。

    “是啊,王知县让我当了个户部尚书,但只是说要管治安和军粮,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马兄弟,我找你一个问题。”泄洪并没有发现马文涛的目光,只是随口一说,就让他想到了自己要去看一位大夫。

    马文涛比泄洪大了一圈,是个小喽啰。在泄洪看来,这是一个相当于前世的城市管理人员,但作用更大,一般都是给官府传递消息。和其他乡下人相比,马文涛的眼界要高得多。

    泄洪纳闷,回头一看,只见马文涛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

    “马老弟,马老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想跟你说点事情。”

    “啊,怎么了?”马文涛被泄洪这么一喊,才反应过来。

    “马师兄可曾到宣家来?”

    马文涛本以为自己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早就练就了一身的定力,可泄洪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他有些难以置信,于是继续追问:“宣府?我当然见了,不过你刚才说,知县让你当了主簿?”

    “恩,这次在衙门中也是见到了,马兄弟,这宣府可还有出名的大夫?”

    “是不是婶子生病了?宣府也有一位很有名的大夫,但他太嚣张了,我听说,除非是当官的,否则他连看病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我们这个小小的县里了。”马文涛终于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嚣张?该不会又要了钱,泄洪问道:“如果你愿意出大价钱雇佣我怎么办?”

    “一笔巨款?这可难说,我在宣府的时候就听人说过,那位大夫去宣家看病,最少也要十两。十两!诊金是要另外付的。”马文涛摊摊手。

    好高的价格!泄洪吸了一口凉气,原本以为五百两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可如今一看,恐怕还不够。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会诊”?

    马文涛接着道:“这可是官员的工资啊,要是出了一百多公里,只怕会......”

    自己要多挣些银子才行,五百两银子也不多,泄洪心中暗暗计算。

    马文涛也不傻,一看到泄洪的表情,就明白他在纠结什么,于是转移话题。

    “谢兄,这倒不是没有可能。你认识那个叫铃医的医生吗?有一个从我们县过来的老医生,他说要从南方过来,要到大同。他的医道造诣极高,很多人都说他的名字,如果你真的不在意,我可以给你问问。”

    “铃医生?”泄洪当然也听说过,明代的时候,大夫的手艺和现代很像。单纯的技术还不行,必须要有人气,不然只凭老百姓的名气和消费,是无法让一个人成功的。

    比起一些有头有脸的,有背景的,有钱有势的,都属于这一年代的最底层。民间大夫们在外闯荡,有的人是华佗,有的是扁鹊,有的是庸医。普通的有钱人家,是不会去请铃医的,而那些穷人,则更愿意去请铃医,毕竟,他们的费用,比在医馆里要低得多。

    泄洪对铃医并没有太大的偏见,而且马文涛提到的那个老医生,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但他神龙见首不见尾,要多久才能找到他?“马兄弟,麻烦你帮忙问问。”

    马文涛嘿嘿一乐,“谢大哥客气了,咱们两个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你放心吧。”

    泄洪这么年轻就成了九品的主簿,可见他的前程是多么的光明,马文涛在县衙呆了这么多年,自然明白这一点。哪怕抛开两个家族的关系,他也乐意出手相助,泄洪一说,他连忙答应。

    见他这么爽快,泄洪也就放心了,将一锭银子递给他,说道:“马兄弟,要打探情报,还需要银子,你就收下吧,如果不够,可以来我这里取。”

    王知县送来的都是银两,品质都不错,而且都是十两银子,马文涛一看就知道这是十两银子,他咽了口吐沫,说道:“谢哥,打听情报还需要钱吗,你把我当成了自己人,而且我母亲还收了你的布料,我还能要你的钱吗?”

    泄洪却固执的说道:“马兄弟尽管收下,日后必有事情需要帮忙,你不收,我如何向你要?”泄洪向来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既然有求于人,自然要出钱,如此对方做事也会尽心尽力。

    马文涛也不好拒绝,只好勉为其难地收下了。两人走在一起,马文涛接过钱之后,就显得有点像个跟班了。